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691章

铁十字-第691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夜间是贴着古巴近海海岸线走,甚至干脆在古巴帕德雷港过夜,等天亮后再上路,再由飞机继续提供护航……
  这样一路走下来,美军船队第一天在古巴过夜,第二天在海地过夜,第三天在波多黎各过夜,第四天在多米尼克过夜,第五天在特立尼达过夜……依靠加勒比海港口和岛屿众多的优势,只在白天行动,夜晚就去港口躲避——每个港口都布上防雷网。看上去样子狼狈且速度慢,但效果很好,损失急剧减少。
  就算是这么走,走到累西腓也就是花上11天左右,时间拖长近一倍,但损失率下降到不足5%。同时,这套不开夜船的体系还适合了美军现在新手操船居多的局面,有助于减少夜间行动的差错和失误率,颇受下面好评,一下子就把局面扭转过来。
  这套战术也逼得邓尼茨把远程潜艇主力从加勒比海海域抽出,专心致志部署在南大西洋,一面隔断南非航线——那儿可没岛屿供美国轮船每天夜里躲避;一面琢磨潜艇埋伏阵,准备下一次用于攻击美军主力舰队。至于加勒比海的破交重任,他准备让水面舰艇部队去执行,可惜后者实在太忙,实在顾不过来。
  “这套反潜体系有点意思,我们也可以学,发电报给军令部,告诉美军的新战术,让他们在南洋和印度方向尝试。”冢原沉吟后道,“这么看来,德军下一步行动目标是南非了,知道具体的进攻时间么?”
  “暂时不确定,可能还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德军正往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囤积物资,每天都是川流不息的商船队。”草鹿龙之介问道,“我们是否继续执行原计划?”
  “执行,也算给德军帮个忙,帮助他们分散一下美军注意力。”冢原笑道,“用我名义发表吧!看看对美国有没有震慑力!”
  9月27日清晨,还没从德国元首演讲冲击波中缓过神来的美国媒体忽又接到日军发来的明码电报通稿——《告美利坚合众国民众书》。
  “……美国政府一再不顾本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福祉,一再对日本政府的和平愿望置若罔闻,一再对日本领土、船只、飞机和军队加以攻击,为还击上述无礼举动,大日本帝国联合舰队代理司令长官、海军大将冢原二四三率联合舰队全部主力前来进攻,近期主要攻击目标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沿海地带、相关岛屿及其他军事设施,因我军无法准确区别军用与非军用目标,为避免伤及无辜,本司令官决定予以提前告知:
  请广大美国人民收到此公开告知书后立即着手应对,尽量向内陆地区疏散,不能疏散的应为自己寻找就近的防空洞、避炮洞,并为此准备足够的清水和食物……进攻最早将于加利福尼亚时间10月1日凌晨后发起。
  本次进攻中舰炮攻击范围为沿海30公里,舰载飞机攻击目标为沿海500公里,请上述范围内居住的民众接本通知后立即撤退,请相关报社、电台、地方政府、民间机构与志愿者组织尽快将实情告知民众,切勿隐瞒或误导。
  本司令官对进攻可能造成的无辜生命与财产损失深表遗憾,请普通民众在事后向本国政府索赔——他们为满足黑心军火商、垄断寡头、投机政客、野心军官等不可告人的目的,一再敌视日本、一再拒绝日本和平诚意,一切损失均应由他们承担。
  自即日起封锁太平洋东岸各海域,盟军片帆不得出入,发现即予摧毁!”
  “日本人要来进攻西海岸?这不是在开玩笑?”杜鲁门在参联会紧急召开的碰头会上罕见地发了火,吼道,“决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鉴于目前的形势,杜威也应邀参加会议,他的语气要平静些,但问的话很尖锐:“上次堀悌吉进攻纽约,我正好是纽约市长,那次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破坏,使无数民众对战争的信心蒙上阴影。现在请诸位将军告诉我,这件事可能发生么?如果会发生,我们该如何阻止?”
  特纳硬着头皮出来解释:“联合舰队理论上可以办到这一点,这份电报我们用三角坐标法进行了测定,推断敌军大致位置在珍珠港东南方向2000海里处,距离洛杉矶的直线距离大约还有2300多海里,预计4…5天之内可以抵达。虽然我们摧毁了日军不少油轮,但他们还是能拿到补充,因此我认为油料并不是制约日军行动的关键因素,至少现在还不是。”
  “那怎么才能制止他们?”
  “目前太平洋舰队阵容不整,根本无力应对日军主力舰队,只能依靠飞机特别是重型轰炸机进行拦截。”特纳苦笑,“一旦敌人接近到距离西海岸1000…1200公里,我们就有机会发现并攻击他们。”
  “有机会?”杜威的眉头一下子就皱紧了,“意思是不确定?”
  “是的,远距离上发现敌军舰队不但需要天气、风向的配合,还需要一些运气。另外,夜间除非特殊情况,很难发现德军舰队。”特纳看杜鲁门脸色很不好看,赶紧又补了一句,“不过在500…600公里范围内发现敌舰队相对而言更容易些。”
  “这几乎也是敌军飞机的攻击圈,上次他们就是夜间来袭的!”杜威为此深感苦恼,“既然你知道日军现在何处,难道就不能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么?”
  “我们缺少先发制人的手段,太平洋舰队不是日军对手。”
  “不能派飞机或潜艇先去削弱敌舰队实力么?或者我们先在日军要攻击的位置进行针对性部署,将攻击扼杀在初始阶段。”
  “抱歉,阁下,实在办不到,寻找海上目标本就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雷达只能看100…150公里远,任何搜索都必须依赖有经验的机组进行侦查。再说,西海岸很大,鬼知道日本舰队要打哪一段。”
  “那你说怎么办?”杜威不满地瞪着特纳,“再多困难也不能成为我们束手无策的理由。”
  “第一,加派飞机进行勘察,尽可能保持跟踪;第二,强化各地区防空防御体系,降低敌军进攻能力;第三,撤退并疏散人群——也不用全疏散,重点几个大城市保住就好了,比如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萨克拉门托、波特兰、西雅图,哦,顶多再加个拉斯维加斯,那儿距离海岸线大约400多公里,基本是日军飞机的攻击极限。”
  特纳说完,杜威开始发飙了……





第116章 美利坚的前途(完)
  杜威有点被激怒了:“特纳将军,您在说些什么您知道么?就刚才您口中提到的这几个城市就差不多聚集了几百万人口,还有大量的工业设施,是你随随便便一句话疏散就疏散的了吗?”
  “那就只能让平民躲防空洞了,反正过去我们轰炸德国时,德国人也这么干!”特纳耸耸肩,“国土防空不是我的责任,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阿诺德接了一句:“为应对日军对夏威夷的攻势,我们从西海岸抽调了不少机组去夏威夷,目前防御力量比较薄弱,不过这两天我会想办法部署200…300架喷气机过去,另外再转移一批其他飞机。”
  “能达到多少?”
  “熟练战斗机飞行员600…700架吧,再多也没有了。”
  杜威一听心都凉了:美国西海岸海岸线长达2000多公里,只有600…700架飞机,意味着100公里海岸线上只能有30多架飞机——他看过情报,联合舰队主力至少有400架以上的飞机。
  “这可不行,阿诺德将军,务必想办法加强。”
  “加强?”阿诺德声音陡然提高了几个分贝,“怎么加强,抽调东海岸的飞机去增援?万一德国人来打东海岸还管不管?或者抽调南美的飞机去西海岸?然后下次人家指着鼻子骂我说不掩护李奇微集群?或者干脆放弃夏威夷,把那里的飞机抽回来?”
  “那可不行,那你就变成卖国贼了。”特纳冷笑道,“还是按我的策略,大城市尽可能疏散,小城市和郊区就不用去管他了,炸弹落下来也砸不到几个人。当初陆航天天去炸德国,也没见德国人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啊?多炸几次民众自然就有防空意识,损失也不会很大。”
  杜威脸一沉:“德国是德国,美国是美国!两国国情不同,怎么能一概而论?我们必须想出办法来,否则没法对人民交代。”
  特纳火了,一拍桌子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你来指挥算了,一天军校都没念过的人,动不动就对军事部署指手画脚,你懂什么?你不过就是个和谈大使,凭什么对参联会的讨论说三道四!”
  “你!”杜威怒目相视。
  “特纳,你怎么和杜威先生说话的?还不赶紧道歉?杜威先生将是下届总统。”李海忽然想起华莱士事件中特纳这个刺头就和杜威不对付,赶紧站起来打圆场。
  “下届?”特纳冷笑到,“这说明他目前确实还不是总统。至于下届,我不干了!他爱找谁想办法就找谁去!”
  说罢也不管其他人怎么想,“砰”地一声摔门走了,留下满脸惊愕的其他人……
  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阿诺德也戴上军帽走了,临走甩下一句:“诸位先慢慢讨论万全之策,我会遵照你们的策略执行的,我先去西海岸部署战斗机防空了。日本轰炸你们不必过于担心,了不起我引咎辞职就是了。”
  只有杜鲁门一声不吭地坐在位子上,不喜不怒,那意思仿佛在告诉杜威:“你以为当总统这么容易?等坐上这位置你就知道了!”
  杜威无奈地转过头对杜鲁门道:“总统阁下,平时参联会就这么开会讨论的?我真是长了见识。”
  杜鲁门苦笑几声:“大家都憋着一肚子火啊,军人嘛,情绪就是如此,你不要太放在心上。”
  新任第一副总参谋长、陆军中将克拉克站起来打圆场:“总统阁下,杜威先生,虽然日军要进攻西海岸不太有利,但我认为还是有两点积极因素。第一,这说明目前联合舰队主力离开了中太平洋海域,正向西海岸而来,可为尼米茨将军率舰队顺利突入夏威夷创造机会;第二,在这种情况下,优先与德国谈判停战、接洽和平在军事上是有利的,对民众也有个体面解释。”
  克拉克这句话让杜威脸色和缓了下来,也有了一定的台阶可下。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商议,参联会最终达成如下意见:
  1、既然日军告示已发,那索性大大方方公开,在西海岸重点城市由国民警卫队负责进行一定程度的疏散;
  2、利用这两天抓紧部署防空设施如雷达、高射炮、探照灯、战斗机等等,持续增强反空袭能力;
  3、陆海航持续加强搜索,如能找到日军舰队,尽可能优先摧毁之;
  4、催促尼米茨舰队尽快赶到珍珠港并完成舰艇维修与整补,并视情况许可考虑截击返航的日军舰队;
  5、与德方通过第三国渠道接洽停战——由杜威负责。
  会议到最后只剩下了杜威和杜鲁门两个人,杜威有些不太高兴地说:“看来罗斯福总统把这批军官宠坏了,他们对您不是很尊重啊。”
  杜鲁门在心里冷笑两声,面上却一脸无奈地摊手:“我能怎么办呢?我都不是民选总统,不就是个过渡角色么?现在金上将、马歇尔上将两位陆海军人物又因病脱离指挥一线,接替他们的尼米茨和麦克阿瑟又还在海上漂,工作只能大家一起想办法喽……”
  杜威当然知道杜鲁门未尝没有给自己一点下马威的意思,像阿诺德这样的反应他认为还可以接受并容忍——军人总是有点脾气的,但特纳这么跳他可万万没想到,再一想起李海那张皮笑肉不笑的老脸,他又觉得很是恼火。
  整个参联会,除去没见到人的尼米茨和麦克阿瑟,就只有陆军克拉克、海军休伊特还算是老成持重,大西洋舰队司令米切尔也是个滑头,问他何时能准备好,他始终没个确信,只一味推脱困难很大。
  沉默了许久,杜威说了一句:“听说斯普鲁恩斯将军的身体康复得差不多了,是不是能够把他重新召集回来参与有关工作,他……”
  杜鲁门点点头:“我也有此意,过两天也让他来参联会上班好了。你的和平接触要快一点,军事情报系统分析德军很快要对南非动手,一旦这个筹码丢失,我们在谈判桌上可能将付出更多代价。”
  让杜威参加会议、引发杜威和参联会众人的冲突、让特纳跳起来率先发难等一连串事件当然是杜鲁门预期之内的想法,杜威只是单纯的以为军方或者杜鲁门要给他一个下马威,反正他对此无所谓——上台后他本来就打算要清洗一批人,现在给下马威跳出来正好方便他将来下手,连一丝犹豫都不会带。
  但杜威并不明白杜鲁门的真实想法,下马威这种事完全属于意气用事,成熟政治家是不屑采用的,他有更深层次的追求,而特纳的“表演”则加剧了这种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