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醉龙池 >

第73章

醉龙池-第73章

小说: 醉龙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我们来都来了,哪有退回去的道理。细细,你靠后一点,我把门来开。”

李狂药一说完,把他的手电交给丁细细,然后两手使劲,把沉重的石门慢慢从里往外拉开。石门久未有人开启,满是灰尘,一动就尘烟四起,呛得他们咳嗽不止。李狂药松开手,扇了扇空气里的灰尘,拿过手电往里一照,大家就都吃疑地停住了,没敢再往里面迈一步。

第14章 奇迹时代

李狂药习惯性地以为,门后是密室,或神秘的宫殿,怎知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洞,没有像样地雕琢,找不到任何人工痕迹。不过,石门后有一个坑,很深很深,深到什么都看不见,手电根本找不到尽头。除了那个坑,山洞就跟一个兽穴没什么区别,也难怪猿猴从不进来,因为这里面是死路,坑又那么深,万一掉下去,指不定就爬不上来了。

李狂药沿在石坑边走了一圈,陡峭的洞壁摸不到机关,他就小心地往石坑里俯视,丈量石坑究竟有多大。算起来,这石坑有一个客厅那么大,可有多深就看不出来了。大家丢了一块石头下去,好一会儿过去了,他们才听到清脆的响声。李狂药松了一口气,好歹石头落地了,他还以为这是无底洞。

丁细细迟疑地低头看了一会儿,便道:“这里封闭太久了,刚进来就觉得头晕,不如先退出去吧。”

“这怎么行?你不想下去瞧瞧?”路建新诧异道。

“细细说得对,门后面的空气有点闷,石坑那么深,下面可能都没氧气了。”李狂药尽管好奇,但仍理智。

路建新面对现实,不得不打消好奇的念头,这坑深不见底,即使下面有一千亿块钱外加几壶仙丹,他们都不敢贸然爬下去。现在石门打开了,新鲜的空气缓缓流入,可要真的深入石坑底下,这恐怕几年都流不下去,只能找抽风机之类的工具帮忙。好不容易爬了上来,一想到不能探明究竟,路建新就很失望,心想不如跳下去吧。

石坑边缘覆满黄色的苔藓,可能长年没有阳光照射,没有变成青色。李狂药用刀刮了刮地上,清去了苔藓,终于发现石坑边缘有刀工斧砍的迹象。这说明,古人若真来过此地,他们就曾爬下去过。石门设在如此隐秘的地方,又有大锁封住,石坑肯定很重要,决不会是什么水井之类的东西。

“你们不会想要打道回府了吧?要走你们走,我可不走。”路建新坚持道。

“没说要走,只不过别急着现在就爬下去,那么深的地方,就算有空气,我们没有绳子,爬下去万一上不来了,那怎么办?”丁细细想了想,说道,“我们先去外面割几根结实的青藤,缠成麻花,多做几根,保险一点儿。这样边做边等,空气也流进去不少了。”

“还是你聪明。”李狂药笑了笑,“看情况来吧,不一定要爬到底下,先爬到能见底的地方,下面如果有重要的线索就下去,只是金银财宝什么的,就别在乎了。”

“这里当然不会有金银财宝了。”路建新说完就夸道,“丁小妹,你蛮能干的嘛,李老弟真有福气!”

丁细细突然脸蛋红了,转身出去割青藤,还叫李狂药别跟来,她一个人就能搞定了。李狂药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转移话题,问这个石坑是天然而成,还是古人凿的。路建新倒不怀疑古人的能力,他认为要凿那么深的一个石坑,现在看起来很夸张,但并无不可能的。

在历史上,有的人把公元元年到公元前1000年称之为奇迹时代,很多“不可能”的奇迹都来自于那段历史时期,诸如埃及胡夫金字塔、阿尔忒弥斯神庙、摩索拉斯基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中国长城等等。那些与挖个深坑相比,难度要大得多,挖坑实在是小菜一碟,不足为奇。何况,绿瀑布后面有水蚀的特征,也许石坑是水滴石穿的杰作,古人只是微微地加工而已。

李狂药觉得路建新言之有理,点了点头,然后说:“那这个坑有什么重要的吗?我听人家说,古时候有人要死了,就会朝古井里扔奴隶、黄金、珠宝,会不会就是那种井?”

“霸王岭里面不会有什么大古墓,肯定没那种玩意,何况这里也没古墓的特征。”路建新摇头说,“应该是在石坑底下藏了重要的东西。你想,文革破坏了中国很多珍贵的东西,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毁了就永远找不到了。有的人当然想把东西放到秘密的地方了。”

“可这里不像是文革那时挖的吧,没有几千年,也有几百年了。”李狂药说完了,又醒悟道,“历史上有好多次严厉的禁酒令,难道那时候……那就说得通了,这种山洞冬暖夏凉,很适合藏酒。”

这时候,丁细细爬出绿瀑布外,割了十几根青藤回来,顺便还张望了外面的情况,猿猴群仍没有归来的意思,似乎它们害怕金蛋。扛着青藤走回石洞中,丁细细就喊了一声,叫他们来帮忙缠紧藤条,待会儿可以爬下去。那些青藤都非常结实,常年让猿猴们抓来抓去,像是演《人猿泰山》似的。为了保险,每根藤索都缠了三根以上,免得断开。他们不知道石坑有多深,所以还要多续结,起码结了一百多米。

“起码还要弄一个多小时吧,我们不如边扎绳子,边商量点事。”丁细细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说。

“商量什么事?”李狂药问。

“当然是谁留在石坑上面啊!万一我们都爬下去,猿猴跑回来割断绳子,那该怎么办才好?”丁细细答道。

“我都没想到这方面。”路建新拍了拍脑袋,于是道,“不如丁小妹留在上面好了,我们就爬下去一点点,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丁细细本来想多说几句,这时洞里就传出石头落地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扔石子。李狂药以为猿猴杀回来了,急忙到绿瀑布洞外扫了一眼,可外面风平浪静,连猿猴的叫声都听不到。本来,李狂药以为是他们太紧张了,以至于草木皆兵,刚想自嘲,石子落地的清脆声响又出现了。

路建新放开手上的青藤,站起来听了听,也以为哪只猿猴躲在暗处,可第三声响起以后,他就发现那是从石门后传出来的。他们三个人面面相觑,心说不会闹鬼吧,石门后面怎么可能有其他人,刚才已经检查过了。接着,他们一前一后走过去,却看见一颗石子飞落在地上,而石子竟是从石坑里投掷出来的。

一见这情况,李狂药不由地纳闷道:“石坑下面不是没有能够呼吸的空气吗?谁在下面扔石头?”

第15章 商周酒器上的密文

石子扔了一颗又一颗,李狂药喊了一声,里面有没有人,可却没有回答,石子也不再往外扔了。李狂药心说,真是奇了怪了,但愿别遇到妖怪才好,否则又要厮杀一场。不过,他们只是凭经验猜测,石坑下面没有空气,可猜测总有对错之分,大自然的奇妙不是人类能全部理解的。

石子停了,李狂药就忐忑地探出脑袋,举着手电朝下面瞄了瞄。可惜,手电光线一入石坑,就像被稀释了一样,什么都照不见。丁细细生怕有妖怪伸长了手,把人拖下去,一直在要把李狂药拉回来。倒是路建新不以为然,故意扔了三、四颗石子下去,逗一逗对方。等李狂药被拉远了,路建新还叫丁细细把脸转过去,想要撒泡尿进石坑里。

“别开玩笑了,万一下面真是个人呢?”李狂药拦了下来。

“我要是尿下去,是人肯定会喊的,不喊就别怪我了。”路建新嘴上那么说,心里却是想吓唬石坑里的角色,要真是人,那就很难受这种侮辱。

丁细细不好意思,背过身去,没有看,但在听着。没人回应后,丁细细就背着叫他们别闹了,快去扎藤条才重要。这时,洞外的青藤被割去了大半,风爽爽地吹进来,叫人精神抖擞。有的藤条太细,丁细细割断后没用上,直接扔下绿瀑布底下去了。扎完之后,丁细细怕不够长,又去割了几根,续结了好几段藤条。

与此同时,李狂药守在石坑边上,监视着是否有东西会爬出来。虽然石子不再扔上来了,但李狂药总感觉不对劲,可又想不出什么东西不用呼吸空气,关了那么久还活着,莫非和观测站的情况一样?接着,绿瀑布外猛地灌风进来,石坑斜对着风口,过了一个多小时后,石坑下的空气翻腾上来后,不再沉闷了,他们才把藤条抛下去,另一端则系在粗大的石柱上。

不过,对于谁下去,谁留在石坑上,这三个人就争执不下来了。丁细细不想和李狂药分开,也很想爬下去看一看,因此就想让路建新守在洞中。争来争去,路建新就想,人家小俩口也许要到没人的地方亲热,他再争下去,岂不是自讨没趣。于是,路建新就大手一挥,让李狂药和丁细细先下去,但要是有重要的发现,他们要随时朝上面呼唤,就当作打报告了。

“那要是猿猴回来了,你一个人对付不了,也要喊我们,我们会马上爬出来的。”李狂药叮嘱。

路建新拍胸脯,答道:“放心吧,那枚金蛋很管用,它们应该不会放肆。”

“时间不早了,趁太阳还没落山,我们快点吧。”丁细细说完了,便把手电系在腰间,慢慢地滑进黑暗的石坑里。

李狂药怕空气没换净,所以并不着急,还叫丁细细慢一点,免得一下子进入死气沉沉的空间里。他们戴着手套,抓着青藤滑了十多米,没有任何东西出现,石坑的内壁也平平无奇,和普通的山洞没有区别,似乎人工打凿的痕迹只在石坑上出现过。接着,李狂药又下滑了几米,这时两脚就蹬空了,他触不及防地差点失控摔下去。

丁细细也注意到了,忙问怎么回事,一转头就发现李狂药的面前有一个石洞,原来石坑之内有一间石室,里面摆了许多东西。李狂药朝上面喊了一声,对路建新报告了新发现,然后就松开青藤,跳进石室里。丁细细晃了一圈,跟着跳进来,撞到了刚停下来的李狂药。他们接连撞击,带动了气流,积尘的地面就扬起了烟雾。

石室不大,顶多只有一间卧室的面积,但满布人工开凿的痕迹,李狂药一眼就明了,这相当于一个高楼,只不过嵌在绿瀑布之中了,石室就跟高楼里的房间一样。这间石室一目了然,要装机关很困难,李狂药心知肚明,随即就观察这里摆放的东西,想看看是什么来头,能值得古人大费心思地藏到这里。

丁细细只瞧了一眼,便惊讶道:“这些东西值钱吗?不会吧?”

李狂药一样百思不解,因为石室摆了三尊五色锦鱼坛,这与观测站里找到的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一开始,李狂药还侥幸地想,也许坛中有酒,酒就是琼猿仙酿,怎知坛子是空的,屁都没有一个。丁细细暗念这不可能吧,然后去拨动酒坛,以为这些坛子会轻一点,可仍是很难移动,重得超出预想。

“算了,这几个坛子没什么重要的,要不要继续往下面滑一点,也许……”

李狂药话没说完,丁细细就嘘了一声,打断道:“我总觉得这坛子不对劲。”

“当然不对劲了,古人不是说,这些坛子有仙气,凡人动不得。”。李狂药答道。

“我不是那个意思。”丁细细把手电从腰间解下俩,对着坛子里照了照,然后说,“你来摸摸,这坛壁是不是太厚了?”

李狂药皱着眉头,伸手往摸了摸,坛壁当真很厚,坛子内的空间很窄,几乎只能放进一个篮球了。李狂药啧啧地想,就算坛壁很厚,也不该那么重。过了一会儿,丁细细就在地上找了找,捡起一块石头就拼命地往坛子上砸。李狂药以为丁细细疯了,刚想阻止,此时他却愣住了。

原来,五色锦鱼坛脱落了一块陶片,里面露出了青铜质。李狂药连连惊道,难怪锦鱼坛那么重,原来坛中有坛,有人将青铜酒坛藏得那么深。丁细细也是现在才想出来,之前遇到这情况,注意力都在死尸身上了。等陶片都被砸下来了,丁细细就蹲下来,用手电把青铜酒坛的里里外外都仔细看了一遍。

“这应该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只不过说不出到底是哪一个时期的,时间间隔太远了,得让真正的专家来才能确定。”丁细细边看边说。

远古的青铜器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类。商周的青铜酒器传世不多,因为隋朝和宋朝以那些青铜酒器太狰狞和不吉利为由,大肆毁灭,那些说自己有商周青铜酒器的人,多半都是骗人的。这三个锦鱼坛不用多说,一定就是古人为了保护这些酒器,不得不做了掩护,留待后人来发掘。

丁细细接着又砸开另外两个酒坛,露出来的青铜酒坛造型不一样,可风格都是一样的——有很狰狞的人与兽,还有密密的铭文,很难瞧出记载了什么秘密。商周还未发明纸张,竹简又不宜长时间保存,因此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承载工具。

忽地,丁细细灵光一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