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跃马大唐 >

第724章

跃马大唐-第724章

小说: 跃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王源的不礼貌的瞩目礼,显然那女子甚是不快。脸上也有了愠怒之色。旁边的那双寰少女连声咳嗽,这才让王源惊醒过来,不觉心中惭愧不已。自己阅人无数,居然今日这般的失态,实在是有失体统,有失身份。
  “抱歉抱歉,在下失礼了。”王源再次拱手道:“见到小姐容貌,我还以为见到了一位故人。故而失态了。”
  王源只能拿这种老套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
  “哦?是么?这位公子的故人跟我长得很像么?”那女子嘴角边带着轻蔑的笑,问道。
  王源摆手笑道:“倒也不是,眉宇间有些相似罢了。”
  女子哼了一声,伸出纤纤小手朝着一张凳子一指道:“公子请坐,小怜上茶。”
  王源忙道:“不必劳烦,我还有不少事要去做,三言两语解释了原委便走。”
  女子皱了下可爱的眉头,点头道:“好吧,那你便跟我说说,外边是怎么回事。怎么马县令下令停止卸粮,让百姓们都离开码头回城里。还说什么有危险的大事要发生?我崔家从扬州调运了五万石粮食,行船六百多里来此,却要我们原路返回么?”
  王源沉声道:“崔家仗义救助百姓之举是值得褒奖的,但现在确实无法再进行下去了。清江县的百姓要立刻撤离,因为最迟在今晚三更,安庆绪的叛军船队将满载七八万叛军抵达此处。清江县将遭受叛军攻击,所以不得不如此。”
  那女子一愣,皱眉道:“安庆绪的叛军要来?你怎么知道?”
  王源道:“因为我从徐州而来,徐州已经被叛军夷为平地,百姓死伤惨重。本人骑着快马沿着运河追着叛军的船队而来。昨日上午我超越了叛军的船队赶到了他们的前面,提前一天多抵达了清江县,便是要提前通知清江官员百姓做好准备。恰逢你们在此分平价粮。现在必须要立刻让百姓撤离,那么你们的船也只能赶紧离开这里了。”
  那女子皱眉听完王源的话,沉默片刻道:“你是谁?为何只你一人前来报信?”
  王源道:“我是神策军中的一员。神策军得知叛军动向,但大军马步兵和辎重车辆众多,无法赶上叛军的船队。故而只能以小股骑兵追赶叛军。我的马儿脚力快,所以能提前赶来。”
  “神策军?是那个王源领军的神策军么?”那女子轻声问道。
  “是他。”王源道。
  “好,那你告诉我,那王源长得什么样?我见过王源,你一说,我便知道你是不是撒谎。”女子沉声道。
  王源哑然失笑,这女子倒也谨慎,生恐自己是故意来蛊惑人心造成恐慌的人,所以谎称见过自己。而自己若是真的和这样的美貌女子见过面,自己是绝对不可能没有印象的。谁见了这倾国倾城之貌会不深深印在脑海中呢?
  “我家王大帅么?他的相貌我自然是认识的,我是他帐下一名兵士,岂会不知他的相貌。不过说句老实话,我家王大帅相貌寻常,或可称为丑陋。个子不高,面色黑瘦,一双小眼睛,而且还生着两只大龅牙。”王源笑道。
  那女子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失望之色。那王源名满天下,诗文冠绝天下,且领军打仗未尝一败,和高仙芝并称大唐双壁。虽在东南,但也家喻户晓。没见过王源的人凭着想象都认为王源定然是个相貌堂堂文武双全的儒帅,这女子也抱着同样的想象。但被眼前这俊美青年一番描述,顿时心中幻想的形象开始崩塌,碎成一片片的瓦砾。
  “不过我家王大帅说了,男人不要生的好看,而是要有本事有内涵。所以我家王大帅虽然相貌丑陋,家中娇妻美妾个个美如天仙,足见男人靠的是本事,并非长相。”王源嘴花花的心口开河起来。
  那女子听到王源说出那位王大帅家中娇妻美妾一大堆的话来,眼中的失望之色更甚。不过正在调戏的快感中不能自拔的王源并没有发现这一点。
  “怎样,我说的可一点没错吧。小姐既然见过我家大帅,当知道我的话都是真的。”王源笑眯眯的道。
  那女子点头道:“算你说的对,但你的身份恐怕不止是一名普通兵士这么简单吧。我见那马县令见到你都毕恭毕敬呢。”
  王源笑道:“我是王大帅帐下一名小校尉罢了,论官职可不及马县令。马县令对我恭敬,那是因为我家大帅之故罢了。可不是因为我。”
  女子点头道:“罢了,我信你便是。小怜儿,立刻出去告诉他们,准备开船回扬州。粮食也原路带回。”
  那婢女答应一声,匆匆出去传话。
  王源拱手道:“多谢小姐,原委已经说得清楚了,我也该去忙活了。数万百姓要撤离,还有很多事要做。马县令的人手又不多,我需得去搭把手。”
  那女子微微点头,似乎陷入沉思之中。
  王源也不答话,转身便往外走。那女子忽然在身后叫道:“王校尉请留步,我有话想请教。”
  王源转身道:“小姐客气,有话但问。”
  女子道:“敢问王校尉,叛军既然大举来袭,清江县百姓撤离只是权宜之计。南边的楚州治所山阳县城的兵马也不多,岂非也要撤离?叛军岂非在数日之间便要打到扬州了么?扬州之后怕便是要攻打江宁了吧。”
  王源正色道:“小姐说的很对,所以形势才很紧张。运河沿路的城池的兵马恐都不足以抵挡叛军的进攻。不仅是江宁扬州,东南各州府恐都要遭受涂炭了。叛军的意图便是要放弃北方,占据东南富庶之地。那么他们的兵员粮草都有了保证,和朝廷顽抗到底了。”
  女子紧皱着可爱的眉头,搓着白玉般的手指道:“那可如何是好?朝廷大军几时能到?”
  王源道:“神策军起码要一个月才能抵达。至于其他兵马,恐怕根本不可能来。这里只能靠东南诸州府自己的努力了。支撑到神策军抵达,才可解脱困境。”
  那女子抬头看着王源道:“若召集南方诸府兵力,集结于扬州城死守,阻挡住叛军南下的脚步,应该可以让江南各州府不受袭扰是么?”
  王源点头道:“正是,若真能阻止叛军的船抵达大江之上,便可让形势不至于恶化。一旦从运河入长江,叛军便可沿着长江东西纵横,那便防不胜防了。或者他们可以继续沿运河南下,直至苏杭之地。故而若是在扬州能钳住其去路,便是绝佳之策。”
  女子微微点头道:“那么需要多少兵马方能守住扬州城?”
  王源想了想道:“扬州是大城池,城防应该还算坚固。据城而守的话,起码需要三四万兵力。当然,兵马越多自然越好。但其实我现在最担心的其实不是兵力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叛军若是不受阻碍顺运河而下的话,我估计五天之内必抵扬州。那么五天的时间,扬州城要调集兵力人力守城,时间上是肯定来不及的。而且正如你所言,此处的清江县和下游数十里的楚州治所山阳县城都难挡其锋芒。所以这两处的百姓最好都能撤离才好。而两地的百姓恐有数十万之众,撤离是个难题,安顿也是个难题,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才行。”
  那女子眉头紧皱,缓缓点头道:“百姓撤离安置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全部撤往大江南岸江宁城中也能安置的下。而且南边的州府也能安置。粮食衣物什么的也不用担心,官府无粮的话,我崔家倒是可以和其余几家人出粮出衣救助百姓。至于扬州的防务,我相信一旦消息传到扬州,扬州军民一定会誓死守城。但如何阻止叛军的南下,拖延出足够的时间来,倒是一件为难之事。没有兵马拦阻,数日内他们便到了扬州了,若无足够的准备时间,怕是便措手不及了。”
  王源点头道:“小姐说的甚是,所以我正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阻止叛军的南下,拖延他们的时间。”
  那女子睁着秋水双眸看着王源道:“王校尉想出办法了么?”
  王源想了想道:“我大致考虑了一下。想以武力阻止叛军拖延他们,因无足够兵马,恐是空谈。所以,正面的阻止难以奏效,便只能以智取之。”
  “如何以智取之?”女子轻声问道。
  “我拟去问问马县令他们,上游可有什么堤坝之类的设施,或者是有狭窄的河段。那样的话,便有可能在河道上设置障碍之物,捣毁堤坝以泥石封堵航道,或可阻止叛军南下的脚步。能挡住一时是一时。”王源沉声道。
  女子皱眉道:“据我所知,上游数十里范围河道宽阔,并无你所言的可阻挡之处。”
  王源问道:“你怎知道?”
  女子道:“我崔家在南方到江淮一带行舟各地,家族生意遍布此处。这里的每一处城池和航道我都了若指掌,怎会不知?不瞒你说,前年我崔家牵头出资,还对此处的河道进行过疏浚。这一带河道深阔,可行十几丈长的大船。所以我知道你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王源沉思半晌,咂嘴道:“这样的话便麻烦了,或许只能用最后的办法了。”
  女子问道:“那又是什么办法?”
  王源道:“阻塞航道可不一定是靠堤坝才可行。若以大船装满泥石凿沉于河道之中,可起到奇效。虽然不能永久阻塞航道,但叛军若想移开沉船疏通航道,恐要花费甚多时日和气力。”
  “这还真是个好办法呢。”女子脸上露出笑容来。这一笑宛如百花绽放,整个竹棚之中都似乎变得明媚了起来。王源再一次看呆了。
  “王校尉,你继续说下去啊。”女子似乎对王源的无礼注视没有太多的责怪,娇声催促道。


第946章 献船
  王源咽了口吐沫,收回目光继续道:“可是这办法恐也难实行,刚才我看了码头边的船只,虽然数量不少,但都是中小船只。据你所言,这里的航道既宽且深,这样的船恐怕无用。另外,百姓们须得快速撤离,也没有人手去搬运泥包上船。船无泥石压住,轻易便会被他们移走。”
  那女子微微点头,轻移莲步来回走了几步,忽然停步沉声道:“我崔家的运粮的三艘大船可合用么?”
  王源一惊道:“小姐之意是?”
  那女子沉声道:“我崔家大船长十三丈,宽三丈三,高度也有三丈多。深水河道最深处不过三四丈,可择一处稍窄河道,三船凿沉堵塞河道。三艘船上还有大量的粮包和货物,正好可以当做压船的泥石之用。”
  王源惊讶道:“小姐竟然肯这么做么?那可是你崔家的财产,船上的粮食和货物可值一大批的钱呢。”
  “粮食和货物的损失虽然可惜,但若能挡住叛军的船队,拖延他们的时间,争取足够的时间的话,倒也值了。否则叛军长驱直入,进入江南之地,遍地涂炭,要这些东西又有何用?”女子轻声道。
  王源大喜过望,快步上前一把握住女子的手抖动道:“小姐深明大义,王某感激不尽。这下可好了,真能如此,必能拖延叛军的步伐。”
  王源也是太激动了,居然忘了这里是大唐,可不能轻易的去和女人握手。那女子面红耳赤,忙将绵软的手掌从王源的手中抽走,皱眉道:“王校尉自重。”
  王源忙缩手道歉,但脸上却毫无歉意,笑容满面的掀开帘子冲了出去。女子捂着被王源捏的有些微痛的手掌,暗忖此人孟浪。但一想此人是因为有办法阻挡叛军的进攻而高兴,怕也是无心之失。女子本就是豁达大方之人,片刻后便也不再介怀。
  双寰婢女从帘幕外进来,诧异问道:“小姐,这个人怎么了?差点把小婢撞了跟头。一路笑眯眯的就跑了。小姐给他什么好处了?瞧把他高兴的。”
  女子白了婢女一眼,沉声道:“谁给他好处了?替我拿披风来,咱们到码头上去。”
  码头上的混乱正在加剧,闻听叛军即将到来,必须立刻撤离的消息,数万百姓们四处奔走乱成一团。马县令带着人手勉力维持着秩序,声嘶力竭的喊着话要百姓们不要慌张,以免踩踏死伤。但因为人手太少,根本无法平息混乱的情形。马县令满头大汗,忙的手足无措。
  王源从竹棚出来,见此混乱情景眉头大皱,快步奔向马鹏举所在之处。马鹏举看见王源忙迎了上来,高声道:“相……那个……王将军,可怎么办,百姓们都乱了,也不听指挥。”
  王源皱眉道:“没你这么笨的县令,哪有将造成恐慌的消息直接宣布的,这可不大乱了么?”
  马鹏举嗫嚅道:“那现在怎么办?”
  王源看了一眼四周,三步两步跑上卸下来堆积在一起的高高的粮堆上。顺便伸手从一名师爷手中将一本大大的账簿抢到手里,卷成一个喇叭筒,站在粮堆上方,将喇叭筒凑在口边,运足中气大声叫道:“诸位乡亲,我乃神策军王相国派来协助百姓们撤离的官员,神策军旦夕便至,诸位父老乡亲切莫惊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