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75章

铁十字-第75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麦克唐纳太太说道,“二位请进吧,为证明我的清白,请您和这位先生一并帮我打开这个箱子查验物品,我在一旁看就可以了。”
  “愿意为您效劳。”一路上两人对已对这个体积不大、分量不轻的箱子早就发生好奇心了,一直想看个究竟,考虑到封条和上面的交代,两人就按捺了下去。现在既然得到收件人的认可,两人立即拆去封条,打开了没上锁的皮箱。
  里面的东西打开一看以后,两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在一旁观看的麦克唐纳太太也是满脸震惊之色:包裹里一片黄澄澄的颜色,全部是长方形的金条,他拿起一条来看,发现有10盎司的标志,监制方式一家瑞士银行。整个皮箱里一共有十条这样的金条,加起来一共是100盎司黄金——这是一大笔财富。
  她自己也愣住了,怎么会有人给自己这些?另外两人不禁对那封信更加好奇与热切起来了,也露出了深深的怀疑。麦克唐纳太太看了看两人这番表情,便把那份密封的信件重新递了过去:“既然事情透露着怪异,信件由两位念给我听行么?”
  “乐意为您效劳,太太。”
  杰拉德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口,抽出信纸念了起来:
  “尊敬的麦克唐纳太太:
  我们是德国国防军兰克突击队的成员。
  首先,请允许我们向麦克唐纳先生的不幸离世表示诚挚哀悼和最深忏悔!他是我们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在生命最后一刻依然为国家利益而奋斗的英雄,是一位真正的无名英雄。
  10月初的时候,我们奉命进攻了位于白金汉郡布莱奇利庄园内英国军事情报机构设立的密码破译基地,我们杀掉了在那里工作的所有密码破译人员,其中也包括麦克唐纳先生,这真是一个让人十分悲伤的时刻。
  从我们个人角度出发,我们与每一位遇难者都没有利益冲突或者私人仇恨,甚至我们的带队长官阿尔伯特…兰克还与您的丈夫有着良好的个人关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能为有麦克唐纳先生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自豪——他永远感谢麦克唐纳先生对他的关照与帮助,在他略显得灰暗的剑桥求学生涯中,与麦克唐纳这位高贵绅士的交往是其中为数不多的靓丽色彩。遗憾的是,我们深处彼此对立的两个阵营,我们的国家和军队在浴血厮杀,我们作为宣誓效忠国家的军人别无他法只能履行职责为国家效力,我们相信在这一点上麦克唐纳先生和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
  在这次行动的最后,由于熟悉情况且情况紧急,为掩护我们撤退,兰克长官穿上麦克唐纳先生的衣服并冒充他本人引开了前来追击的英国部队,他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了其他队员的安全撤退。这是执行行动必要的权宜之计,但这一点可能会给麦克唐纳先生的名誉造成损害,给您的家庭带来误会,我们表示再一次的道歉,如有需要我们可以委托中立第三国出面澄清。
  这次一同送上的除了我们最诚挚的哀悼和道歉之外,还有100盎司重的黄金——这是兰克长官的最后交代。本来想给您英镑的,但考虑到战争期间外汇管制与银行转账问题,我们选择了由瑞士银行制作的黄金并由我国驻西班牙大使转交给贵国驻西班牙大使。这些黄金是他和全体突击队成员个人积蓄和奖金购买的,没有半分钱官方资金,我们不认为这些黄金能够抵消您失去丈夫、子女失去父亲的痛苦,这只是最微不足道、最难以启齿的补偿,希望您不要推辞。
  在临分别前,兰克长官可能预感自己将遭遇不幸便向我们透露了一个秘密——一个原本他以为至死也不会说出去的秘密:其实他一直是您最深的仰慕者,只不过限于身份和条件,他一直不敢将这种话说出口。我们考虑再三,决定将这个秘密转达给您,希望不会加重您的思想负担。
  我们希望这种战争与杀戮的痛苦只加之于我们这一代,愿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在一个联合起来、彼此和睦、共同发展的欧洲,那里没有战争杀戮,只有友好互助,愿我们的下一代能与您的下一代彼此结下深厚的兄弟情谊。
  虽然一直没有确切消息,但我们认为兰克长官已在行动中遇难了,如果这样的话能否请您委托红十字会给他寻找一个可靠的墓地,费用方面我们会承担,等将来战争结束后我们会将其迁回德国本土;如果兰克长官为英国政府所俘虏而依然健在,我们希望您能够看在剑桥校友的份上去看望他一次……”
  信件还没有读完,麦克唐纳太太已是泪飞化为倾盆雨。
  “这位德国突击队长……兰克先生……额。”杰拉德感到很尴尬,但有些问题还是得问,“与您,与您的先生是什么关系?”
  “他是我先生在剑桥求学时的校友与朋友,同样也是我的校友与朋友,他是一位品行高洁、学识出众的人才。”她盯着这两个人,一字一顿地骂过去,“一个曾经愿意效忠大英帝国,却屡屡被类似于你们这样的官僚拒绝的剑桥大学毕业生,最后迫不得已选择了德国——给我们造成了无尽的灾难,是你们而不是他毁灭了那座庄园,毁灭了我的家庭。”
  “太太,非常抱歉,这真是一出人间悲剧





第三卷完。东线的事情下一卷再说。






第4卷 诡谲:风起太平洋





第1章 伸向太平洋的手(上)
  1942年10月6日,当意大利空军军官穆斯塔克利中校再次驾驶Sm。75ga型飞机稳稳停在东京郊外军用机场时,他长长地松了口气:即便已是第二次执行这样的飞行任务,长达6000余公里的航行过程仍让他筋疲力尽,好在第一次经验发挥了作用,他不但圆满完成了飞行,整体耗时还比第一次减少了近2个小时。
  离开座椅,元首情报副官、新近被授予中校军衔马克西米连…冯…科尔一边舒展着因久坐而显得有些麻木的肢体,一边透过舷窗观察周围的景象,片刻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穆斯塔克利等机组成员笑着说道:“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我觉得日本貌似变化不大啊。”
  对方耸耸肩:“只要美国人不来轰炸就是好的。”
  “不管怎么说,日本还是一个相当迷人的地方,我当年在这里担任外交官时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故地重游还是别有一番感受,真羡慕你们啊。”
  “羡慕我们?”穆斯塔克利中校苦笑道,“应该是我们羡慕您才对。我上次飞过来时一路上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结果日本人爱理不理,丝毫没把我们放在心上。您这次一来连他们的外交部长都惊动了,看,来迎接您的那不就是外交部长本人么……”
  科尔知道穆斯塔克利说的是实情:三个月前这群意大利机组已飞过这样一次,当时他们携带了大量的德意与日本方面的外交和作战文件,经由克里米亚半岛机场出发穿越苏联领空,于次日晚上10点到达由日军控制的包头机场然后加油后转飞东京。这群可爱的意大利人最初还沾沾自喜任务自己是开辟欧洲—远东新航线的开拓者,没想到日本方面对此十分冷淡,半个月后他们驾驶飞机返航并最终降落在敖德萨机场。穆斯塔克利原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决定再也不去想什么开辟轴心空中通道的事情,没想到5天前他接到从罗马传来的消息——德国人要去东京,让他再执行一次飞行任务,面对日本人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迎接态度,他就有点生气。
  “是啊,怎么能不羡慕你们呢?”科尔用俏皮的口吻说道,“当我只能和这些冷冰冰的扑克脸打交道、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时,你们却可以无忧无虑地和天真烂漫的日本女孩子进行亲密接触、放松心情,我难道不应该羡慕你们么?”
  这话一出口,机组成员立刻哄堂大笑起来。
  “我怎么听说亚洲女人的观念普遍害羞呢?”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例外……”科尔用男人们都懂得的暧昧口气说道,“这里是男人的天堂,你会享受到最细致周到的服侍,过得就好像从前的贵族王公一般。特别是他们的歌舞伎和澡堂令人非常愉悦,里面的姑娘们虽然没意大利女性那样热情奔放,但在温柔似水方面却毫无疑问大大胜出一筹。我唯一担心的是各位的身体,别返航时直不起腰来。”
  “哈哈哈。”周围一圈猥琐的笑脸。
  “好好去玩吧,别给那位外交部长省钱。”科尔迈出机舱,快步走向迎面而来的日本外相谷正之,恭恭敬敬地一个标准日式鞠躬,“拜见大臣阁下!”
  “哈哈哈,科尔君,别来无恙?”虽然谷正之是9月17日才刚刚上任的外务大臣,但彼此间一点也不陌生,科尔在日本任职时古正之在外务省任职,两人当初就有了交集;当古正之赴欧洲担任奥地利兼匈牙利公使时,科尔也同行返回国内任职,两人在欧洲亦有了一段交往,因此算得上是熟识,上来就是热络的寒暄。
  “听说阁下刚刚上任,我就立即赶来拜访了。”科尔一边说,一边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递了过去,笑道,“元首听说您对收藏很感兴趣,又听闻我们彼此是旧相识,特意嘱咐我将这份礼物送给您。一点心意实在不成敬意。”
  “这是什么?”一听德国元首亲自给自己送礼,古正之两眼放光,大感荣幸。
  “您可以打开看看。”
  打开以后周围人全部发出惊叹,那是一把镀金的限量版勃朗宁手枪,在阳光的照耀下煜煜生辉,十分惹人喜爱。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古正之一边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手枪,一边言不由衷地说道。
  “我们可是多年的老朋友了。”科尔调侃道,“难道阁下地位高了、官职升了就看不起我了么?”
  “岂敢岂敢,听说您最近在元首身边很受重用?”
  “一般一般,副官里排名第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对科尔此次来访日本方面予以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对方官职虽然仅仅是中校,但身份地位却非同小可——是德国元首次席副官兼帝国特使,某种意义上直接代表了元首的意思。因此不但安排下榻在最好的宾馆,还派出外务大臣亲自前往机场迎接。
  礼节性拜访完毕之后,科尔忽然说道:“外相阁下,这次我前来负有特殊使命,需要您为我引见贵国陛下。”
  “你要见天皇陛下?”古正之大吃一惊,“有什么事非要捅到陛下那里去么?恐怕首相……”
  他想说首相东条英机会很不高兴,众所周知东条权力欲极盛,自己一个人身兼首相、陆相不够还兼任过一段时间的外相,前段时间才把外相职位让出来。如果德国特使不与东条英机沟通上来后直接就觐见裕仁天皇,不但与惯有程序不合,而且容易遭到东条的反感。
  “我在日本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知道这位首相大人是什么性格么?只是事关重大,我有不得不见贵国陛下的考虑。”
  “连我也不能随意面见陛下,您想觐见必须有合适的理由。”
  “我有充分而必要的理由。”科尔信心十足,“我不但有政府出具的全权证书,还带来了元首的亲笔信,从对等谈判的角度来说应该可以见到陛下本人了。”
  “只是……那个……”古正之犹豫着说道,“其他人都好说,就是首相这里……您为什么不尝试先与他沟通一次呢,如果他认可的话事情办起来会事半功倍。将来您总是要和首相打交道的,关系处得太僵对两国邦交不利,对您开展工作更不利。”
  “我知道这个因素,但我不能和他去说——说了我怕更加见不到贵国陛下。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将肩负推动日德邦交的主要使命,元首和外交部长已下了明确指令,敝国驻日本大使也需要服从我的指挥与安排。”科尔骄傲地说,“我提供的都是事关日本根本利益的重磅消息,首相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认为对他不利。如果您能负责推动此事,加上我和您的私交,再加上元首给您的礼物和认同,将充分说明您的地位和价值,这对您将来地位巩固是有额外好处的,难道您甘心一辈子做个受人钳制、有名无实的外相么?”
  科尔在接受霍夫曼交代的使命时已精心考虑了有关方案,决定以他最为熟悉也有交情基础的古正之为突破口,霍夫曼表示全力支持,只要能达成目的怎么办都可以。所以科尔也不是云里雾里和古正之绕来绕去——日本人拥有特别的腹语艺术,他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会被绕进去然后绕晕,干脆还是直接挑明了说。
  果然,古正之听到这番话后脸色大变,他万万没想到几年不见的科尔居然一上来就给了他如此犀利的一将军。他苦笑着说道:“科尔君,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敝国掣肘太多,很多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