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最漫长的五年 >

第356章

最漫长的五年-第356章

小说: 最漫长的五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后,陈诚便指使人四处放风: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当时在南岸战场上失利的川军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上将头上,说正是由于王陵基上将所率领的川军第30集团军毫无战斗力,在冈村宁次中将突然大规模使用毒气战之下,惊慌失措,遇敌即溃,才直接影响了南岸战斗的全局。
  
  见老蒋心腹爱将、身边大红人的陈诚都要找替罪羊,第五战区的代司令长官白崇禧上将也慌了,不甘人后,指使第五战区的参谋长,在第二天的会上发言:
  
  先上来就是指责川军第30集团军作战不力,影响了第九战区的全局。虽然后来第九战区的司令长官陈诚将军又把第8军和第73军划归王陵基指挥,令其反攻,但王陵基却不亲自到前线指挥督战,以致贻误战机云云(这甚是荒唐,第五战区的参谋长指责第九战区的集团军司令长官,可谓是牛舌头伸到马嘴里去了!?)。
  
  而且就是同样在第五战区(这才说到了点子上嘛),川军第29集团军王瓒绪上将亦是如此,严重影响了第五战区的全局……
  
  众人大多是墙头草,见风向变化,也是纷纷指责川军,宛如武汉会战的大好局面都是遭川军这一颗大耗子屎弄坏的(川军部队数量占了所有部队数量的的六七分之一,就是耗子屎,也是大颗的!)。
  
  墙倒众人推,参会的川军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上将和川军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瓒绪上将等川军高级将领们,都感到大难临头,极为惊慌,初冬时节,还是在衡山,不少人头上的冷汗都冒出来了!
  
  “老子日他个仙人板板的,这他妈还有没有天理了!?你个老龟儿子胡说八道啥子?”
  
  周大少团长终于忍不住怒火冲天的站了起来,对着正在发言痛诉川军诸多不是的第五战区的参谋长就是一声大吼。
  
  所有人全瞠目结舌看着这个怒发冲寇(可惜没有帽子的)的少年大声说道:
  
  “老子们川军对国家、对民族、对抗战问心无愧!
  
  卢沟桥一声枪响,川军第一个响应号召,誓师出川!几十万四川好男儿,一路北出秦岭,一路沿江东进,义无反顾一心只求奔赴抗战最前线!
  
  北路出川时,已是隆冬季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盛夏出发的数十万川军将士们还穿着单衣啊!在茫茫大山中,在皑皑的雪原上,行军数千里,途中冻病死者不计其数,沿途老百姓见了无不为之感动落泪……(周大少团长有些凝噎了)
  
  试问,抗战至今一年多,哪一场大战、恶战、血战,没有川军将士们巨大牺牲的身影,在我的老家没有一个县乡没有阵亡的川军将士们,川军迄今为止牺牲何止几十万啊!
  
  在忻口战役,在淞沪会战,在南京保卫战,在台儿庄战役,在武汉会战……所有的战役中,川军都是他妈的被推倒第一线作战当炮灰的!(周大少团长这话老蒋气得脸都发白了!)
  
  各位扪心自问,除了王陵基将军的第30集团军,王瓒绪将军的第29集团军,还有在座的唐式遵将军的第23集团军,孙震将军的第22集团军,杨森将军的第27集团军,以及还在山西等敌后战区坚持敌后游击战的川军李家钰将军等等,川军数十万将士们哪一个不是浴血奋战在抗战的第一线。
  
  川军是抗战中一支绝不可忽视,也不容诋毁的举足轻重的力量!你们这种不怀好意,想拿川军做典型开刀掩饰自己的失误、失败,推卸责任找替罪羔羊的卑劣作法,老子非常愤慨!
  
  而且你个第五战区的参谋长,却他妈的牛舌头伸到马嘴里来了。第五战区凭啥子指责,又有啥子资格指责第九战区的王陵基将军的第30集团军作战不力?
  
  老子还没有说正是第五战区错误估计形势,放小鬼子藤田进(日军第三师团师团长)进来,最终失守信阳,造成北线防御体系全线崩坏,都是你们这些草包瞎求指挥的!(周大少团长这话白崇禧上将脸都气青了!)
  
  还乌鸦笑猪黑,自己不觉得。一味指责别人,指责川军,老子说你个老龟儿子是神经病发登了!……”
  
  第五战区的参谋长此时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通红:闻所未闻啊,在一个堂堂的全国性的重要军事会议上,竟然有如泼皮般的如此放肆之人!
  
  他哆嗦着(没有羊角风,是遭周大少团长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指着正破口大骂、满嘴喷粪的小流氓周大少团长半天才吐出一句话,却非常具有杀伤力:
  
  “你个早就该吃枪子的死刑犯!”
  
  这一下子,终于是捅到周大少团长虽然不承认但实际存在的心结上去了。
  
  “老子捶你个死烂贼!”
  
  周大少团长毛了,他娃本就坐在前面几排,靠得近,说这话的时候,已经直接窜上去了,对着那个40多岁的第五战区的参谋长就是一响亮的震惊四座的大耳锅子!
  
  众人瞠目结舌,四周一片寂静。
  
  完全没有防备这个四川小矮子竟然会在众目睽睽之下窜上来甩了自己一记耳括子的参谋长,羞愤交加,也被打出了军人的血性,扑过去抱着周大少团长就开打!一时间,一胖一瘦,一高一矮混战成了一团。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啊!?
  
  乱了,全乱了!与会的高级将领们纷纷上前拉架劝架。特别是两个战区内的几支川军部队的高级将领们,像王陵基、唐式遵、王瓒绪等人更是借着劝架拉架,一哄而上扯头发拽耳朵发泄着心中的怒火(打你个中将参谋长白打,不是又不敢揍主席位置上的老蒋嘛,正好拿你练手)……二三百人的南岳大庙会场上一片混乱和喧嚣。
  
  坐在台上主席位置的最高领袖冷笑着看着这场闹剧,终于站起身来,狠狠地把桌子上的装凉白开的玻璃水杯猛地砸向地面,发出“嘭”的一声脆响声,在众人瞬间的惊愕安静中怒吼:
  
  “卫士,把这两个不成体统的混账东西都叉出去!娘希匹,哪里还有一点军人的样子嘛!?”
  
  其实昨天致开幕词的时候,老蒋在会上滔滔不绝地痛斥军中的种种可耻行为,一则是因为长沙大火的气未消,一时发泄出来罢了;
  
  再者,老蒋所指责的,也绝非单单是川军。在最高领袖这个精明的政客看来,川军的抗战总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川军数量众多,几乎占了全国军队的七八分之一,也就是说七八个中国军队的士兵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是一支正如周大少团长所言的绝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再说了,战时陪都都还在重庆。这个时候,更应该好好安抚,绝不会过分指责怪罪川军,否则势必激起川人愤慨,引起不测风云。
  
  而现在,陈诚、白崇禧等人,为了推卸自己在武汉会战时的失误、失败,却借题发挥,小题大做,捕风捉影,攻轩川军。这才引起了川军将领们的普遍不满,而周大少团长年轻率性,一向敢作敢为,又是那种骂绝对回嘴,打绝对还手的袍哥狠角色。受到这般无理指责,一时义愤填膺跳将出来。所以了解他娃的老蒋最先并没有动弹:
  
  他娃跳出来也好,众人纷纷指责川军,这个事情是有些过分了。此事如不公平处理,可能会惹出大麻烦的。川军高级将领们心里不服、愤慨,最终引发川内动乱,这个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随着打架的第五战区的参谋长和周大少团长被卫士们叉了出去,会议也是不欢而散。
  
  最高领袖会后随即把陈诚、白崇禧找来,训斥了一通误解其意思的两个人,摆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最后令其尽快地做好安抚川军将领们的工作,抹平这件烂事。
  
  然后又喊侍卫长林蔚把那个惹事包包的四川小猴精叫来,屏开众人,两人密谈了一个多小时。
  
  转天开会,会场气氛大变!
  
  陈诚上将在大会发言,专门检讨了自己在武汉会战中南岸战场上的失误,并将第九战区的许些功劳都归功于各参战部队。对于南岸战场上失利的责任,陈诚全部揽在了自己的脑壳上(知道老蒋不会理麻,还怕个球啊),向大会作了指挥失误的检讨,请求统帅部对他本人从重处分。
  
  陈诚检讨以后,老蒋非常高兴,即兴插话,对于王陵基将军指挥川军第30集团军在万家岭大捷战斗中的英勇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鼓励。
  
  白崇禧上将代表第五战区也做了“真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当然啰,也对第五战区所属的川军部队英勇善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最后,最高领袖还以军委会名义,向在座的川军高级将领们许诺:
  
  今后在兵员粮饷、武器装备等方面,将尽量优先考虑补充川军各部。
  
  当晚,陈诚还代表老蒋专门宴请王陵基将军等川军高级将领们。席间,陈诚举杯敬酒:
  
  “希望川军继续保持光荣的声誉,抗战到底,以争取最后的胜利……”云云。王陵基将军等数十位川军高级将领们无不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陈诚代表老蒋专门宴请川军将领们,自然是没有骂人打架的周大少团长的份,况且他娃这个混小子还把人家第五战区的参谋长揍得鼻青脸肿的!
  
  周大少团长别看个矮人瘦,却正如老蒋常说的那样是三尺钉打烂船,又跟少林寺武僧好歹是学了点短打近击的搏击术,在战场上也曾经拼命厮杀过,那个人高马大却是养尊处优惯了的参谋长那会是他娃的挨将(川渝方言对手的意思)嘛!
  
  王陵基上将等川军将领们下来曾对大打出手的周大少团长一个劲伸大拇指,
  
  “小神仙(川军将领们一般喊他娃小神仙,那个死去的刘湘是刘神仙),这架你可捶得漂亮!”
  
  周大少团长眨巴着眼睛说道:
  
  “等着吧,爱闹的孩子有糖吃!”
  
  众人至此才明白了,那是一个服字了得!
  
  最后,在陈诚的劝说之下,参谋长和周大少团长两个互相道了歉赔了礼,“打架”风波就此烟消云散。南岳军事会议继续进行。
  
  老蒋和军事将领们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认为:
  
  日军占领武汉以后,因兵力不足,补给线漫长,已经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但是由于日军陆海空各兵种齐备,且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特别是现代重型武器装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火力强大,仍是有强大的战斗力的。
  
  鉴于以上的情况,第二期作战,将会是敌我相持阶段,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日军不大可能再深入到国民政府的后方,中国军队也不可能一下子打败小日本人,将其赶出中国。
  
  这个判断无疑是客观明智的。
  
  O(
  _
  O谢谢书友大大支持)

 350章 大事年表

    南岳军事会议在抗战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抗战相持阶段的形势估计和方针策略都做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和部署:

    为了适应战局和战区的变化,便于统一指挥作战,军事委员会对中国军事体制进行了调整,重新划分了全国战区,调整了兵力部署。全国共划分了十二个战区,分别负责华北、华东、华中、东南、西南和西北的作战。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一则人轻言微,二则也不可能进入军委会决策核心,即使作为军委会军事参议院高级顾问的周大少团长在此次南岳军事会议期间反复大声疾呼,但是最高领袖和其他军事将领们都对于小日本人正在紧张准备的独立的“航空作战”了解甚少,甚至于还有不少的误解。对于日后小鬼子对于重庆的来自空中的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更是缺乏必要的精神和物质的准备。

    这一方面,是由于“战略轰炸”这在当时还是一个崭新的军事概念。当然最早提出“战略轰炸”这一理论的是英国的军事理论家休。特伦恰德和号称“美国空军之父”的威廉。米切尔,不过虽然白种人拥有这一理论的“发明专利”。最早有计划有目的将其付诸于实践的却是小日本这个东方的恶魔:

    早在1937年1月,小日本人就在其《航空部队使用法》之第103条明确规定:

    “政略(即战略)轰炸的实施属于对敌方要地内包括重要的政治、经济、产业集中区、机关,并且至关重要的是直接轰炸和平居民(**小日本祖宗),给敌国国民造成巨大的恐怖,挫败其抵抗意志……”

    一年之后的1938年秋天,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人(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