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跃马大唐 >

第527章

跃马大唐-第527章

小说: 跃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野菜芽儿种上。要不了一个月,便可以长得肥肥嫩嫩的。让它们自己长的话被乱草缠着也长不大。”
  王源笑道:“原来如此,来,我帮夫人一起栽野菜。”
  秦国夫人忙道:“那里用得上你,绿叶儿,去屋子里给王公子沏茶,我栽了这野菜便回去。”
  绿叶儿忙道:“夫人陪着公子吧,这点事儿我和红豆儿做便是。”
  秦国夫人道:“你们两个会么?”
  红豆儿笑道:“夫人说的什么话,我和绿叶儿可是农家出身,夫人都会,我们倒不会?”
  秦国夫人笑道:“罢了,倒忘了你们的出身了。”
  秦国夫人将竹篮放在菜畦旁,走到溪水旁洗了手,对着王源招呼道:“进屋说话,我给你沏一壶新茶。”
  王源笑道:“即便住在这乡村野地,夫人还是夫人。我都没喝上今年的新茶,夫人倒是有了新茶了。”
  秦国夫人白了他一眼撅嘴道:“我告诉你呀,我发现了个小秘密,用这浣花溪的水泡新茶简直香的很。不信你一会儿尝尝。”
  王源见她撅着嘴说话的样子甚是可爱,进了屋子后从后面一把抱住她的身子。秦国夫人一惊,低声道:“死人,外边有人,你想作甚?”
  王源不答,凑上嘴巴来便吻。秦国夫人呜呜连声,旋即伸手搂住王源的脖子探出舌头来,两人缠绵了片刻,秦国夫人一把将王源推开,红着脸喘息道:“莫要这样,教人看见了不好。我给你沏茶去,你去椅子上坐会。”
  王源微笑点头,走到椅子旁一屁股坐下,甩着两条长腿抖动着,双目朝屋子里瞧着。这茅屋外边和里边看着完全不一样,当初建造的时候王源其实也就是要个茅屋的外形。其实整座屋舍都是青砖建造,屋顶上的茅草是盖在瓦面上的,要的只是一种视觉效果而已。屋子里的墙壁也都是青砖垒就,外边覆上白灰遮掩。因为建成之后一直没住人,屋子闲置了两年其实已经有些败落。但自从秦国夫人姐妹住在这里之后,屋子里便大变了模样。
  本来空旷单调的墙壁上多了许多字画,屋子里也多了不少摆件,外表看起来寒酸的茅舍,里边却显得富丽堂皇。据王源所知,挂在左首墙壁的那副古色古香的画着一群女子的图画便是晋朝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的真迹。南首的墙壁上挂着的那副酣畅淋漓的行草条幅便是东晋名士宰相谢安的亲笔题诗的真迹。那是谢安手写的自己的一首四言诗:“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森森连岭。茫茫原畴。逈霄垂雾。凝泉散流。”
  前两次来时,秦国夫人介绍了这些字画的来历,王源惊讶的差点下巴掉下来。杨家果真是敌国之富,这样的绝世珍宝居然被他们弄到了手里。不过一问价钱,秦国夫人说的价钱让王源大跌眼镜,原来也不过是十几万贯而已。王源后来一想也想明白了,后世那是一千多年以后了,顾恺之谢安以及那些大书法家的字画书法已经轶散的七七八八,故而才价格昂贵有价无市。大唐和东晋相聚年代并不太久远,不过几百年而已,所以这些书画大家的作品市上还多的很,故而价格也不是那般令人咂舌了。
  至于屋子里那些摆设,什么玉白菜,玉如意,什么金香炉,玉佛像;什么挂在旁门的珍珠帘子等等,那都是司空见惯了。从马嵬坡逃离之际,秦国夫人倒也没忘了让柳钧将那些装着财物的马车拖着一起走,豪奢惯了的杨家姐妹岂会适应完全清贫的生活。
  秦国夫人捧着茶盅前来,笑盈盈的将茶盅摆在王源面前。王源揭开天青瓷的茶盅,里边一碗碧水清澈明亮。一根根绿色的茶芽儿像是河中透气的小鱼儿探着头直立在茶水之中,一股清香的茶香扑鼻而来。
  “尝尝。”秦国夫人轻声道。
  王源稀溜溜喝了一口,一股淡淡的清香顺着舌尖到喉头直到心腹之间,不觉大赞道:“好茶。”
  秦国夫人笑道:“喜欢喝便常来。”
  王源笑道:“我还当夫人说,喜欢喝便送一盒呢。”
  秦国夫人笑道:“不送,爱喝便来,不来便喝不到。”
  王源叹道:“那我可没这个口福了。”
  秦国夫人恨恨道:“你就是不想来看我。”
  王源摇头道:“夫人当我不想么?我是不能常来。陛下问了我好几次你们的行踪,我担心他会派人暗中盯着我,要是被他发现你们在这里,这可是麻烦事。”
  秦国夫人一惊道:“他又问了?”
  王源点头道:“每次觐见,总不免说起杨家的事来。总不免说起贵妃娘娘。哎对了,贵妃娘娘呢?”
  秦国夫人嗔道:“你来了这么一会儿才想起问小妹么?”
  王源伸手在秦国夫人的脸上一捏,低声笑道:“一片冰心在玉壶嘛。我只想着你,你还不开心么?”
  秦国夫人满脸甜蜜,王源说的这句诗正是当日自己喜欢上了王源时的一个举动。借着给柳钧拜师的由头,自己给王源送了玉壶,隐晦的表达爱意,没想到今日王源提及此事,现在想来当真是又甜蜜又回味。
  “小妹在后宅房里谱新曲呢,想必是太入神了,不知道你来。”秦国夫人笑道。
  “谱新曲?”王源诧异了,杨玉环还真是能静下心来,前两次来她还没有恢复过来,有些沉默寡言闷闷不乐,这次来她都有心情谱新曲了,看来心情不错。
  “我去拜见拜见。”王源起身道。
  秦国夫人点头道:“你去和她说说话也好,你今晚留在这里吃饭么?若是留下的话,我便亲手给你烧几个小菜让你下酒。”
  王源笑道:“夫人希望我留下么?”
  秦国夫人啐道:“你愿留便留,我可不强求。”
  王源呵呵一笑道:“烧一盘春笋可好?”
  秦国夫人喜上眉梢,笑道:“刚好有午后新挖的春笋,你算是赶上了。”说罢喜滋滋的回身去准备晚上的吃食。
  王源微笑转身来,掀了珠帘往后面一排茅舍中走。两排茅舍之间以竹廊相连,廊柱间挂着风灯。夕阳从西边斜斜照射过来,将金黄色的阳光照在院子里。几只春燕被王源惊动,从廊下直冲飞去,站在远处的树枝上叽哩哇啦的一顿叫,此情此景让王源心醉不已。
  走到后排的茅舍之前,王源果真从耳朵里听到了叮叮咚咚的拨弦声,听起来像是琵琶的声音。王源立在门口细听,屋子里的琵琶弦音断断续续,夹杂着杨玉环断断续续的哼唱和叹息之声,虽然听不清楚这是什么曲子,唱的什么词,但从这些零星的片段之中,王源还是感受到了一丝感伤的意味。看来杨玉环并没有走出心理的创伤,而是借谱曲而抒发心意罢了。
  王源忽然觉得自己不该去打搅,于是听了片刻,转身而回。


第757章 秘居(二)
  秦国夫人亲自下厨,烧了几样小菜。一碟炒春笋,一碟不知名的野菜芽尖,外加几盘不错的小菜。即便是身处乡野之地,秦国夫人的伙食还是不错的,生活水准并没有下降多少。
  在后宅的小堂屋里,巨烛高燃,菜肴飘香。小小的桌案上被七八样菜肴摆的满满当当的,看上去倒也丰盛。红豆儿请了杨玉环出来用饭,王源也终于见到了她,对她颔首致意。
  杨玉环已经是一身寻常贵妃的打扮,脸上也不在像以前在宫中为贵妃时画着彩妆贴着花钿显得隆重无比。但在王源看来,淡扫峨眉素面朝天的杨玉环依旧美的惊人,而且看起来比在宫中的时候更加的美丽,眉宇之间也舒展开来,再也没有在宫中时的那种淡淡的愁意在其中。
  太阳下山之后,三月里的天气还是有些寒冷的,秦国夫人命婢女在堂屋内升起了火盆,屋子里很快变得暖烘烘的。她殷勤的请王源落座,并亲自捧来一只精致的小酒坛上来,给王源以及杨玉环和自己各斟了一杯酒。
  “这里比不得京城,我也没什么好招待你的,就这几样小菜了。不过酒倒是好酒,是我从京城带出来的,这是醉仙楼的蝶花酿,京城清酒中的极品。幸而路上没有破碎。”秦国夫人轻声道。
  王源笑道:“夫人说哪里话,夫人亲自炒的小菜便是一把树叶也必是美味无比。辛苦夫人了。”
  秦国夫人心中欢喜,落座给王源夹菜敬酒。王源心情也很好,吃着酒菜感觉美味之极,和秦国夫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杨玉环则悄无声息的吃了一小碗饭,喝了几口汤便停箸不食了。
  “贵妃娘娘吃饱了么?怎么只吃这么点?”王源笑问道。
  杨玉环蹙眉道:“早让你不要叫我贵妃,你怎么又用这个称呼了?我不想听到有人再这么叫我。”
  王源一愣,尴尬的哈哈笑道:“叫的习惯了,一时改不过口来。”
  秦国夫人白了王源一眼道:“小妹已经不再是贵妃了,今后你便直呼其名便是。”
  王源喝光了杯中酒笑道:“直呼其名显得有些别扭,一时之间不太适应。”
  杨玉环道:“我比你大,你叫我姐姐便是。”
  王源笑道:“我有这样的福气么?有这么一个国色天香的姐姐那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不过话说,你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叫你姐姐还是不成,叫妹子倒是合适。哈哈哈。”
  秦国夫人白了他一眼没说话,杨玉环听王源话中有调戏之意,脸色微红,并不接口。
  王源暗骂自己黄汤灌多了,怎么居然说出这种话来了,当下赶忙闭嘴,用酒菜堵住自己的嘴巴。
  屋子里一下子进了下来,山野之地的夜晚四周静谧无声,四周传来不怕冷的春虫零星的鸣叫之声。远处浣花溪的流水淙淙之声也隐隐传来,更增静谧之意。屋子里只有王源的喝酒吃菜之声,秦国夫人轻轻的给王源斟酒夹菜,用眼神责怪他胡乱说话。屋子里的火盆发出荜拨之声,热气蒸腾之下,王源的额头都有些出汗了。
  “他……现在怎样了?”杨玉环打破了尴尬的气氛忽然轻声问道。
  “谁?陛下么?”王源的酒杯停在半空问道。
  “自然是他。”杨玉环轻声道。
  “这一点你莫要担心,陛下好的很,能吃能睡,身子还胖了些。”王源笑道。
  “这个无情无义之人,小妹你还问他作甚?”秦国夫人道。
  杨玉环一笑道:“八姐,我可不是对他有什么思念,事实上我现在开心的很,终于能不用面对他,我很高兴。我只是觉得马嵬坡上的事情对他其实也是个打击,我担心他受不住。毕竟过去的这几年他对我不薄。”
  秦国夫人叹道:“你听到王公子说的了吧,他能吃能睡还长胖了,他对你也不过虚情假意罢了,不过是爱你的美貌而已。”
  杨玉环笑道:“看上去八姐比我还不忿,我其实听到这个消息很开心的。他对我无情,我对他岂非也是无情?两下里扯平了,谁也不欠谁的了。这个人我今后不再会问及了,八姐放心便是。”
  秦国夫人道:“你能这么想便好,他还在探问我们的消息,一旦被他知道你还活着,怕是又要来纠缠。为了王公子你也不能有什么想法,否则王源便是欺君之罪了。”
  杨玉环苦笑道:“八姐,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怎会再走回头路。我现在不知道多么开心呢。以前的我像被囚禁的笼中鸟,连口气都透不出。现在我感觉像是获得了新生一般,岂会再去过那样的日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对富贵荣华其实并不留恋的。这段时间住在这浣花溪旁,早起在溪边梳妆,看着鱼儿在溪水中跳跃,看鸟儿从天空飞过,看朝霞,看晚霞,听风吹雨落之声,我觉得无比的宁静。话说这都要感谢王源呢,若不是你,我岂知还有这样一番生活?”
  王源刚才连喝了几杯酒,依旧有微醺之意。听杨玉环说出这番话来,对她刮目相看。眯着醉眼笑道:“原来玉环小姐这般有文才,刚才这番话跟作诗一般,而且颇有感悟。假以时日,必是浣花溪旁的女诗人了。”
  杨玉环嫣然一笑道:“确实有很多感悟。以前读诗流于言表,难解其中之意。这段时间心无旁骛之后,观天看云,听风闻雨,方知以前那些诗作如雷贯耳。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多么好的句子。还有你王公子的诗句: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王源点头笑道:“玉环小姐过誉了。我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诗强说愁’,陈子昂那才是真的悟透了世间万物之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诗强说愁。这两句是你的新作么?果然是大才士,这两句也是精辟之作呢。”杨玉环喃喃道。
  王源赶忙再次闭嘴,无意中又当了一次搬运工,这等事今后还是少作为妙。毕竟文贼的称呼不好听,而且自己也不需要靠这些手段来在大唐立足了。
  “瞧瞧,一谈到这些诗文曲调啊,小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