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619章

铁十字-第619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莫斯科方向、中亚方向、外高加索方向还在进行交火,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漫长的战争终于到了最终结束的时刻。
  当天下午,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在索菲亚签署了停战备忘录,并就和平条约最终文本编撰交换了意见,双方外交部人员将共同派人起草《停战条约》,并最终决定在6月30日前在索菲亚签署。
  《索菲亚条约》虽然还未成文和生效,但所有人都明白,大战已度过了他的转折点,所有人将目光投向了西面……





第12章 帝国夕阳(上)
  “什么?俄国人投降了?”消息如同一颗2000磅炸弹落在唐宁街的地下室里,把所有人都炸得跳了起来,丘胖子手哆哆嗦嗦,连雪茄也捏不稳,刚刚6月份的天气,额头已是大汗淋漓。
  “是的。”艾登面无表情地说道,“赫斯得意洋洋地给汉密尔顿公爵发了苏德停战议和条款,斯大林格勒已在撤军了——那地方顶了德国人足有2年!”
  “消息可靠么?”
  “可靠!”
  丘吉尔不敢说什么,颓然地坐下去,很快电话铃响了。
  “我是孟席斯,我有重要情况向首相阁下汇报。”
  “我是丘吉尔,你说。”
  “我们在俄罗斯解放军里的线人告诉我们,苏德停战了,红军正从斯大林格勒撤军!为传递消息,我们死了2个情报员。”
  “我知道了,我在商议对策。”
  “消息被证实无误了。”丘吉尔冷笑道,“没想到斯大林还倒在我们前面,回头他还能在位置上坐得稳?”
  “首相,今天我们不是来幸灾乐祸谈斯大林的,我们想和您谈谈大英帝国。”
  “谈吧。”事到如今,丘吉尔反而冷静下来,大马金刀地往椅子上一坐,“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把我抓起来交给希特勒?和谈的条件具体是什么?”
  艾登、艾德礼和三大军头互相对望一眼,不约而同地摇摇头。
  “您误会了,我们没这个意图,您还是可以好好做您的首相,区别只在于是在伦敦发号施令还是在渥太华发号施令。”
  “好吧……”丘吉尔叹了口气,“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和谈条件,你们说来听听?”
  “基本条件和前面说得差不多,皇家海军舰队交出、军队控制在50万、德国驻军30万,多余武器装备全给德国,经济与工业合作……”艾登面无表情地说道,“给我们和给黑猫的条件是差不多的,无非黑猫还有2条,加入轴心并对美宣战,作为回报,德国同意向委内瑞拉方向扩大英属圭亚那领土,把巴拿马运河交给我们管。”
  “这个不行,我不同意,德美谁胜谁败,现在还远远没到见分晓的时候,就算是德国胜利美国被迫停战,如果我们驻扎在巴拿马,你们以为美国人就不打过来了么?”丘吉尔摆摆手,“说不定会以加拿大的名义打过来,到时候变成两个英国开战了。”
  大西洋两岸“一边一国、一英各表”是大家共同默认的政治原则。
  “那么,就只有我们和希特勒签了?”艾德礼叹了口气,“或者您来签这份合约,我去加拿大?”
  “不行,我去加拿大,你们不是罗斯福和杜鲁门的对手,他们都是心狠手辣之辈,只有我这种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人才行。”
  众人没有笑,也没有人觉得首相是给自己脸上在贴金,论政治手段和腹黑本事,还真没有人比得上丘吉尔。首相不是败于政治,首相是败于军事。
  “另外,不愿意留下和德国人合作的人我要带走,无论技术人员、军官还是其他上流人士,我还要把2艘装甲航母也带走。”丘吉尔皱着眉头问庞德,“还有多少天才能服役?”
  “再过2周就可以。但是,恐怕您带不走军舰。”
  “为什么?”
  “德国人指名道姓要这几艘军舰。甚至还表示,如果当初我们不出动飞机轰炸德国舰队,他们兴许考虑让您带走一艘,但我们炸沉了他们2艘舰队航母、2艘轻型航母,德国海军恼羞成怒,坚决不同意!”
  “混蛋,我一定要带走呢!”丘吉尔有点恼羞成怒
  “他们不保证任何军舰安全,冰岛起飞的攻击机将击沉一切军舰,另外……”艾登叹了口气,“德国人给我们3天考虑时间,3天后如果我们不同意,他们就恢复轰炸,并在爱尔兰登陆,到时候再停战就不是这条件了。”
  因为冰岛战役,德国提出额外条件:驻军年限延长5年,要求英国为德国提供3000台航空发动机并建造15万吨军用船舶。如果再在爱尔兰登陆,那后续和谈条件就更加苛刻。而打冰岛极大耗费了皇家空军的燃油和飞行员,再打爱尔兰战役就更加力不从心。爱德华八世对伦敦的愚蠢行为已十分不满,再加上舰队一节上的“欺骗”,更是出现巨大分歧,但如果他没有得到主流中立派的支持,他没法入主伦敦——这一点黑猫本人是异常清醒的。
  “我们可以不接受和约,抵抗到底,迫使希特勒付出更高代价。”
  布鲁克冷冷说道:“您的想法没有前途更不理智——苏德即将停战,东线战场上绝大多数德国兵力都会撤回,那不光是西欧德军有得到1万多架飞机、300…400万军队的事,意味着整个欧洲的工业力量和工业资源都会压在大英帝国头顶,大英帝国上一次能和全欧抗衡还要追溯到拿破仑战争时期,即便那时候在欧洲还有声援我们的力量,现在……”
  丘吉尔被他驳得哑口无言,他很想推卸战败的责任,但问题是众人并没有让他承担失败的责任,只让他承认失败的事实。
  “好吧,没军舰就没军舰,这么多人怎么走?”
  “德国人同意给2艘巡洋舰,一部分人搭乘巡洋舰走,一部分人通过重型轰炸机和运输机走,我们还有近200多架4发运输机,正好可以拿来撤退。”艾登面无表情地说,“您可以先安排可靠的人去纽芬兰打前站,这个时间窗口德国人会给我们的,正如他们给俄国人时间窗口从斯大林格勒撤军一样。”
  丘吉尔朝众人扫视了一眼,问道:“你们有人和我走么?”
  包括三大军头在内,大家都默不作声,无人响应。
  丘吉尔有点儿气急败坏,但又不能发火,只能咬牙切齿道:“军方一个人也没有么?我靠美国人打仗?大英帝国堕落到这个份上了?”
  “亚历山大上将愿意和您一起走,托维上将代表海军走,特德中将代表空军走,另外留在华盛顿的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包括迪尔元帅、萨默维尔上将等都将归入您的指挥。”艾德礼缓缓说道,“军事指挥官您不要担心,从上将到少尉,我们都会按比例配足的,各大家族都会派子弟前往,名单正在不断更新中。”
  听到亚历山大这个逃跑将军的大名,丘吉尔就有些恼火,但其他陆军将领都不可能,斯利姆、威尔逊甚至奥金莱克都在印度打仗,肯定回不来,而且他们很多人与丘吉尔关系不好,像韦维尔直接就表示“傻子才跟他去加拿大”。
  而且艾德礼刚才代表众人说话并且说名单已在开列之中,丘吉尔更是一惊: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这些人都已串联好了,甚至连各大家族都沟通到位了——这几天他们干了这么多事?
  至于各大家族的名单,丘吉尔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一半核心力量去加拿大,一半留在本土——套路和当初红白玫瑰战争时期分别效忠一模一样。
  “克莱门特,我走之后是你来当首相么?”他注视着艾德礼,开口问道。
  “也许是吧,不过还要看议员投票的结果。”艾德礼被他盯得有些心里发毛,虽然大家开会之前就商量好了,如果胖子今天还不肯就范,那就要采取断然措施罢免他的职务并宣布最终结果了,否则黑猫那里也等不下去,但现在丘吉尔这么单刀直入,他还是有点感觉棘手。
  “那么,驻英国这10多万美军你们打算怎么办?”丘吉尔冷笑道,“你们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瞒过这么多人。”
  “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之一。”艾德礼这时候略微恢复了一点平静,“德国人要求我们收缴这些美国人的武器并要求他们投降,如果我们办不到,他们就自己来,这是个很困难的要求。第一,我们很难向部队解释为什么要对美国友军下手;第二,我们不能诉诸武力,任何诉诸武力都可能引发一场英美战争,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影响彼此甚至美加关系;第三,我们更不能让德国人来收缴;第四,德国人也不同意放他们回美国……”
  “他们自己知道么?”
  “知道情况,现在非常紧张,冰岛陷落后加剧了彼此的不信任感,美国人目前的警惕性很高。”
  “怎么一个高法?”
  “差不多相当于英人英舰的水平吧。”庞德补了一句,“还有美国货轮和其他平民,也面临这样的棘手情况,但这个德国人没有强制要求,只要求收缴美国军舰和船只,其余美国人不作为俘虏看待——或者让他们留在英国自食其力,或者通过第三国遣返。”
  丘吉尔闭上眼睛想了一想:“我有个主意,可以处理你们的困难,不过风险很大……”
  “您说说看?”
  丘吉尔立即讲了他的观点,众人听完后眼睛瞪得滚圆,这样也可以?首相真是……真是!
  “这样恐怕会有……”
  丘吉尔冷笑一声:“方案我给你们了,你们讨论2天吧,2天后我来听答复,行就行,不行我去加拿大了……”





第13章 帝国夕阳(中)
  “根据丘吉尔首相发来的电报,证明苏德已经停战,目前正处于洽谈媾和阶段,他那里已撑不下去了,一群议员、内阁大臣甚至几个军方领袖在逼迫他接受德国的和谈条件。”国务卿赫尔向杜鲁门报告道,“情况到了非常危急的关头,迫切需要我们拿出应对方案。”
  杜鲁门按住额头,竭力不让暴跳的血管冲击太阳穴,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问道:“消息可靠么?”
  “我们没有其他消息渠道,德国人还未公布,但莫斯科的外交人员表示,他们察觉到了政治风向以及机构的不同寻常之处——仿佛在为迁徙做准备。”
  “大英帝国也顶不住了?”
  “顶不住了,英国虽然还有几百万军队,但没有海军,同时缺乏各种原料特别是燃油,根据他们透露,燃油最多还能支持4个月,但最要紧的航空燃油非常稀缺,如果再维持冰岛战役的出击规模,只能最多支持2周,他们已无力再战。”
  “这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坏消息,这意味着美利坚很可能要孤军奋战了。”
  “另外,首相有一份密电,问我们同不同意他执行‘D日’计划。”
  “这是个什么计划?”杜鲁门好奇地问道。
  赫尔看四下无人,便悄悄附在杜鲁门耳边说道:“当初总统派多诺万上校担任特使,和丘吉尔首相说好一旦情势不利且他提出请求,我们在英国的部队将协助他稳定大局,坚持抵抗……”
  杜鲁门震惊地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他当然懂赫尔口中这番话的意思——“稳定大局”就是政变的代名词而已。
  “这……这……”杜鲁门张口结舌,“总统同意这个计划?”
  “是的,当然只是口头同意。”赫尔想了想,“参联会三位主要军方代表应该也知道这件事,您不妨再问问他们。”
  “还有谁知道?”
  “可能还有霍普金斯先生。”
  杜鲁门点点头,范围倒是不大,都是罗斯福总统的心腹和得力干将,他想了几分钟,决定不能鲁莽,搞政变这种事不但违背美国体制,而且还造成人心不稳。于是答复道:“我有数了,一会将召开参联会讨论这个问题。”
  赫尔点点头,知道他压力太大,也不便再火上加油。
  昨天与杜威的政策与形势分析辩论会上,杜鲁门感觉应付起来很吃力,从媒体的印象来看,大家认为杜鲁门很委屈,很多责任不该是他背负的,但既然他在这个位置上就必须承担责任。杜威发难的焦点有两个:
  第一是杜鲁门对华莱士的“迫害”,认为杜鲁门现在执行的策略与华莱士当初声称的几乎没有区别,为什么当初杜鲁门要用“叛国”这种字眼来攻击对方?现在杜鲁门自己是不是在叛国?
  第二,大战打到现在这份上,军事屡屡受挫,财政开支如流水一般支出,究竟该如何解决?
  对第一个问题,杜鲁门认为情况不同、时间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甚至巧妙地引用了一个反例——“珍珠港事件以前,反对日美开战、主张日美和好是爱国者;珍珠港事件后,主张日美开战才是爱国者,只差短短几天,判断标准就改变了,改变的不是说法,是客观现实!”这个反例虽然牵强,但勉勉强强算是应付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