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跃马大唐 >

第636章

跃马大唐-第636章

小说: 跃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内有威胁的箭支已经寥寥,大多数都射入了河水之中。忽然间,岸上的弓箭停止了射击,岸上叛军骑兵们似乎也认为无法射中,所以放弃了射击。
  公孙兰也精疲力竭,提携王源疾驰本就耗费气力,又全神贯注的格挡箭支不敢稍有分神,更是消耗甚巨。箭支一停,她也一屁股坐在船弦上剧烈的喘息起来。
  王源喘着粗气放声大笑,指着公孙兰道:“表姐,从未见你如此颓唐的样子,瞧瞧你,披头散发的,简直像个疯子。”
  公孙兰忙伸头在旁边的河水倒影看了一眼,发现自己果然是云鬓散乱,脸上一片片的血污和灰尘,简直不成样子。顿时啊呀一声背过头去,口中嗔道:“不许笑,不许看。”
  说罢伸手从怀中掏出丝帕便要清洗脸上的污垢,却见王源龇牙咧嘴的样子觉得奇怪,又问道:“你怎么了?”
  王源抬起两只脚道:“瞧瞧我这靴子。”
  公孙兰一看之下顿时忍俊不禁,王源脚上的皮靴已经磨得稀烂,王源的两只大脚趾头露在外边,上面血肉模糊。公孙兰一下子明白了,刚才拖着他奔跑,王源的两只脚在地上摩擦,以至于磨烂了靴子,磨破了脚趾。
  “抱歉了,脚趾头还在吧。”公孙兰笑谑道。
  王源动动大脚趾道:“好像还在,只是它们受了些苦。”
  公孙兰顺手便要将丝帕给王源包扎,口中笑道:“叫你不好好学武技,否则焉能如此?轻身功夫几年前便教了你口诀,也没见你练过一天。”
  王源哈哈笑着缩回脚来道:“罢了,不用包扎,也无大碍。表姐说的是,将来我要好好的当表姐的乖徒弟。”
  公孙兰瞪了他一眼,脸上却满是甜蜜之意。正欲说话,忽听岸上传来呼喊之声。两人忙凝目朝岸上看去,只见那名叛军主帅也已经来到了马头便,岸上密密麻麻全是马步兵,足有数万之众。
  “尔等唐军听了,我大燕国征南大元帅严庄在此。听说大唐相国王源在对面,请出来和我大元帅说话。”岸上有人高声大叫道。
  王源缓缓站起身来,朗声叫道:“本人便是王源。对面那位便是严先生么?原来是故人相见,早知如此咱们该叙叙旧才是。”
  严庄骑在马上,脸色很是懊恼。但他是个有风度的人,依旧嘴边带着微笑。听到王源回话,严庄也朗声回道:“原来真的是王源,咱们倒确实是故人相见。数年不见,没想到你已经是大唐相国了,了不起啊。昔年幽州城中相见,我严庄便知你不是池中之物,果然今日飞黄腾达,一飞冲天了。”
  王源哈哈笑道:“严先生还记得当年幽州城中的事么?那么也一定记得鸡鸣山峡谷中的事情,更记得你们勾结奚族兵马截杀我的事情了。严先生当年便看出我不是池中之物么?所以你当年便要将我这个非池中之物扼杀在池中么?”
  严庄抚须朗声道:“王相国,这些事你不敢怪我,不过都是各为其主而已,可不是我对你王相国有什么私人恩怨。但我没想到的是,这次带兵破我壶关连攻三城,解平原城之围的居然是你王相国亲自领军。是了,我早该想到是你,除了你王相国,谁能有这么大的胆子和本事。这一次你又一次成功了,从我五万大军的手掌之中逃脱,真叫我不知说什么才好。”
  王源哈哈笑道:“严先生不必沮丧,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在我身上栽了两次,也不算多。下次或许咱们还有交手的机会呢。到时候你想办法翻本便是。只是不知道你们那位大燕国皇帝这一次会不会饶了你,据说他最近可是脾气很不好呢。”
  严庄皱眉不语,他也正担心此事。五万大唐军民逃脱了对严庄而言都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但回去后肯定是不好交代了。这王源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一语便道破了自己的心中担忧之事。
  “哈哈哈,这倒不用你操心了,我严庄便是被大燕国皇帝降罪也是无妨的。本来我听到今日领军之人是你,很想和你叙叙旧的,现在看来你一定不肯的了是么?”
  王源笑道:“不是不肯,我是不敢啊。你严先生手下甚是凶猛,五万大军一人一口吐沫我便被淹死了,叙旧之事还是算了吧。你我之间其实也没什么好谈的,我看咱们还是就此别过吧。相见争如不见,你说呢?严先生?”
  “是啊,相见争如不见,这话说的好,我倒是希望永远见不到你,因为我绝不希望你死在我手上。你是我佩服的人之一,我不想那么做。”严庄长叹道。
  王源哈哈笑道:“严先生,我倒是不介意你死在我的手上,对朋友我会倾心而交,对敌人我会毫不留情。不管他是什么人,我都不会心软。严先生,以后你最好不要遇到我,再一再二不能再三,这是你第二次带兵杀我,第三次便是我杀你了。”
  严庄长声大笑道:“有句话叫做事不过三,你逃了两次,第三次再遇到我你必逃不了。”
  王源哈哈大笑拱手道:“罢了,斗嘴无用,再见时咱们再见真章。山高水长就此别过,我还打算过河去好好的吃一顿早饭睡个好觉呢。严先生,告辞了。”
  严庄遥遥拱手还礼,目光锐利的看着王源的小船和几十只渡船沿着水流渐渐远去。不久后终于轻叹一声,收回目光沉声喝道:“传令,撤兵回洛阳。”


第877章 留名
  太阳升起,将黄河河面上雾气渐渐驱散。王源仰面躺在小船上,眼望着白雾散去后湛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耳听着黄河的流水在船舷边静静流淌的声音,心情无比的放松。他的身旁坐着的是闭目调息的公孙兰。一名老艄公登上了小船替他们划桨,小船在河面上缓缓的往南岸悠悠荡去。
  一个多月来,从蒲州出发奔袭平原城,乃至从平原城携数万百姓一路南下逃离虎口,所经历的艰险不计其数。这一路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次生死之战,歼敌数万之众,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一趟艰难的历程,其中滋味,每一位经历过的人心中自知。
  王源只觉得心情轻松,但并没有为这一路上的作为而感到兴奋和骄傲。因为这一趟痛苦的旅程让王源失去了很多生死与共的兄弟。三千精锐亲卫骑兵活下来的只剩下千人,近两千士兵将热血洒在了这趟艰险的旅程之中。对于王源而言,这些士兵的死带给自己的痛苦甚至超过了以前率大军作战时死伤的数万士兵。因为这一路大家生死与共、共历艰险,情感上要紧密的多,彼此都是对方的依靠。正因如此,每一名士兵的阵亡都让人难以释怀,也让王源没有因为成功完成了既定目标而欣喜若狂。
  河面上的流水仿佛也因为心境的不同而变得温柔起来,河水汤汤,像是在低声絮语。这让躺在小舟上的王源觉得很放松很放松。公孙兰身上的幽香钻入王源的鼻孔里,也让王源疲倦的精神得到安宁。终于,在桨声欸乃之中,在晃晃悠悠的小船飘摇之中,王源闭上了眼睛,沉沉睡去。
  一个时辰后,渡船靠岸。岸边早已是人山人海,数万军民都已经在南岸码头上迎接王源的到来。鼎沸的人声传出数里之外的江面上。
  小睡之后精神抖擞的王源和公孙兰步下小舟,木栈码头上,李珙、颜真卿、贺兰进明以及一干将领军官都已经站在前方迎接。当王源微笑来到码头上方的空地上时,李欣儿阿萝等人早已飞步跑上前来迎接,眼里的担忧全部化为笑意了。
  “下官等恭迎相国平安归来,我等携数万百姓在此向相国跪谢搭救之恩。相国是我们的大恩人。”除了李珙之外,颜真卿贺兰进明等官员都齐齐跪地行大礼迎接,口中高声道。
  王源忙上前搀扶道:“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不必如此。”
  颜真卿没有起身,举手一挥,码头上五六万百姓扑通通尽数跪地,均高声叫道:“多谢王相国搭救之恩,王相国是我等百姓的恩公,请恩公受我等百姓一拜。”
  “咚咚咚!”数万百姓开始磕头,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磕头,头碰在地面咚咚作响。
  王源忙叫道:“不用这样,不用这样,大伙儿都起来,折杀我了。”
  众人岂肯起身,依旧此起彼伏的磕头不迭。王源没法子,也忙跪在地上朝百姓们作揖,见王源也跪下了,颜真卿和贺兰进明这才起身上前来扶起王源,同时也让百姓们都起身来。
  王源看着颜真卿和贺兰进明埋怨道:“二位太守这是搞得什么鬼?何必如此大排场?”
  颜真卿呵呵笑道:“这可不是我和贺兰太守的意思,是百姓们自发的举动。相国智勇无双,以数千兵马横扫叛军盘踞的腹地,解救平原城之困,且保护数万百姓安全渡河,此乃不世壮举。百姓们表示感激崇敬之意也是应该的。而且相国一直以百姓为先,自己坚持到最后,这才是真正的大无畏且爱民如子的表现。”
  贺兰进明也点头道:“我贺兰进明虽然第一次见到王相国,但只是这短短的数日,便为相国的人品胆略所折服。当世之人,能比得上相国凤毛麟角。总之我贺兰进明是衷心的拜服了。”
  王源摆手笑道:“惭愧惭愧,如何当的你们如此言语?”
  颜真卿笑道:“百姓们都是从南边的渡口行了十几里赶到白马渡南渡口,便是为了来迎接相国凯旋的。相国给大伙儿说几句吧。”
  王源摆手道:“有什么好说的?”
  “说几句吧,王相国,你给我们说几句吧。”众百姓纷纷叫道。
  “既如此,我便简单的说几句便是。”王源拗不过,只得微笑点头道。
  众人掌声雷动,无数只热切的眼睛看着王源。王源微笑点头,纵身跃上一块捆绑船缆的青石墩,抬眼环视全场百姓扬起的脸。目光所及之处,百姓们的喧闹之声立刻停止,片刻后场上一片寂静,唯闻河水滔滔之声。
  “诸位乡亲父老,诸位同僚,诸位军中兄弟。今日我们终于全部脱险,成功渡过了大河来到了南岸北海郡。这也是我率三千兄弟奔袭平原城的目标。这个目标今日终于完成了。”王源朗声道。
  “好!”
  “王相国好样的!”
  “王相国是大恩公!”
  众百姓举手叫喊,声浪如潮。
  王源压了压手,众人再次平静了下来。“这当然是件值得庆贺之事,然而能达成这个目标,我们付出的血泪经历的苦痛也着实不少。我不是煞风景,我只是想提醒你们,我们这些人能活着渡河站在这里,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为了保护我们而死去的人的庇佑。我的三千亲卫骑兵兄弟,此刻站在我面前的只有一千人。两千名兄弟已经永远长眠在我们的路途之中。还有平原城颜太守手下的兄弟,离开平原城时有三千人,现在活着的已经不足六百人。短短的月余时间,四五千人为了这一目标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庆贺脱险的时候,岂能忘了这些人?”
  有人眼眶发红,有人泪水涌出,有人开始无声的哭泣了起来。想起这一路上的浴血战斗,想起死去了那么多的士兵,没有人能无动于衷。很多士兵其实就是平原城本地人,他们的亲眷就在人群之中,此时更是悲从中来,嚎啕不已。
  “我提议,全场默哀十息,为这些英灵祷祝。期望他们在天之灵能够安息。告诉他们,我们是记得他们的。”王源沉声说道,然后垂首鞠躬,沉默不语。百姓们也纷纷垂首默哀。一时间全场静默,唯闻四周风声飒然、树木摇弋、流水汤汤之声。
  十息已过,王源咳嗽一声抬起头来,百姓们也有纷纷抬起头来。王源微笑道:“今日是值得庆贺的日子,我们也不必搞得如此悲伤。逝者已去,我们都该向前看。他们的死给了我们生的希望,所以诸位要好好的活下去才能对得住他们付出的生命。阵亡将士们的名单我会请颜太守贺兰太守呈报上来,朝廷也会给予抚恤。阵亡士兵的家眷,朝廷也不会无视,必会给予安顿。总之,善后之事我们会妥善解决。”
  颜真卿拱手道:“下官会尽快将阵亡将士的名单统计呈交给相国的。”
  王源微笑点头,朗声对百姓们道:“诸位父老乡亲,这一次我们能成功的从虎口脱险,不仅仅是因为将士们的保护。其实这次能成功的脱险,关键还是你们自己的自救。这一路上诸位乡亲父老吃了不少的苦,也协助将士们筑造各种工事拒敌,可以说能够成功脱险,那是军民一心的结果。在此,我王源代表将士们向诸位父老乡亲们表示谢意。”
  王源拱手团团作揖,众百姓忙拱手还礼,有人叫道:“王相国忒也多礼,这是咱们都应该做的。你们为了救我们拼命,我们岂能袖手旁观?”
  王源微笑点头继续道:“诸位乡亲父老都是明理之人,倒也不用我多说。这一路上我王源以及手下兄弟若有得罪之处,便也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