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冠盖满京华完结 >

第264章

冠盖满京华完结-第264章

小说: 冠盖满京华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那你当初怎不让我去考科举”
    陈澜见陈衍瞪大了眼睛满脸不解,却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如你罗师兄这样的例子,天下有几人?况且,如今的威国公,安知就不曾为此事焦头烂额?你如今于文武上头都还是半吊子,等将来有你罗师兄那般能耐,再说科举二字不晚。”
    “呃……”
    点拨了陈衍,陈澜再不多话,趁着饭菜还未上来,只是陪着婆婆江氏和祖母江氏说笑。然而,就当丫头们将那大碗小碗高脚碟子往饭桌上摆的时候,前院却传来消息,道是杨进周回来了。闻听此言,上下人等自是欢喜,江氏更立时扬声吩咐让人径直把杨进周引到这儿来。及至人来,她等杨进周给朱氏行了礼就立时摆手免了下头的礼节,又笑道:“你回来得巧,我和你媳妇陪着老太太汀哥儿逛了好些时候,正要坐下来吃饭,你就这么早回来了。”
    杨进周陪着陈澜坐了,却言简意赅地解释道:“皇上昨日说给假,今天看到我去,留着办了必要的事,就立时赶了我回来。”
    这所谓必要的事所指为何,此时四周还有人伺候,自然没人发问。恰恰相反,这一顿饭丝毫不符合平日里食不语的要求,一大家子吃得其乐融融,话里话外就不曾有一言涉及外头大事的。待到满桌子的残羹剩饭撤了下去,庄妈妈领头亲自奉了茶上来,杨进周方才开口说道:“昨日镇东侯世子虽然来过,但仓促之间,也不曾正式谢过救命之恩,接下来既是有假,我打算亲自前往镇东侯府拜谢。”
    “这是正理。”江氏连连点头,可才呷了一口茶就仿佛想到了什么,连忙放下茶盏抬起头道,“虽说阿虎那儿我已经谢了一回,可总不能就这么随随便便。他是你的下属,不是咱们家的仆人,你也得再好好谢谢他。若没有镇东侯世子那一条套索,兴许便是车毁人亡。但若是没有阿虎那千钧之力,兴许我和阿澜就一块儿囫囵跌出车去了。”
    “娘说的是。”杨进周自是肃然答应,随即就看了看陈澜,“说起来,昨日惊马之事,今天已经全都传开了。郡主进封长公主之事虽说礼部还要定仪制,但今日想来会有不少人前去道贺,只别院里没人,只怕有不少人要上咱们家来。毕竟您和澜澜都是昨日才受过惊,下午不若闭门谢客的好。”
    朱氏闻言自是恍然大悟,因笑道:“看来还是幸好我来得早了。这样吧,兜兜转转一上午,逛了逛了玩也玩了吃也吃了,我就带着小六回去吧,免得别人登门时再走不好看。小四也不要再赖在你姐姐这儿了,你这个男子汉大丈夫正好送送我和你六弟。”
    江氏原还要挽留一二,但朱氏说是也不能离家太久,再加上还带着陈汀,因而她也就答应了下来,歇过一阵子就和儿子儿媳一块把人送出了门。待到一块回了惜福居正房,她把人都打发了出去,这才终于忍不住问道:“先头衍哥儿底下的人倒是打探了几条消息,可除了晋王、郡主之外,就只有五城兵马司的措置,昨夜其他的事情究竟如何?”
    “那位龙泉庵主……是已故的秦庶人的女儿,曾经封的是康定郡主。”
    陈澜见杨进周说话间看着自己,便轻轻点了点头,而江氏却是倒吸一口凉气:“那一位我早先也听说过,可早就坏了事,儿子也没了,怎会竟是她的女儿造下这等逆事毕竟龙泉庵也曾经有些名气,再加上是庵堂,她应当能进出不少豪门世家,这牵连起来……”
    “这牵连起来自然就广了,毕竟还有人想要火上浇油。阳宁侯陈瑛便说,龙泉庵主之事当由三法司会同锦衣卫从严查办。我看他的意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三叔就是无风不起浪的性子,不用理他。”历经了昨晚的事,陈澜只觉得陈瑛如今的举动便好似跳梁小丑,因而竟是丝毫不在意,“再兴大狱的话,忘了那位的天下百姓兴许就会又想起来,坊间也会多了不少谈笑的题材,想来皇上决计不会采纳的。”
    “你还真了解皇上的心意。”杨进周见陈澜冲自己笑吟吟的,心里不禁一松,“所以,直到如今,龙泉庵主的身份秘而不宣,如淮王被禁西苑也是一样,传出去的也就是锦衣卫指挥使欧阳行被罢了官,再加上你们知道的那三条,事情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倒是镇东侯世子……昨夜险些中了伏,据说身上受伤不轻,我预备送些父亲传下的秘方金创药去,至于另外的礼物却有些不好办……”
    然而,听到这话,陈澜却心中一动:“有了,不如麻烦母亲做几色您最拿手的酥点。之前小四说过,镇东侯世子是真正的冷脾气,唯独只有一个爱好——他绰号饕餮,最是好吃。”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时瑜亮,逆转之机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时瑜亮,逆转之机
    一夜惊变,京城中有的人惊讶,有的人惶恐,有的人暗自高兴,有的人不以为意,但作为昨天晚上最大的功臣之一,镇东侯世子萧朗这会儿却是心情大坏。就因为他一时冒进,不但失去了麾下最信赖的一个亲卫以及十几个侯府的精兵强将,而且右肩挨了一刀,大冷天里左脚还上了厚厚的夹板,不得不躺在床上养伤。
    然而,他却没有功夫来反省自己的失误和因此造成的损失,因为身边坐着一个他想要竭力忽视却怎么也做不到的人。不但是他,就连屋子中的那几个丫头也是忍不住把目光向这一位身上连连瞟看,而一直侍立在旁边的唐管事就更不用提了,那目光犹如防贼似的。
    可是,被众多人死死盯着的人却丝毫没有成为众所瞩目焦点的自觉,仍在专心致志地用小刀削着手中的那只梨。只见那小刀下,一条长长的果皮蜿蜒落在了果盘之中,等到最后一截掉下去的时候,中间竟是丝毫不曾断掉半点。削好了之后,他却并没有停手,而是用小刀又将梨削成了一片一片,留下中间的芯子,这才把装好的那个寸许高的白瓷高脚碟递了过去,上头还插了事先预备好的竹签子。
    这时候,一直竭力忍耐的萧朗终于吃不消了,那原本因为失血而有些苍白的脸色一下子更白了。他猛地沉声喝道:“你们全都出去”
    闻听此言,唐管事的面色一下子变得比重伤的萧朗还要难看,但几个并不是萧朗从奴儿干都司带来的丫头却早已领教过世子的冷冽作风,慌忙鱼贯退出。于是,这位老管事只得使劲吞了一口唾沫,试图找个留下来的理由。
    “世子爷,您如今这伤势,太医说不能久坐见人……”
    “你难道忘记了,我最讨厌一句话说第二遍么?”
    面对萧朗那冷脸,唐管事只觉得后背心有些冒汗,可终究是扛不住寒冰视线,无可奈何地退了出来。可即便如此,出了屋子之后,他却立时亲自守在了檐下,心里打定主意内中一有动静就立时冲进去,决不让人有可趁之机。
    屋子里剩下的两个人,此时此刻却是另一番光景。萧朗已经是脸上冷得发青了,可荆王却依旧是笑容可掬,只那放在一边的两个果盘却被他们完全忽略了。你眼看我眼好一会儿,萧朗才气咻咻地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奉旨探望啊”荆王眼角一挑,依旧是笑吟吟的,见萧朗那模样似乎是立时就要发作,这才连忙举起双手道,“天地良心,这真不是我自己讨来的差事,是父皇召了我去乾清宫,硬是摊派下来的勾当。当然,我自己也是想来看看你的,可要是那样,我怎么也不会这么招摇地直接登门了,那也该相约黄昏后不是?”
    “你……”
    萧朗气得直发昏,暗想这隔墙有耳隔窗也有耳,要是被人听见,还不知道会曲解成什么样子,于是忍不住狠狠往软榻上拍了一巴掌。结果吃这一震,他只觉得右肩一阵剧痛,一时间狠狠一咬嘴唇,脸上的肌肉也有些抽搐。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荆王竟是突然站起身坐到了榻边,先是在他的伤口上按了按,随即也不等他说话,竟是若有所思又揉了两下。
    “你……你想干什么”
    “别这么紧张。”听萧朗这声音都有些颤抖,俊美的脸上嘴角甚至有些歪,那肌肉抽搐得更厉害了,荆王这才好整以暇地重新坐下,又开口说道,“父皇让我看看,你这伤究竟有多重。我也懒得拐弯抹角地问,只看你这反应就知道,太医只怕是还给你蒙混了过去,竟说什么只是些皮肉外伤,我看再进半分就真正伤筋动骨了吧?”
    萧朗这下子脸终于黑了,当下忍无可忍地喝道:“多管闲事,说吧,你今天究竟干什么来了,别左一个旨意,右一个旨意地糊弄别人别人不知道,我知道,这天底下就没人比你更会装了”
    “我会装什么?”荆王从翘足高坐恢复成了正襟危坐,身子略略前倾地问道,“萧郎要是说我那名声,那是别人传的,和我无关;若是说昨晚的信,那也是因为父皇提过,镇东侯世子卓尔不凡,是个可交之人;至于今天来看你,也完全是奉旨办事。好了好了,不逗你玩了,今次我来,除了那些例行赏赐之外,便是通知你一声,此次你建下大功,要什么封赏,只管直说,我回去呈报父皇。当然,写奏折也并无不可。”
    荆王突然之间变得这般正经,萧朗反而觉得有些不惯,皱了皱眉便突然看着荆王说:“今日朝堂上传出晋王殿下要前往谒陵的消息,如此一来,殿下是不是得偿所愿了?”
    “看在你对我脾胃的份上,我可以为你解说解说。”荆王却丝毫不在意萧朗这咄咄逼人的口气,漫不经心地说,“第一,我不结党,手下没几个私人;第二,我只做父皇交待我做的事;第三,别人如何看我,包括你,我并不在乎;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所谓得偿所愿,不在于野心,不在于才能,而在于气量。好了,想来你一时半会也想不出该要什么,我再待下去,只怕外头的人就要急了。你好好养伤,有功夫我再来瞧你。”
    站起身时,荆王那口气突然又变得郑重了起来:“镇东侯世镇奴儿干都城,向来是朝廷最东北面的一道屏障,只不过,近期积压在都察院的弹劾奏章就没有断过,想来你也该知道,那是因为在白山黑水一直都用军垦,多年来繁衍生息,这土地的大小已经足以让朝中老大人们惊惧了。若是那边完全自给自足,再也不用靠天津卫的海运,那时候会怎么样?萧郎提要求的时候,还请多多三思。”
    头也不回地出了屋子,见满院子的人虽是一个个低垂着头,但想来都在偷眼打量自己,荆王心中哂然,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出来相送的唐管事说着话,很快就到了二门。可是他才出去,那边拐角处就有几骑人,为首的那人一跃下马,扔下缰绳的时候就看见了他,脸上的表情仿佛有些惊讶,但立时就快走几步上了前来。
    “荆王殿下。”
    “杨大人。”荆王微笑着虚扶了一把,看见杨进周随身的东西就是两色盒子,不禁嘴角一挑,随即就点点头道,“萧世子如今精神还好,你这来得倒是巧了。说起来,你也就跟着大哥见过我一回,居然还记得我,这记性也实在是太好。好了,我也不多话了,告辞。”
    见荆王走得爽快,唐管事不禁出了一口大气,但还是亲自送着轿子出去了一箭之地,这才紧赶慢赶地回来。因见杨进周站在那儿若有所思,他赶紧亡羊补牢似的解释道:“荆王殿下是奉旨来探望世子爷,没坐多久就走了。”
    杨进周瞟了唐管事一眼,见其紧张得什么似的,想起在宫里唯一一次见到荆王时,周王立时跑过去,兄弟俩牛头不对马嘴似的说了一阵子话,彼此离开的时候却似乎都是高高兴兴的,但要说别的印象,便只有那些传言了。此时他也就只当没这一回事似的,点了点头就跟着唐管事进了二门。直到了那七间七架的后厅正房,见到萧朗那脚上的夹板,肩膀上缠着的白棉布,他才皱起了眉头。
    “萧世子竟然伤得这么重?”
    “没事。”萧朗不自然地挤出了一个笑容,又用眼色把唐管事打发了下去,这才沉声说,“是我见前一次得手容易,便小觑了他们,险些栽了一个大跟斗,这些伤就是教训将来留了疤痕,再上战场的时候就不会轻敌冒进,对我来说反而是好事……对了,杨兄此来是……”
    “一是谢萧世子救下家母和内子,所以略备薄礼。”杨进周见萧朗看着那分开放地两色盒子,仿佛有些不快,便解释道,“一个是膏药,气味大了些,但对于骨折之类的伤势来说却最有效。另外则是家母亲自做的几样点心,家母说,比起其他的谢礼,如此更具诚心。”
    此话一出,萧朗立时脸色霁和,随即竟是请杨进周拿过食盒,亲自尝了两块,随即便赞口不绝。等到杨进周面露愧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