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跃马大唐 >

第458章

跃马大唐-第458章

小说: 跃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边的大勃律国之事,倚祥叶乐并未做更多的争辩。大勃律国已经为大唐兵马所征服。高仙芝在大勃律国重新立了国主,那国主已经宣布效忠大唐成为大唐属国。对于吐蕃而言,虽然失去了西边的缓冲之地,但于目前而言,这些事还不能危及吐蕃的存亡,最多是格局上的被动,所以倒也无需在这上面太过较劲。
  争论的第二焦点便是吐蕃东边的城池。按照高仙芝的说法,牦牛河和金沙江以东的所有土地割让给大唐,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律賁城是东境的门户,那也是不可能割让的,但却是大唐最想要的。双方围绕着律賁城的归属相互扯皮,陷入僵局之后,最后王源出来说话,提出了将野牛城永远割让大唐,并附带野牛城周边方圆一百里的地域统统归属于大唐作为交换条件,然后大唐放弃要求割让律賁城的请求。
  王源的要求让倚祥叶乐喜出望外,野牛城的割让是必然的,根据王源的提议,实际上只是将野牛城周边的百余里土地换取了律賁城的保存。那百余里地可都是沙漠啊,就算不割让,又有谁去在乎那百里的沙漠之地?
  高仙芝觉得很意外,他不知道王源为何要提出这明显吃亏的条件。但王源作为议和正使,他既然说出的话,高仙芝是不会反驳的。高仙芝和倚祥叶乐哪里知道,野牛城才是王源真正想要的城池,那里可是自己的聚宝盆。如果在野牛城和律賁城之间二选一的话,王源毫不犹豫的会选择野牛城。而以野牛城周边的百里空间换取对律賁城的不再坚持,实际上也是为了野牛城的安全着想。为了保卫野牛城,王源不得不驻扎重兵于此,很担心被吐蕃人夺回。那么一旦野牛城及周边的土地都归于大唐,便再也无需担心这个问题了。王源可以安安心心的让那块聚宝盆给自己源源不断的提供财富。
  夕阳西下,谈判还在继续,简单吃了些饭菜喝了几杯酒后,双方挑灯夜谈,围绕着后面的条款继续扯皮。
  战争赔款的数量上,一千万贯显然是不可能的,吐蕃国一年的财税收入都只有五百万贯,那岂非要吐蕃国两年的财税全部给了大唐。本来这种赔款就是极其无理的要求,在争辩上其实王源和高仙芝也没多大的底气。于是终于在倚祥叶乐死缠烂打之下,这个数字一路往下降,最终一千万缩水为三百万,整整少了七成。但即便这三百万也是意外之喜,王源和高仙芝甚至都没想到吐蕃人还真的愿意付这笔钱。
  第三条中关于称臣于大唐这一条是最难以达成协议的。倚祥叶乐明确告诉高仙芝和王源,称臣是不可能的,可以岁岁进贡,但绝不会接受大唐皇帝的分封,成为大唐属国。称臣等同于灭国。
  倚祥叶乐态度坚决的坚持这一点,王源和高仙芝又很想竭力的达成这一点,以为如果能让吐蕃成为大唐属国,便大大的束缚了吐蕃的手脚。起码在道德上对吐蕃是一种约束。将来吐蕃再有异动,首先从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这年头什么都要讲道义,所谓正义之师师出有名,对于军队的战力貌似好像大概可能有所加成,总之很重要便是。
  但围绕着这一点,闹腾到三更之后,双方四个人都累得半死,王源已经开始半躺在椅子上了。倚祥叶乐更是老骨头酸痛,用拳头捶打着后腰,摇摇晃晃的坐不住。但他还是死命的坚持着。
  王源终于不耐烦了,低声和高仙芝商议,这种名分上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不如做出让步。否则没完没了。
  高仙芝也很累,点头答应了。虽然也许会让玄宗不开心,但谈不拢便要各退一步,否则和议便无法进行了。
  闻听王源和高仙芝不再坚持,倚祥叶乐长舒了一口,终于扳回了这一局,保证了吐蕃国最大的尊严。倚祥叶乐建议称之为兄弟之国,被王源一口否决。虽非大唐属国,但也不能平起平坐,兄弟之国,想得倒美。
  “我看就叫叔侄之国吧,我大唐为叔,你们吐蕃是侄儿,这样比较好。我大唐金城公主不是嫁给了你们的赞普么?听说育有一子,将来此子继位,不是我大唐皇帝陛下的侄儿辈么?叔侄之国的名分名副其实,就这么定了。再闹你们便是连伦常也不顾的野蛮之国了。”
  当王源说出这番话时,倚祥叶乐和额那儿古吓得差点滑下椅子,难道唐人竟然知道了国内的剧变不成?想了想不太可能,当真知晓国内的剧变,怕是早就趁乱进攻了,还怎会同意和议?
  倚祥叶乐也不再坚持,叔侄便叔侄吧,也不是什么太丢人的事情,事实也确实如此。只要不是臣属,一切都好办。然后双方又重新协商了每年进攻的驼马牛羊的数量,定为每年各一万头的进贡量,双方也都觉得还算满意。至于什么雪豹之类的附带的贡物倒不是倚祥叶乐不肯,而是这等野物踪迹难觅,连吐蕃国赞普自己的后花园都没有一只,更遑论每年给玄宗献上一对了。
  王源倒也不在乎玄宗能不能得到雪豹,后世这神奇的物种几乎灭绝,那么自己权当当一回动物保护组织的人,为后世子孙从这时候开始便保护他,于是亲自宣布取消了这个附加的条件。
  和议终于达成,双方都是筋疲力尽。看看天色已经是黎明时分,东方已经有了亮色,双方终于可以松一口坐在一起轻松的聊一会天。天亮之后便可各自将你和议的条款送回各自的朝廷让皇帝和赞普确认之后成为正式的协议。但作为谈判双方而言,任务已经了解,可以聊一些无干的话题了。
  倚祥叶乐终于还是忍不住翻出了王源的旧账,展示出在嶲州时王源亲笔写下的和吐蕃联合的那张协议,尽情的奚落王源。王源当然也不甘示弱,挖苦了倚祥叶乐被自己耍弄的团团转。两人一番撕逼,终于相互都解了气,天亮后各自满足的各回各营。


第660章 等待
  在等候朝廷确认和议条约的这段日子很是悠闲。因为无战事之忧,唐军只是做好日常的防备和训练便可,和之前剑拔弩张的情形相比已经是相差万里。剑南军的骑兵已经可以从匹播城下数十步内驰骋而过,而城头的吐蕃士兵只会是懒洋洋的瞥一眼,绝不会再有其他的任何反应。
  和平到来的如此之快,双方士兵也迅速的适应了这种转变,甚至可以说,他们才是和平局面的最大受益者,所以他们的适应也最迅速。
  身为主帅的王源这段日子过得也很悠闲。圣旨未到,和议便没有最后敲定,身为和议正使的王源便无法离开,兵马也无法撤离,只能在这里硬着头皮硬等。等待的日子虽然悠闲惬意,但却也无聊的很。高仙芝呆了数日憋不住,于是跟王源打了个招呼,带着千余名亲卫自回西北安西镇探家,承诺在圣旨抵达前赶回来。王源虽然很不甘心,但却也无可奈何,谁叫自己是玄宗亲自点名任命的和议正使呢?这时候副使可以偷懒回家探望妻女,正使却不能。
  不过王源倒也能理解高仙芝的心情,高仙芝率兵出征已经四个多月,来时他的小妾正临盆待产,他二话没说便起兵出征了。那可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快四十岁的高仙芝一直没有儿女,这个孩子对他是极为重要的,算算日子该已经出生了三个多月了。家信说是个儿子,高仙芝更是喜出望外,抽空回家去瞧一瞧也是情理之中。
  将心比心,王源虽然自己也想成都的妻妾和女儿,但起码自己身边还有阿萝和公孙兰陪着。某些方面而言,倒是解了些相思之苦。而且越是最后的关头,王源也越是不想虎头蛇尾,反正一个月的时间也并不长。
  七月的吐蕃国的高原,即便是一片贫瘠荒凉之地,但在这个季节依旧是很美的。顽强的花草也在荒原上盛开如锦,而且这里天更蓝,云更白,气温也不太炎热,倒是个惬意的地方。
  为了消磨这等待的时光,王源带着公孙兰和阿萝去了曾经去过的雪山山谷宿营数次。雪莲花已经过了盛开的季节,想采花是采不到了。但雪莲花没采到,姐妹花倒是采了几回。
  虽然阿萝和公孙兰一直就在军中,但男女之事王源一次也没在军营里做过。首先是在营帐中干那样的事情总是不舒心,而且也不保密,会被将士们知晓。另外军中有女子本来便已经是忌讳了,若是自己身为主帅却在军中花天酒地的乱搞,这会大大的降低士兵的士气,也会损害自己的威信。所以,在军中,公孙兰和阿萝都是单独的帐篷住着,最多是阿萝赖在王源的营帐里,两人亲亲嘴摸摸乳耳鬓厮磨一番便罢,真正的夫妻之事却也并没做过。
  而一旦离开军营到了雪山翠谷之中,那便无所顾忌了。阿萝又是个胆子大的,山野之间生活惯了的。于是山谷中的溪水里、草地上、树林中、岩石畔,都留下了两人爱的痕迹。几个月的憋屈也让阿萝变得狂野而大胆,种种王源以前要她做她却不肯的事情也都干了个遍,让王源爽翻了天。
  公孙兰是绝不肯跟着两人这么胡闹厮混的,自恃矜持的她虽然已经和王源有过那夜春宵,但当着阿萝的面她是绝不肯的。但王源怎肯放过,趁着阿萝进山林打野味的空隙,王源终于重温旧梦,在溪水旁的野花从中得偿所愿。公孙兰其实也并没有拒绝,过程中倒也满脸的享受。身为大唐的奇女子,虽然矜持但却从不矫情,既然已经委身于王源,公孙兰可不像一般女子一样矫情扭捏。正如她所言,男女之事如此美妙,之前的三十年都白活了,只是不想太过放纵罢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到了八月中,很明显,高原的天气已经有了秋高气爽的意味。高原之秋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便只是短短的一瞬间。树叶从绿便黄之后不久便开始飘落。进入九月之后,天气便该变的寒冷了。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山谷中,九月中最早的一场雪便会降临,然后雪水冰河开始重新凝固结冰,然后便是漫长的冬天的来临。
  圣旨比预想到来的时间要长的多,八月十七,正是和议送往朝廷的一个月的日子,按理说圣旨应该已经到了。但无论是墨脱城的唐军还是王源派往来路迎接的骑兵都没有见到任何宣旨钦差抵达的消息。而吐蕃一方倚祥叶乐已经催了好几次了。王源不免也有些焦急,照这么下去,岂非要被脱到寒冬的降临?到那时一切可都不好说了。
  王源开始不得不慎重考虑大军是否要后撤到墨脱城的问题。如果圣旨延误,挨到了冬天降临,那么这个和议很可能会成为废纸一张。吐蕃人很可能会利用严冬的来临对唐军发动反攻。王源可不认为唐军能和吐蕃人在严冬到来后交战还能占据上风。此次进兵从物资装备上可没有考虑到要在严冬作战。无论是士兵的保暖衣物还是营中的柴薪炭火等物资,军中其实都没有做任何准备。而在这种情形下,不要说交战,一场大雪下来,将士们便自己冻僵在高原上了。
  然而高仙芝也逾期未归,说好的一个月的时间赶回来,到了八月十七还没回来,这便有些说不过去了。是否要立下决断撤兵墨脱城,需要跟高仙芝商议。然而此人却迟迟不归,他手下的安西军兵马使封常清却也不能做主,只说等高仙芝做决断。王源有些生气恼火起来。
  八月十九日上午,王源正骑着黑马在军营后方的空地上百无聊赖的练习骑马射箭之术的时候,忽然有士兵来禀报说高仙芝高大帅从安西镇回来了。王源喜不自禁,骑着乌骓马疾驰往军营北边,远远看到北边荒原上,高仙芝骑着马左顾右盼正神色悠然的带着他的一千亲卫队正慢吞吞的往大营而来。
  王源看着高仙芝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一招手,赵青和谭平率一千亲卫营骑兵迅速集结。王源亲自率队,骑着黑马摆成冲锋阵型直冲向高仙芝的亲卫兵马。高仙芝远远看着王源领亲卫军冲锋而来,当然以为王源在开玩笑,所以倒也不甚在意。但当发现王源的亲卫营兵马竟然径自冲过来,似乎要和自己的兵马直接对撞在一起的凶狠样子,高仙芝愕然勒马,一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见王源带着亲卫营的一千骑兵猛冲向高仙芝的亲卫军,丝毫没有避让之意。王源的大黑马速度又快,就像一道闪电一般冲向高仙芝的马头。高仙芝下意识的勒马避让,王源却在冲到高仙芝马头的那一刻猛然勒住缰绳,乌骓马前蹄腾空人立嘶鸣,竟然硬生生的在高仙芝的马头前停住了冲锋之势。
  与此同时,谭平和赵青率领的骑兵也在千钧一发之际转向,绕着高仙芝的亲卫军两侧疾驰而过,将一大片尘土和烟雾留给了发呆的高仙芝和他的亲卫队。
  “这……王大帅,这便是你迎接我的方式么?”高仙芝皱眉扇着眼前的扬尘道。
  王源哈哈大笑道:“怎样?这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