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张三丰 >

第59章

张三丰-第59章

小说: 张三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宝毫不后退,将手中木剑在空中连点,迎向明难的双拳。

  明难心道,我的一双铁拳苦练了数十年,开碑断石,易如反掌,更遑论这区区木剑了,于是加快拳速击向木剑。拳剑相交,但听的“啊!”的一声,明难向后急退,可君宝脚下更是快捷,手中木剑一直逼在明难咽喉,不离分毫。

  片刻,君宝停下脚步,微笑着收回木剑。

  明难惊魂初定,感觉双臂依然酸麻不已。查看双拳,但见其上各有五点红色剑痕,成梅花状。

  本书由。提供下载



第二章 败玄清 君宝终还俗
更新时间:2009…8…7 21:54:53 字数:2105


  谢谢支持!
  ----------

  原本的木剑在君宝注入先天真气之后,已丝毫不逊色于神兵利器,又岂是明难的铁掌能够劈断的。正是由于他的自负,结果瞬间两次惨败,令他站在当场,呆若木鸡,不敢相信刚经历的一切。如此结果同样令在场的众僧大为震惊,原本只听说君宝修成了无上剑法,然而谁能想到他竟然厉害如斯。

  明难可不是只会三脚猫的功夫,他是正宗的达摩院嫡传弟子,在同辈之中武功也稳居前列。结果竟被君宝一剑击落手中剑,再一剑彻底被击败。

  这是何等的剑法!这是何等的功力!

  此时旁边一位五十余岁的高瘦僧人站起身,君宝识的是达摩堂的长老,法号玄清。此刻他脸色甚是难看,毕竟明难代表达摩院出战,结果输的如此惨烈,他们达摩堂自然是失了面子。

  玄清一步跨入场中,道:“贫僧来领教一下师侄自创的绝世剑法!”

  君宝淡然道:“请玄清师叔指教!”

  有前车之鉴,玄清长老不敢大意,于是宁心静气,横剑当胸,紧盯着对方的动作。

  君宝知他自持身份,不愿率先出手,于是微微一笑,跨步上前,手中木剑在空中连点三点,算是向长辈见礼,之后便直刺其胸,玄清闪身出剑,瞬间二人战在一处。

  玄清施展的是少林绝学达摩剑法,据说是由达摩祖师亲传下来的。剑如禅法,静中生动,动中守静,把握瞬间,禅定玄机。招数变换难测,攻防变化往往在一念之间。又讲究神气贯通剑锋,心怀除恶扬善之举,心定神宁,无杂念生,一切皆空,乃剑道之禅法。

  玄清在达摩院中主修剑法数十年,剑术高超,连玄寂首座都自认不如。

  但见他此时谨守一颗禅心,禅入剑式,剑法开阖间尽显大家风范,光明正大,但稳健中暗藏玄机,一旦对方露出破绽,便是雷霆一击,瞬息制敌,这便是达摩剑法的精义,他可谓深得其中三昧。

  然而今日他面对的不是一般的剑客,而是已完全领悟太极剑意的君宝,注定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但见君宝气定神闲,如游山的公子在随意挥舞手杖,或将木剑凭空几点,或在身前随意划几个圆圈,却已将玄清看似犀利的进攻给化解无疑。

  不多时,玄清的三十六路达摩剑法已使完,见不能奈何君宝,于是大喝一声,剑招一边,气势如虹,却是雷霆万钧的太阿剑法。然而依然徒劳无功,疾风骤雨的攻势在君宝挥剑间便化为乌有。

  玄清心中焦躁,剑势一变,施展飘渺无方的一字剑法,依旧无用;于是再变,如此一连变换了十数种剑法,都是丝毫没有效果。君宝一如既往轻松应对,胜似闲庭信步。

  玄法方丈微微摇头,轻咳一声道:“玄清师弟,住手吧!”

  玄清无奈,只好跳出圈外,但见他已是气喘吁吁,一头汗水。而君宝脸不红,气不喘,依然是悠然自若,仿佛一直是在哪里坐着喝茶般。

  此时众人看向君宝的眼神中就只有惊讶和羡慕。原来还想上前跃跃欲试的僧人,此时都摇头叹息,自愧不如了。

  明见小声道:“这下你可是真的露脸了啊!连玄清长老都胜不过你。”

  君宝淡然一笑,是师叔谦让了。

  -------

  达摩堂中,只有方丈和几位长老。

  玄法方丈问道:“玄清师弟,君宝的剑法如何?”

  玄清叹曰:“唉!他的剑法浑然天成,我不如多矣!面对他便犹如面对渊渊大海,再大的雨雪风浪都不能撼动分毫。”

  玄法道:“听明见说,他曾在华山悟剑七日,看来他已达到了剑道的无上境界。”停顿片刻又苦笑道,“本想委其重任,但看其举止从容,神情淡然而少求。怕是不适合担当重任。”

  玄空叹道:“唉!都是觉远教的好徒弟!不过他现在还年轻,便先将他列为本院的嫡传弟子吧!”

  众人点头称是。

  ---------

  当天晚上,君宝便收到了菩提院发下的正式弟子的度牒。君宝以前不过是师傅收养的婴儿,平日帮师傅师兄们在藏经阁做些杂事,算不上真正合法的僧人。

  从这一日起,君宝便是一位在册的名副其实的僧人了。同时,君宝也陷入了人生的茫然。脑海中不时的浮现华山玉女峰上的情景,郭襄的问话:“你们要一生做和尚么?听母亲说和尚是不能娶妻生子的!”

  望着这处处的红墙碧瓦,听着隐隐的诵经声,君宝烦恼的摇了摇头,虽然很欣赏这样淡然的生活,然而又怎甘心就这样一生一世为僧呢。碧空之下,仗剑江湖上,逍遥人世间,不更是自己向往的么。

  ----------

  黄昏,禅房中,檀香袅袅,君宝与师傅面对而做。

  觉远师傅道:“看你这几日心事重重的,有什么事情,你便直说吧!师傅能帮你的自然会尽力。”

  君宝鼓足勇气道:“师傅,我想要还俗!”

  “唉!”觉远沉默片刻道:“其实你自小被我收养,虽一直在寺中生活,并不算是真正的出家之人,明日将那度牒退回首座哪里即可!”

  “人生一世,修心为重,在家出家,并无太大区别。”

  “谨记师傅教诲!”君宝诚心道。

  三位师兄听说君宝要还俗,大为吃惊,毕竟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很是不舍。君宝道:“三位师兄,不管我身在何方,你们永远都是我的师兄!我只是换一个身份,外出修行罢了,一有时间便会回来看你们的。”

  ---------

  菩提院,玄空首座望着君宝师徒远去的身影,一声长叹:“蛟龙不屈身浅水之中,雄鹰只栖身层云之上,看来江湖之中又要多一位宗师了。”

  ---------

  本章写的比较艰难,不过君宝终于还俗了,精彩的内容即将一一展开。

  请大家继续支持!行知谢过。

  炫ǔмDтχт。сοм书网



第三章 长安城 济世草堂济世
更新时间:2009…9…9 20:59:31 字数:2118


  放假归来,继续更新。
  -----------

  却说君宝上交完度牒,洒泪拜别罢觉远师傅和众位师兄,这才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下得山来。一路上,真可谓十步一回首,五步一叹息,不胜留恋。几个转弯,少林寺便掩映在山石后不见了,此时君宝回望少林,心中相当的惆怅不舍,毕竟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相处了数十年的朋友,今日之后,众人便相会无几了。

  “不过,这里终究不是属于我的地方!”

  君宝摇了摇头,欲甩掉满头的烦恼,继而放眼远望,此时阴沉无日,暮霭渐起,但见天地沉沉,辽阔深远,连偌大的嵩山都显得孤独无依了,更何况山路上的君宝呢,霎时间只觉得自身无比的渺小,叹道,想我降生十六年来,少林一直只是我的寄居之所,今日离开,而眼前四海茫茫,我为浮萍,何处可栖身?何处可为家?

  家!江湖中人哪里有家,或者说江湖中人四海为家。

  君宝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往山下而去,不觉间便来到了山脚,抬头,蓦然嘴角弯起,脸上笑意绽放。

  “呵,家,我还是有的啊!虽然只是两间茅屋。”

  几十户的小村子,靠近村边有一简陋的小院,两间破茅屋,几株经不起肃杀秋风已完全凋零的树木,一位衣衫褴褛严重驼背的老妇人。

  这一切在君宝眼中就代表着幸福。

  君宝故意加重了脚步声,借以唤起老人的注意,接着便微笑着向满脸惊喜的老人急走过去。

  其后数日,君宝便在小村中住了下来,与干娘相依为命,享受这难得的温馨。期间他三位师兄、明见明性等也时常过来看望,众人依旧如往昔一样,或谈经或论武,丝毫没有生分。众人不在时,君宝或做些农活,或陪干娘聊天,日子如此悠悠而逝。

  严冬匆匆,上元已过,春气萌发。

  此时君宝已蓄起了一头浓密油亮的头发,虽然还不足以高挽,但其相貌清秀,再着上一身灰白色的书生长衫,便已完全一副乡间秀才模样了。

  这日晨起,君宝背上一个简单的包袱,告别干娘等人,踏着朝辉,正式踏上游方之路。

  一路上,君宝或学谪仙人踏访名山做仙游,拜访闲人隐士,或安居乡间为行医,悬壶救世,如此走走停停,这一日临近黄昏,便来到了古都长安的地界。

  长安,自周以来,几度繁盛,尤其在汉唐时代,更是繁荣到了极点,然而,唐末至五代百余年间,群雄逐鹿,王朝迭起,朝兴暮更,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饱经战火的古城也衰败了下来,原本风物秀美的名胜,高楼广厦,寺庙殿堂,大遭毁坏,只落得殿堂人稀,寺塔颓斜,满地衰草无人理,昔日王孙无影踪。及至宋朝,长安不为都城,物换星移胜景难再,便再也不复往日的繁荣了。不过樊川、御宿川等地的景色仍为许多文人墨客所向往,像寇准,韩琦,苏舜钦等人都曾足及此地,登临怀古,满眼忧伤,尽化诗章,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篇章。

  夕阳照古城,又值清明时节,古道两旁坟茔簇簇,更增悲凉,令君宝也不禁叹息连连,忽然闻得悲声隐隐,发自一座路旁孤坟,呜呜的晚风之中,一孤独的身影正跪俯于坟上,哭的戚戚咽咽,令路人伤心,看其背影只是一位年纪不大的女孩。

  “何日这世间才能消除饥苦,不闻悲声,合于大同。”

  君宝望了片刻,这才摇了摇头,举步入城。

  次日,君宝简单吃过早餐,便在古城中漫步,但觉古韵悠悠,古都风范犹存。转入一条街,便觉药香迎鼻,君宝不觉莞尔一笑,“定是这里了!”

  西来路上,他便几次三番的听闻这里有一位神医圣手胡先生,医术高明,而且医德昭昭,深受方圆百姓们的爱戴,呼之为“赛华佗”。

  济世草堂前,时有病人出入,庭前有几名弟子或诊断或抓药,竟然有序。君宝拾阶而上,一名弟子迎道:“敢问这位相公有何贵干?”

  这位弟子一边问,一边将君宝向旁边的客厅引去。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自然是看出君宝应该没有什么病症,小小细节便可见其眼力了。

  弟子便如此,可见其师傅“赛华佗”定然更不一般了。

  君宝笑道:“请问胡先生在家么?小生自嵩山而来,特来拜访先生!”

  见他有些犹豫,知道平日来拜访的人定然不少,可能胡先生怕人打扰有所吩咐。

  于是接着道:“呵呵,小生也自小研究岐黄之术,听闻先生大名,特来拜访!”

  “大师兄,这里有位小哥来拜访师傅。”

  这时从内院走出一位青年,看去二三十岁,却成熟稳重,行动间显出功力不错。他上下打量着君宝,见其衣衫朴素,从容淡定,便以为他是那位大家的弟子,师傅的朋友,于是道:“敢问小哥大名?”

  “张君宝!”

  “哦,莫非是华山悟剑的张君宝么?”青年有些动容。

  君宝微微一愣,没想到连他们都知道了。

  青年笑着解释道:“前段时间,西凉的几位史家哥哥曾经来此,曾说起了此事情,将小哥可是敬佩有加。”

  君宝这才恍然,见他又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头发,便摸着头发笑道:“我如今已经还俗,这次特地四方游历了。”

  青年一边热情的将君宝往内院引去,一边介绍自己。他名叫胡青山,是胡先生的儿子,子承父业,一身医术也相当精到了。

  在内院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赛华佗,但见其有四五十岁,衣冠楚楚,三绺长髯飘洒前胸,很有道骨仙风。双方互道久仰,见礼客套罢,这才落座详谈。原来当年史家兄弟曾得胡先生的指点寻找九尾灵狐,视其为恩人,对之很是尊重,每年都会送来些野味和虎骨之类,来往亲密。于是胡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