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珠穆朗玛之魔 >

第61章

珠穆朗玛之魔-第61章

小说: 珠穆朗玛之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其实给我们所有人的赐福仪式只用了不到四十五分钟就完成了,我们几位大人和夏尔巴人都接受了赐福。札珠仁波切喃喃地说了起来,音调十分优美,我始终没搞清楚他是在说话还是在诵经(或者他既是说话也是诵经),然后其中一个大喇嘛做手势示意将要被赐福的人走上前来接受赐福。雷吉和理查被同时请上前去,那位神圣喇嘛示意赠送礼物给他们俩:每人得赠一幅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画像和一方丝绸,那块丝绸太短了,当围巾都不行。雷吉和理查都深深地鞠了一躬,可我注意到,他俩都没有像夏尔巴人那样,跪地伏拜。雷吉拍拍手,便有四位夏尔巴人呈上了她送给仁波切的礼物:四袋调制好的水泥。扎珠仁波切再一次灿烂地笑了,我知道这些水泥将被用来修缮寺庙的纪念碑和其他相对较新的建筑,这些建筑物因采用泥土、石块、唾液和良好的愿望建造,现在早已破败不堪了。这四袋水泥是我们徒步跋涉途中一只骡子的全部负重,理查和雷吉为此也争得不可开交。不过大师和那几位高级喇嘛看到这礼物这么高兴,总算是值得了。
  我接到示意,走上前去,仁波切用一个看上去像是白色金属胡椒粉盒的东西碰触我的脑袋,此时我深深地鞠了一躬,J。C。曾经告诉过我,那东西也是一种转经筒。没多久我们几位大人就都接受了赐福,下面该轮到夏尔巴人了。他们接受赐福的时间比较长,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俯卧在冰冷的石地上,慢慢爬到仁波切身边,接受他的赐福,他们既没有抬头,也没有接触那位圣贤的目光。
  只有一个人觉得今天他要是接受了赐福,就会天诛地灭,这个人就是帕桑。他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的一切活动,虽说脸上一副看热闹的表情,却也十分恭敬,没有喇嘛示意他上前接受赐福,显然他已经提前谢绝了。札珠仁波切似乎一点儿都不介意。
  赐福仪式终于结束了,夏尔巴人陆续退出,他们一直是面向仁波切和其他高级僧侣,慢慢退出去的。然后札珠仁波切说了些话,雷吉翻译道:“死者的家人可以留下来参加明天早晨的葬礼。”然后这位大师也离开了。
  我们走出寺庙主殿,和雷吉、帕桑及理查道别。夏尔巴人已经开始了长途跋涉,返回大本营。
  “选择留下来参加葬礼,你们俩会后悔的。”理查只对我们说了这一句话。
  我问我们为什么会后悔,不过他没搭理我,而是抽了一下他那匹小马,马儿先是慢跑起来,然后开始飞奔,去追赶那些夏尔巴人。
  “给我们讲讲那位莲花生大师的事儿,就是仁波切是他的化身的那个大师,”让…克洛德对我们的高个子医生说,“他是人还是神?”
  “两者都是。”帕桑说。
  “八世纪,莲花生大师把佛教带到了整个西藏。”雷吉补充,“他用佛法真理征服了珠穆朗玛,然后击败了所有山间妖魔、神明和女神的邪恶力量,使他们成了佛教护法。空行母女王是所有邪魔和神明之中最邪恶和最强大的一位女神,她化身成了珠穆朗玛纯白的山峰,她的裙裾一直延伸到了此处的绒布河谷。”
  让…克洛德轻声说:“如果莲花生大师已经打败了这里所有的神明和魔鬼,还把他们变成了佛教护法,那为什么扎珠仁波切还说他们非常愤怒,并且将为我们求情?”
  雷吉跳上她的白色小马,笑了笑。“在很大程度上,对那些遵循圣路的人来说,这座山上的神明、女神和魔鬼一点儿危险也没有,杰克,”她说,“还有那些精通佛法的人也不会出事儿。不过非佛教信徒和那些信仰不坚定的人可就危险重重了。你们确定要参加葬礼?”
  我和J。C。点点头。
  雷吉对又高又瘦的夏尔巴人诺布切蒂说了几句话,然后策马而行,急匆匆去追夏尔巴人和理查那队人。夜晚临近,他们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灰蒙蒙的天色中。帕桑医生冲我们点点头,然后大踏步赶去和其他人汇合。“暴风雪就要来了”,这是他给我们的临别赠言。
  天黑了。又一次,乌云凝聚,暴风雪降临,气温至少下降了16摄氏度。
  “季风?”我说。
  J。C。摇摇头。“这风的前沿是从北边吹来的。季风都是从南方和西方刮来,不停地吹向喜马拉雅山脉,直到最后,狂风肆虐各个峰顶,如同海啸卷过低矮的防浪堤。”
  这时有两位喇嘛来到外面,对诺布切蒂说了什么。
  “这两位喇嘛要带我们去睡觉的地方。”我们的夏尔巴人说,“他们还为我们安排了一顿便餐,有米饭和更多酸奶。”
  *
  那两位年老的喇嘛——这俩人一共只剩下大概五颗牙齿了——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没有窗户(通风却好得不得了)的小房间里,根据诺布所说,我们一整夜都得在这里待着,等到睡醒之后去参加在日出之际举行的巴布里塔的葬礼。我们只有一根蜡烛,三碗米饭,装在一个公用碗中的酸奶,一些水,以及已经铺在石地上的三条毯子。
  在离开之前,这两位喇嘛在一面嵌在深色壁龛里的墙边停了下来,然后举高蜡烛,让我们看清那里的壁画。
  “我的天。”我轻声说。
  只见一群长着分趾蹄的魔鬼把登山者扔进了深渊之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但丁的赤焰地狱,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遍布白雪、岩石和寒冰的炼狱。这幅壁画上画着一个不停旋转的旋涡,很像是暴风雪,旋涡卷着不幸的登山者一直向下,向下,向下。这座山显然就是珠峰,山的两边有很多只正在咆哮的狗在守卫,狗身体的比例巨大。不过壁画中最令人不安的一部分是一个躺在珠峰山脚下的人,此人躺在那里的姿势就像是一个人祭躺在祭坛之上。这个人是个白人,有一头黑发,显然是位大人。他的身体被刺穿了,一根矛竿依然插在他的身体上,长着角的魔鬼围绕在他身边。我和J。C。走到近前,只见那个白人被开肠破肚了。他还活着,可内脏和肠子都涌到了雪地之上。
  “真不错。”我说。
  两位喇嘛笑笑,点了点头,随后便拿着他们的蜡烛离开了。
  我们坐在冰冷的石头上,把毯子裹在身上,努力把米饭和酸奶咽下肚。狂风越来越大,吹拂着整间庙宇,风咆哮着,风声如同一个女人在发出恐怖的叫声。太冷了,而且越来越冷。
  “不知道这些壁画有多少年了。”让…克洛德说。
  “是去年秋天画上去的,先生们,”诺布切蒂说,“我听其他几个喇嘛在说这幅壁画。”
  “那是在马洛里和欧文失踪之后,”我说,“为什么会这样?”
  诺布切蒂拨弄着他的米饭。“在这座寺里,定日镇,还有其他村庄都流传着一个传闻,说是大人们在较高山上的营地里留下了很多食物,有米、油、糌粑,很多很多食物。”
  “糌粑是什么东西?”我问。
  “就是用大麦粉烘烤成的食物。”诺布切蒂说,“反正河谷里的一些村民和牧人都攀登上了东绒布冰川,想要把那些丢弃的食物据为己有,可就在理查大人搭建我们三号营地的那个地方附近,七个耶蒂突然从它们藏身的冰川山洞里跳了出来,追赶那些年轻的牧人和村民,一直追着他们离开冰川,跑出了河谷。所以扎珠仁波切找人画了这幅壁画,警告贪婪和愚蠢的人,不要随着那些外国来的大人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
  “太棒了。”我说。
  我们蜷缩在各自的毯子里,可依旧冷得要命,根本就睡不着。绒布寺里回荡着各种声响,附和着狂风的呼啸声,既有远处传来的喇嘛凉鞋踩踏石地面时发出的啪啪声,还有偶尔传来的一两声令人沮丧的诵经声,更有转经筒不停转动时发出的嗖嗖声。
  我们并没有和对方商量,就决定一直点着那根蜡烛,把它隔在我们和壁画之间。
  9
  1925年5月15日,星期五
  凌晨4点30分左右,一位高级喇嘛来找我们,可不是他“叫醒了我们”,因为我和J。C。一整夜都没合眼。诺布切蒂倒是选择到外面冒着严寒和狂风去睡觉,这也不能怪他。这位喇嘛拿的蜡烛和绒布寺里的许多其他蜡烛一样,就是一个小碗里放的酥油。那股子味道简直太难闻了。
  经过了慢慢长夜,我终于意识到,这个据说是圣地的地方里的一切味道都让我讨厌至极。我倒不是嫌这里脏,绒布寺可以说是我在西藏所见过的最干净的地方之一,我讨厌的是各种各样的混合在一起味道,人体常年不清洗散发出一种模模糊糊的怪味儿(一年之中这里的人往往只在秋天洗一次澡),酥油灯冒出的强烈气味儿,那是一种强烈的麝香味儿,而且建造这座寺庙建筑的石块也散发着一股味道,那似乎是一股铜的气味儿,就像是刚刚喷溅出来的血液的味道。我不由得为这最后一个念头骂了自己两句,这里的藏传佛教徒根本和暴力两个字沾不上边儿。在附近的贝鲁尔山谷中,世代以来,动物们过着不被打扰的生活,理查曾经告诉过我们,未受驯服的山羊会跑进你的帐篷里,野生天鹅会飞过来啃咬你的手,而且据说喜马拉雅山脉的白狼不会在那里猎杀它们的猎物。所谓的贝鲁尔,就是几个世纪之前,法术高强的莲花生大师用佛法的力量变出的圣谷。
  一位喇嘛出现在昏暗的天色中,我们跟着他和他那盏闪烁的酥油灯穿行于许多如迷宫一般的房间。在另一位喇嘛来找我们的时候,诺布切蒂依然用指关节揉着双眼。
  我本来以为葬礼会在绒布寺内举行,结果喇嘛们带着我们走出后门,沿着一条石块铺成的小路走去。我们几个人默不吭声地穿过了一大堆如迷宫一般高大的砾石,然后开始向上攀爬。不管这次葬礼要在何处举行,至少已经距离绒布寺有半英里远了。
  最后我们停在了一片开阔地上,那里有四个藏人,这几个人破衣烂衫的,一看就知道很穷,他们正站在一块非常奇怪的平坦石头边上等待着。在这块巨大的石头祭坛(我觉得这石头就是祭坛)后面,矗立着很多更高的砾石,上面好像还雕刻出了很多巨大的怪兽塑像。
  第一位来找我们的喇嘛说话了,诺布切蒂翻译道:“这位喇嘛说这四个人是阿旺丹曾一家祖孙三代,祖父、两个儿子和孙子,他们是巴布里塔的死亡使者。喇嘛还说葬礼期间你们可以坐在那里。”诺布切蒂指了指一块长长的平坦砾石,然后转身就走。
  “等等!”让…克洛德说,“你不留下来参加葬礼吗?”
  诺布扭过头来说:“不了。我不是巴布里塔的家人。”他一直走进了黑漆漆如迷宫一般的砾石之间,和两位带我们到这里来的喇嘛一起走远了。
  此时东方现出了隐隐的光亮,可今天肯定是个乌云密布、冰冷无比的日子。夜里我把特地带来的一件毛衣也穿上了,可不管是这件毛衣,还是我的法兰绒衬衫,抑或是那件薄薄的诺福克上衣,都没法让我暖和起来。我真希望也把我的芬奇羽绒外套塞进背包里带了来,而不是只带了几块巧克力和那件毛衣。我看到J。C。也被冻得瑟瑟发抖。
  我们冲阿旺丹曾一家人点头致意,那个应该是祖父的老人有一张布满皱纹的脸,脸上都是花白的粗短须,那两个非常胖的中年男人一共只有两道眉毛,而那个像电线杆一样瘦的小男孩只有十几岁,不过看上去非常小。阿旺丹曾一家人对我们的点头致意毫无反应。似乎还有什么人要来。
  终于又有四个喇嘛从砾石迷宫里走了出来,这几个人的级别很显然比刚才带我们来这里的两个喇嘛要高。绒布寺在我们身后的山下,现在连影儿都看不到了。出于某种原因,我倒是希望扎珠仁波切本人能够来主持这次葬礼。可很明显,这个给白人大人打工的夏尔巴人不够格,所以那位莲花生大师化身的神圣喇嘛不会来为他主持葬礼……
  我和J。C。站在那儿,这时候下起了一阵毛毛细雨,虽然时间不长,却冷得要命。
  葬礼结束了。让…克洛德点点头,我们离开了,从绒布寺周边绕了一大圈,默默地走下山,找到了诺布切蒂,他正牵着我们的三匹马在那里等我们。我们一言不发,一夹马肚子,驱赶着它们朝大本营奔去。
  之前,骑我们的小马从绒布寺到大本营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今天暴风雪打着旋儿,什么都看不到,再加上狂风劲吹,严寒无比,我们回去的路程居然用了三个多小时。
  在返程的前半部分路途中,我和J。C。都没说话。
  还差一个小时就到大本营了,刚好到达距离冰碛石和大本营下方不远的那条河,一半河水已经冻上,这时候J。C。对我说:“我想这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是有道理的,因为大部分西藏的土地一年中有十个月都被冻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