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天下 >

第71章

大明天下-第71章

小说: 大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呵呵,我魔门搜魂指在闭穴绝脉上可称武林一绝……」
  「说起来我真该感谢朴元宗,要不是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这口被你算计的恶气,你放心,你这些后宫佳丽我会好好疼惜的,」笑容一敛,丁寿恶狠狠道:「二爷说肏你全家就肏你全家,绝无二话,等你女儿们再大上几岁,呵呵……」
  ***    ***    ***    ***
  宣政殿昭德堂内,议政府重臣俱在,慎妃高居上首,丁寿与王廷相也赫然在座。
  「王上不幸,被逆贼朴元宗行刺,幸好性命无忧,不日即可上朝理事,在此之前国事还要仰仗诸位爱卿辛苦。」慎妃轻声说道。
  众臣互相对视一眼,默不作声,这些人在宫里谁还没点眼线,不日即可上朝,恐怕未必吧,政争套路都差不多,他们也都想到未来李怿可能王者归来,这时候谁越张罗,回头被收拾的就越狠。
  丁寿轻咳一声,「殿下虽幸的伤势不重,仍亟需用心调理,即便伤愈恐也不能长久视事,本使以为国事朝夕不可荒废,便由王妃垂帘,议政府诸君协力相助处置,如何?」
  众人大为意动,这段时间他们可是提心吊胆,李隆说是不再追究,可这位爷要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这段时间他们私下把后事都准备好了,心思灵巧的早把家人子女暗中遣散,瞧如今这意思,这是多此一举了,慎妃性子温和,从不是揽权之人,这意味着相权将实力大涨,连早生退意的领议政柳洵老大人都想着,自己是不是咬着牙再干上几年,好好过把权相的瘾。
  轻叹一口气,丁寿又道:「晋城大君母子罪犯欺君,此番进京凶多吉少,怕是不能生回故土了,还请贵国多备些风物特产,以慰大君思乡之苦。」
  明白,太明白了,众大臣纷纷表示,对李怿母子所作所为痛心疾首,二人今后遭遇深感同情,但国法纲常不可轻废,大明不可妇人之仁,纵虎归山,朝鲜虽小,土产风物却是不缺,请大人代为保管,有暇再转交他们母子,至于什么时候有暇,大人您公务繁忙,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算。现在众大臣只有一个念想:李隆那王八蛋最好这辈子也别醒过来。
  众人尽欢而散,丁寿却苦恼怎么应付如好奇宝宝般的王廷相了。
  「贤弟,你昨夜又一夜未归,所为何事?」
  「贤弟,女主垂帘乃牝鸡司晨,于礼法不合,岂能轻置?」
  「贤弟,此间事何不如实上奏,待皇上旨意再行处置?」
  丁寿不厌其烦,捂住右肩,道:「子衡兄,小弟伤患发作,疼痛难忍,这些事容后再议。」
  「贤弟……」
  怎么还不依不饶的,丁寿恼了,「还有何事?」
  「你伤的是左肩。」
  丁寿:「…………」
  ***    ***    ***    ***
  黑水神宫,一如往日清冷。
  纳兰飘雪手中端的玉碗难得冒出热气,轻移莲步,将玉碗放在床头,「喝吧。」语音仍是冰冷的不带一丝暖意。
  床榻上伸出一只苍白手掌,将玉碗拿在手里,一声叹息响起,「没想到此番竟是赖你相助。」
  衣袖轻挥,纳兰飘雪选了个石凳坐下,面无表情道:「你重伤来此,即便鸟兽我也不会不理。」
  闻得她将人比作禽兽,床头斜卧之人发出苦笑,「揽月阁基业尽毁,故国竟无容身之处,」床上人竟是受伤而遁的李明淑,原本英气勃勃的她如今露出几分颓势,「大明果然人才济济,小小使团都藏龙卧虎,先祖侍明至诚,果有先见之明。」
  纳兰飘雪沉默不语,不由追思靺鞨先人朝拜大唐,是否也心有戚戚,摇摇头,心思过多,对冰心诀修炼不宜,站起转身,道:「神宫内不留外人,你伤愈后自行离去吧。」
  看着远去的纳兰飘雪,李明淑摇头苦笑,她二人斗了几十年,彼此脾性也都了解,端起药汤,才就到唇边,发现海兰偷偷摸摸地溜了进来。
  「小海兰,你有什么事?」李明淑笑问道。
  海兰莫名其妙地看着眼前人,那日这人受伤来此,原以为师父会趁机收拾她一番,没想到却将她带入神宫疗伤,自己的朋友都没这待遇,小姑娘很是不忿:「你是师父的朋友?」
  李明淑轻轻摇了摇头。
  「就说你也不是,我连你名字都才知道。」小姑娘噘着嘴坐到了床榻上,歪着脑袋看着她:「不懂师父为何会救你。」
  李明淑笑了笑:「你师父没朋友,对手也只我一个,若少了我岂非很无趣。」
  海兰用她的小脑袋瓜用力想了想这句话,还是没想明白,朋友就是朋友,对手就是对手,消灭对手多交朋友,天经地义,哪还有帮敌人的道理,那些用嘴啄小花的饿鹰猛禽,哪个不被小姑娘打下来烤着吃,只能归结于大人想法太复杂,不去多想,还是问自己感兴趣的事:「跟我说说和你交手的明人,你觉得他怎么样?」
  喝了一口药汤,苦得皱了皱眉,李明淑看着小丫头,笑问:「你问长胡子的还是没长胡子的?」
  嘻嘻一笑,海兰小脸如同红透了的小苹果……
  ***    ***    ***    ***
  仁川府码头,一艘双桅帆船在朝鲜群臣的恭维赞美声中缓缓离岸,驶向对面的大明登州府。
  「贤弟,此番是否有些张扬?」王廷相看着船舱内摆不下已然堆到甲板上的货物,皱眉问道。
  还在回味头天晚上和朝鲜众女颠鸾倒凤的丁寿被唤回神,笑道:「朝鲜诸公的样子你也看见了,若是不收,怕他们连船都不会让我们上。」
  王廷相细思当时情景,也不由笑了笑,「还是过了,以往使臣最多者不过几百柜馈礼,如今这船上数倍不止,你就不怕朝中大人称你硕鼠么。」
  「子衡兄,您这话可得凭良心说,」丁寿不干了,「这些又不都是我的,小弟为你讨了几千刀高丽纸,可在船舱里放着呢。」
  高丽纸色白如缎,坚韧如帛,受墨微渗有韵,宜书宜画,为大明文人所喜,只是价格昂贵,发散不广,王廷相闻言尴尬地咳嗽了一下,「文人雅事,岂可混为一谈……」
  难得见王廷相窘迫模样,丁寿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风和日丽,使船乘风破浪,王廷相拍了拍船栏,「贤弟,历来使团往返皆走鸦鹘关,此番你为何改走水路?登州水师有备倭之责,万一发生什么误会……」
  「兄长放心,小弟前些时日已然遣李春美由陆路星夜兼程赶回,算算时日,应该有令传达登州。」丁寿伸了个懒腰答道。
  「怎么,你早就决定走水路回程了?」
  「当然,这陆上兵凶战危的,万一有个闪失,如何是好。」
  王廷相错愕道:「女真兵不是已经撤兵了?」
  朝鲜军中一番震荡,建州女真没有乘势进军,反而快速退回鸭绿江,东海女真怕被包了饺子,抢掠一番后也退了回去,如今朝鲜边军已收复失地,回复到丁寿入朝前的情形。
  丁寿扭头看着王廷相,道:「子衡兄以为建州女真何以退兵?」
  「难不是你与他们的约定么?」
  丁寿摇摇头,「女真蛮子贪婪成性,何有道义之说,朝鲜边军不堪一击怕是也出乎他们意料,我只让他们陈兵江岸,可那阵子他们攻城略地,长驱直入,岂会在汉城援军自乱阵脚时退回。」
  听丁寿这么说,王廷相也觉得其中有鬼,「那他们……」
  「出关之前我曾拜托刘晖一件事,待建州大军深入朝鲜,便将三卫得了百道敕书的事透露给海西女真,」丁寿仰天打个哈哈,「如今三卫老巢怕是家家戴孝,难以维命了。」
  「可你只给了三卫三十道敕书?」
  「海西女真如何知道?」丁寿反问道。
  王廷相蹙眉道:「这么说剩下的七十道敕书,你不打算给建州三卫了?」
  「泱泱大国当以诚信为本,」丁寿冷笑道,「不但要大张旗鼓的给,某还要让辽东镇守朱秀放出风去,明年开始边市收购辽东风物量价齐升……」
  王廷相感到背后有冷汗流下,如此一来,今年辽东边墙外将是一片修罗地狱,各部互相攻杀,不知多少部落将因此灭族,骤然持有大量敕书的建州三卫必是众矢之的……
  丁寿见王廷相欲言又止,开口道:「子衡兄,有话不妨明说。」
  王廷相犹豫番道:「女真虽化外蛮夷,可也是赤子生灵,也有老弱妇孺,你我在喜塔腊部驻留多日,多蒙右卫善加款待,贤弟用此计,实在是过于……」
  「毒辣,」丁寿接口道,「子衡兄说的可是这个,此计本就是绝户计,我怕它不够毒!」
  看着丁寿咬牙切齿,王廷相心中纳闷,按理说丁寿家在宣府,应该跟蒙古人仇更大点,怎么看着和八竿子打不着的女真人一副血海深仇的样子,不由开口问道:「此计有损阴德,贤弟你到底所图为何?」
  闻言丁寿伫立良久不语,半晌后才手击船栏,说出了一句王廷相没弄明白的话,「我只愿百十年后,世上再无甲申之年!!!」
  PS:明淑公主原名李庆根,这名字实在不符合心中风花雪月四仙子的形象,就用封号代名。仔细想了想,出场女子里名字带飞的太多,将纳兰宫主改名飘雪了。《履霜曲》词实在找不着,引用了名妓黄真伊的诗,其实本来是想用高句丽琉璃明王的《黄鸟歌》,可现代已经很多人分不清高句丽和高丽了,咱不能惯着棒子给自己找祖宗的毛病,就小穿一把,把还没问世的诗用来顶缸。犊鼻裈看着和鬼子的兜裆布类似,其实这东西真是从中国这边传过去的,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就是穿着这东西在街边上洗酒器,谁说老祖宗保守来着。朝鲜王妃为大局失身也算不上不合情理,明成皇后还和袁大总统有些翻来覆去的关系呢,对照中宗实录和燕山君日记把人家里上了一遍,是不对李隆有点狠了


第48章 蓬莱客栈
  「天人合一,人天同易。」丁寿将由王廷相处新学的混元一气运转十二周天后,不由暗暗沉思。
  天魔真气未必弱于混元一气,可他使用天魔手却处处受制于李明淑,奕剑术号称料敌机先,破尽天下招数,而王廷相不懂任何武功招式,仅凭雄厚内力与暗合天地至理的平直挥拳就能击败奕剑术,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无招胜有招」……
  念及此处,丁寿又自失的摇了摇头,闲汉斗殴也都无招无式,武者轻松可取其性命,所谓「无招」也需有雄浑内力为基,一力可降十会,所谓的四两拨千斤,虽已巧劲取胜,若是来者万钧之力,可还拨的开,自己如今习武不过四年,虽有朱允炆帮着打通经脉的外挂,可内力修为还是不足,天魔真气进入四层境界便停滞不前,不知何日才能练到「以拙胜巧,大巧不工」的境界……
  幽幽一叹,怅然若失,忽听船舱门响,长今蹦蹦跳跳的跑了进来,后面跟着脸带笑意的王廷相。
  「师父,王伯伯教了我一首诗。」长今急于向师父表现,才站定就急不可耐的开口诵道:
  「曾在蓬壶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几时奉宴瑶台下,何日移荣玉砌前。
  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
  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听着长今奶声奶气的背诵唐诗,丁寿点头称赞,「长今真是聪慧,一字不差。」将小长今夸得笑逐颜开。
  丁寿随后抬首向王廷相问道:「子衡兄无端教授这首诗,可是登州快到了?」
  王廷相微笑颔首,「贤弟也收拾一下,登州府内还少不得一番应酬。」
  「这些事就劳烦子衡兄了,小弟不蹚这浑水了。」丁寿摇了摇头。
  「这个……」王廷相犹豫了一下,还是开言劝道:「登州文武官员早已准备妥当,贤弟此举过于失礼。」
  「小弟跋扈之名这次出使已然坐实,也不差这一次。」丁寿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所谓样子,爱怜地揉了揉长今小脑袋瓜,「我答应了长今去泰山一游,趁这机会轻车简从,还赶得上和你同时回京。」
  王廷相还想开口,看长今眼神亮晶晶的满脸渴望神色,终是忍住没有再劝。
  ***    ***    ***    ***
  清风习习,带着海边特有的咸湿味道,萦绕在一处坐落在海湾内的二层客栈周围,客栈的店幡随着风轻轻摆动,露出四个黑墨大字「蓬莱客栈」。
  名字叫蓬莱,却和那海外仙山没半分关系,黄土做墙,以木为梁,一楼摆着几个散座,二楼设有客房,丁寿带着长今离了官道,没成想拐到这么个上火的地方。
  「一壶竹叶青,两个凉菜拼盘,一只蒸鸡,二斤牛肉,麻利的快点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