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名门财女 >

第65章

名门财女-第65章

小说: 名门财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人家”叫别墅呢别墅别墅呢。


南城县也不过距南丰城八十里路罢了,来回两天足矣。老爹兴许真能去看看。


“嫂子,云庄别墅有多大?比咱们这处院子如何?”


第九十七章节 念叨

吴氏想了想,脸上露出梦幻的笑,红红的火光照在她的脸上,那张因长久操持家务而不再年青美丽的脸庞,却似突然散发出夺人的光彩来,轻声笑道:“我也好些年没有去过了,第一次云云庄别墅时,我才不到十岁,那时候你大哥也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还是有一次祖母去南城避暑时宴请,我娘才带我去走动的。当时我也是第一次见那么漂亮的宅院,满眼里都是绿树红花,我们家也是大家族了,可真是第一次见那么多的人在一起,个个脸上都是笑容,轻衣缓带,环佩玉响。那种厨人驱羊,仆夫载酒的盛大场面,后来再也没有见到过。”


不仅是脸上的笑,就连声音都带着些梦幻。


八娘看着,就想,那个时候,应该是嫂子最美好的一段岁月吧。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里,都有些会叫自己永久留恋的时刻,不管在任何时候想起,都能面露微笑,它是生活幸福的骨架,是人回首时,知道自己活过快乐过的证明。


“你哥哥那时候……”吴氏又笑起来,“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穿着一身白色的儒衣,那么点儿大的人,还带着黑纱幞帽,那样子看起来一本正经的,好玩的很,因他当时正一个人坐在树荫下,我就走过去逗他说话,可他看书正专心,大概是没听到我的声音,也不理我,我心里生气,就想捉弄他,刚好看到树叶上有只虫子,就捻着,扔到他手上捧着的书本上,你哥哥果然吓的大叫,还把手里的书扔到了面前的水罐里。后来见我在他面前笑话,脸红的和那刚煮熟的虾儿似的。又不好意思,只得假装慌忙去水罐里捞书,嘴里还念叨着一定会被爹爹骂了。”


“那后来大哥被骂了一没有?”八娘笑问。


吴氏往锅灶里添了把材,才笑道:“没有,刚好二娘,就是二郎的亲娘,一直不见你大哥,因人多太乱,不大放心,就挽着才二三岁的二郎出来找你大哥,命人把书捞了出来,又小心用火烘干了,帮着瞒了下来。你大哥那时想瞪我,我也是太小,见闯了祸,心里害怕,就撇了嘴要哭,他一见,也不瞪了,又过来哄我……后来,回去后我就听我娘说订了我和曾家的亲事,我又不敢问我娘,就偷偷跑去问我奶娘,才知道原来就是那天被的害的差点被骂的那小公子。”


“嫂嫂,你从前就很喜欢我大哥了吧?知道自己定亲的对象是他后,是不是心里很高兴?”


吴氏嗔了她一眼,眼中水光潋滟,八娘从来不知道,原来整天象个保姆一样的嫂子,也有这样美丽而动人的样子。


“那时候才多大?哪里知道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只是……觉得有意思罢了。”吴氏说着,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儿,她和个未出阁的小丫头说什么喜欢不喜欢的?这不是教坏自己的小姑子么?忙又敛笑板脸,嗔骂道,“你个坏丫头,说什么喜欢不喜欢的?”


八娘一边翻着锅里的菜,一边笑问:“嫂子,我还不知道你的闺名呢,我又不是外人,又不是男子,是你家最可爱的小姑子,就告诉我呗。”


“我呀,叫吴晴。”


“那大哥是不是私下里,都叫你晴儿?”


“你这坏丫头,问这个做什么?”


子晔他私下里,可不是这么叫的?新婚那夜,他揽着自己的肩,柔声叫她“晴儿”的时候,心里的那份甜,好似过了这么多年,还如昨日一般。


吴氏被八娘贼兮兮坏笑着看的红了脸,便白了她一眼,再不理她。


八娘便正经说起云庄别墅的事情,吴氏这才道:“因久无人住,哪里还有往昔的样子?只留了两个仆人在那里守着罢了,不过那里从前是真漂亮,对了,祖父曾写过篇云庄记》你得闲的时候去书房里翻翻,定是能找到的。”


正说着话,七娘挎了菜篮子回来,八娘忙上前去帮忙择菜。


因有盱江先生在,中午自是去了陈先生作陪,吴氏想着父亲定会留盱江先生住在家里,上了饭菜,便留了七娘在屋里照应着添水送汤,拉着八娘,姑嫂二人一道去薇院里把西跨院收拾了出来由卝文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给盱江先生小住。


那李觐三十四五岁,但看着比实际年龄还要成熟些,长相普通,不过到底是有名的大儒,自有一股气度,只是人看起来严肃的很,反不如陈兰屿叫人觉得可亲。


中午一顿饭,宾主尽欢,八娘做的饭菜毫无意外被盱江先生夸了一通,因听说是府上八姑娘做的,盱江先生倒是起了心思,笑对曾不疑道:“我家二子,今年十三岁,尚未定亲。曾府上教导出来的女儿,也定然错不了,且这一手厨艺,十里八乡只怕再找不出来,曾兄若是不弃,可否考虑一下我那不成器的二小子,小弟觉得,这两孩子年龄正适合。”


曾不疑笑道:“若是能与盱江先生结亲,我自是求之不得,只是我这八女儿,前头已有人家寻了,不过考虑到孩子还小,没正式订下而已,倒是我家那十妹儿,还没定亲,再过几年,若是孩子被教导的还成样子,我亲自去你府上求亲去。”


那小十妹儿也不过才四五岁而已,与自家二子年龄相差太大,这也算是委婉的拒绝了,李觐也不介意,笑道:“成。”


中午除了陈兰屿,曾不疑和李觐都喝多了,陈先生自去了学舍。吴氏叫九郎和觉儿扶了李觐去了薇院里去小睡,八娘和七娘则是扶了曾不疑回内屋里。


朱氏见着曾不疑的醉样,服侍他躺下后就叹气,对八娘和七娘道:“往后你爹再喝酒,你们也劝着些,年岁大了,哪经天天这样折腾?前些时候身子又一直不好,这才好些,总这么喝下去,可怎得了?”


两姐妹忙应了下来。


因怕小十一哭闹吵醒曾不疑,七娘便抱了小十一,叫八娘和九郎把襁褓也搬去了后院,由着她们姐妹两先照顾一下午。


第二天老爹便和盱江先生出了门,想着就是出去会友去了,且还说中午晚上都不回来吃饭。


这般游访了两三日,李觐才打算回南城县,八娘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先生打算办个大的书院,这回来,也是想聘请几位德才兼备的先生以后去书院里讲学。


因父亲的才名远胜官名,自然也在邀请之列,看父亲那样子,也动心的很。


对于文人而言,除了为官造福一方,还有什么比传翻学问,广收门生,更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李先生回南城时,老爹果然一道去了。因离的不远,倒也没顺盱江做船,曾家现在也是有车一簇,自然是许十三驾了马车送两人前往。


老爹这一走,老娘愁起来。


就跟正在她屋里帮着照看一会儿小十一的作娘念叨:“你爹看样子是正打算去书院里当先生去了,可他这一去,咱们家的田庄可怎么办?你哥哥们又都不在家。”


八娘笑道:“爹年纪大了,田庄的事情又辛苦,他要真想去,就叫他去呗。再说大哥二哥转年也就回来了,到时候再想办法嘛,车到山前必有路。娘你这会儿愁什么?又不是什么坏事儿。”


听八娘说到曾不疑年纪大了,朱氏一想,也心疼起来。


便叹了口气,笑道:“也是,你看我这当娘的,倒没你想得开了。你爹要是真喜欢,就叫他去吧,总归这一大家子人呢,离了他,难道还没个人做事了?倒是那云庄别墅,你爹念叨着想修缮修缮,这么多年也顾不上那里,如今越发不成样子了,到底是你祖父留下的产业,且你祖母嘴上不提,心里是惦记着的,若那天想起去看看,破破败败的样子,反叫她老人家心酸。八妹儿,若再留了你六姐的嫁妆用钱,咱家里还有多少余钱可用?”


第九十八章节 物伤其类

八娘也不知道具体还剩下多少,不过家里除了伙食改善了些,一家人做了几件新夏衫秋衫冬衣,再并那几项大开销,也没花什么钱,都是可算的。粗估了一下,扣掉两个哥哥带走的三百贯,给陆十七开饭庄又拿了二百多贯,再加上六姐办嫁妆的木材钱等,应该还有一百多贯余钱,不过每个月泰瑞祥那边也还有八十贯固定的进项,且上个月新开的一处铺子也算了她三成的股,年终左右应该还能送她些分红的钱。


便道:“嫂子那里大概有一百多贯,不过泰瑞祥那边每个月还有八十贯的进项。”


明春六娘出嫁要花钱,老夫人的九十大寿又是笔大开销,原想着在老夫人九十大寿前把云庄别墅给修好,这点钱看样子是不成了,且八娘又新开了个饭庄,正是用钱的时候,朱氏暗自摇头,笑道:“云庄就等些日子再修吧,左右快年终了,想修也得等明年。”


便又说起六姐嫁妆的事情。


八娘这一向忙着,也没去问刘二郎,倒是刘二郎偶尔送些乡下新鲜的田产过来,说起家什正在打制,翻了年应该都能准备出来。


朱氏听了这才放心。


过了几天,曾不疑才回来,晚上一家人吃饭,就说起盱江先生想请他去书院里讲学的事情。


“爹,你真要去?”九郎问道。


曾不疑摇了摇头:“爹虽想去,不过咱们家现在可走不开,再说你陆家十七哥那改良耕种方法的事情,爹更关心,且咱们家现在刚好有田庄,等过了年,就把十七郎请咱们家田庄里转转去,看咱们家的田庄,哪里也能辟出几块来,试种一下。”


一家人都意外的很,老爹好好一个学者不当,直奔着老农去了。


不过中国文人向来都有个田园梦,不管把酒话桑麻采菊东篱下是不是真是他们内心里真实的追求,但隐士范儿却是无文人不爱的。


如此一想,倒也能理解了。


八娘就觉得有点好笑,什么时候那一向声名狼藉的南丰城一霸陆十七同学,也成了老爹口中亲切的“你陆家十七哥”了。


倒是九郎听了老爹这么说,有些郁闷。


很显然,他私以为,当个学者是比老农有前途的多的职业。可惜他不过七八岁的小屁孩,在曾家这个大家庭里,基本上完全可以归属到没有话语权的那一类。


因老爹决定搁家里待着,于是大家都放了心,生活复又回归平静。


每日清晨听听头陀的报晓声,早夜的叫卖声,学舍里朗朗的读书声,白天忙忙家务事,亦或是和陆十七一道围着慢慢成型即将开业的饭庄转,再或者看看书,练练字,跟着苍耳练练拳脚,再或是和陆四娘一道儿说说话,逛逛街,八娘表示,日子逍遥的满是明亮的希望。


那天八娘突然想起好久没有武三娘的消息了,从前可是隔三岔五的不是来曾家拜访她,就是派人送贴子请她出去玩的,和陆四娘聊天的时候,便提了起来。


陆四娘欲言又止。


八娘奇道:“四姐姐可是知道什么?”


陆四娘就叹了口气,道:“你果真没有听说?好似三娘她与原先订亲的叫李卓的退了亲事,因武家在南丰城里也算是有名的大户人家了,惟一的女儿退了亲,三娘又是个人人都知道的能干的,所以谈论的人就多了些。这会子她哪里好象往常一般往外跑?”


说着,又有些疑惑:“你竟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过?”


八娘心道我家就那么简单的几口人,平常也不过就与你们几个来往,哪里听去?

陆四娘见她果然不知道,一想也是,曾家与自己家又不同,自己家那么多房的人,本来就杂,但凡有个新奇些的事情,不用两天,满府里就全都知道了。也是因为最近她和武三娘来往的密切了些,家里人知道,听了这消息,便传到了她这里来。


她听了这事儿后,倒也给武三娘去了信安慰了一把,只三娘却没有回过信。虽是好友,但别人的私事,且又不是好事,哪里好刨根问底的?三娘的性格她也知道,定不会把这么点小事就给压倒了,哪天她想通了,自会出来寻自己一处玩的。


这种事情,外人本就不好说什么,何况八娘在人家眼里也还是个小丫头呢,因此心中虽为武三娘惋惜,却也不过一声叹息罢了,便问陆四娘:“四姐姐,你可听说什么原因了?”


问起这个,陆四娘皱了眉,恨恨的“呸”了一声。


她原是个再端庄不过沉稳不过的人,又是在大家庭里长大的,最是会做人,别说一下子忍不住露出这么厌恶的神情,平日连与人恶声恶气说个话也端然不会。


“可是那李卓有什么不妥?”八娘忙问。


四娘子冷哼一声,顺了口气才道:“说起这个,真正叫人生气,三娘是何等风华出尘的人物,满南丰城里找找,能配得上她的,只怕也挑不出几个来,那李卓当时前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