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跃马大唐 >

第698章

跃马大唐-第698章

小说: 跃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珙咳嗽一声,点头道:“好吧,既然如此,我便直言了。我在邀请兄弟们来我府中之前刚刚从王相国的府中回来,王相国在不经意间透漏了一个消息,我听后惊愕不已。王相国告诫我万万不能传出去,但我岂会理会他的话,我觉得应该和兄弟们说清楚,免得兄弟们都蒙在鼓里。”
  “快说快说,可急死我们了。”众皇子催促道。
  “是这样,父皇自称传位于李瑁之事其实另有蹊跷。李瑁在灵州登基之事根本就不是父皇的授意,父皇只是派他去灵州办事,但他勾结了李光弼和郭子仪冒充说是父皇传位于他,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他是强行登基,叛父自立。”李珙声音低沉的说出这番话来。
  “什么?”
  “此话当真?”
  “这事可有凭据?”
  李珙的这番话像是惊动了一池水鸭子,几位皇子目光之中精光四射,脖子伸得老长,纷纷惊愕发问。
  “诸位兄长,我说了,这件事是王源无意间说漏了嘴被我知晓的。我当时也惊的一身冷汗。事后我也追问了缘由,王源实在拗不过我,便说了内情。”
  “他是什么说的?他又是如何知晓的?”李璬连声问道。
  “王源说,这是父皇亲口对他说的。在王源他们觐见之前,父皇召见了王源,告诉他李瑁叛父自立登基的消息。政事堂得到的消息比父皇得到的消息晚了许多,父皇得知此事后又气又恼,想了半天终于还是召见王源对他说了实情。父皇担心此事隐瞒不住,于是便要王源答应他,替他弹压群臣,保守这个秘密。因为父皇担心,一旦此事曝光,李瑁变成万夫所指。但李瑁有李光弼和郭子仪的支持,拥兵六七万。此时若是事情曝光,势必引起公愤,朝廷便不得不派兵去讨伐他这个逆子。那样一来,我大唐比自己内乱,叛军便可趁虚而入,形势必将糜烂。鉴于此,父皇才忍气吞声对外宣称确实是传位于李瑁之事,便是为了息事宁人,顾全大局。”李珙低声快速的道。
  “这个混蛋,这还了得?想不到他成天不声不响,却是个咬人不出声的毒蛇。竟然趁着我大唐危局之时,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攫取了大唐的皇位。”李璬大声怒骂道。
  永王李璘也拍了桌子大骂道:“果然是奸恶的很,父皇怎会容他如此?就这么忍气吞声将皇位给了他?这对我们公平么?父皇怎地如此糊涂?”
  一身道士袍打扮的恒王李瑱忙道:“父皇不也是为了大局着想么?二十六哥说的很明白,父皇是不想在这时候弄得刀兵相向。现在叛乱未平,咱们内部再自己打起来,岂非亲者痛仇者快?父皇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啊。”
  “屁的江山社稷着想,我看就是偏心。父皇不是早就想立李瑁为太子么?李瑁强行登基为帝,岂非正好遂了他的心愿?要是换做我们几个,父皇怕是立刻便下旨,让王源领兵讨伐了。偏心的父皇,居然容忍下这等事情。”李璬怒道。
  “嘿,谁叫我们没有个倾城倾国的王妃呢?要是也有这样的王妃,献给父皇去,父皇怕也是会对我们偏心些。”李璘冷笑道,言语刁毒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几名皇子你一言我一语义愤填膺,纷纷怒骂不已。仪王李璲一直保持着沉默,待众人叫骂发泄一番之后,他皱眉开口问道:“二十六弟,这些话是王源亲口告诉你的么?”
  李珙点头道:“确然如此。虽非原话转述,但也差不了多少。”
  李璲想了想道:“诸位兄弟,咱们可不要上了别人的当啊,我越想这件事越是不对劲,这当中有些疑点呢。”
  “有何疑点?”李璬问道。
  “父皇怎会对王源吐露这件事的真相?王源和寿王不睦,父皇这么做岂非是火上浇油?那王源知道寿王叛父自立,怎还会无动于衷?其中必有蹊跷。这个王源或许在打什么鬼主意。二十六弟,你和他关系好便罢了,我们对他可没什么好感。”李璲皱眉道。
  众皇子闻言也都皱起了眉头,这么说来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李珙转了转眼珠子低声道:“十二哥,既然你这么说,今日咱们便将话说开了。我绝非是为王源辩护,但我觉得,咱们对王源的评判实在是苛刻了些。各位扪心自问,我大唐岌岌可危之时,是谁力挽狂澜,稳定住目前的局面的?若无王源发兵救驾,我们此刻的处境如何?外界传言的那些什么王源挟天子令诸侯,什么心怀野心意图不轨云云,那些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推敲起来,却是站不住脚的。确实,王源这个人行事有些强硬,有时候伤及我皇家威严和面子。但咱们不能看表面啊。杀房琯,那是因为房琯在背地里挪用军饷,严重威胁平叛大军的存亡,你们说难道不该杀么?前段时间王源为了安置难民也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平心而论,他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将难民安置下去,免得严冬降临,冻死百姓?若是上百万难民乱了起来,咱们在成都还能呆么?平息难民内乱怕是都要焦头烂额,还有精力去收复京城?所以王源做的这些事情其实都是为了我大唐着想,咱们不能因为他行事强硬便硬是给人家扣上有野心的帽子是不是?”
  李珙的一席话让众皇子频频点头,实际上几位皇子对于王源的印象本来并不差。从京城悲悲戚戚随驾逃离,马嵬坡上的惊魂之事让众人人人自危。若非王源搭救,能否活下来都是个问题。来成都后,王源也并没有对皇子们太过苛刻。虽然并没有嘘寒问暖,但起码保持着该有的礼节和尊敬。在全城物资匮乏用度贫瘠的情形下,皇子们的生活也能够得到保障。若非因为强行清理皇族侵占宅院公房的事情,皇子们对王源本是毫无怨言的。
  “外边流传的什么王源是什么第二个安禄山,又说他如何如何的野心昭然这样的流言,还不是因为王源手中握着重兵?但其实你们想想,王源要是有野心的话,咱们还能活着在这里说话么?包括父皇在内,我李唐皇族一脉尽在成都,他王源若有野心,早就把我们一锅端了,还容我们在此逍遥?那些谣言都是别人造出来的,无非便是因为嫉妒王源的权势罢了。话说回来,神策军的十几万兵马若不是王源统率,能够在通州大破十八万叛军么?只有王源有退敌的本事,兵马不给他率领给谁率领?洛阳,潼关,京城,三次大战,都非王源率军。我大唐曾经拥兵五六十万,结果如何?还不是一败涂地?现在好不容易有个能把叛军打的屁滚尿流的人站出来,却要受众人猜忌,受流言中伤,你们说还怎么叫人对我大唐效忠?”
  李珙一席话侃侃而谈,说的入情入理,众皇子纷纷点头。细细想来,王源确实有些冤。这个人是大唐的脊柱之臣,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大唐的天空,却落得被人猜忌。任谁也把心凉透了。


第927章 图穷
  “二十六弟说的甚有道理。王源确实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照这么看来,王源也是无奈而答应了父皇的要求,怕也是为了大唐的大局,为了对陛下的忠心。”仪王李璲捻须道。
  “是啊,他也挺不容易的。这件事还是他无意间说漏了嘴,被我追问之下才说出来的。父皇要求他保守秘密,那是要将这件事掩饰起来,把我们全部蒙在鼓里。”李珙道。
  永王李璘大声道:“不成。父皇这么做对我们是不公平的。我李璘是无源染指皇位的,但我对在座诸位皇兄皇弟不值。凭什么父皇便要隐瞒此事,让李瑁当了皇帝?还有天理么?就算他李瑁有资格继位,也要规规矩矩的来,他这么做是趁我大唐之危,我第一个不服他。”
  李璬道:“对,我也不服。这事儿不能罢休,我们去找父皇评理去。不能任他乘人之危,这也太狡猾奸诈了。”
  众皇子纷纷叫嚷,气愤之极。冲动如永王李璘立刻便要拍桌子起身走人,要去散花楼找玄宗对质。李珙忙起身道:“各位皇兄,稍安勿躁。这么去找父皇评理是不成的。如今父皇退位诏书已下,又昭告天下说他是传位于李瑁的,咱们这么一闹便有大逆不道之嫌了。”
  “那怎么办?难道忍气吞声不成?”李璘怒道。
  “这件事要讨个公道,嘴上的吵闹是没用的,也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别人还以为我们觊觎皇位,不服新皇即位,故而出来闹腾。要我说,咱们不能这么闹,首先咱们要揭露李瑁的奸猾勾当,将这个内幕消息放出去,让天下人都知道李瑁这个皇帝位置不正,不合规矩。揭露他利用大唐处于危难之际,以大局胁迫父皇和朝廷的卑劣行径。天下舆论于我有利,都知道他的皇位不合法,将来若我们有所行动,便名正言顺了。其次,我认为,我们应该拥有实力。靠着嘴皮子说是没用的,将来要让李瑁让出皇位,需要的是实力。咱们兄弟谁继位都可以,但首先要同仇敌忾,让攫取皇位之人让出皇位。寿王和我们都不睦,这次他又用卑劣手段攫取皇位,我们若无对策,将来必受其害。别到时候兄弟们死在他手里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李珙侃侃道。
  “二十六弟说的极是,果然是长进不少,这番对策甚是中肯可为。我赞成。”李璬第一个点头赞道。
  “二十六弟说的确实有道理,放出消息揭露李瑁的卑劣行径固然不难,但你说我们要有实力与之对抗,那该如何去做?”永王李璘皱眉道。
  “二十六弟和王源关系不是不错么?能否争取王源站在我们一边。若王源肯帮我们,还怕李光弼和郭子仪么?”李璬叫道。
  几位王爷逗充满期待的看着李珙,希望他能表态去说服王源。然而李珙却微微摇头道:“王源未必肯掺和此事,我和他之间的关系也不像你们想象的那般紧密。事实上他对我并无好感,只不过因为他和寿王之间的成见更深,所以才随便选择了一名皇子举荐为太子。若不是因为难民安置之事上,几位兄长做的有点过了,我恐非他想要举荐的第一人选。”
  李珙的心机是越来越深了,事情越是进行下去,李珙便越是要打消众皇子的疑虑。因为若是表现的跟王源关系紧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即便让李瑁让出皇位,也只是为李珙做嫁衣裳,那样的话几位王爷怕是都不愿出头了。既要利用王爷们对于李瑁的不满来行事,又要让他们打消疑虑,这可是个技术活。长这么大以来,这是李珙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今天他的表现可谓是达到了他人生中智商上的最高峰。在他小心翼翼的掌控下,事情正在按着制定好的方向在发展。
  “这件事求人不如求己,王源肯定不愿公开违抗父皇之命,也不愿背上反叛新皇的名声。与其求他,不如我们自己干。反正现在父皇也退位了,在成都咱们也无人约束,只要王源不反对,咱们可以就地募兵。一旦咱们手头有兵马,还怕什么?将来要文的咱们来文的,文的不成咱们便来武的。你们看如何?”李珙继续道。
  “好好好,这办法好。只要王源不反对,咱们就地募兵便是。成都难民数十万,兵源不是问题。只要有钱有粮,怕是十万八万大军一蹴而就。咱们手中有兵,谁也奈何不得咱们。”李璘抚掌大笑道。
  “然则募兵的钱粮何来?”十二皇子李璲皱眉问道。
  李珙道:“这件事无须担心。我曾向王源透露过募兵平叛的想法。王源并没有反对。他还说会大力支持。其实他早就深感兵力不足,但他又不能贸然募兵,因为他的神策军兵力已经庞大,再募兵马扩充便会招致更多的非议。这件事我想他不会反对。顺便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王源手头有大量钱粮,他在成都有二十余座大粮仓,都是他在剑南这几年来囤积的粮食。到现在不过用掉了七八座粮仓的屯粮罢了。全天下人都没饭吃,王源也不会没饭吃。”
  “我的天,原来传言是真。这家伙难道早知会有今日?前几年听说他屯粮筑城忙的不亦乐乎,现在全部派上用场了。”李璬惊愕道。
  “所以说这个人是很有眼光的。实在不成,咱们写借条借他粮草,将来还给他便是。这件事我觉得不难。咱们这几日都去拜访他,跟他商议此事,他一定不会拒绝。”李珙道。
  “好,就这么办。咱们这么多人的面子他岂能不给?”李璘拍着大腿道。
  一场纷乱之中的会谈终于达成了一致的决议。几名失落愤怒和担心的皇子终于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之下完成了力量的整合。
  ……
  梅园静舍之中,蚀骨销魂般的喘息声在黑暗中响起。两具完美的身体在锦被之中赤裸相对,进行着最原始最激烈的律动。虽然床上的人儿极度的压抑着极乐的快意,但喘息呻吟之声还是无法控制,特别是律动加剧,动作猛烈之时,女子的娇吟之声更是犹如溺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