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人生大赢家[综] >

第254章

人生大赢家[综]-第254章

小说: 人生大赢家[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阳帝回过头来就对以孙策为首的袁术部曲们说:“你们的诚意,朕看到了。”说着还意味深长的在孙策身上多停留了片刻,让孙策心里直打鼓,好在这时候被钉入到祭坛柱子上的袁术被抬了过来,转移了焦点,孙策才感觉压力没那么大了。
    可袁术就不怎么好了,他吓都要被昭阳帝的那三箭给吓死了,再看到那玉面罗刹,他整个人更不好了,尤其是知道对方就是那‘区区一女子’后。
    昭阳帝长身玉立,轻笑一声,可对袁术来讲那就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他根本无力来欣赏,而且手腕上被射中的地方还在隐隐作痛,涓涓流血呢。昭阳帝说了:“朕救了你,本也不指望你对朕感激涕零。朕呢,只想问一问你读了朕亲笔书写的《男诫》有何感想?等你说完了,那你就可以死而后已了。”
    袁术:“……让我死了吧。”
    “这就是你的读后感?未免太敷衍了。”昭阳帝多会睁眼说瞎话呀,不过袁术的回答也没错,他当时就气得呕血来着,当然了他这句话是现在自身心情的真实写照,所以当昭阳帝假模假样的评价完他的读后感后,他当头又呕了一口血就昏死了过去。
    “朕现在相信他没有敷衍朕了。”昭阳帝说完就叫人来把袁术抬走救治,其他人看他连晕过去都在抽搐着呕血,心里都在想这真的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呢。当然,众人心里还真是没有恻隐之心,就是袁术那边的部曲也是,谁让袁术自己作想烧了祭坛,不止如此还想要烧了宝库和他的宫室,到时候大火真的绵延起来,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
    寿春被攻克,袁术持续性呕血中,他的部曲们献礼投降,标志着袁术所占据的淮南被纳入齐王朝的版图中,距离中原统一还差最后两块版图。
    昭阳帝在收复淮南大片区域后,并没有立即班师回朝,从别处调度进来的二十万银的米粮,被源源不断的送进淮南,再加上袁术屯的军粮,将分派给淮南处于袁术残暴统治下不聊生的黎民百姓们,而往各地赈民的是袁术原本的部曲将领们,另外还有昭阳帝的军队护送,如此这般的#强强联合#,使得赈灾进行的相当顺利,再加上袁术这个暴君已经倒台了,淮南以及周边地区躁动不安的民心得到了强有力的安抚。
    昭阳帝人气扶摇直上。
    ——换句话说,昭阳帝拿着袁术宝库里的财物,从别处调买来米粮,又加上袁术原本屯的军粮,再调遣着袁术原本的士卒……结果袁术继续被骂得狗血淋头,而昭阳帝人气大涨,果然是#不同人也不同命#呢。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了,孙策的如玉算盘落落没落空先不说,单就是昭阳帝一言道破他调换了袁术的求和书,话里话外还一副感谢他里应外合的意味都让孙策摸不着头脑。他有心盘查他的亲信里谁背叛了他,可整日里又被昭阳帝驱使着做这做那,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好处全让昭阳帝得了,这叫什么事啊!
    等好不容易得了空,他就找来周瑜要大倒苦水,刚和周瑜打了个照面,孙策就闻到了周瑜身上传来的香味,当下就揶揄道:“瑜弟你已经是淮南公认的美男子了,真的不需要再锦上添花了,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竟然也有了把自己熏得香喷喷的爱好了,那不是女子才会做的事吗?当然了,某人除外。”
    很明显,这话里的‘某人’说的是昭阳帝了,可人家也同样不需要锦上添花啊,人家本身就依然花团锦簇,倾国倾城倾天下了。
    “你难道没觉得这香味熟悉吗?”周瑜没理会孙策变了调的调侃,问道。
    孙策摆手:“我向来不爱这个,我怎么会知道。”
    周瑜好声好气的解释道:“昭阳帝在那本《男诫》里就用了一种很特殊的墨,接触过后就会沾上墨香,兴许她就是这么识别出你了罢。”
    “什么?”孙策下意识的去闻自己身上的味道,差点被熏晕,他被指使的团团转哪里有空沐浴更衣,当下没好气的说:“这件事就算她瞎猫碰上死耗子,可她为什么会认为她因为我的帮助提早攻克了寿春?你有话就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你觉得是当时袁术的求和书被送到昭阳帝手上,她带兵前来收复寿春,进而拉拢民心容易?还是有了我们掉包送《女诫》,她回赠了一本《男诫》,使得袁术众叛亲离,她借机攻城收复寿春,再拉拢民心容易?”周瑜见孙策不说话了,就替他做出选择,“现在的情形你也看到了——”
    周瑜还想说什么,就被孙策‘啊啊’着踹凳子的动作给打断了,显然孙策现在也明白了他这是辛辛苦苦的给别人做了嫁衣啊,又或者说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不说,自己还帮着人家往自己身上刨土。
    整个一傻狍子啊!
    孙大傻,呸,孙策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当下怒发冲冠拿着他的古锭刀就策马往昭阳帝暂住的宫室去了,周瑜连忙骑马追上,生怕孙策做出不理智之举。只不过当周瑜急匆匆追上时,孙策还没有行至昭阳帝暂住的宫室,而是在一座酒楼前停了下来,刚开始周瑜还以为孙策是冷静下来了,不过看孙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就知道不是了。
    就在这时,酒楼里有宫人出,引孙策和周瑜近前谒见。
    周瑜观察了一番酒楼,当下便对需他们谒见的人有了底。
    孙策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恼的,当下就恨恨的对周瑜说:“我怎么知道是谁!”
    周瑜有些无语,他问是谁了吗?孙策这般还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过这么一来,周瑜更确定在酒楼里的人是谁了,便是昭阳帝了罢。
    孙策气鼓鼓的走在前面,那架势就是要去暴揍谁一顿,不过等见了昭阳帝,昭阳帝慢悠悠的说道:“这是要来和朕聊一聊《男诫》了?当然,你要和朕聊《女诫》,朕也欢迎。鉴于不管是朕,还是奉孝,都是托你的福,才有那等闲情逸致来通读《女诫》呢。”
    孙策:“……”说得好像他真的就通读过《女诫》一样!
    周瑜慢了一步才跟过来,不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了,心下便是确认昭阳帝当时写下《告袁公路书》时,非但没生气,反而是带着浓浓调侃意味写下的。周瑜收敛了心神,当下便是提醒孙策行礼,那如春雷过空,余音不绝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看来朕似是错怪小霸王了,他不是来对《男诫》和《女诫》侃侃而谈的,而是带着挚友一起来一唱一和的。”
    周瑜不由得抬眼看向声音的来源处,便是落入了一双灼烁生辉,似带着在漆黑夜空中闪耀夺目光辉的星星的明眸中,荡漾其中时,会让人不自觉的忘记身在何处。
    好在有孙策这个有总角之好的挚友,孙策听着那调侃的话更恼火了,示威似的把他那把古锭刀往地板上一敲,发出沉闷的声响,把晃神的周瑜拉回到现实来,不过现实中可不止明眸如星,昭阳帝脱下了战袍,换回了女装,风姿卓然,不可谓不是#浓妆淡抹总相宜#,也难怪孙策原先在楼下时脸红一阵白一阵了。
    周瑜垂眸敛目,不再直视圣颜了。
    坐在一旁的郭嘉目光在孙策和周瑜身上转圜了一圈,又回到了昭阳帝脸上,见她神情无二,就默默收了注意力,自顾自的喝茶去了,今天出来权当是陪着陛下解闷的。
    嗯,孙策是自动送上门来给女帝陛下解闷的,还“来一赠一”,再深入说一句,两个人都是美仪姿的。孙策虽说是有小霸王的别称,可他美姿颜,而周瑜也是‘长壮有姿貌’来着。
    孙策平时就不如周瑜沉稳有度,而且性格直率,更何况如今接连受挫,昭阳帝还接连撩他,他能沉得住气才怪,当下就对昭阳帝怒目而视:“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我的目的,所以才接连耍着我?”
    昭阳帝眨了眨眼,只发出了个没什么意义的单音节:“嗯?”
    “你别装傻充愣了,你不是知道我把袁术的投降书掉包成了《女诫》,想借此挑拨你的怒火去诛杀袁术,而我便可借此从中渔利了吗?”
    正低头喝茶的郭嘉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孙策果如他认为的一般轻率,不过能在袁术账下博得头筹,他身边的周瑜却是功不可没的。
    确实如此,孙策善兵并不善谋,平日里便是周瑜充当他的谋士,替他出谋划策,只不过这次孙策嘴皮子秃噜的太快,周瑜就是想拦也来不及。
    昭阳帝当即眉开眼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只是说出来的话就没有那么赏心悦耳了,最起码对孙策来讲。“唔,朕是知道,这还得感谢你这么主动又坦诚的告诉朕。”
    孙策:“……?!”
    “朕的意思是,朕原本以为你调换了袁术的降书,是借机来投诚的,是借此来告诉朕袁术账下君臣失和,因而朕就将计就计的加了把火,不得不承认送《女诫》这计策实在是妙计了。不止如此,除了这一点,朕还多想了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你们是#一石二鸟#,又借此来衡量朕的度量,测试朕是否是优秀的主上。所以朕为了彰显朕的宽宏大量,不但没有计较你们的所作所为,反而对孙少将军倚重有加,以至于分派给你了属于重中之重的任务。”
    昭阳帝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着,但胡说八道的还总是逻辑顺畅,倒打一耙也打的相当有理有据。更何况末了了,昭阳帝还叹息一声,好像平生万种愁思都在这声叹息里了,听得人真是恨不能以头抢地祈求他欢颜了:“如今看来,原来是朕想太多了啊。”
    先前也说过在昭阳帝名下,演技课可是必修课,而这门必修课修习最好的当然是昭阳帝本人了,瞧瞧这一番唱念做打俱佳的话语下来,孙策和周瑜都挡不住“信了吧,快信了吧”的诱惑,相信昭阳帝说的都是真的了。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感而发:昭阳帝,好大一朵水莲花!#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什么的,而剩下的则就要对孙策和周瑜#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了,不过这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吧←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最终,孙策和周瑜是真的相信昭阳帝的说辞了:因为在孙策不打自招后,昭阳帝仍旧是宽宏大量,没有半分责备他们的意思不说,又提拔了孙策的堂兄孙贲做寿春刺史,另外周瑜的父辈们官职不变,再有还在巡游淮南时当众夸赞了孙策是少年英才,有其父之风,颇有那么些给孙策造势,使他更顺利接管淮南的意味。这么一来,可是容不得孙策不信了,莫名就生出了一分#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了。
    很幸运的,孙策没看到郭嘉郭奉孝看他像看傻狍子的眼神。
    所以说,孙策果然是傻狍子吧,不过那也是因为昭阳帝有特别‘化敌为追随者’的技巧。这一点,在昭阳帝平定淮南,整合扬州,班师回朝时,两淮百姓夹道恭送,原袁术部曲皆心悦诚服,孙策心甘情愿的行臣礼等就可见一斑了。
    昭阳帝是班师回朝了,可后续影响并没有就此消散,就拿孙策来讲,他神采奕奕的回了家,他的大弟弟,十岁的孙权跟随他到了他的书房,屏退左右后清了清嗓子,很是少年老成的说道:“大哥,接下来这个问题需要你诚实回答,因为这关系着我孙家的名誉,我是代表着整个孙家来的。”
    孙策不由得正襟危坐:“你说。”
    孙权目光炯炯的盯着孙策,就那么开门见山的问了:“你和周兄是女帝的入幕之宾吗?你知道的,就像是男皇帝的后宫嫔妃那般的入幕之宾。”
    孙策差点没被口水呛死,“我不但知道我不是她的入幕之宾,我还知道瑜弟也不是,我更知道的是我要狠狠揍你一顿了。”
    孙权“临危不乱”,很一针见血的问:“那你脸红什么?”
    孙策气得咬牙:“被你气的!”
    “我知道了,你是在遗憾自己不是。”孙权也曾觐见过天下无双的昭阳帝,他现在也到了能分辨异性美丑好坏的年纪了,他怎么想的先不说,但他接下来是少不了一顿揍了。
    果然,人若不熊枉少年,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242章 东汉末年'Ⅻ'
    
    初平元年,平关东州郡联盟,取中原腹地。
    初平二年,公孙瓒与刘虞两败俱伤,公孙度投降,再取幽州,统一北方,前汉室少帝刘协禅位,改国号为齐,改年号为昭阳。
    昭阳二年,上半年收复荆州,下半年昭阳帝御驾亲征,攻克袁术割据地,收复淮南。此时,中原范围内未被统一的只剩下汉中和益州。
    昭阳三年,汉中张鲁赠礼称臣。
    昭阳五年,益州已称帝的刘焉病死,他的儿子刘璋放弃帝号,举州称臣。
    至此,中原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值得一提的是,自昭阳帝收复淮南,连带着长江以南的大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