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百业经 >

第42章

百业经-第42章

小说: 百业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人知。藏族的戒律方面是有记载的。藏族虽没塑像,但很多寺院的门口
都有四大天王的画像(唐卡)。马尔康一带的寺院门口两边均挂四大天王
之像。我们也应好好感谢四大天王,不然,如果不是他们发愿护法,现在
就没有佛法了。当时的比丘僧众早把佛教法时期结束了,但因当时四天王
和帝释天发愿的缘故,现在佛法还在。)四天王和帝释天在佛前恭敬顶礼,
返回天界。(师言:很多护法神和天人对佛法的保护很重要。不然,全靠
人来保护没有这个能力,但如没有把传承交给人的话,则天人没有弘扬佛
法于人间的能力,他们只有保护的能力。故为了弘扬,必须把传承交给人;
为了保护;必须交给护法神。所以,大圆满的法全是这样的,传承是一代
一代的,同时也把佛法交给护法神。)当时,世尊把教法交给迦叶尊者和
阿难尊者时,诸比丘白言:“善哉!(Sadhu)善哉!(Sadhu)世尊已把佛
法交付迦叶尊者,并授记阿难尊者为多闻第一。”释迦牟尼佛说:“不仅
是现在把佛法交给他们,以前,我作国王时也是把军队交给迦叶尊者,把
国库和太子交给阿难尊者,请他们保护我的国家。其中因缘,汝等当谛听。
很早以前,有一‘木特勒’城市,由大天国王掌管。他的王妃怀孕九个月
后生下一个很庄严的太子。他们为太子的诞生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并
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精心喂养着。后来,国王重病,以各
种茎、根、叶、果等药来治疗都无效。国王想:自己病重在身,怕是难以
痊愈,如果现在去世了,太子尚幼,不能亲政,若为奸臣左右,定将祸国
殃民,我死后应由谁来辅佑太子呢?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嘎沃、涅嗄沃二
位大臣。这两位重臣不仅智慧很高,而且人格稳重,非常善良,作事既高
瞻远瞩又小心谨慎,应是辅政的最好人选。他立即宣二位大臣进宫商议要
事,告诉他们:‘我一病不起,想已不久于人世,朕把四大军队、国库及
太子全托付给你们二位重卿,望好好辅佑太子,护持国政!’二位大臣遵
从王命,立太子为王,辅佑国政。老国王不久就驾崩了。二大臣皆尽忠保
国,尽力效命。等小国王长大后,便把军权、国政大权全交给了他。诸比
丘,当时的大天国王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当时的二位大臣就是现在的
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当时的小太子就是现在的草衣罗汉。当时我也是把
军队、国库、太子托付给他们来护持我的国家,现在我也是把佛法交给他
们继续弘扬。另外,迦叶尊者以前也发愿,释迦牟尼佛涅  后,他接佛的
传承,代代相传。阿难尊者以前也发过愿,发愿在释迦牟尼佛教下为多闻
第一。那是在贤劫人寿两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
有一位比丘,他在迦叶佛教下,依止了一位多闻第一的堪布,出家持净戒,
临死时发愿:我在迦叶佛教下一生出家,虽然没有获得任何境界,愿我在
释迦牟尼佛教下,令佛欢喜,灭尽三界烦恼,获得阿罗汉果位,并象我的
堪布一样,愿我在释迦牟尼佛教下多闻第一。当时发愿的比丘就是现在的
阿难尊者。以他当时发愿的缘故,今在我教下,令我欢喜,出家灭尽烦恼,
获证阿罗汉果位,并且在我教下成为多闻第一。迦叶尊者在迦叶佛出世时,
在佛教法下出家,他的堪布在迦叶佛教法下是头陀第一。他一生出家,也
于临死时发愿:我虽在迦叶佛教法下一生出家,但没有得到任何境界,愿
我在释迦佛教下,令佛欢喜,出家,灭尽烦恼,得到阿罗汉果位,象我的
堪布那样成为头陀第一,并且在释迦牟尼佛示现涅      
时,我能持佛微妙法代代传下去。他发此殊胜愿后,就去逝了。后投胎到
印度鹿野苑一大臣家中。长大后,成为当时的直指国王的大臣。当时迦叶
佛示现无余涅  ,直指国王做了遗塔,方圆一由旬。国王把建遗塔的整个
工程交给他负责。大臣把遗塔圆满造成后,国王请迦叶佛教下的所有比丘
们来,举行仪式开法会。因当时迦叶佛圆寂七天后,生死自在的圣者们全
已趋入涅  ,很多凡夫僧都已还俗(Uppabba…jita),(译者:各位以后遇
到什么动乱会不会道心不动?)故到处已请不到一位僧人来供养。国王询
问大臣:‘现在为何没有僧人?’大臣回禀:‘国王,佛已涅
  ,生死自在的圣者也趋入涅  ,凡夫僧全已还俗(Uppabbajita)。’(师
言:可能象当时解放时期一样,很多高僧大德到外国去了,藏地的凡夫僧,
有的是国家强迫还俗(Uppabbajita),有的自愿还俗(Uppabbajita),藏地
几乎是没有出家人。少数人虽然内心持清净戒,但外面也不敢穿僧衣。汉
地也有这样吧,但愿不要在我们时代使佛法遭到大违缘,不然我们这么多
人中,有些遇到大变化时,肯定境界不是很圆满的,到时可能会转变的很
多。)当时没有找到一个僧人,国王只好自己做了一些供养就返回了。大
臣因此在佛塔前发了殊胜的愿:以我这次修佛塔的善根,愿我生生世世转
生于富贵之家,将来释迦牟尼佛出世时,令佛生欢喜心,于佛教法下出家,
灭尽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将来佛示现涅  时;愿由我来继续弘扬佛的
教法。诸比丘,当时的大臣就是现在的迦叶尊者,因他当时发愿之故,今
于我教下,令我欢喜,出家获证罗汉果位。”此是迦叶和阿难二位尊者承
传教法的因缘。 
   




(78)能持子
—愿力成熟  富家证果

    一时,佛在王舍城。城中有一位财富圆满的德卫峡玛婆罗门,邻近
的德卫夏城,有位杰日婆罗门,此二婆罗门关系极为密切。杰日婆罗门娶
舍利为妻,夫妻共同生活,妻子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
夫妇为孩子的降生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名为舍利子。德卫峡玛即能
持婆罗门,与妻子共同生活,也生了一个孩子,取名能持子。他们都用牛
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地喂养着各自的孩子,这两个孩子如海莲般地迅速
长大了,他们俩也是同窗共读,互助互学,论典都基本精通,学业圆满了。
舍利子进一步博学论典和辩论,十六岁时,许多辩论家都辩败在他的手下。
后来,他独自走进森林,随一外道出了家。待世尊出世后,舍利子和目犍
连对佛法生起了无比的信心,转依佛门,并在世尊前精进努力,灭尽烦恼,
获证阿罗汉果位。佛陀分别授记:舍利子为智慧第一,目犍连为神通第一。
能持子后来则作了引胜国王的大臣,经常来往于皇宫,做很多事情。但他
经常恃王权,要挟婆罗门、施主等,敛征赋税,暴取民财。此时的舍利子
与能持子是截然不同。能持子已娶妻成家。    
    此时,舍利子观察到调化能持子的机缘已成熟,打算去度化他。一
天早晨,舍利子著衣持钵到能持子家里化缘去。当时,舍利子只见能持子
安坐在马拉       
  嘎树荫下,指挥人挤奶。正高声吆喝时,突然看见舍利子从很远的地方
来了,高兴得不能自抑,跑上前去抱住舍利子,非常激动,对舍利子说:
“久违的老同窗,今日重逢真让我太高兴了,今天请您光临我家,我好好
地供养您鲜奶。”舍利子却婉言谢绝道:“老同学,您有这颗心就可以了,
非常感谢。但,您家我是不会去的。”能持子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不
去我家?我们分别这么久了,好不容易有一见面的机会,为什么不到我家
去好好聚餐?如果您不去,我心里十分难过的,您不要拒绝老同学的盛情,
好不好?”舍利子说:“因为现在我们彼此的行为(Kiriya)完全不同,你
现在的行为全是不如法的,借职权暴敛赋税,害了许多众生等等。从礼仪
上,我们可以打招呼,但去你家没多大意义。”能持子强辩道:“舍利子,
您不要这么说,我是一个在家人,在家人的生活需要很多消费,不得不做
一些事,否则,生活无法解决。您看,我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奴仆亲眷,
周围有亲戚朋友,都要靠我维持他们的生活;上面还要依靠国王,依靠国
王必须护持土地,护持土地则经常要供养土地神、护法神;还要经常供养
沙门、婆罗门等,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样,若去如理如法的行事,怎么
能行?”舍利子告诉他:“既然这样,我问你问题,你能否好好回答我?”
“可以,我一定好好回答。”“你刚才说你为了你的父母、妻子、奴仆、
亲朋等不得不造业,那么,譬如你为父母造了很多的恶业,还没来得及忏
悔便死了,随业堕入了地狱。此时,阎罗君以各种兵器击打残害你,你非
常难忍,就祈求阎罗君不要打杀你,你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父母而造业的,
阎罗君会不会原谅你,放宽你?”“舍利子,这肯定是不会放宽的,只有
自作自受。”“那么,我再问你,一个人为赡养父母去如理如法地行事,
自己与父母即生中都能得到很大的安乐,父母也高兴,自己也积累了很多
资粮,人享受生活不一定造恶业,如果这样,父母是否很高兴?”“如果
你为妻子亲眷等造恶业,随恶业而堕恶趣,阎罗君会不会是为别人造恶业
而不打你惩罚你?”“那肯定不会放过我的。”“那如果你为了他们而如
理如法地去行持,他们也会善待你,这个没有什么疑义吧?”“确实没有
什么疑义。”通过舍利子一步深入一步地点化,终于使他如梦初醒,觉得
自己为父母、妻子、亲朋、眷属等造了很大的恶业,顿时生起很大的后悔
心,一时忍不住内心的痛悔,在舍利子面前呜呜痛苦起来,边哭边用衣服
揩着泪水,并于舍利子前忏悔:“舍利子,我的行为确实不如法。最近,
我又娶了一个小妾,为此也造了很大的业。现在,我愿把她好好打发回娘
家,在您面前受持五戒。”舍利子也慈悲地摄受了他,为他授了五戒。如
此圆满地调伏了能持子后,舍利子便返回了。
    过了很久。一次,舍利子来到印度南方的森林中,有一位从王舍城
来的比丘,他遥见舍利子后,心里非常欢喜,马上趋前顶礼。舍利子问他:
“你从何处来?”“从王舍城来。”“那你知道王舍城的能持子吗?”“知
道,知道,是尊者以前的同窗好友,后来,受了居士戒。”“他现在仍旧
对佛陀和正法具有很大的信心和欢喜心吗?他的身体生活各方面都好
吗?”“能持子对佛陀和正法还是很有信心和欢喜心的,但他的身体患了
重病,看来是很危险。”舍利子听后,立刻披上法衣前往王舍城。时能持
子重病卧床,看见尊者亲临探病,非常欢喜,欲起不得。舍利子连忙摇手
示意:“不要起来,不要起来,我在一边坐就是了。”舍利子亲切地询问:
“老同学,你是否觉得很痛?比以前稍有好转吗?……”如是详详细细、
轻声细语地询问了他的病情饮食等。能持子有气无力地说:“舍利子,我
现在已经病得不行了,昼夜都是特别的痛……”歇了一会又说道:“我的
头痛得比一个大力气的人用绳子紧紧捆绑一个毫无力气人还痛;我的肚子
痛得比屠夫把牦牛的内脏全掏出来再塞进去还痛,非常地难忍;我的浑身
滚烫得象两个大力人把我拖在熊熊燃烧的烈火里一样滚烫。病情愈来愈
重,没有一点好转。看来,活命无望了。”舍利子对他说:“能持子,我
问你,你好好地回答。你觉得地狱(Niraya)与饿鬼(Peta)哪个好?“饿鬼
好一点。”“饿鬼与傍生呢?”“傍生好一点。”“傍生与人呢?”“人
好。”……这样依次问到欲界的最后梵天,能持子说:“生在梵天是最好
的。”舍利子郑重地告诉他:“如果你觉得梵天的果位最好,那就好好听
我给你传授四无量心的教言,你好好作观,肯定能转到天界。”(藏文中
有广明,此处从略。)传完教言后,舍利子就往回返。此时,世尊观知舍
利子没有对他传究竟的法,只能升天,不能得圣果,马上显示神变,在舍
利子走后,显现在能持子前。能持子见到世尊生起无比的欢喜心,佛为他
传了相应的法,能持子得到了无来果位(Anagami)。世尊又显示神变比舍
利子先到,坐在那里等舍利子。舍利子来到佛前,世尊问:“你哪儿去了?”
“世尊,我去给能持子传法了。”“你传的法不究竟,在你走之后,我又
去给他传了法,他得到了圣果。”舍利子赞叹曰:“善哉!善哉!如来神
变无比,如来度众无边!”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世尊,能持子以何因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