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885章

铁十字-第885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禁连连点头:“主意不错,主意不错,你们德国人脑子怎么想的?为什么就比那些死板的美国将军好使呢?”
  “我们德国军官尤其是党卫军军官只有一个想法:誓死忠诚国家、保卫领袖,在德国,元首是我的领袖;现在在美国,您是我的领袖……”
  “说的真是太好了,真想把你的话砸给那些不知廉耻的将军和大人物听。”杜威兴奋地搓着手,“您看,等战事平定后能不能继续在美国效命?我可以任命你为总统首席军事顾问。”
  斯坦因纳笑了:“阁下,我是德国人,这样不太好,您还是要依靠麦克唐纳和赫尔等诸位军官,他们经受过国家社会主义教育,又和布尔什维克血战2年,对于政治、军事和领袖有不一样的理解,您没觉得他们和斯塔德将军之间有些区别么?有些话他们其实也可以说,但因为我是外人,是德国人,我说出来更顺理成章一些,而不是说他们没想到或不愿意。”
  “谢谢您的提醒,这次收复华盛顿,顾问团和各友军是首功。”
  “我们可能还不能掉以轻心,现在五大湖工业区基本都被赤色分子占领了,那里要想光复是件很麻烦的事。”
  杜威踌躇满志地去了五角大楼,被赤色分子围困多时的参联会见到杜威本人之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时间场面僵持在那里,只有国务卿杜勒斯不以为意,热情地和杜威拥抱,并夸赞道:“感谢总统阁下挽救了美国、挽救了美国人民。”
  杜威笑笑,转过头问参联会众人:“你们都这么想么?”
  金上将露出苦笑:虽然我对总统从德国借兵有不同的看法,但事实证明是我们错了,您是正确的;
  马歇尔道:陆军在赤色分子暴乱过程中发生分裂,我作为退役的陆军总参谋长,深表痛心,对总统阁下力挽狂澜、收复华盛顿表示钦佩。
  陆海两巨头一开口,接下去的调子都差不多了,虽然大家还有点不服气杜威,认为他靠德国人不算本事,但又不得不承认,要不是Ss亚美利加集团军和轴心舰队快速抵达,局面变成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呢。
  “大家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在华盛顿沦陷期间,各位坚守阵地,不与赤色分子同流合污我认为难能可贵,体现了一个合众国军人的高风亮节,我表示非常感谢。”
  杜威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又道:“当然,有功必赏,有错必纠是军队统帅的一大原则,在这次镇压暴乱的行动中,总参谋长麦克阿瑟将军办事不力,屡屡失败,不但直接导致赤色分子坐大,还损失了近10万部队,更把更多的部队退到居心叵测的野心家一边,波士顿保卫战第一次被敌人击败,第二次又被人疑惑而不敢追击,白白浪费战机,说明他无论平时对于军队管理和指挥,还是对于战役战术的把握和运用都存在缺陷之处,作为陆军的最高长官,他要为整场暴乱负责,负主要责任,所以,我今天决定撤去他总参谋长的职务,让他以上将军衔退役,现有波士顿部队交给布莱德利将军统帅,不知你们有什么意见?”
  马歇尔等人一愣,随即回味过来,杜威这是要行使总统权力,搞雷厉风行这一套了,他下意识地想反驳,忽然又觉得按麦克阿瑟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给个撤职处分确实不算重,换了自己肯定也要如此处理,于是便开口道:“道格拉斯虽然前前后后为国家立下了不少功勋,但不可否认,他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镇压中犯了不少错误,我赞同总统的人事调整设想。”
  马歇尔开口,克拉克以下都表示赞同,至于海军方面,他们本来就看麦克阿瑟不顺眼,自然是顺水推舟同意了。
  “从即日起,由克拉克将军接任总参谋长职务,统辖全国军队,指挥平定叛乱。”
  “是!”克拉克做梦也没想到这个大饼一下子就砸到了自己头上。
  “这个……总统,海军有一个陆战师在路上,是不是可以在华盛顿附近登陆,加强平叛力量。”
  杜威点点头:“同意,不过纳入总统卫队统一指挥序列,防止发生混乱,另外,大西洋舰队要尽快接管东海岸防线,轴心舰队很快就要返回国内,把剩余17万ss亚美利加集团军的兵力接送过来……”
  等这批部队赶到,杜威手中的兵力就会达到30万之众,不过大家什么毛病也挑不出来……





第44章 通向铁幕之路(45)
  “该死的杜威,该死的美共……”听到杜威和参联会一致同意解除他职务的消息,还在波士顿的麦克阿瑟感觉自己都快要气疯了。
  他并不认为自己做得少,反而认为如果没有自己连续组织防御特别是波士顿一线挡住美共军队并吸引有关注意力,杜威岂能这么容易在纽约登陆?可现在形势比人强,杜威抓住他屡战屡败、千里转进的问题大加抨击,更挟持现在总统卫队的滔天气焰而对自己动手。
  可不接受命令也不是回事,论政治实力,杜威是总统,是三军统帅;论军事实力,杜威手里光是13万总统卫队就超过了波士顿那5万残兵败将;论名望,现在收复纽约、费城、华盛顿的杜威的声望正在直线上升,这上面无论哪一条都不是麦克阿瑟能够抗衡的。
  看他这暴跳如雷的模样,布莱德利也很尴尬,因为参联会紧接着还下了一道秘令:如果麦克阿瑟不服从命令或有其他不轨行为,授权布莱德利予以制裁,必要时可采取一切措施。
  这道命令显然把布莱德利也坑了进去,他奉命也好,不奉命也好,回旋余地小了很多。
  最后麦克阿瑟咬牙切齿地从牙关里挤出一句:“杜威小瞧了美共,他以为拿回华盛顿就算是镇压了暴乱?这远远没到时候,而且,他引入德国舰队和叛军的事难道将来国会就没有想法?他许诺出去的几百亿补偿就这么容易实现?哼,咱们走着瞧。”
  发泄一通后,麦克阿瑟把部队交给了布莱德利,并暗示英国师提出请求——希望回到加拿大帮助防范左翼暴乱,麦克阿瑟原本是想试探一下杜威的底线,不过杜威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同意这个英国师从波士顿北上回加拿大!
  给他建议的当然还是斯坦因纳,后者认为目前不服从杜威的部队越少越好,英国人既然有异心,干脆就让他们回加拿大好了,谅丘胖子也翻不了天。杜威一想也是,当初扣押着丘胖子这4个师是为了防止丘胖子有实力将加拿大变成第二个大不列颠,现在德国已直接在纽芬兰驻军,并且发出了原子弹威胁,谅丘胖子也不敢蹦跶什么。
  更让杜威高兴的是,原本在华盛顿经常和他唱反调的国会现在也被美共裹挟而走,据说临走之前这批没骨气的家伙还投票罢免了他的总统职务,选举福斯特为临时总统,这样一来,他不仅摆脱了国会的掣肘,而且可以名正言顺地以行政法令治国。比起以往的层层沟通、反复协调,效率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倍。
  由于副总统爱德华兹也被美共掳走,现在杜勒斯作为他的副手承担的责任和担子更重,几乎是内政外交事务一肩挑了,他忧心忡忡地看着杜威在思想作风和行为方式上发生改变而无力劝说
  与喜气洋洋的杜威相比,一路零落撤退的苏维埃众人就是惊魂未定了,现在美共虽然还控制着包括匹兹堡、底特律、克利夫兰、芝加哥等五大湖工业区核心城市,但在杜威宣布收复华盛顿并签发全国性平叛命令以后,局势就完全逆转了。
  以往一波又一波转变立场准备投奔美共的军队忽然停住了脚步——不知道他们是被总统卫队势如破竹的进攻势头吓破了胆还是因为杜威收复华盛顿,美国重新又有了正统之后他收住了脚步,重新恢复到停滞不前的状态。
  现在,困守底特律的苏维埃政权也是一片混乱,虽然单纯从交战结果上看,从纽约到华盛顿只损失了6、7万人马,但随着地盘不断沦陷,防线不断后撤,整个苏维埃内部都变得不稳起来,崔可夫竭尽全力率领在波士顿的5万军队撤退,结果中途零零落落逃亡的居然将近三分之一,而其他主动撤退的人员中逃亡的人数也不少,很多工人阶级见势不妙,脱下才穿了没几天的军装或者甩掉右手上的赤卫队袖标,摇身一变又变成欢迎杜威总统光复纽约、华盛顿的好市民了。
  特别是少数族裔和黑人群体,美共起事时他们没少参与打砸抢并放火,等杜威部队一到,举起右手行举手礼最早、最快、最欢腾的还是他们,充分印证了墙头草哪里风大往哪里倒的特点。
  “特派员同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看起来所有反革命力量已全部勾结在一起了……”面对当下纷乱的局势,托马斯再也没有取福斯特而代之的想法,而是忧心忡忡地考虑怎么过关。
  “必须整顿军队,目前的军队凝聚力、战斗力太差……”马林科夫沉吟道,“同时必须争取工人阶级的支持。”
  “用什么来获取他们的支持呢?”托马斯苦恼地说道,“美国农民不缺土地,分土地是刺激不了他们的;美国工人的待遇和劳动强度也还好,资本家我们已镇压了,怎么争取他们的支持呢?”
  这个问题同样也是马林科夫深感苦恼的地方,他发现美共不但自己缺乏革命基础,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工农阶层也缺乏革命基础——既不像中国革命那样有对土地渴望的亿万农民,也不像俄国革命那样有对自身处境深恶痛绝的工人阶级,美国无论农工,只要肯卖力干活都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只有社会最底层,那些好逸恶劳的混混、黑人才经常过不下去——可他们也不是美共所能依靠的革命主体。
  “只有一个办法,实现股份化改造,让目前我们控制的企业全部转化为全民所有制,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拥有股份并享有收益……”
  “这样能行么?”托马斯疑惑地问道,“现在这些企业重点是要生产军备所需要的物资和武器,怎么可能拿来分红?”
  “分红是以后的是,工人阶级至少比我们懂得股份制的重要性,资本家不就是凭借资本压迫人民么?现在我们把资本转化为全民所有,不等于取消了压迫,让工人阶级翻身当了主人?”
  “那……那将来党怎么办呢?”
  “党啊……好办,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分配预案要经过党的同意才行,企业管理要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党不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领导人民,在经济决策、企业经营上也要高度介入,指挥统筹。”马林科夫补充道,“我们在俄国就是这么干的,所以你看,俄国工人阶级的待遇、我们用的设备比不上美国,但我们产出来的坦克并不差,数量也很庞大。”
  托马斯点点头,这一点他是相信的,不止一个人和他说起过红军坦克比美国坦克更好的事了,当然,世界上论坦克最好的还是德国——不过这没有可比性。
  “托马斯同志,您不要对革命感到悲观,革命的路还很长,目前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必须咬牙坚持住。”





第45章 通向铁幕之路(46)
  “顾问阁下,您为什么不主张我立即向五大湖区快速追击呢?”
  “阁下,不是我不想追击,而是目前部队面临不小的困难……”斯坦因纳掰着手指头一条条列举起来,“第一,美共占领了五大湖区,我们的装备和后勤供应断绝,只能利用现有库存和缴获的产品;第二,军队从德国出发渡海而来到一鼓作气收复纽约华盛顿,需要短暂的休整;第三,目前情况不明,您不能贸然出兵,万一失败,您那些墙头草的部下会把您推出去当替罪羊;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目前您手里只有13万军队,其中8万是可靠的亚美利加集团军,还有5万是其他陆军部队,您的声望、您的地位和价值全部押宝在这8万军队身上,如果有个闪失,怎么收场?”
  杜威想了想便沉默不语:美共再弱,目前也有20多万正规军队和近50万民兵组织,而轴心舰队返航后,他手头失去了舰炮群和舰载机攻击群的掩护,实力大幅度下降,现在海军虽然已接替了东海岸防御任务,但大西洋舰队对于进攻五大湖区是帮不上忙的,而空军现在自顾不暇,当家人阿诺德上将在医院里被美共截获,最终因不肯合作而在几天后含恨去世,参联会里安排的空军二把手本来是斯巴茨,结果麦克阿瑟横插一杠,要把和他相熟的肯尼提上去,闹到现在也没一个服众的人选。而空军在平叛中的分裂同样十分严重,投奔美共的部队虽然不如陆军那么触目惊心,但前前后后也达到了近500架的规模,相当于东海岸四分之一的机组站到了美共一边,要想重新组织起来支援进攻需要更多时间。
  “那我们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就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