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138章

铁十字-第138章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斯坦丁同志,现在前线的局面应该怎么办?”斯大林的言语中居然破天荒的没有责备与批评,反而有点后悔与不安,似乎为自己没有听取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意见提前消灭霍特集群而懊恼。
  “现在的办法……”朱可夫没去想斯大林情绪变化的原因,他苦笑了一下,“西南方面军立即停止进攻,以主力回救后卫,同时命令河曲部21、24集团军所有部队发起决死进攻拖住该区域的德军,至于近卫第二集团军……”
  斯大林连忙接上话头:“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向罗斯托夫进攻,迫使曼施坦因回兵救援。”
  “千万不能这样!”朱可夫忍不住在话筒里叫了起来,“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告诉我,在将第57、62、64和近卫集团军派出去后,叶廖缅科身边也只剩下一个集团军了,他现在的处境和瓦图京同志太像了,万一克莱斯特集群有异动……”
  虽然没直接说明什么,但他描绘的可怕场景还是让斯大林倒吸一口冷气——想到叶廖缅科有可能遭遇类似瓦图京的同样命运,他的手无力地低垂了下来。
  “好吧,那您说该怎么办?”
  “暂停进攻,保住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指挥部,避免给克莱斯特集群以可乘之机。”朱可夫解释道,“还有就是命令布良斯克方面军不惜一切代价击破当面敌军阻截……”
  话筒那头沉默了半天,最后说道:“先按你的意见办吧……”
  放下话筒,朱可夫只感觉自己后背上的冷汗全都涌了出来。
  11月14日清晨5点,朱可夫代表红军总参谋部发布指令:一方面命令西南迅速回救后路,阻击德国第四装甲集团军,另一方面指示近卫第二集团军迅速后退,巩固现有阵线,同时还要求顿河河曲部被包围的21、24集团军发起决死进攻,死死拖住当面敌军。
  这个命令彻底葬送了河曲部被围部队的最后一线生机:如果不进攻、不阻拦德军部队的话,他们还能多支撑一下、多保留一点部队,但决死攻击令下达之后,本来已伤痕累累的部队彻底变成了一群扑火般的飞蛾。
  因为这道命令的存在,好不容易以4000余人、50多辆坦克为代价取得突破的近卫集团军只能悻悻然退了回去,连带57、62、64三个集团军的兵力也都开始收缩——叶廖缅科知道瓦图京的遭遇后由衷感到后怕,他的情形与瓦图京几乎一模一样,这时候他更加痛恨起罗科索夫斯基来,如果对方把坦克第4集团军拨给自己,何至于如此功败垂成。
  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里坐镇的华西列夫斯基无言以对,在好言安抚了叶廖缅科和赫鲁晓夫之后,他又匆匆忙忙赶去顿河方面军司令部,希望看看罗科索夫斯基有什么扭转局势办法。结果对方双手一摊,表示对此无能为力,甚至话锋一转抨击起总参谋部的乱指挥来,他的情绪很激动:
  “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不是我不尊重你们的作战部署与计划,但你们在莫斯科对着地图拟定的策略完全脱离了实际——顿河在11月中旬会结冰是人所周知的事情,为什么不能等它完全封冻了之后再渡河进攻罗斯托夫?”罗科索夫斯基骂骂咧咧,“为了抢那么几天时间,我21集团军被迫在河曲部搭建浮桥,光这样还不算,你们一再指责我胆小、保守,催促我投入后续兵力——好,我又损失了半个24集团军。”
  华西列夫斯基无言以对,他难道还能告诉对方自己和朱可夫都是请求完全结冰后才进攻的,是斯大林同志等不及了。
  “还有……”罗科索夫斯基继续开炮,“就算是我的21、24两个集团军陷入了敌人包围,他们至少也拖住了10多个德国师,我还有第28集团军、坦克第4集团军可以继续进攻,可为什么下游的部队偏偏把几艘军舰放进来?为了对付他们,我们付出了惨重的损失,某些混蛋要为这件事负责。”
  混蛋当然是明摆着骂叶廖缅科的,这事情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没什么话可以辩解,但华西列夫斯基自己和朱可夫也没料到德军的这一手。
  “最后,哪怕我们犯了前面2个错误,他们仍然不是最致命的……”罗科索夫斯基拍打着地图,“为什么瓦图京的后路会遭到霍特集群的突击?布良斯克方面军是怎么牵制敌人的?他们还有没有一点大局意识和责任感?”
  华西列夫斯基下意识地回了一句:“其实我们是想先歼灭霍特集群的。”
  “对啊,这么正确的主张为什么不坚持下去?您想一想……”罗科索夫斯基给总参谋长上起了战术课,“如果我们率先消灭了霍特集群,那时间顿河肯定也冰封了,西南方面军、我们、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三个方向一起进攻,完全可以将罗斯托夫方面的德军碾碎——这么好的成功机会就被你们这么放过了。”
  华西列夫斯基无言以对,难道他还能告诉对方这些重大决定都是在斯大林的干预下做出来的?他唯有报以苦笑。
  罗科索夫斯基仿佛从总参谋长的苦笑中看出了一些端倪,最后叹了口气:“先暂停进攻吧,无论如何都要把战线稳定下来,至少我们目前的损失还不是特别大,把预备队抽上来完全能补上,后面的行动真要好好筹划了,否则局势很不乐观。”
  11月15日凌晨,一道又一道的冷风刮过,气温降到零下13度,整条顿河不仅上游、河曲部,连下游地区都笼罩在漫天的雪花之中,红军面向罗斯托夫疯狂进攻的压力终于减轻了,完成了水域火力控制任务的贝尔纳德上校心满意足地率领舰队向下游驶去,在这几天的战斗中,罗马尼亚海军大大露了脸,整支编队超量携带的弹药几乎全部打完,很多水兵都干到近乎虚脱,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干掉了多少俄国人,保守估计至少有5000人以上,对此他深感满意,觉得战斗从来没有这么充实过。
  借着雪花的掩护,基本已达成战役目标的德军开始顺着来路分批撤离,虽然河曲部各防御点里还淤积了不少红军部队,虽然很多红军师只留下了最后的架子,仿佛再努力一下就能彻底歼灭,但这已不是德军的重点任务,他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尽快退回去。很多绝望的红军官兵惊愕地发现:从当天下午开始,一直给他们施加压力的德国人仿佛一瞬间从人间蒸发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劫后余生的他们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庆幸自己得救了。
  到16日下午4点,顿河河曲部的大规模战斗基本结束了,枪炮声逐渐平静了下来,可怜的奇斯佳科夫在率领集团军司令部转移过程中遇到了警卫旗队师的突击,在铺天盖地的希姆莱管风琴火力覆盖中,这个名噪一时的司令员和警卫人员被击中而死亡——事后打扫战场的红军将士发现了他们可怜的司令员,德国人似乎都没意识到自己在战场上打死了何等有价值的目标。
  卡尔波夫的运气比奇斯佳科夫要好一点,27军的核心部队依旧保留了下来,但满员水平不到战前的40%,陆续配属给他的部队近乎全部打光,最多的时候他手里控制着7个师,但战役结束后他还能收拢的部队不到1万人,只能编成2个师。
  11月17日,人称大河曲部战役落下帷幕,经过4天3夜的激烈交战,在曼施坦因的运筹帷幄指挥与霍特集群的精妙配合下,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取得全面胜利,红军第21、12集团军大部被歼灭,第24集团军遭到重创,第6、57、62、64集团军遭到中创,顿河河曲部19万红军最后只剩下6万余人,加上其他方向的伤亡,红军被毙、伤、俘者突破30万,坦克损失超过500辆;南方集团军群损失人员近5万(其中德军3万余),损失坦克150辆(德军80余辆)。
  11月19日,顿河中上游全线封冻,德军退守罗斯托夫周围的第一道防线……





第57章 基层来信
  以河曲部战役结束为标志,罗斯托夫战役的第一阶段暂时告一段落。
  当气温骤降到零下19度,顿河快速封冻甚至可以支持坦克过河之后,罗科索夫斯基指挥顿河方面军疯了一样的冲过冰面向河曲部扑去,但他们已赶不及德军的脚步了,唯一还能做的就是把河曲部苦苦支撑的残余部队解救出来。而瓦图京则狼狈地率领方面军主力部队向顿河方面军靠拢并连成一线,在霍特集群的装甲突袭中,留守顿河对岸的第12集团军和方面军司令部陷入重围,若不是第6、坦克第5集团军放弃正面进攻任务并拼命救援,此刻瓦图京说不定已在德国战俘营里了。
  这次战役的结果给红军上下一个响亮的耳光,他们在夏季静默期中推行的所谓整顿与提升其实只是一个虚幻的泡影,在德军犀利的进攻中一下子就被戳破了,即便红军在兵器、兵力上占了优势,但部队战斗力依然很成问题,纸上优势远远不等于实际作战中的优势,特别是霍特集群灵活多变的战役突击能力和曼施坦因针对河曲部战役泼辣的手术刀解剖战术,都让红军叹为观止,也给红军将领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红军总参谋部的内部讨论中,不止一次有人提出倘若顿河大河曲部这场战役是双方角色、位置互换,红军是绝打不出这种水银泻地、暴风骤雨般进攻套路的,最多只能利用兵力优势一路堆过去——勒热夫突出包围战中已鲜明地展现了这一点,这证明红军在大兵团指挥作战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至少要向对手学习——尽管战役失败的表现原因是重兵集团进行围困时被敌人外围装甲集群突击干扰而导致。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整理部队、总结教训。
  几天之后,红军总参谋部的命令便随即下达,鉴于第12、21集团军被重创,所有部队已打残,撤销有关建制,将12集团军剩余兵力编入西南方面军其余受损部队,将21集团军余部编入第24集团军,整场战役盘点下来发现最后居然是全线展开、持续血战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损失最小。
  在战役总结会上,各方面为责任问题而互相争执,罗科索夫斯基认为最大责任应该由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叶廖缅科来负,最起码他不该把军舰放进来;而叶廖缅科针锋相对的认为如果没有21集团军的冒进,这场战役根本不会打成这样,惊魂未定、最后几乎以身幸免的瓦图京则把矛头指向布良斯克方面军,认为要不是该方面军没有拖住霍特集群,怎会发生西南方面军后卫被围、最后被迫放弃进攻这件事?而布良斯克方面军也觉得委屈:沃罗涅日方面军落败后,大本营一再要求谨慎应对,谁能料到瓦图京的后卫集团军居然连两天都没能撑住?
  但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都知道问题出在谁身上,两人很知趣地一声不吭,事实上也没法说太多了,他们一再要求推迟进攻时间,等待顿河冰冻后再过河——斯大林同志不予采纳,结果导致21集团军和24集团军19万人被包围;华西列夫斯基请求先行剿灭霍特集群再扑向罗斯托夫——斯大林同志再次拒绝,结果导致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崩溃和西南方面军遭到冲击,所有知道战役决策的知情人士都用同情的眼光看着两人。
  或许为了掩饰自己的决策,也为了在部下面前辩解,斯大林这次破天荒地没有大发脾气,反而积极张罗起兵力补充来,三周时间内损失了30万部队、500辆坦克的数量虽然大大超过了预计,但也不是什么灾难性的后果,大不了与过去一年的平均消耗水平(每周10万人)接近,这一年多里哪一周不损失10万?这次西南、顿河、斯大林格勒三个方面军建制完整、主力尚存已是非常难得的结果了,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但如何开展下一步行动却成了很大的问题。
  在听完各方面的意见后,斯大林习惯地进行总结发言:“……前天我接到了一封来信,是51集团军第4机械化军军长瓦西里…沃利斯基少将写给我的,我建议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朱可夫接过了信,信的内容不长,但他看了之后脸色迅速阴沉下来: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
  ……鉴于此次战役前期暴露出来的有关问题和敌我兵力、兵器、战斗力的对比情况,我认为总参谋部策划的‘天王星’行动不仅不会成功,而且会带来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作为一个忠实的党员,同时代表参加这次战役的第4机械化军全体负责干部,我请求国防委员会立即仔细审查这一战役决定和相关计划,并请求推迟或者完全取消这次战役。”
  看着信里矛头直指“天王星”计划,朱可夫就没来由地感到一阵愤怒,但还是强压着火气将信件递给了华西列夫斯基。
  “这是?……”华西列夫斯基一开始不知道内容,粗粗扫了几眼之后脸色也迅速阴沉下来,整件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只是一个军级干部对作战计划的不同意见,往大了说是在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