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862章

铁十字-第862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戴高乐剖析得这么清楚,乔治六世叹了口气:“我和温斯顿大概是回不去了……也不知道美国人会怎么处理我们。”
  “所以,这也是我今天前来拜访的意思……”
  “您的想法是?”
  “今后欧洲各国的政府可能被迫解散,但我们在战争中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不会消退,我希望今后大家还能互相支援、互相鼓励,如果希特勒真的能够实践诺言建设一个共同繁荣、发展的欧洲,让德国领导我并无意见,但如果德国只是以欧洲联盟为借口,实际上是要奴役欧洲各国人民为德国的野心卖命我是不会容忍的……我们必须再次团结起来抗争!”
  “美国人怎么看?”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通过这次战争我完全看透了美国人,从本质上说,美国人要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和德国人没有什么区别,你们难道忘记了么?是谁帮助德国恢复经济的?是谁同意德国重新武装起来的?是谁坚持置身事外、不对欧洲大陆进行支援的,没错,就是美国!如果美国人能在1939年9月而不是等到1941年年末就将他们全部军事力量摆出来,德国根本不会如此猖狂!”
  乔治六世和丘吉尔都摇头,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呢,如果硬要指责美国人,美国人也有一肚子火可以发:上次大战美国费心费力支援了欧洲,明明实力已是世界第一,战后却被英法联手赶出了国际政治舞台最中心的位置,什么好处也没得到——凭什么吃过一次亏的美国人还要再上当?若不是罗斯福力排众议提前让美国开始扩军备战并且通过租借法案,美国说不定到1944年都不会参战。
  丘吉尔苦笑道:“如果你的人不愿意回法国又不想再待在美国的,可以到加拿大来,虽然我目前自身难保,但安排一些法国朋友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种话戴高乐也只能听听笑笑:丘胖子当初为了阻止法国舰队落到德国手里而动用弩炮计划直接痛下杀手时可没这么客气,结果却起了反作用,不但没能最终阻止法国舰队落到德国手里,而且还造成法国人普遍更仇视英国——德法世仇,德国打我们还情有可原,至少还算是骑士般的战争;英法是盟友,却偷偷摸摸背后下刀子,这算什么?比卑鄙小人都不如……
  可现在再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对也好、错也好,今后都不重要了……今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中心将不再是戴高乐、不再是丘吉尔,甚至不再是法兰西、不再是大不列颠了……





第3章 通向铁幕之路(3)
  10月17日,也就是杜勒斯和里宾特洛甫终于就美德停战协定达成原则一致意见的前一天,德国进行了第二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
  这一次原子弹爆炸依然是在索马里试验基地,相比第一次试爆,这一次要成功得多,一个Me…464三机编队执行了空投任务,其中一架Me…464投下了腹部那颗圆滚滚,将近4吨重的大家伙,然后以最快速度脱离,其余几架飞机则全力以赴打开仪器搜集爆炸效果,炸弹带着降落伞慢慢悠悠往下落地,在距离地面大约700米时发生爆炸,迸发出比第一次更猛烈、更强大的威力。
  根据仪器最后测定,原子弹最终爆炸当量相当于4。95万吨tnt炸药,完美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说明专家组进行的针对性调整完全是准确的——不仅起爆时间要压缩,核装药再减少一点量不会影响爆炸效果。
  同时也通过实验证明原子弹通过飞机空投并进行空爆是完全可以的,同等当量下空爆的杀伤半径比地面爆炸要增加一倍以上,虽然核心地带的杀伤力略有下降,但核心区的杀伤威力已经过剩,减少一点不会影响效果,反而覆盖范围的扩展可以有效弥补原子弹的实际作战威力。
  空投成功也就证明了可以进入实战使用范畴,虽然德国空军还不敢打包票说完全夺取制空权,但至少晚上去空投一颗原子弹是有把握的,这就足够达成实战目标了。
  大岛浩从凯特尔这里打探到的有关“原子弹条件下的特种登陆战课题”实际上是《高堡奇人》第47稿中的部分内容,但这显然是故意放出来咋呼人的,否则凯特尔怎么能向一个外国大使阐述得这么清楚?实际上德国学界和军方非常清楚,别说2万吨原子弹没这个威力,就是5万吨的原子弹都不可能实现计划中所描述的,构建寛逾200公里的核辐射无人带,摧毁个把城市倒是可以办到,但真要靠原子弹打登陆战,似乎还不太理想,别的不说,这中间时机就很难把握。
  至于原子弹通过潜艇投放实现水下爆炸,德国倒是想试验一下,可惜一来没有多余的原子弹,二来没有足够的军舰来实地试验,现在德国主力战舰不多,脑子有毛病才会把战列舰送去充当核试验的道具,所以只能放出消息骗骗日本人和美国人,至于真实情况,想必他们也不懂。
  这一手还真把世界各国给唬住了,现在大家拼了命地在打探原子弹的消息,实力强的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都在筹划着自己建造,实力弱一点的也在考虑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英法并不是对核武器一无所知,恰恰相反,英国当初是有核武器开发计划的,而法国虽然因为战争缘故中断了计划,但现在法国经济形势不错,又在谋划独立国防,所以对这件事也很上心。
  没错,法国人在全面谋划恢复国防体系,虽然总兵力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达到欧洲第一陆军的地步,但至少在装备研发上是不甘落后的,除了火箭为了赶进度从德国引入外,其余重型坦克、喷气飞机、直升飞机乃至突击步枪都在从头开始研制,倒不是说法国现在就有东山再起、与德国再唱反调的用意,而是军工在法国工业内占比也不小,德国军工订单结束后,法国军工必须找到其他适合自己的产品才能生存下去,研发更好的产品势在必然,再说德国也说了,今后欧洲防务是统一招标,哪个公司的产品好就采纳哪个公司产品为欧洲标准产品,法国经济界、军工界人士自然也要跃跃欲试——能拿到欧洲分享的蛋糕可不容易。
  至于原子弹,贝当和达尔朗连学术带头人都选好了,由著名和物理学家居里夫妇的女婿——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挂帅,(这是非常难得的一幕,夫妻结婚后保留了双方共同的姓氏,主要是居里这个姓氏太有名),然后准备开始建造重水反应堆。为试探德国的态度,贝当还故意向德国发出信件,希望能得到挪威重水工厂的重水。
  对这个要求,霍夫曼感到非常棘手,因为如果他不阻止,那么法国最终会成为核大国;如果他予以阻止,则法德关系直接就会下降,现在正好是欧盟的关键时刻,他不能冒这个险。而且历史也告诉他,法国人无论如何是要独立发展核武器的,别说和德国捆绑在一起,就是原历史时空与美国绑在一起,法国还是独立发展了核武器,因为最终是阻止不了的。
  最后他只能一方面表达德国愿意提供核保护伞,一方面又同意法国拿到重水去搞“实验研究”——鬼都知道这些研究是用来干嘛的。所以霍夫曼非常急迫想要把德国核武器的威力迅速提上去,5万吨级是一个里程碑,他给苏尔计划下了命令,到1946年3月份前,必须有3颗用于实战状态的原子弹,同时要求博特等炸弹派推进下一个项目——核聚变炸弹。
  现在炸弹派也明白了,用一个小型原子弹充当核聚变炸弹的引爆器非常合适,二级核反应之后迸发出的威力能直接将核聚变炸弹的威力提升到百万吨级当量这个门槛上。
  除了威力扩大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小型化,4吨实在是太重了,超过了现有所有火箭的运载能力,霍夫曼急切地希望他们能尽快将弹头缩小到2吨以内,这样除了飞机,他精心准备的6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就能派上用场——提前跑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抢占一个好身位么?
  至于日本、英国发展原子弹的决心,他也认为可以理解,所以同意日本购买离心机、发电机组的请求——反正遏制不住,不如先发点财也好,事实上就连经济非常困难,人民连解决肚子问题还有一些困难的斯大林同志不也在筹划着研制原子弹么?
  当然现在这些国家除美国之外,很明显都低估了研究原子弹的难度和耗费资源的数量,大家还是以原来的目光在看德国,认为德国花了几年时间就搞出了原子弹,他们花同样时间或者花略多一些的时间也能摆平,却完全不知道德国是因为有了霍夫曼这个穿越般的存在再加上对橡树岭的惊天打击才最终抢跑成功,他们要重头再起,难度依然不小,所以霍夫曼对保持目前的核优势还是很有信心的。
  在霍夫曼眼里,让德国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有核国家或许办不到,但让德国成为核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他认为可以实现。





第4章 通向铁幕之路(4)
  “这是德国人提出的最后议和条款,据里宾特洛甫说已经过希特勒过目,原则上初步认可……”杜勒斯叹了口气,在白宫和杜威汇报道,“虽然这不算正式同意和批准,但起码德国人还算是有了一点认可的态度,大的反悔和调整是不会了,接下来就看我们的态度,当然,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德国人不会有大调整,同样也不允许我们有大的调整。”
  “算是最后通牒?”
  “算……也不算……因为这几乎是德国人把明牌告诉了我们。”杜勒斯沉吟道,“德国人的态度很奇怪,我甚至感觉有些捉摸不透,在某些时候让我感觉德国有些急躁,希望小的条件就不要再纠结了,一致通过就好——这算是快速议和的想法;在某些时候又顽固得可怕,仿佛一点也不着急,甚至还在琢磨各种各样的新手段将我们彻底摧毁,这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很容易就从里宾特洛甫这个人的谈判作风看出来,说句实话我不愿意诋毁一位外国的外交部长,但他在谈判中有些时候真的是非常业余……和德国老牌外交谈判专家和专业人士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比如牛赖特?”
  “对,论专业谈判技巧肯定不如牛赖特先生,但偏偏是里宾特洛甫牢牢占据了外交部长这个位置,而且在国社党内还有很高的地位,四巨头排不上,五巨头总归有,据说希特勒对他还信任有加……虽然偶尔会说几句香槟酒贩子之类的俏皮话。”杜勒斯也表示非常迷惑不解,“不过,与传统欧洲政治家相比,我们习惯性常用的手段可能用不着,比如施加压力、虚张声势或者咬文嚼字这一套……他完全不吃这一套。”
  “这恰恰说明他能当这个外交部长的原因,他的外交路线不是基于外交部的策略和德国面临的形势,他是服从于希特勒的指挥棒……这可能是老资格外交家看不起前波西米亚下士的原因所在,他们总以为只有他们才懂外交,没想到元首是个不按常理和套路出牌的国家领袖。”杜威沉默中说了一句,“我们以前对德国外交关注太少,总以为是私人和裙带,或者是令人厌恶的党内决定,恰恰相反,德国的外交是很灵活的——他们前一秒能和斯大林签署互不侵犯合约,过几天就能打过去,这种固有的思维惯性恰恰是正统派政治家们做不到的。”
  “张伯伦就吃亏在这个上面。”
  “好吧,明面条件我都看完了……”杜威叹了口气,“老实说没什么惊喜也没什么特别过分,基本都在我们的预料中,关于另外一件事,谈得怎么样?”
  “这件事有一定的变化,里宾特洛甫向我转达了希特勒的意见。”
  “他怎么说。”
  “加200亿,我帮你摆平!——这是他的原话。”
  “笑话,他哪来这么大自信,他以为这是德国,他被人顶礼膜拜,说出来的话一条都不能改?”
  “不,他真有自信,而且我认为他能办到。”
  杜威的脸色忽然变得精彩起来:“他不会要派德国人帮我们维护治安吧?”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杜勒斯苦笑着说道,“他不同意调马修的军队,第一认为不一定可靠,第二认为这些部队他要扣着,他给我们提供另外一支军队——人数将近25万的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
  “上帝!”杜威脸色终于变了。
  “给他们200亿,这支部队将完全服从您的指挥,由少部分德国教官团带队,经过全套国家社会主义教育洗脑的前合众国军人们……他们在东线和斯大林的军队打了2年仗,用德国人的说法,美国人不是不会打仗,是美国将军不会打仗!”
  “嘿……这句话真新鲜。”杜威的脸色忽然变得精彩起来,“让参联会这帮窝囊废听到了会怎么想?”
  “但这是个很残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