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大唐弃妇 >

第87章

大唐弃妇-第87章

小说: 大唐弃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耐不住的雀跃的神色。

丫头端来马鞍放在跟前,曹氏笑着道:“云娘快坐上去吧,这可是刺史平日用过的哦。”

苏云早已涨红了脸,她不明白这唐代人怎么会弄出这么古怪的习俗来。结婚之时要把新郎的马鞍取了来给新娘坐上,穿着这一身披披挂挂,头上的金凤正钗重的压人,还要提起裙摆坐在低矮的马鞍上,真是累人。

这边才坐好,帘子外韦夫人笑着道:“新郎可掷雁了。”

李倓取过那对被红罗五色绵缚住口的白雁。含笑向着珠帘后抛过去,大雁惊得扑棱着翅膀朝珠帘里撞将进去,误打误撞正巧掉落在苏云的怀里。惊得她后仰着身子,瞪着怀里那个毛茸茸的小东西。

倒是韦夫人笑了起来:“这可真是天作之合,大雁入怀,必当恩爱到老。”

帘里帘外的人都笑了起来,只有苏云身后立着的蕙娘目光阴冷。只是面上勉强地抿了抿嘴,并无半点笑意。

奠雁礼便在一众人的笑声中成了。丫头们扶起苏云在帘子后退出了正堂,她要回厢房去重新上妆,一会子便要随着亲迎的车队去刺史府,那便是正式出嫁了,王氏和曹氏一干女方亲族留在了堂中,陪着李倓等人。

看着苏云走远了,王氏忙不迭上前堆了笑向着上席坐着的玉真长公主和虫娘拜下道:“给长公主、公主殿下见礼。”又向着李倓和韦夫人作礼,笑容恭敬,满是巴结讨好之意。

玉真长公主吃了一口茶汤,淡淡笑道:“苏大奶奶多礼了,请起吧。”虫娘是理也不理,只是叽叽喳喳与李倓笑着说着。

韦夫人忍不住扑哧笑了起来,这是苏云的婚事,苏云是苏家娘子,苏家也该是主人,如今奠雁礼都成了,苏家大奶奶倒向着她们恭恭敬敬行礼请安起来,着实叫人笑话。

还是李倓转过脸来,向王氏欠欠身:“大奶奶多礼了,还请坐下吧,一会子就要催妆了。”他们留在这里是为了一会子催妆,迎了苏云登车去刺史府,并不是要与苏家人见礼寒暄的。

王氏自然听出他的意思来,不由地脸红了又红,这才讪讪退下,不敢再自作主张上前搭讪了。曹氏此时在旁看着,不由地偷偷笑了起来,王氏这人平日也只有些小聪明,没有什么大见识,偏偏自以为聪明,做出些让人笑话的事来,反倒弄巧成拙。今日是苏云全礼,这些贵人能来此处观礼,便是与苏云来往亲厚的,她们是苏云娘家亲族,也是这大礼的女方家人,便是不怎么开口不怎么结交,贵人们也能给几分脸面,偏偏王氏要这般露骨的巴结,分明是打了别的主意,只怕那群贵人已是看不上这位苏家大奶奶了,不知道在心里如何鄙夷不屑。

等了小半个时辰,身旁的傧相与李倓说了几句,一众人这才到了前院的庭院中,打开宅院大门,数十人立在庭院中笑着高声呼喊着:“新妇子,催出来!新妇子,催出来……”一声比一声高,要把这催妆的呼喊声传到内院,让苏云听到。

催妆自当要有催妆诗,若是别的人家也有特意请了人代为咏诵,李倓却不曾让人代劳,他微微含笑负手立在庭院间,提足中气一字一句吟诵道:“昔年玉京游,仙人许妆头。幸为秦晋会,鸾凤下妆楼。”目光炯炯望着远处的内院垂花门。

不过许久,数位丫头扶着品服冠装皂罗障面身姿婀娜的苏云慢慢走出垂花门来,一时间亲迎的众人都欢呼笑闹起来,新妇已经出来了,这便要登车去刺史府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几人欢喜几人愁

迎亲的马车没有蓬壁,只有轻薄的朱红纱罗帷幔,马车外的人能够将妆点一新的新妇看得清楚。一路上,苏云都低着头,虽然有蔽膝遮住,却还是觉得羞涩不已,对于苏云娘这已经是二次出嫁了,可是苏云却是前生今世头一遭,实在是做不到镇定自若。

出了市坊,到了正街上,不知何时起人渐渐多了起来,道两旁竟然立满了百姓,有男有女,老少相扶,笑盈盈望着马车里的苏云,和前头骑马引路的李倓。

他们手中捧着各色果饼,还有新折下来盛放的石榴花,似乎并不似是障车的,苏云正有些奇怪,微微侧头,自蔽膝下偷偷打量着道旁的人。

忽而听有人高声道:“贺刺史与苏娘子大婚之喜!”一时间,道旁众人尽数齐声高喊道:“贺刺史与苏娘子大婚之喜!贺刺史与苏娘子大婚之喜!”这道贺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绵延许久不曾停下,更是将手中的果饼向着马车抛掷而来,落在道上和马车上。

原来他们是来向苏云和李倓道贺的,这让李倓和苏云都吃了一惊,苏云是新妇不好答话,李倓英姿勃发骑在马背上,拱手抱拳向着道旁站满了的百姓行礼道:“有劳诸位厚爱,前来道贺,某与夫人在此谢过了。”望着眼前满是笑容的人群,李倓深深一揖。

道旁早有人道:“刺史今日大喜,我等感念刺史和苏娘子待并州百姓一片心意,特来道贺。”

又有妇人高声道:“若不是苏娘子当日主持开仓放粮,救济我等,只怕此时我们早已是饿死,或是被突厥人破城屠戮了,我等谢过苏娘子与刺史的恩德。”说着竟然哽咽起来。

“可不是。当日苏娘子想出计策递了消息出城求援,才能有援军救下并州,救下我们一城百姓的性命!”

李倓回过头看了一眼马车上端坐的苏云,露出自豪的笑容来,这才向着众人高声道:“多谢诸位,某与夫人实在感激不尽。”

这一路上全然不似别家成婚亲迎,竟然没有障车之人,只有立在两侧高声道贺和欢笑的人们,在人群的簇拥下,亲迎的马车顺畅地到了刺史府。

刺史府早已被妆点地喜气洋洋。门前高高挂着一对双喜大红灯笼,朱红的大门敞开来,铺上大红地毡直到门前。一会子新妇就要踩着地毡自正门而入,直到青庐。

在韦夫人的安排下,一众仆从都换上了新衣,精神十足地立在门前迎客,见亲迎的车队回来了。早有婆子快步进去报与长公主等人知晓了,他们会去正堂,李倓苏云二人要在那里行拜堂之礼。

苏云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她只是感觉到马车停了下来,有丫头打起帷幔轻笑道:“请新妇下车入府。”这才扶着她小心下了马车来。

遮着蔽膝,苏云只能看到脚下的路。还有一双双脚,只得小心翼翼地走着,前一日就已经被交代过。蔽膝在到青庐之前是万万不能揭开的,所以她一边要小心脚下的路,避免被门栏绊倒,一边还要小心头上的蔽膝,不能滑落下来。不然就要弄出笑话来。

丫头扶着她兜兜转转许久,只听身旁的喜娘一处一处报着:“过门厅了……过门堂了……”

直到低着头走得苏云头也晕了。喜娘才报道:“到正堂,行拜礼。”这才算停下来。

苏云疑惑不解,难不成唐朝也流行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正纳闷时,丫头隔着蔽膝低声道:“夫人,该去夫妇倂拜了。”原来只要夫妻对拜。

李倓不等丫头扶苏云过去,却是亲自走过来,伸手握住苏云的手,牵着她到堂上玉真长公主跟前,笑望着一身新妇打扮的苏云:“云娘,该行倂拜之礼了。”

堂上众人一时愣住了,却又很快笑了起来,看着这小夫妻二人情意深重,只有一旁坐着的寿王李瑁目光微黯,低头吃了一口手中的茶汤,不再多看堂中情浓的二人。

苏云只觉得脸上烧热,隔着蔽膝也能感觉到李倓那深情的目光,她心里已是满心欢喜和幸福,能得夫如此,还有何求。

夫妻二人在众人面前,对拜行礼。喜娘高声道:“礼成,请新人至青庐。”一众观礼之人都起身,欢喜地簇拥着新人向着内院而去,青庐就设在厢房旁,新婚之夜,一对新人要在此洞房花烛。

众人满心雀跃,都是想要在青庐看一看新妇的模样,取笑取笑夫妇二人,故而都是急急地跟着走了,只有李瑁皱着眉慢慢走在后边,他心里此时很不是滋味。

记得从前娶杨氏之时,也是欢喜的,那时他亲娘贞顺皇后尚在,正是年少志得意满之时,能够娶得那般美貌出众的女子自然是得意的,却也没有如这般情浓之时,婚后夫妻恩爱,杨氏体贴小意,又是柔媚动人,最是知道他的喜好,又能有什么不满足,便是纳了几房妾也不曾让他烦恼过后院之事。

直到她为了更大的富贵权势自愿离开寿王府时,他恍若从梦中惊醒,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自然是难过的,但似乎更多的是屈辱,是杨氏与圣人给他的羞辱,天下人都在嘲笑他无能的羞辱。他曾以为这便是因为他对杨氏情意深重,所以放不下,直到今天他看着那个心里很是特别的女子成婚,嫁给旁人,从胸口里泛出的钝痛和空洞,才让他知道,原来真的动了情,不会因为她给自己多少羞辱而恼恨,而是因为与她再无可能而难过。

他有些怔忪地望着远远灯火通明热闹非常的青庐,神色惘然,知道了又能如何,她已是他人妇了。她宁可孤身留在并州为寻常百姓,艰难度日,也不肯作他的王妃,随他走,只是因为她心里只有李倓,没有他。

为何她会是这样的女子?她为什么不能像杨氏那样爱慕富贵,能够为了得到更多的权势抛弃结发夫婿,宁可被天下人唾弃也要跟着圣人呢。那样她就会听他的话,欢欢喜喜跟着他回长安。李倓苦笑着又摇摇头,若是那样,他也不会看上苏云了,那不过是第二个杨氏罢了。

苏蕙娘早已在人群中看见走的缓慢的寿王,她刻意低着头放缓了步子,也落在人后,不去看新郎新妇的热闹,却是慢慢与寿王拉近距离。

“站住!寿王殿下在此,你是何人竟然敢冲撞?”只是还不等她走近李瑁身旁,便有侍从呵斥道。

苏蕙娘身子一抖,飞快抬头望着李瑁,眼中盈盈含泪,低声道:“我,我是苏家四娘子,不知道寿王殿下在此,不小心冲撞了,还望殿下恕罪。”说罢更是咬着唇,低垂着眼帘瑟瑟发抖。

寿王看到苏蕙娘时不仅一愣,她的眉目之间与苏云竟然有五分相似,她说她是苏家四娘子,也就是苏云的妹妹,难怪会这样。看着那相似的模样在自己面前害怕不已,他不禁开口道:“你莫要怕,我不怪你。”

苏蕙娘听到这话如闻纶音,不由地抬头,惊喜地望着李倓,寿王看上自己了?终于被自己打动了?

李倓却是仔细望着那副容貌,要从这眉眼间寻找熟悉的模样。

二人竟然就这样相对而立着,身后是不远处青庐传来的喧闹声笑声,那边的欢喜幸福,似乎都与这二人没有关系,各有心思的相遇,只怕会有无法预料的结局,只是在这时,没有人会知道。

第一百五十章 洞房花烛夜

待到观礼的人都散去了,青庐中只留下李倓与苏云,丫头们灭掉了青庐里映照地通明的油灯,只留下两盏遥遥对映着,照的青庐里人影双双倒映在毡帐上。

苏云红着脸一眼不发低着头,蔽膝在方才弄新妇时,便已经被取下了,如此一来,反倒让她更加羞臊,不敢抬头看李倓,只是有些紧张地捏着自己的衣袖。

李倓看着低着头的苏云,垂坠的珠络下,她的脸上绯红一片,目光流转含情一片,局促地端坐着,一动也不动,知道她必然是羞了,笑了起来:“云娘,他们都已经走了。”

苏云依旧不肯抬头,听他说话身子绷得更紧了,她已然感觉到四下是夜阑人静,只有他们两个人了,她垂着头闷声道:“我知道他们走了,他们走了我才害怕呢。”她越说声音越小,几不可闻。

这倒是把李倓逗乐了,他坐在榻边,拉过苏云的手,笑了起来:“云娘却也会害怕?之前突厥围城之时都不见你害怕,还知道借着孔明灯放出消息,敢与方世同作对,开仓放粮安抚城中百姓,那会子都不曾害怕,现在却怕了?这可不像云娘呀。”他打趣地说着。

苏云这才抬起头,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那怎么一样,那时候可是要命的关头,哪里还顾得上害怕,现在是……是……”

“是什么?”李倓含笑继续道。

苏云脸更加红了,如同着了火一般,她急忙又别开脸去,低声道:“你竟然捉弄我!”

李倓看着她娇羞懊恼的模样,心里的欢喜几乎要溢出来,一把将她搂在怀里,满足地叹道:“终于娶到你了。我差点以为只有来生才能再见到你。”

苏云靠在他怀里,将脸依偎在他宽厚的胸膛,细细听着强有力的心跳声,如同他一样,只觉得无比安定无比幸福,低声道:“我也以为要见不到你了,只有来生才能再续盟约。”那个清晨,妇人们口中的袍中诗》至今犹在耳边,那种悲哀惧怕和绝望恐怕永远也不能忘。

李倓目光微冷,他已然知晓那段时日苏云和长公主几人收是怎样的艰难。还知道了方世同竟然想要对苏云动手,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