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曾国藩家书 >

第18章

曾国藩家书-第18章

小说: 曾国藩家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令其张罗银钱,渠甚苦也。

    一、京寓所欠之帐,惟西顺兴最多,此外如杨临川、王静安、李玉泉、王吉
云、陈仲鸾诸兄皆多年未偿。可求寄云年伯及黎黄玉袁诸君内择其尤相熟者,前往
为我展缓,我再有信致各处。外间若有奠金来者,我当概存寄云、午桥两处,有一
两即以一两还债,有一钱即以一钱还债。若并无分文,只得待我起复后再还。

    一、家眷出京,行路最不易。樊城旱路既难,水路尤险,此外更无好路。不如
仍走王家营为妥,只有十八日旱路。到清江(即王家营也)时有郭雨三亲家在彼,
到池州江边有陈岱云亲家及树堂在彼,到汉口时,否当托人照料。江路虽险,沿途
有人照顾,或略好些。闻扬州有红船最稳,虽略贵亦可雇。尔母最怕坐车,或雇一
驮轿亦可。然驮轿最不好坐,尔母可先试之。如不能坐,则仍坐三套大车为妥(于
驮轿大车之外另雇一空轿车备用,不可装行李)。

    一、开吊散讣不可太滥,除同年同乡门生外,惟门簿上有来往者散之,此外不
可敬一分,其单请庞省三先生定。此系无途费,不得已而为之,不可滥也;即不
滥,我已愧恨极矣。

    一、外间亲友,不能不讣告寄信,然尤不可滥,大约不过二三十封,我到武昌
时当寄一单来,并寄信稿,此刻不可遽发信。

    一、铺店帐目宜一一清楚,今年端节已全楚矣。此外只有松竹斋新帐,可请省
三先生往清,只可少给他,不可全欠他。又有天元德皮货店,请寄云年伯往清。其
新猞猁狲皮褂即退还他,若已做成,即共缎面送赠寄云可也。万一无钱,皮局帐亦
暂展限,但累寄云年伯多矣。

    一、西顺兴帐,自丁末年夏起至辛亥年夏止皆有摺子,可将摺子找出,请一明
白人细算一遍(如省三先生、湘宾先生及子彦皆可),究竟用他多少钱,专算本
钱,不必兼其利钱,待本钱还清,然后再还利钱。我到武昌对,当写一信与萧沛之
三兄,待我信到后,然后请寄云年怕去讲明可也。总须将本钱、利钱划为两段,乃
不至胶葛不清。六月所措之捐贡银一百廿馀金,须设法还他,乃足以服人。此事须
与寄云年伯熟计。

    一、高松年有银百五十金,我经手借与曹西垣,每月利息京钱十千。今我家出
京,高之利钱已无着落。渠系苦人,我当写信与西垣,嘱其赶紧寄京。目前求黎樾
乔老伯代西垣清几个月利钱,至恳至恳。并请高与黎见面一次。

    一、木器等类,我出京时已面许全交与寄云,兹即一一交去,不可分散予人,
概交寄云年伯。盖器本少,若分则更少矣,送渠一人,犹成人情耳。锡器、磁器亦
交与他。

    一、书籍我出京时一一点明,与尔舅父看过,其要紧者皆可带回;此外我所不
带之书,惟《皇清经解》六十函算一大部,我出京时已与尔舅说明,即赠送与寄云
年伯。又《会典》五十函算一大部,可借与寄云用。自此二部外,并无大部,亦无
好板,可买打磨厂油箱,一一请书店伙计装好(上贯铁钉封皮),交寄云转寄存一
庙内,每月出赁钱可也。边袖石借《通典》一函,田敬堂借地图八幅,吴南屏借梅
伯言诗册,俱往取出带回。

    一、大厅书架之后有油木箱三个,内皆法帖之类,其已裱好者可全带回,其未
裱者带回亦可送人。家信及外来信,粘在本子上者皆宜带回。地舆图三付,皆宜带
回,又有十八省散图亦带回。字画、对联之类,择好者带回;上下木轴均撤去,以
便卷成一捆。其不好者、太宽者不必带,做一宽箱封锁,与书箱同寄一庙内。凡收
拾书箱、字画之类,均请省三先生及子彦帮办,而牧云一一过目。其不带者,均用
箱寄庙。

    一、我本思在江西归家,凡本家亲友皆以银钱赠送。今既毫无可赠,尔母归来
须略备接仪,但须轻巧不累赘者,如毡帽、挽袖之类,亦不可多费钱。如捞沙膏、
服药之属,亦宜带些,高丽参带半斤。
 
    一、纪泽宜做棉饱褂一付、靴帽各一,以便向祖父前叩头承欢。

    一、王雁汀先生寄书有一单,我已点与子彦看,记得乾隆二集系王世兄取去,
五集系王太史(敦敏)向刘世兄借去,徐刘世兄取去者有一片,此外皆在架上,可
送还他。

    一、苗仙鹿寄卖之书,《声订》《声读表》共一种,《毛诗韵订》一种,《建
首字本读》想到江西销售几部,今既不能,可将书架顶上三种各四十馀部还他,交
黎樾乔老伯转交。

    一、送家眷出京,求牧云总其事。如牧云已中举,亦求于复试后九月片外起行
由王家营水路至汉口,或不还家,仍由汉口至京会试可也。下人中必须罗福、盛
贵,若沈祥能来更好,否则李长子亦可,大约男仆须四人,女仆须三人。九月廿前
后必须起程,不可再迟,一定由王家营走,我当写信托沿途亲友照料。

                 谕纪泽  咸丰二年九月十八日。湘乡本宅

                粤匪虽恶,我境不致受其唤响。居乡即全守
                    乡间旧样子,不参半点官宦气习。

字谕纪泽儿:予自在太湖县闻讣后,于廿六日书家信一号托陈岱云交安徽提塘寄
京,廿七日写二号家信托常南陕交湖北提塘寄京,廿八日发三号交丁松亭转交江西
提塘寄京:此三次信,首命家眷赶紧出京之说也。八月十三日在湖北发家信第四
号;十四日发第五号,廿六日到家后发家信第六号:此三次信,皆言长沙被围,家
眷不必出京之说也。不知皆已收到否?

    余于廿三日到家,家中一切皆清吉,父亲大人及叔父母以下皆平安。余癣疾自
到家后日见痊愈。地方团练,人人皆习武艺,土匪决可无虞。粤匪之氛虽恶,我境
僻处万山之中,不当孔道,亦断不受其蹂躏。

    现奉父亲大人之命,于九月十三口权后先批手下腰里屋后山内,俟明年寻有吉
士再行改葬。所有出殡之事,一切皆从俭约。

    丁贵自廿七日已打发他去了,我在家并未带一仆人,盖居乡即全守乡间旧样
子,不参半点官宦气习。丁贵自回益阳,至渠家住数日,仍回湖北为我搬取行李回
家,与荆七二人同归。孙福系山东人,至湖南声音不通,即命渠由湖北回京,给渠
盘缠十六两,想渠今冬可到京也。

    尔奉尔母及诸弟妹在京,一切皆宜谨慎,目前不必出京。待长沙贼退后余有信
来,再行收拾出京。兹寄去信稿一件,各省应发信单一件,尔可将信稿求袁姻伯或
庞师照写一纸发刻。其各省应发信,仍求袁、毛、黎、黄、王、袁诸伯妥为寄去。
余到家后,诸务丛集,各处不及再写信,前在湖北所发各处信,想已到矣。

    十三日申刻,母亲大人发引,戍刻下(歹聿),十九日筑坟可毕。现在地方安
静,闻长沙屡获胜仗,想近日即可解围。尔等回家,为期亦近。

    罗协农(芸皋)之弟至我家,求我家在京中略为分润渠兄。我家若有钱,或十
两,或八两,可略分与芸皋用,不然,恐同县留京诸人有断炊之患也。书不能尽,
馀俟续示。

            谕纪鸿  咸丰六月九月二十九日。江西抚州城外

               不愿子孙为官,但愿读书明理。富贵功名,
                皆有个定。谁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

字谕纪鸿儿: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
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
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人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
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土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
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见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
不与天命相干涉。否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仍有戏言戏动。
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

                  谕纪泽  咸丰六年十月初二日。江西省城

                   ·不得贪于逸乐,新妇初来即应入厨。

字谕纪泽儿:胡二等来,接尔安禀,字画尚未长进。

    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见其益。陈岱云姻伯之子号杏生者,今年
入学,学院批其诗冠通场。渠系戊戌二月所生,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
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馀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
酣豢佚乐,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孟子云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吾虑尔之过于佚也。

    新妇初来,宜教之入厨作羹,勤于纺绩,不宜因其为富贵子女,不事操作。大
二三诸女已能做大鞋否?三姑一嫂,每年做鞋一双寄余,各表孝敬之忱,各争针台
之工;所织之布,做成衣袜寄来,余亦得察闺门以内之勤惰也。

    余在军中不废学问,读书写字未甚间断,惜年老眼蒙,无甚长进。尔今未弱
冠,一刻于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四年所买衡阳之田,可觅人售出,以银寄营,为归还李家款。父母存,不有私
财,土庶人且然,况余身为卿大夫乎?

    余癣疾复发,不似去秋之甚。李次青十七日在抚州败挫,已详寄沅浦函中,现
在崇仁加意整顿。三十日获一胜仗。口粮缺乏,时有决裂之虞,深用焦灼。

    尔每次安禀,详陈一切,不可草率。祖父大人之起居,阖家之琐事,学堂之工
课,均须详载,切切此谕。

                 谕纪泽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日·南昌

          ·读《庄子》之门径。世家子弟之坏,无不由于骄奢二字。

字谕纪泽地:接尔安禀,字画略长进,近日看《庄子》。余生平好读《史记》《庄
子》《庄子》《韩文》四书,尔能看《汉书》,是余所欣慰之一端也。

    看《庄子》有两种难处:必先通于小学训诂之书,而后能识其假借奇字;必先
习于古文辞章之学,而后能读其奇篇奥句。尔于小学、古文两者皆未曾入门,则
《庄子》中不能识之字、不能解之句多矣。

    欲通小学,须略者段氏《说文》、《经籍纂诂》二书。王怀祖(名念孙,高邮
州人)先生《读书杂志》中,于《汉书》之训诂,极为精博,为魏晋以来释《庄
子》者所不能及。

    欲明古文,须略看《文选)及姚姬传之《古文辞类纂》二书。班益坚最好文
章,故于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杨雄、刘向、匡衡、谷永诸
传,皆全录其著作;即不以文章名家者,如灵山邹阳等四人传、严助朱买臣等九人
传、赵充国屯田之奏、韦元成议礼之疏以及贡禹之章、陈汤之奏狱,皆以好文之
故,悉载巨篇。如贵生之文,既著于本传,复载于《陈涉传》《食货志》等篇;子
云之文,既著于本传,复载于《匈奴传》《王贡传》等篇;极之《充国赞》《酒
箴》,亦皆录入各传。盖盖坚于典雅瑰席之文,无一字不甄采。

    尔将十二帝纪阅毕后,且先读列传。凡文之为昭明暨姚氏所选者,则细心读
之;即不为二家所选,则另行标识之。若小学、古文二端略得途径,其于读《庄
子》之道思过半矣。

    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著也,但使皮袍呢褂俯
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
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书》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传》称“骄奢淫
佚,宠禄过也”。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兵戒之,至嘱
至嘱!

              谕纪泽  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舟次樵舍

             看读写作,不可缺一。作文不可怕丑,须有进
                  取之趣。作人之道不外敬恕二字。

字谕纪泽儿:余此次出门略载日记,即将日记封每次家信中。闻林文忠家书即系如
此办法。

    尔在省仅至丁、左两家,惨不轻出,足慰远怀。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看者,如尔去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