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817章

铁十字-第817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发言人还轻描淡写地描绘了所谓“墨西哥难民”危机,说“这纯粹是无意识的盲动,将加强3个国民警卫队师强化边境管理”,显然这是参联会为防止更多类似事件发生而采取的亡羊补牢之举。虽然动用2万多部队进行搜索,也从皇帝号船长处了解到了部分信息,对突击队的渗透方式已有所了解,但依然没能抓捕逃亡的斯科尓兹内和艾尔弗雷德,倒是借机抓获了以往的通缉犯和墨西哥滞留者,让华盛顿哭笑不得。
  杜勒斯向杜威汇报了参联会的决定,后者长叹一声,陷入了难堪的沉默:对这种明显粉饰太平的报告,他自己也觉得难以启齿,但不这么说,直接就会面临崩盘,在撒谎维系与坦白崩溃之间,杜威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对参联会的其他决定,杜威迟疑地问道:“您觉得目前军事上还能维持么?”
  “短期内德军也无力进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们现在担心德国新式武器,从目前态势看,不但威力巨大而且无法防御……连飞机撞火箭这种事都办不到,可见问题极大,卡门教授领衔的专家组已经认定,落在橡树岭的火箭射程至少超过1200公里,那种类似飞机的巡航火箭至少有600公里射程。”
  巡航火箭射程杜威容易理解,因为雷达室跟踪了全过程,对来龙去脉一分析就清楚了,但弹道火箭这个射程让他很是疑惑:“从百慕大到橡树岭超过2000公里吧?1200公里的火箭是如何打到的?”
  “从侦查的情况判断并结合以往战例,专家们认定这是利用船只抵近发射造成的,德军发射的位置他们也基本能够予以确定范围。”
  “这是个十分为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东海岸城市带全面处在德军火箭威胁之下,不但门户大开,且无法防御,这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杜威明白杜勒斯的意思,到现在为止,美国东西海岸已称不上安全了,西海岸在珍珠港沦陷后也会面临重大威胁,对美国政府而言,真正的危机现在还开始:别看美军在其他战线节节败退,对国内而言基本没受到什么影响——除了纽约、西雅图落下过炸弹外。
  “继续作战我们处于极其不利的态势,美国人民还没有做好这种残酷战争的准备。”杜威能听懂杜勒斯的言下之意:这是要求尽快和平的委婉说法。
  其实杜威一上台也是要求和平的,问题是他要求的和平和愿意承担的代价与目前的现状出入较多,而且越陷越深,就像一个赌徒,老想着回本我就不赌了,没想到越陷越深,本钱越来越少,别说回本,就是想减少损失都不可能了。





第64章  和战之间(6)
  “这两天接触的情况怎么样?”
  “先把照会发给了德国方面,德国人态度很强硬,而且希特勒似乎有恃无恐。”杜勒斯叹气道,“打掉曼哈顿计划后,德国对我们的底牌就摸清楚了,更糟糕的是,现在有这么一颗定时炸弹在,下一步要采取方略都十分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听他说起这个,杜威忍不住就是怒火冲天:泄露曼哈顿计划这种绝密消息在他看来是不可容忍的,如果让他抓到人,他恨不得将对方碎尸万段。可这种愤怒现在只能压抑着——损失毕竟是造成了,这一点再追悔莫及也没办法。
  “您对新的条件有想法么?参联会那几个滑头有想法么?”
  “他们没有明确态度,只提了两条,第一,夏威夷的赎买政策必须维系,吊着日本这口气,用金钱换取时间;第二,优先考虑和德国媾和,特别是德国舰队这次损失惨重后,日本联合舰队实力一下子凸显,必须在日德内部挑起矛盾。”
  这个意见概括起来就是:拖住日本,先和德国。参联会将领中只有特纳、克拉克主张日德一起和,其他大部分人士都还是主张先和德国的。
  “至于我的想法,还需要征求您的意见……”杜勒斯略一沉吟,合盘托出了他的想法:
  第一,双方势力范围以现有实际控制区为准,有关领土变动予以追认;
  第二,美国退出委内瑞拉和累西腓,德国退出百慕大,亲美巴西政权考虑将其独立,领土具体商议;
  第三,承认巴拿马运河国际共管,由国际组织派遣警察维持秩序(美国作为该组织一部分也派员参与),美国船舶应该享有无条件通过权;
  第四,以恰当的名义给欧洲提供400…500亿美元贷款,不过欧洲必须给予美国资本体面且公平的贸易权。
  其他几条杜威能咬牙认下来,但巴拿马这一节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杜勒斯解释道:“专家们经过论证,认为可以在尼加拉瓜开凿条件更好、更有价值的运河,我们可在事后予以建设,规避巴拿马运河的管理——一旦美国船只不通过运河,运河还有多少必要存在?”
  “这倒也是一个说法。”杜威想了想,“这大概是你的初级条件吧,您最终让步到哪里?”
  “如果其他方面谈判有利,最终让步是两条,第一,牙买加承认为英国海外领地;第二,承认纽芬兰为大不列颠领土,不过由丘吉尔政府进行统治,这样既满足纽芬兰归属大不列颠的领土要求,又不至于对我们造成损害,同时还能把加拿大和大不列颠切割开来。”
  听杜勒斯谈到自治领问题,杜威忽然想到澳新,下意识地追问怎么办?
  “澳新问题非常难解决,德国势力不断渗透进入新几内亚,据说已建立了德国亚洲领地,并公然宣称要恢复威廉二世时期在亚洲的全部势力范围,日本方面态度暧昧,暂时看不出这是为了攻略澳新才释放的烟幕弹还是德国人的真实想法,总而言之澳新是目前非常棘手的一件事。”
  “如果……”杜威直勾勾地看着天花板,犹豫半天之后蹦出一句话,“我用新西兰和日本换夏威夷怎么样?”
  “不行,这万万不行。”杜勒斯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这么做一方面是损害我们在盟国中的威信,另一方面是把澳大利亚往德国的怀抱里推,这是绝对难以接受的,哪怕让英国全盘接受澳新都比把新西兰让给日本好!”
  按杜勒斯的意思,只要在欧洲范围内寻找机会离间德国的联盟体系,这个国家必须具有影响力,同时又不甘心目前的地位,最恰当、最显著的目标是英国,其次是法国,再次是意大利和西俄。如果把澳新送给英国——哪怕是爱德华八世领导的伦敦政府,英国就会拥有不逊于德国的力量和地盘,3年、5年或许看不出变化,10年、20年后难道英国会屈居德国之下?
  “这样啊……”杜威为难地说,“那一旦丢失夏威夷,如何对国内交代呢?”
  “只能赎买了……”杜勒斯叹息道,“日本是个穷国,连续战争早已债台高筑,我不止一次地听德国人说日本欠了德国很多债,所以他们能接受赎买政策,人员能赎买,岛屿自然也能赎买,我打算把萨摩亚、中途岛连同夏威夷一同赎买回来……”
  “价格呢?”
  “300…400亿美元。”
  “这么大笔经费国会不会批准的。”
  “但这比打仗省钱得多,而且……”杜勒斯诡异地一笑,“我也没真打算把这300…400亿全送出去,这么大笔钱肯定要分期付款,日本人肯定也要求物资而不接受其他方式——这样我们就能争取时间,等那个大炸弹造好……”
  “他们不是说大炸弹要推迟很久么?肯定会比德国晚。”
  “是要推迟,不过抓紧点一年也够了,至于比德国晚也不是件事——我们比日本早就可以了!”杜勒斯狠狠一咬牙,“用赎买争取一年时间,等待大炸弹完成,等待海军实力恢复,我们可以向日本连本带利索回这一切。当然,这必须内部掌握,不能宣扬,所以一年内政府必须忍辱负重,只要政府不倒台,国会怎么骂我们都可以……为了子孙后代,这个骂名我们必须背起来。”
  说是“我们”,首先这口锅是杜威的,后者苦笑几声,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最后自我解嘲地说道:“将来评选十大最无能的总统,我一定名列榜首。”
  杜勒斯宽慰他:“真正的爱国者看得到我们的努力,我相信子孙后代也能理解我们,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以智慧和勇气把战争停下来——在战争造成彻底的、不可逆转的损失之前停下来。”
  “我原则上接受了,不过细节问题容我再考虑考虑。”
  杜勒斯点点头:“我初步定4月7日再去一趟欧洲,我们内部还要再讨论并达成共识,但其他有关议案……”
  “就按你们商议的办。”杜威叮嘱了一句,“告诉多诺万,他的Cia也要把追查叛徒作为头等大事,胡佛的FBI在明处查,他的人要在暗处查,这个鼹鼠不揪出来,美利坚永无宁日!”





第65章  和战之间(7)
  时针静悄悄划过1945年4月,关于橡树岭袭击这件事,德美双方居然不约而同地没有大张旗鼓宣扬。
  美国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吞,早在元首伦敦遇刺后德国人就宣布要报复,现在看来该报复就是针对橡树岭的行动,美国大声嚷嚷抗议除了徒增笑柄之外收获不了什么;对德国而言,袭击橡树岭虽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反过来也会暴露德国正在开发核炸弹项目,会引起欧洲盟友间的普遍疑惑和不安,考虑到德国超级炸弹项目还未成功,霍夫曼暂时不想如此招摇,对外只强调了加勒比海战役的胜利和对中美洲各国的解放,对内才谈一谈“末日审判”的意义——为德国争取了时间。
  现在德国主力舰队不能出战,不过北海号、前卫号即将服役,加上在百慕大分舰队的力量,海军实力暂时无忧——发起进攻实力不足,保证海上运输还是有把握的,至于破坏英美海上运输线的任务就交给了U艇。美国人差不多也这么想,大量动用潜艇部队试图在加勒比海破交、扼杀德军的补给体系。但美国此举的成效不如德国显著,这既有德国补给体系不如美国繁杂和庞大的缘故,更有美国潜艇水平和人员能力远不如同行的问题。
  虽然美军能使用的潜艇基地比德国多得多,但真正能在加勒比海一线活动的潜艇也就是50余艘,而且以中小潜艇为主,大型潜艇都在分心西海岸夏威夷问题。在明确赎买和撤退政策后,美军一边从明面上用货物从日军手中交易平民,推迟日军发起最后进攻的时间,一边又调集更多潜艇和飞机进行偷运,偷运重点是两个——来程偷运燃油,回程偷运人员。
  关于特种运输,特纳鬼点子还是比较多的,在洛杉矶特快、旧金山特快之外,又拟定了空中特快:他认为如果夏威夷打算放弃,便不必在考虑余留战备燃油——留着也是给日本人当战利品。同时也不再避讳谈撤退问题,仿效敦刻尔克大撤退拟定了夏威夷大撤退行动,要求所有远程运输机开足马力向西海岸撤退人员,运输潜艇在回程时也尽可能携带人员撤退。这样做成本虽然高昂、代价不菲,但相比4000美元/人的赎金,这么搞在经济上还是合算的。
  而在政治上搞撤退比搞赎买并可取、更积极一些,这一点连杜威也表示认同——赎买是问题,撤退可不是问题。
  为防途中遭遇截击,所有撤退行动均安排在夜间,潜艇如此,重型运输机也是如此。美军停滞已久的战略空运又再一次派上用场:一般撤退飞机深夜10点起飞,飞行4000多公里后抵达西海岸已是清晨,降落不成问题;反向飞行同样如此,深夜起飞,清晨落地,并让战斗机负责进行最后400公里护航。
  对美国人的举动,日本一开始不太清楚,偶尔的机会才发现其中猫腻,不过舰载机夜间截击也是件麻烦事,试验几次效果不好后联合舰队干脆就放弃了——反正美国还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资,谅这些飞机也运不出多少人。
  联合舰队的参谋显然低估了美军的空运能力——美军战略空运部队虽屡次损失,但在补充来自中国、俄国(东俄)机组后,目前又有700多个熟练机组,配合程度非常理想(战略空运机组不纳入2000个作战机组范畴),每周可以执行2次任务,每次动用300架左右飞机。由于参联会嫌C…54C…47的运输量还不够过瘾兼之前期作战中大量损失,特意加强了C…69战略运输机装备,一架飞机可挤进去100多人,一周就可撤退6000人;每条小鲨鱼潜艇在拆除所有与作战有关设施后还可撤退近150人,一次动用20多条潜艇又可撤退3000多人,当然潜艇效率比不上飞机,一个月才能进行一次轮回,但潜艇比飞机更安全些,隐蔽性也更强,基本用于运送各类重要官兵。
  自夏威夷围困以来,美国已先后赎买了平民4万余人,又通过抢运手段撤退了近8000官兵和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