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有人骗你 >

第2章

有人骗你-第2章

小说: 有人骗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明一种文本

  文坛一直时髦着文本探索或创新。我是最没有创意的写作者,总羞于同各路高人谈及文本问题。有心者介绍进来的一些西方流行文本,我也懒得研究。也不是狂妄自大,只是觉得那些洋玩意儿怪怪的,不对我的脾胃。
  可我今天忽发奇想,以为自己也可以发明一种很可爱的文本。我是阅报得到的启示。我目前侧身的所在,最大的好处就是报刊多,总有上百种吧。信息量自是极大,政治、经济、
  科学等等乃至各种奇闻轶事,都可尽收眼底。像我作小说的,总是苦于肠枯脑干,现在又不太提倡深入生活了,而自己天天所处的生活又不太方便写,总免不了有些自作多情的先生或女士对号入座。但写小说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手痒,不写不行,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报刊上猎取素材。什么卖官买官、行贿受贿、杀人越货、坑蒙拐骗,等等等等,天天都见诸报端。不妨就取这活生生的世间百态,接花移木,稍加敷衍,就是绝好的小说了。
  有人肯定早哂然笑之了,觉得我这招术并不新鲜。有典可考,斯汤达的《红与黑》就是因为一桩凶杀案的报道诱发了灵感。朋友们或许误会了,其实我的这种文本,与斯汤达大异其趣,基本格式(或叫体例)是:先将报刊上的奇闻趣事原文照录,接着就是本着前面真人真事而虚构的小说情节。摘报用楷体,小说用宋体(若翻译成英文,可考虑用书写体和印刷体相区别)。这样,一本小说,从视觉效果(前卫人士称之为视觉冲击)上看,就是一段楷体,一段宋体,交相印衬,版式也很好看的;从内容上看,真假齐备,虚实兼有。阅读自由度也很大,只想看小说的,跳过楷体字就得了;只想看真实新闻的,那就跳过宋体字;真假虚实都想看的,就一气儿读下来,想必更有意思,那种阅读快感绝对是说不出的好。
  采用这种文本写小说,好处多多。对号入座者只好哑口无言了,知道小说的原型不是他自己。哪怕他同小说的原型再怎么英雄略同,也不好说什么了。其实这也不失为一项善举,可以让有些读小说心神不安的人放心落意睡个好觉,免得影响了革命工作。他们一旦知道某篇小说中的人物不是写他自己,就襟怀坦荡荡、俨然君子状了。他们就可以面无愧色地向上级或朋友推荐一本反腐败的好小说,而这小说本来足以让他心虚的。他们也就有可能居高临下地夸夸某些作家的责任感和社会良知,而本来这些作家应该让他恨之入骨的。
  这种文本的创作,还可给有些看了小说免不了犯傻的体面人启蒙些文学常识,让他们知道写小说原来就是揉面团。揉面团是我的说法,其实这意思是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了的。他有段很经典的话,可惜我记不全了,似乎是说他笔下的人物,往往眼睛是北京的,鼻子是南京的,耳朵又是上海的。我觉得这就像揉面团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大凡有权指责小说的人,往往是最相信法定权威的。那么,我的这种文本,不过就是将天南地北的新闻揉在一起,写成小说,符合鲁迅先生的意思,他们又怎么说去呢?
  我原以为只有自己看报总是从后面看起,后来发现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原来更多的读者都爱看些真实的新闻报道,类似焦点访谈风格的。此类报道,多半不会上头版头条的。那么,我自己若是试用这种文本写小说,也许不会摘录头条新闻,多是选择未版文章。写出的小说,可能又不会太全面地反映生活。其实没有人会同我讲道理,真要理论一番,我也有话说。记得当年有句话很流行,就是说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不知这话今天还算数吗?倘若算数,那么百分之九十九之外的百分之一,为数也不会太小。因为我国公务员太多了。如此说来,一本小说多写了几个形象不是很高大的官员,又有什么关系呢?而这百分之一,可是成千上万啊!
  读书人都知道,虚构是小说创作的灵魂。所以即便是一边摘报,一边编小说,也切记别忘了虚构。报纸披露的贪污腐败案件往往大得吓人,就像我们在身边看到的有些人模人样的官员实际上坏得吓人,但是,写小说却大可不必弄得那么吓人。凡事留有余地好些。我们只把真实的事件当模特儿,然后加入些艺术成分,弄得含蓄些。好的小说是座冰山,深厚的部分潜在水中。这也是现实策略的考虑,不至于让人指责小说写得太过了,恰恰相反,同真实原型比较,小说委婉多了,柔和多了,甚至坏人也比原型好多了。如今总有人替坏人鸣不平,倒也稀罕。
  这种文本的小说还有一条好处,就是可以多赚稿费。本来一部二十万字的小说,足足可以扩充到五十多万字。字数多了,定价就高了,码洋自然上去了。这是行业机密,本来不该说的。

  电脑的幽默

  我早已习惯了电脑写作。字词、词组或常用短句都可以飞快地连着敲出来。久而久之,用笔反而不顺手了。可电脑有时也跟我开开玩笑,叫我哭笑不得。
  我想联着打“从容”这个词,显示出的竟是“偷窃”。我疑心自己敲错了,可反复多次,仍是“偷窃”。后来软件升了级,显示出的就是两个词了,一是“从容”,二是“偷窃”。不管怎么说,“从容”和“偷窃”成了孪生兄弟。我不禁想起早几年办公室被盗的事。那
  天我一早打开办公室,发现里面一片狼藉,立即明白昨夜有不速之客光顾了。我马上保护现场,打电话报警。过一会儿,公安局的人来了,他们看到这场面,就说是惯偷干的。你看,这烟灰一整节一整节掉在地板上、桌子上,说明这贼干得很“从容”,一边叼着烟,一边撬着锁,说不定还哼着小曲哩!的确,如今“偷窃”是越来越“从容”了,小盗“从容”地登堂入室,大盗“从容”地攫取人民血汗。纵使是新版软件,“从容”不也排在“偷窃”前面吗?
  我想打“毛病”,显示出的竟是“赞美”,风马牛不相吸。可细细一想,这中间似乎又有某种耐人寻味的联系。有“毛病”的人受“赞美”的事儿并不鲜见,而真正没“毛病”的人却往往得不到“赞美”,甚至还会吃亏。我想设计编码程序的人并没有想这么多,可偏偏无意间提示了生活的某些规律。是不是冥冥之中真有某种乱力怪神在俯视苍生?更可怕的是有些载誉天下的人满身不光是“毛病”,而是“大病”。
  我每次打“资本”,都打出个“酱”字。我想“资本”是最常见的词,应该可以连打的,可电脑偏偏总联想出个“酱”。我不由得想起柏杨先生把中国称作酱缸的比喻。这是很伤中国人面子,却又很贴切的讽刺。再想想这“资本”,真是个好东西,但确实也有“酱缸”的味道。不少同“资本”打交道的人,就像掉进了“酱缸”里,没多久就脏兮兮的了。这些年赚钱最快的就是所谓“资本”运作,空手套白狼,可成大富翁。中国堂堂“资本”市场的所谓股市,可以说是个大大的“酱缸”,黑黑的“酱糊糊”里爬着很多胖乎乎的白蛆。
  有时候我想打的词虽然错了,却错得有道理。比方我打“含量”,显示的却是“会计师”。“含量”也许要请“会计师”来计算。又比喻我打“生存”,显示的是“自下而上”。软件升级后,也是同时显示两个词,一是“自下而上”,二是“生存”。这也有道理,人们求“生存”的过程,总是“自下而上”的。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有些人“自下而上”的历程却是一个巴结讨好、吹嘘拍马、见风使舵……总之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历程。
  连着打“告状”,屏幕上出现两个词:一是“街头”,二是“告状”。“街头”居然还排在“告状”前面。无意之间,电脑又破译出了中国的某种传统。照理说,告状,古时候是上衙门,新社会是上法院。可是中国的“告状”自古以来就同“街头”有缘。旧时若逢贪官污吏当政,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老百姓背了冤屈,喊天不应,叫地不灵,只好等着上面来了青天大老爷,上街呼号,跪道拦轿。如今时代不同了,跪道拦轿肯定行不通。官员们的轿车开得飞快,小心轧死你!如果是更大的官员出行,警车呼啸,警察喝道,你哪怕拼着老命想往车上撞都轮不上。那么,上法院呢?老百姓心底又不踏实。都怪谁编了顺口溜:法官帽子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老百姓最终还是相信政府,于是就总往政府门口去喊冤。哪级政府的门口不成天堵着上访的民众?只怪政府没搬到深山老林里去,总扼守“街头”要津,那里便总是老百姓“告状”的场所。
  这样的幽默我碰上很多了。最叫人啼笑皆非的是我打“呼声”,眼前出现的竟是“吃亏”;我打“依法”,冒出来的却是“贪污”。结果“群众呼声”就成了“群众吃亏”,“依法行政”就成了“贪污行政”。“群众吃亏”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同时那些有勇气反映“群众呼声”的人往往也会“吃亏”。我认识的一些有良知的作家、记者或其他知识分子,他们的境遇多半不太好,总在“吃亏”,就因为他们表达了“群众呼声”。而有些天天喊着“依法行政”的人其实是在“贪污行政”。很多蝇营狗苟的事也多打着法律的旗号,所以“依法”和“贪污”有时的确也让人弄不清谁是谁,云里雾里的。

  瞎想与胡说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至今忘不了。说那猴子、兔子和狐狸原本是朋友。可狐狸狡猾,猴子和兔子总是吃亏。有回,猴子同兔子商量,想捉弄狐狸。猴子同兔子悄悄议论,世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它俩知道狐狸正躲在一边偷听,便故作神秘。猴子说,马屁股上的肉是天下美味,有幸吃到,不枉世上走一遭。兔子问,马屁股上的肉,如何吃得着?猴子说,这就得想办法了。山下草原上,有匹大白马,正躺在那里睡觉。待我偷偷儿跑去,把自己的尾巴同马尾巴缠在一块儿,然后就开始吃。马被咬痛了,肯定会飞跑起来。我才不管哩,吊在它尾
  巴上继续吃去。兔子故作沮丧地说,我的尾巴太短,没这口福。猴子拍拍胸脯说,你等着,我吃饱了,带些回来让你尝尝。狐狸听罢,心中窃喜,飞奔下山。果然见有白马一匹,正躺在草地上酣睡。猴子窜上高树,兔子爬上山顶,等着看好戏。只见那狐狸逡巡片刻,便如猴子所授,如此如此。忽见白马长嘶而起,狂奔如风。可怜狐狸拖打在地,遍体鳞伤。从此以后,狐狸的毛色灰红杂乱;马儿再不敢躺在地上,睡觉都是站着;猴子拍胸大笑,乐极生悲,摔下树来,屁股落下个红疤;兔子高兴得手舞足蹈,不小心把自己抓成了三瓣嘴。
  这故事蕴含的其实正是老百姓的认识论:他们就是这样凭着想象解释世界万物。很长一个时期,我正是照着这种逻辑胡乱想些事情。随意附会,天方夜谭。不怕方家笑话,只图说出来好玩。
  比方疯狗是怎么回事,我自有一番糊涂想法。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县政府专设了狂犬病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了家犬捕杀队。三个机构的正式名称都很长,如果简称狂防领导小组、狂犬办和狂犬队,听着都不顺耳;约定俗成,老百姓都知道县里新成立了打狗办。一时间,打狗办的人手持五尺长棍,上山下乡,走村串户,见狗就打。敝乡好吃狗肉,这些长棍们吃狗肉吃得满嘴火泡。
  我当时傻想,狗本是忠诚的象征,古时为臣者说自己乃圣前走狗,是种荣耀。直到近世,走狗才渐渐沦为贬义词。词义虽然贬了,但有些人走狗照做,洋洋得意。往往在那种很体面的场合,总有些很体面的人,自以为很体面的谈资,就是吹嘘他同某某高官如何如何铁杆。他们所说的铁杆,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某某官员,把某件最隐私的事密托给他,让他去摆平了。
  狗作为人类的仆从,忠心耿耿了几千年,怎么说疯就疯呢?听说天才与疯子,只隔着一层纸;捅破这层纸,天才就成了疯子。凡高每疯一次,就有一波创作高潮。据说这位天才画家流传下来的艺术杰作,都是一次一次发疯的结果。我当年不闻有疯牛,只知有疯狗。狗是我知道的最聪明的动物。由人推及狗,我相信凡是疯了的狗,都是天才的狗。当狗聪明得像人,就疯了;不再忠诚于人,而要咬人。有些做上司的宁愿任用庸人和蠢才,忌讳重用聪明人,是否就是担心有朝一日被咬呢?
  我的好钻牛角尖,中学时代就有前科。有回我同政治老师说,通过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我相信天上肯定有神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