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冠盖满京华完结 >

第31章

冠盖满京华完结-第31章

小说: 冠盖满京华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许是千岁爷那边有什么事。”一个丫头笑着答了一句,见其余人有些诧异,她仗着是王妃身边伺候的,便笑说道,“咱们府里这梅林极大,王妃在这边待客,千岁爷在那边待客,却是各不打扰。千岁爷那边今儿个也请了好些文人雅士,想是又有什么新花样。”
    果然是如此,梅林中的那一边也在待客!
    陈澜瞥了张惠心一眼。见她对自己吐了吐舌头,顿时庆幸不曾误打误撞到了那边去。只是,想到刚刚那个刺客的古怪表现,她不由得生出了一连串念头——刺客若是在晋王府中得手,晋王不管如何辩解,怕是都会有一场御前官司要打,而如今哪怕不曾得手,接下来也是一大堆的麻烦事。可是,想起那一愣的表情,她怎么都觉得来人的意图并不是周王。
    “小姐,小姐!”
    正在胡思乱想的陈澜听到这两声轻唤,立时把那些想头驱出了脑海。见身边的是沁芳,而其他丫头正围着张惠心问东问西,红螺则落在更后头,她这才放下心来,却不想沁芳接下来的一句话让她一颗心陡然之间提了起来。
    “您的手炉呢?”
    手炉!
    陈澜这才想起刚刚和张惠心进了草亭之后,为了安抚周王,却是把手炉借给了他取暖,临走前太过匆忙,竟是把东西落在草亭了!此时此刻,她只觉得浑身冰凉,连埋怨自己粗心大意的力气都没了。要知道,家里带出来的东西都是有定数的,就算她有心遮掩也没处买去!
    “小姐!”
    就在她焦急万分的时候,却只听后头传来了红螺的声音。她一转头,就看见红螺赫然是捧着自己那手炉急急忙忙赶了上来。那一瞬间,她几乎觉得自己眼睛花了。
    “小姐竟是把这手炉落在那边的梅树下头,要不是我看到草丛里若隐若现似乎有东西,差点就漏了过去。要是真落下了东西,回府之后又是好一阵麻烦,这手炉可是昨天老太太才刚给的,到时候总得说您不爱惜东西。”
    看着红螺唠唠叨叨,陈澜却注意到她的眼神有些飘忽,脸色也有些不自然,顿时明白这所谓的正巧发现遗落的手炉只是托词。只眼下不是说话的地方,她只能冲红螺点点头,又接过了手炉。这才疾步追上了前头那些人。
    红雪亭说是亭子,其实却三面设了玻璃窗子,只留着一面是大门,但由于今天人多,所以四面还搭起了临时的暖棚供诰命女眷们休息,四处都摆着众多火盆,因而再揣着手炉,倒是也不显得十分寒冷。
    陈澜和张惠心回来之前,红雪亭中的诗会已经结束了。陈汐的一首咏梅博得了满堂彩,就连苏婉儿也终于凭着自幼跟着哥哥读书的功底让人刮目相看,所以,见陈澜这会儿才出现,两人脸上的表情便有些微妙。而硬是被晋王妃安排了誊抄诗词差事的陈冰则是满脸愤愤,看到陈澜过来就冷笑了一声。
    晋王妃嗔怪地看了张惠心一眼,终究是没责怪这个堂妹,却是笑着拉了陈澜上前。陈澜虽说也记得几首此时未必有过的咏梅佳句,可一来诗名才名对她并无帮助,二来天知道大楚那位太祖是否用过那些千古名句,因而生怕晋王妃开口让她补作一首,她连忙冲张惠心打了个眼色。好在张惠心听她说过当年故事,闻弦歌知雅意,有意开口打岔,又邀约陈澜去家里做客,一番言语之下,硬是没让晋王妃找着开口的机会。
    回座的陈澜注意到晋王妃身边的两位年长妇人一直在打量自己,连忙借着喝茶回避了那审视的目光。就在她借着那盏热茶刚暖了暖身子的时候,外头忽然传来了一阵不小的动静。紧跟着,那厚厚的门帘被人打起,一个妈妈匆匆进了屋子,却是来不及避忌这里的一众人,到了晋王妃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什么!”
    饶是晋王妃当家多年,寻常时候都能喜怒不形于色,听了那番话也悚然动容,情不自禁地质问了一句,这才醒觉到地方场合不对,忙又换了笑脸:“殿下那边有人喝醉了走得不见踪影,生怕那人误闯了咱们这边。今儿个天气太冷,既然诗会完了,还是回水梦阁坐吧。”
    一众诰命都是何等精明的人,闻声自然纷纷答应。而陈澜和张惠心则是交换了一个眼色,随即便默不作声地随其他站起身来。
    PS:新书上架,求一下粉红票……嗯,那个加更吧,三十票一加,不过七号八号我要出门,所以那两天只能保证三千字,就这样,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四十五章 各逞所能
    第四十五章 各逞所能
    水梦阁中,晋王妃借故离开。一个个脱去了那颜色鲜亮大氅鹤氅披风的诰命千金们便各自依着各家姻亲故交等等,分作了好几个小圈子。张惠心原是还想拉着陈澜,奈何她不但是韩国公的侄女,晋王妃的堂妹,还是宜兴郡主嫡女,自然是被一大堆人围在了当中,其中还有好些长辈。众人有的责她逃席,有的打趣她还是孩子脾气,一位老郡主还将她搂在怀里,笑问宜兴郡主为何今日没来,总之她是招架乏力,再也没工夫管别的。
    而陈澜这儿就冷清多了。一来她错过了诗会大展才华的机会,二来她毕竟没爹没娘,比不得陈汐有个身为威国公堂妹的生母,父亲又是立了功勋转眼要回朝,三来则是她这会儿完全没有长袖善舞的心情……于是,就连苏婉儿也因为一首诗的缘故有了些人气,她却仍然和起初一样坐在角落,默默地捧着一杯茶坐在那儿发愣。
    晋王妃已经离开至少两刻钟了,虽说眼下这些诰命千金都不曾探问,但这等人家出来的人。哪个不是心眼多多,哪个不会有猜测?就和她之前对张惠心说的那样,今天的事她们两个既然恰逢其会,就不可能一味瞒下。只是,张惠心对母亲宜兴郡主禀明自然没有问题,可她是否要对朱氏说,究竟怎么说,却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三小姐。”
    旁边突然传来的声音一下子打断了她的思绪,扭头一瞧,发现是之前厮见时见过的汝宁伯郑夫人,后头不远处,之前侍立在晋王妃身侧的两位年长妇人仿佛也正在看着自己,陈澜顿感心中咯噔一下,旋即连忙起身,却是装作完全不知情的模样。
    “汝宁伯夫人。”
    汝宁伯郑夫人身量高挑,丹凤眼柳叶眉,如今虽已是四十出头,却仍是保养得极好,今天和她一块来的汝宁伯四小姐杨芊和她便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此时此刻,她端详着陈澜,便不由分说地拉起她的手说:“你这般年纪正是爱说笑的时候,一味坐在那儿算怎么回事?你家里长辈不得来,咱们两家世交,我也该照管照管你。姐妹们要是不堪陪伴,就过来陪咱们几个上了年纪的说说话罢!”
    陪长者说话?
    陈澜看到郑夫人手指的方向,正是那两位疑似宫中女官的妇人所坐的地方,一旁并无其他诰命。心里不禁沉吟了起来。看那两位女官的神情,应当还不明白之前在梅林中的刺杀,足可见晋王妃是有心瞒着她们。可郑夫人偏生代那两位相请,此举足可玩味。
    是了,汝宁伯家当初因为爵位承袭那场耗日持久的官司大伤元气,据说连家中御赐庄田都给收去了一大半。要不是绣竹之前提到的那位四小姐杨芊投了某位老太妃的缘,常常能进宫坐坐,怕是光景更不如。似乎,汝宁伯家的那场承袭事,隐隐约约还有朱氏的影子,只如今那么多年了,东昌侯府都在阳宁侯府出了事后避而不见,汝宁伯夫人想来也未必愿意一味看朱氏的脸色。况且,晋王毕竟年长,谁人家中就不想着那看似泼天的富贵?
    想着这些,她只是一踟蹰便决定抓住对方那微妙的心理。
    “夫人这是哪里话,是我之前陪着惠心姐姐在梅林里头转了大半天,这会儿脚下还有些虚,这次想歇一会。再说,其他姐妹都是谈论些诗词歌赋,我对这些东西又不擅长。所以避开些还能免得露丑。”陈澜坦然说了这些,见郑夫人眉头一挑,这才温婉地笑了笑,“夫人要是不嫌我嘴笨心拙,陪您几位说说话自然使得。”
    郑夫人一瞟那两位淑妃身边的女官,又见自家的女儿杨芊正在和那边几位千金说笑,甚至还能隐隐约约听到是说宫中那位老太妃待自己的好处,她顿时笑了起来。
    “看你自谦的,你要是嘴笨心拙,咱们岂不是成了粗人?毕竟,这世上有多少如晋王妃这般锦心绣口,正好配那位殿下的文采风流?”
    她这句话有意说得高声了一些,旁边自然有人听见了,当即广宁伯夫人和东昌侯夫人就走了过来。见陈澜笑着行礼,两人只是略一点头,少不得又问在说什么。当郑夫人又重复了一遍的时候,广宁伯夫人就点点头道:“还真是,今天诗会上虽说也有不少上乘之作,但终究是王妃那首诗最是大气,不是寻常闺阁女儿能比的。晋王殿下素来是文采著称,据说是家里亲近的婢女也都是爱好诗词歌赋,所以这才年年诗会。这也是家学渊源,淑妃娘娘一向有才女之名,陆姑姑常姑姑之前信口拈来,也全都是佳句。”
    周遭的人多了,陆常两位女官自然也不好一味坐在那儿,便起身过来。大楚的女官是从宫女中择选认字的考的,她们容貌虽未必出色,却都是颇有才学。此时谦逊了两句。她们就说起了几年来赏梅盛会中的佳词佳句,见几位夫人甚至还能凑趣地接上一二,陈澜却始终沉默不言,再加上之前她刻意避开了这一回的诗会,两人不禁交换了一个眼色。
    看来这位是真的肚子里没什么才学,次妃可不比那些夫人侍妾,晋王那等眼高于顶的人,只有美貌没有才具的,那位主儿怎看得上?
    大约是各自的母亲使了眼色,各家小姐渐渐也围了过来,一时间,这闲话便成了各自炫耀才能的地方,顷刻间妙语连珠,也不知道是做出了多少阕好词,多少首好诗来。看到苏婉儿也挤在当中,陈汐陈冰两人针锋相对,本就已经被排挤在最后的陈澜顿时摇了摇头,悄悄往后退了几步,这才看到张惠心正在冲着自己招手。
    “好端端的怎么又讨论起了作诗,之前她们挨冷受冻在那儿还没吟够?”
    见张惠心满脸奇(…提供下载…)怪,陈澜便笑着一摊手道:“反正我们是不会作诗的粗人,趁机歇一歇不好?我看你刚刚被围得水泄不通,眼下可总算透一口气了。”
    “说的是说的是。她们这个还没问完,那个又开口了,我差点应付不来……”张惠心庆幸地连连点头,这才拉着陈澜坐下,因笑道,“她们吟她们的,我们说我们的!说起粗人这两个字来,还是我娘曾经说过,女子中虽也有谢道韫的咏絮才,也有易安居士的惊采绝艳,也有蔡文姬因颠沛流离而作的胡笳十八拍。可大多数人只是一味做些伤春悲秋的诗词,内容空洞无物,若是如此,还不如不识字的粗人。我朝太祖皇帝开国的时候,就对这些诗词歌赋全然不以为意,虽说驱鞑虏定天下,一辈子却不曾做过一首诗词,而且最讨厌什么诗会。”
    一听张惠心提到那位楚太祖,陈澜便生出了几许兴趣,更惊叹的是此人竟是不曾剽窃过后人的诗句,忍不住问道:“我也听说,太祖皇帝似乎是一度尊武抑文。”
    “对,就是这样!”张惠心点了点头,又把陈澜拉近了些许,悄悄说道,“我娘虽是郡主,但小时候养在宫中,和皇上几乎如同兄妹一般,所以读过不少宫中藏着的史书。我娘说,太祖出身军旅,对于袍泽战友极其亲近,定了天下之后还定下了森严的制度,竟是设书院教导武臣,不少武臣甚至还转了文职。后来他又觉得,文官只是在后头耍嘴皮子,武臣却在前头冲锋陷阵,所以晚年甚至一度定下规矩,文官子弟必须荫一子入军。据说还有好些其他的规矩,只如今早就废了。”
    武臣转文职,文官子弟必须荫一子入军!这位开国皇帝好大的气魄,这些制度可不就是那个火红年代的翻版?可不管如何,这些终究都已经化作尘土不复存在了。
    几句闲话之后,陈澜毕竟最惦记的还是外头的事,于是又和张惠心轻声商谈了起来。又过了好一会儿,就在那边的诰命千金们声音越来越大,言语间明抢暗箭齐飞的时候,外头终于传来了一个高声通报的声音。刹那间。原本满是喧哗的正厅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晋王素来以风仪著称,而晋王妃也素来被视之为王妃中的楷模,德容言功俱是上乘,很少有发怒变脸的时候,但此时,她的脸色却绝对算不上好。对众人点了点头,她便强笑道:“原本大家难得来一回,我倒是有心请大家留下多聚聚,不巧父皇放了周王殿下出宫游玩,殿下如今正陪着,我也总不能丢下那边,所以今天的赏梅竟只能草草收场,只能下次再请各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