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226章

铁十字-第226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洋战场返回的光辉级),不挠号(刚刚在美国得到修复),四艘战列舰:约克公爵号、安森号(均属从太平洋战场回归的乔治五世级),伊丽莎白号、勇士号(均属伊丽莎白级),能以他们为核心构建非洲舰队。”
  伊丽莎白号和勇士号都是1941年末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内被意大利人操鱼雷炸沉搁浅的,一艘预计2月末在美国得到修复、一艘预计3月初在南非西蒙斯顿得到修复——由于印度洋海战中盟军损失了大量主力舰,因此对战舰修复工作格外卖力,几乎是加班加点赶工,均比历史进度要提前完工。
  “如果将大西洋舰队的支援兵力加上去,我们在力量上会有较大宽裕——他们还有内华达号(内华达级)和田纳西号(田纳西级)两艘战列舰也将于3月初完成现代化改装,另外他们还可以额外提供2条重巡洋舰,2条轻巡洋舰,4条护航航母和全部运输舰,然后还能利用南非海军的众多小型护卫舰。”
  内华达号与田纳西号其实也因为前线需要兵力而提前结束现代化改造过程的。
  “这力量其实不算小了。”庞德难得地说了一句大实话,“单从规模看甚至已超过了火炬计划当初的兵力,如果剔除日本海军,意大利与德国海军全部加起来是打不过我们的……”
  大家一片沉默,美国人估计也这么想,所以才逼迫英国必须发起进攻。
  “问题是日本海军还在啊。”托维分析道,“如果考虑他们,我们在海军力量上依然偏弱,除非再把本土舰队拉过来。”
  “这不可能,他们还得盯着德国人,本土舰队的力量已降到了最低限度,不能再抽调了。”庞德马上否决了这个想法,“我们不是要和轴心海军打一次总决战,那不符合我们的目标和利益。”
  “等待也不是办法,谁知道日本海军什么时候回南洋?拖延下去只会导致肯尼亚陆军全军覆没。”
  “首相的首要目标是希望能固守直布罗陀。”布鲁克元帅向众人解释道,“这是锁住敌军不能冲向大西洋的关键锁链,大西洋航线维系着大英帝国的海上生命线。”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英美高层的关键分歧在这里:首相希望保住直布罗陀,因为直布罗陀以西是大不列颠的生命线;而美国人希望保住非洲的军队,因为这是美国陆军最宝贵的种子。然后是更大的沉默:马耳他丢了不影响大局,直布罗陀丢了就把地中海彻底丢光了,而轴心进攻直布罗陀似乎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大家认真讨论后觉得也不能怪美国人不关心直布罗陀,或许他们已认定直布罗陀保不住了。
  “能把这支舰队部署到地中海去么?”丘吉尔问道。
  “不不不!”托维急了,连声说,“不能放到地中海。”
  开玩笑,这点兵力如果放进地中海与轴心三国海军直接对垒,两成胜算都不一定能有。
  “加上本土舰队的兵力呢?”丘吉尔还不死心。
  “这……”托维想了一想,迟疑地说道,“要看德国人怎么打,他们打登陆战我们会有优势,可万一德国人从西班牙过来打陆地战呢?”
  这是一个避重就轻的答复——没直接回答关于与轴心海军交战的胜负问题,只表示对直布罗陀未来地位的怀疑:打登陆战有把握守住,打陆地战只怕守不住。
  众人纷纷表示认可这种观点,经过多年经营再加险要的地形,直布罗陀拥有最为坚固的要塞与岸防体系,如果还能得到本土舰队支援,轴心海军胆敢发起登陆作战的话一定会损失惨重。可问题德国并不一定要从海路进攻,他们还有从西班牙进攻这条路,那样海军就不起作用了。
  “德国人会从西班牙借道进攻么?”丘吉尔也感觉地面战争防不住德军,“弗朗哥会彻底倒向德国人么?”
  “很难说西班牙会不会撕下中立伪装。”布鲁克犹豫了一下,为难地解释道,“弗朗哥心里怎么想我们无从判断,但至少目前看还没这个迹象。”
  在一般人眼里,西班牙当然是铁杆亲轴心的,不然也不会向东线派出志愿军——蓝色师团,但英国人敏锐地发觉弗朗哥似乎更像一个投机分子。为稳住西班牙人,英国在很多方面做出了让步,让他们赚了不少钱,美国也很担心西班牙中立态度的动摇,一个劲地在想办法做西班牙的工作——有关犹太人交易过程中西班牙这条渠道是美国官方是半公开支持的,为的就是让西班牙人能捞取实惠,不过美、西之间还有美西战争的旧恩怨可不那么容易化解。
  一直没吭声的艾登插话道:“外交部会就西班牙中立问题进行最大程度的让步与努力,甚至可以考虑在非洲补偿西班牙一些殖民地,但我不敢保证弗朗哥在德国人全面占据上风后还能继续保持中立。我们都很清楚,他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投机分子,除了利益,没什么是他不敢出卖的。我们的大使隐约打听过他的想法,要价很高——他要直布罗陀,不过可以与我们签署条约,在战后交割。”
  众人愤愤不平:弗朗哥倒是会抓机会,不论哪头都能占到便宜
  “关键是即便我们同意交付直布罗陀他也只肯答应中立,其他我们给不了更多利益,就算肯给他也不敢要,因为西班牙在最乐观的情况下也不会加入盟军——他那点部队挡不住德国人。”艾德礼叹了口气,“我建议应尽可能强化防御,但也要做好直布罗陀失守的准备。”
  众人心中都是一片悲凉,一旦失去直布罗陀,地中海的轴心海军力量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冲入大西洋了。
  丘吉尔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我们会尽可能做好防御工作,千方百计为盟军争取时间。但退一步说,哪怕失去直布罗陀也不是世界末日,我相信罗斯福总统绝不会坐视不管的,他一定会调遣更多海军兵力进入大西洋支援我们,或许还能借机消灭轴心海军力量。”
  与会众人神色凝重地点点头,可那样一来大英帝国的全部希望就只能寄托在美国身上了。
  讨论了半天丘吉尔都下不了决心,一直处在患得患失的犹豫中:他既想保住直布罗陀,又不能放弃非洲战区——英国可以接受丢掉非洲战区,但美国人不会接受,现在一切都靠着美国,所以罗斯福的要求不能简单拒绝的。
  “美方有关肯尼亚战役的建议请求我们应该如何应答?他们已明确表示,可抽调大西洋舰队全部力量,但太平洋舰队不会调动。”布鲁克眼看迟迟没有结论,急了,站起来直截了当地问。
  美国人如此焦急是有道理的,因为非洲战区大部分是美国陆军,还有两个好不容易才训练起来的装甲师;处在罗斯福的立场这样决策也没错,他的海军抽不出更多力量来,他不可能为了挽救几万人就把所有海军都开到印度洋,必须让英国承担起一部分军事责任来,如果英国连这点担待也没有,他实在没法说服国内民众继续下力气支援不列颠;布鲁克的焦虑也有道理,几艘英国军舰已从太平洋启程赴美国补给,有关决策不能无限制拖延下去——下决心需要时间,完成计划、拟定作战方案、调集力量与物资更需要时间。”
  众人都默然,丘吉尔半天都不肯吭声。
  “首相,各位先生,我认为可以答应美国人的要求,情况或许没我们估计得这么悲观……”一直没发表意见的国防部长参谋长黑斯廷斯…伊斯梅中将眼看会议陷入僵局,忽然站了起来,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与众人意见不一致的观点。
  丘吉尔眼睛一亮:“说说您的看法。”
  伊斯梅走到地图前,举着教鞭侃侃而谈:“虽然德国非洲集团军目前的进攻势头很猛,但他们没那么容易打到肯尼亚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在苏丹势如破竹是因为他得到了尼罗河内河船只伴随支援的水上物资线,这条补给线的终点在苏丹与埃塞俄比亚边境处,他越往前走,补给线就拉得越长,损耗就越大。德军另一条可利用的重要补给线是通过海运抵达法属索马里兰的港口,然后再利用从法属索马里兰到亚的斯亚贝巴的铁路,但即便这样,他的后勤系统顶多也就够支持他占领埃塞俄比亚全境。”
  “不知道诸位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现实,德军每一辆坦克、每一发炮弹都需要从本土运来,到埃塞俄比亚的运输路程超过8000公里——该距离与巴西运到南非的距离几乎是一样的,相当于从美国东海岸输送到南非路程的三分之二,这样脆弱而漫长的补给线德国人究竟能支持多久?”





第42章 北宅的咆哮(4)
  伊斯梅的话立即引起了众人高度关注,丘吉尔一直紧皱的眉头忽然松开了,他欣慰地说:“请继续讲下去,我们都在认真听。”
  “德国人除面临补给问题外,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地形特征对战局推进的影响。”伊斯梅给众人打了一针强心针,“这也是有利于我们的。”
  经过伊斯梅的分析与判断,众人都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肯尼亚北部有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其交通地形都不利于重武装的大兵团作战,巴顿率领徒手兵乘坐汽车轻装前进都绕了很大圈,重装备决然通不过该地段。要想从陆地进攻肯尼亚只能迂回——一是从索马里迂回,通过肯尼亚东部狭长的平原地带向蒙巴萨方向进军,另外是从西面的乌干达迂回,在巨大的维多利亚湖北侧插入肯尼亚。
  “后一条德国人肯定不会选,因为他们没法得到补给。”伊斯梅用教鞭在地图上描绘德军可能的进军路线,“德军要进攻肯尼亚只能从索马里走,而索马里自身道路系统也非常糟糕,我对德国人最乐观的估计是3月中下旬他们能跨过索马里与肯尼亚边境,因此我们还有时间。如果有足够的海军兵力,我们很容易遏制德军攻势——东面那条狭窄的平原通道全在舰炮火力威慑之下,拥有制海权的肯尼亚是非常安全的。”
  “可现在我们并不拥有制海权。”托维小声反问道,“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我们还拥有一个优势——制空权。”伊斯梅解释道,“我发现德国人几乎不干扰目前的非洲航线,不是他们不清楚这条航线的意义,而是他们对此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利用大量轰炸机对德国人的补给线、通行道路进行大规模轰炸,遏制、迟滞他们的进攻速度,破坏他们的补给路线,削弱其进攻能力,哪怕德国人获得了制海权也没用,舰载机是没法和重型轰炸机较量的。”
  大家听了连连点头。
  “假如轴心控制了制海权,虽然我们几乎就不能再扼要防守,但某种程度上就减轻了直布罗陀的威胁——他们只能向一个地方进攻。如果我们得到足够的力量,在敌人攻打直布罗陀时甚至可以尝试在索马里登陆并发起反攻进行牵制;万一敌人的首要目标最后变成控制肯尼亚沿海,那直布罗陀就得救了。”
  伊斯梅的言语缓解了会议的紧张气氛,众人终于意识到:如果有足够的重型轰炸机和运输机,不但非洲战区的部队能得到更多、更充分的补给,还还有余力去空袭德国部队与补给线,进而无限制拉长德军进入肯尼亚的时间,迫使敌人打他们不擅长也不情愿的消耗战,德国在非洲投入的力量越多,他们在其他地方能使用的力量就越少。
  “而且拖长时间还有一个好处,可尽快驱走日本人。”伊斯梅问道,“日本舰队还能在印度洋或地中海呆多久?2个月?3个月?半年?我就不信他们永远不回去!”
  听完分析,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直布罗陀与非洲战区至少能保住一处,如果德国人在战略抉择上犯错误,两个地方不但都能保全,还有反攻埃及的希望——那就意味着重新将轴心海军关进地中海的牢笼里。
  “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值得考虑。”庞德听完之后立即表态道。
  “我也赞同。”托维对此持肯定意见。
  “我认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应对之策。”布鲁克元帅总结道,“是否我们先将这个思路与美国方面沟通一次?”
  伊斯梅补充道:“当务之急是补充飞机,无论重型轰炸机、战斗机还是运输机,一样都不能少,越多越好。”
  庞德马上接上:“这一点美国人的动作比较快,他们的登陆部队还在选调,但飞机与护航航母已率先出发,预计10天后能到开普敦,船队运来了当前最急需的物资与装备,护航航母上整整齐齐全是B…25、B…24、B…17、C…47等机型,他们打算将空运规模再提升1…2倍。他们认为无论登陆是否执行,都必须保障非洲战区各部的补给,但尚未考虑过大规模空袭,或许是数量不够的缘故。”
  “美国方面已通知我,2…3月份将暂停向第八航空队提供轰炸机补充,全数转运南非方向。”布鲁克补充了一句,“因此飞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