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权妃之帝医风华 >

第692章

权妃之帝医风华-第692章

小说: 权妃之帝医风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即使不能理解将领下达的命令,他们也会紧定的执行!

    确定不能撤退的命令是阿烈古乌将军“亲口”说的后,后退的大军立刻改变路线。而临危受命的卓将军,因为阿烈古乌一句“姓卓的误国”,不仅没了指挥权,还被关了起来。

    指军权,交到了另外一个人手里!

    北齐三十万大军,人数众多,命令下达下去,并不可能第一时间,传到所有人耳朵里,于是……

    北齐的士兵自己都凌乱了。

    一会撤退,一会不撤退,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个时候,要是主事的将领够强势还好,至少能强势的稳定军心,可是……

    死了四五个人,才能混到主事的位置,他就是再有本事也就那样。

    新换上来的主事者甚至不如卓将军,他的优势就是命好,是北齐一贵族的儿子,在军中地位不低,卓将军下去后,就轮到了他。

    这位新任主事者,虽说能力一般般,可却十分崇拜阿烈古乌,对阿烈古乌的命令,他根本不会考虑合理性,坚决不打折扣的执行。

    阿烈古乌说不准后退,他就坚决不允许大军后退,要求他们冲上前与大秦打,趁机攻破大秦的城门,直接入关。

    可他不知道的,今晚一系列的混乱,搅得大军军心不稳,撤退一事也消了大军气士,这个时候让大军拼命冲,他们真得没有那股气!

    北齐这段时间,能把大秦的士兵压得喘不过气,虽有兵力众多的原因,可那股气也很重要,没有那么股气,他们也无法在战场上勇猛无敌。

    现在,他们那股气消失了,指军的将军又是一个草包,根本不懂战术,只会乱打一通,三十万大军如同一盘散沙,连七成的威力都没有发挥出来。

    凤于谦的叔叔带兵主攻,原本看到北齐大军在后退,还以为秦寂言的计划失败了,却不想北齐大军退到一步居然又折回来了。

    大秦的一干将领傻眼了,“北齐哪个将军在指挥作战,这是脑子被马屁股夹了吧?”朝令夕改也不是这样的。

    一前一后两个命令截然相反,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凤小叔目光深沉的看着战场,“也许是没有办法,没有哪个蠢货转身就否决自己的命令。”否决自己的命令,就于否认自己的判断,承认之前的判断是错误的。

    有错就改是好品质,但是……

    对一位将军来说,转身就否决自己的命令,只能说明他无能,他判断失误,他把人命当儿戏,也把军令当儿戏,在没有思考清楚,就胡乱下令,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当将军。

    “不管什么原因,北齐不会退兵就好。现在北齐一盘散沙,我们趁机好好出这口恶气,打北齐一个落花流水。”副手看北齐自己乱成一团,摸着下巴,笑得猥琐。

    被北齐压着打了这么多天,机会总算来了。这个时候要不把北齐打趴下,都对不起自己!

    “嗯,今晚是最好的时间,圣上策无遗算,一切都在圣上的掌控中。”震惊过后,凤小叔不忘夸赞秦寂言。

    说实话,他起先也不看好圣上的计划。圣上的计划没有错,可太理想化了,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实现,可是……

    圣上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在他们眼中无法实现的事,圣上都能实现。

    不愧为是能当皇帝的人,处事的手法就是高明。

    对秦寂言的计划,凤小叔再无一丝怀疑,也更加坚信,今晚的战况一定会如秦寂言所说的那样,他们大秦必胜!

    凤小叔信心满满,战意高昂带着凤家将,冲锋在前。

    “杀!”主帅的气势与勇猛,也会影响到普通士兵。看到冲锋在前的凤小叔,凤家将一个个都激动了,像是打了鸡血,整体气势比之前强了不止一分。

    敌弱则我强,敌强则我弱。北齐大军本就军心涣散,乱成一团,面对来势汹汹的凤家军,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要按以往的经验,这个时候大军会选择撤退,暂避敌方的锋芒,可因为有阿烈古乌的命令在,根本没有人敢下达后退的命令,也没有人敢后退。

    大家只能硬着头皮打,打不过怎么办?失了战斗的信心怎么办?

    阿烈古乌将军说后退会落入大秦的陷阱,那就只能往两侧退了。琅儿山一侧是山,一侧是水。大家自是往山里跑,而且躲进山里,大秦想要杀进去也不容易。

    主事的将军犹豫了一下,看着自己实在打不过大秦,犹豫许久,终于下令往山里撤。

    普通士兵,对上峰的命令只需要执行,不需要去思考对错,主事的将军一下令,大军就必朝山里走。

    没有意外,他们遇到了埋伏,死伤惨重。

    “撤撤撤,过江,渡江,我们渡江!”山里行不通,主事的将军就想过江,而正好军中也有船,可不等他们把船推入河,河面就燃起一道火的屏障,生生将他们的路睹死……

    给读者的话:这几天饮食不规律,天气热,吃得凉,胃疼得睡不着,所以我继续再写一章,补足昨天欠的。

1379处罚,杀进长生门

    山中有埋伏;水面有大火;碍于军令他们也不能后退,只能正面与大秦打,可是……

    主事将军的指挥不当,一次又一次的惨败,严重打击到了北齐大军的自信心,正面交战死伤只会更惨重。

    万般无奈下,北齐大军只能冒险往山里撤。

    山里是中有埋伏,可就这么两天的事,大秦能在山上准备多少石头,能砸死多少人?

    他们牺牲一部人,大军总能全身而退,只要保住了大军,他们就有再战的可能。

    至于为什么不冒险过河?

    他们实在没有把握,在船只被烧毁后,他们在水里能活下来。

    两害相权取其轻,盘算一番后,北齐上下一至认为进山更安全,主事的将军迟疑了许久,最终在副手的说服下,下达了进山的命令。

    至于捉拿秦寂言的事?

    他们现在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继续派兵去送死,去树林找一个不知躲哪里,也不知在哪不在的人。

    北齐大军毫不犹豫,迅速退入山里。如北齐将领所预料的那样,大秦虽然在两侧安排的埋伏,可时间短暂,能做的有限。在牺牲数千人后,北齐的兵马顺利进入山里,避开了大秦的火力。

    至此,事情,完全按照秦寂言预想的方向走。北齐兵败如山倒,躲在山里调养生息,短时间内了,或者说在阿烈古乌没有醒来前,在朝廷没有派一个有能力的人过来接手前,他们都不敢再对大秦出兵。

    把北齐士兵逼进山里后,秦寂言没有继续发起进攻,大秦与北齐暂时处在休战期。

    不是不想打,而是一场大战过后,双方损耗都极大。大秦虽然赢得很漂亮,可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边城的大军暂时无力支撑一场大战,与其把边城的精兵强将耗死,不如缓一缓。

    “一个月后,西北援军便会抵达。”到时候有足够的兵马,北齐根本不是大秦的对手。

    “圣上英明。”这一刻,凤小叔终于明白,秦寂言为什么非要把北齐大军逼进山里。

    凭大秦十五万人马,正面交锋就算能赢北齐,也会赢得很惨烈。与其拼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烈打法,打赢这场战争,不如拖长战线,等待援兵过来。

    “这一战,我们打得太漂亮。圣上真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凤小叔夸了一句话,其他几位副将也纷纷送上自己的赞美。

    虽说,这里面有讨好秦寂言的成份在,可他们也确实是出于真心的。

    不管如何,这一战他们在秦寂言的指挥下,打得十分漂亮。

    只可惜,任由他们夸得再真诚,秦寂言也没有反应,冷着脸坐在哪里,也不知道有没有在听。

    武将大多脸皮稍薄,夸了半天没有得到一丝回应,几位副将就不自在了,越说声音越小,最后消失了,一个个红着一张脸,尴尬的站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隐有不安。

    该不是他们说错话了吧?

    可是,皇上也不像生气了?

    好吧,他们没有本事从皇上那张死人脸,看出是高兴还是生气。

    众副将吓得不敢吭声,凤小叔和凤于谦也拿不准秦寂言的意思,同样不敢吭声,大帐内静悄悄的,安静而诡异,一众副将也从尴尬到忐忑,从忐忑到惊慌,脸色发白,完全没有刚刚的喜悦。

    就在几位副将恨不得把自己蜷成一团,假装自己不存在时,秦寂言终于开口,“朕要离开一段日子。”他是皇帝,要离开军营数个月,是不可能瞒得住的。

    与其私自离开,引得军心不稳,不如直接说,左右没人敢置疑他的决定。

    “末将这就安排大军保护圣上。”凤小叔十分上道,一句多话都没有。

    “嗯。”秦寂言要去砸场子,确实需要大军镇场子。

    “末将请求随行。”凤于谦隐约猜到了秦寂言要去哪里,他之前就从长生门回来,对长生门的情况十分了解,也许能帮上忙。

    秦寂言看了凤于谦一眼,略一迟疑,说了一个“准”字。

    秦寂言提出离开,凤家叔侄果断领命,其他几位副将虽觉得不妥,可却不敢开口,也不知如何开口,只能默认了。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来了,顺利的不能再顺利。

    秦寂言此行是要出海,除了带上凤小叔安排的一万凤家军外,还带上了之前去过长生门的水师。

    不过,水师并不在边城与他们汇合,而是直接在江南汇合。

    一个月后,大军抵达江南,与水师汇合,秦寂言带上倪月,再次踏上前往长生岛的路程。

    只是,这一次和之前不同,这一次秦寂言是奔着灭了长生门去的,是以,一路上气氛凝重,颇有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上万的大军出动,自是瞒不了人,秦寂言刚带兵从江南离开,消息就传回京城了。

    不过,这一次并没有闹大,知道的人也不敢说。因为消息刚传出来,就被焦大人与封似锦联手按下了,朝中有不和谐的声音,也被两人暴力压下了。

    为此,封似锦不惜违背家规,动用了封家的力量。

    “我无法亲手为千城报仇,至少不能在皇上为她报仇时,拖皇上的后腿。”封似锦何等聪明之人,哪怕秦寂言什么也没有说,哪怕他查不到长生门的消息,可从秦寂言的举动,他就能大至推断出事情经过。

    封老爷子对此并没有表示什么,只是在风声被压下去后,亲手抽了封似锦三十鞭,在祠堂跪三天三夜。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感情上,他能理解自家孙子的行为,可理解并不表示赞同。

    为一个女人,动用家族力量,封似锦可谓是大错特错,错的离谱,要不处罚他,日后封家的家主个个都像他这样,为了一个女人就动用家族的力量,封家还能长存吗?

    封似锦自然也知自己这么做是不对的,所以他认罚,但是……

    他不后悔!

    哪怕时光重来,他仍会这么这么做……

    给读者的话:我这算是补了,然后……明天继续!

1380真迹,没有利用价值更惨

    这世间最惨的事,不是被人利用,而是完全没有利用的价值。

    当你落入敌人手里,又完全没有利用的价值,你的生死就变得微不足道,这一点景炎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

    眼见着就要被长生门逼到死路,景炎知道他要不做一点什么,不让长生门看到他的价值,他一定会死在这里。

    对于死亡这件事,他并无恐惧,也没有舍不得,他只是不甘。

    不甘心自己前半生的努力,全部毁在一个女人手里;不甘心没有报复回去就死了;不甘心死在这个破岛上。

    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带着遗憾而死!

    景炎知道,凭他现在的能力,根本没有办法在长生门的重重包围下脱困,被长生门杀死是早晚的事。为了活下去,为了让长生门不敢对他下杀手,他放了一个消息出去——长生门手中的《夷国志》是假的!

    消息放出去,长生门不可能凭白就相信,但景炎手中有更确定的消息。

    长生门手中的《夷国志》是由他命人仿造,伪造的时候必有制作者的个人手法与特点,还有他特意命人留下来的印记。

    景炎是个聪明的人,他没有一次把消息全部放出去,而是一点一点,让长生门的人从怀疑到接受,再到相信他们手中的《夷国志》是假的。

    “是假的!”长生门的人按景炎所说,将手中的《夷国志》仔细检查,发现真如景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