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儒道之天下霸主 >

第141章

儒道之天下霸主-第141章

小说: 儒道之天下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少的一环。

司礼官请出天子丹书,张韶率龙虎山众道士下拜,正要跪接丹书,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声大喝凭空响起:“且慢!”

这一声喝,犹如雷霆,直震得人耳鼓发麻。张韶、张据池更是脸色一变……还是来了!

群雄也下意识的往山门看去,一些人已经猜到了来者是谁,而纵然没有猜到的,单是凭着这几乎响彻了整个圭峰的大喝,就已经知道,来人至少有宗师级的实力。

萧章、陈天涯、吴愚得彼此对望,都已想到,这位张家旁系的少天师,想要即天师之位,恐怕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

在众人的注目之中,只见一名身形魁梧的道者,率众登上山来,这名道者,面目阴沉,一脸横肉,颇有一些凶相。他身后的那些道士,一个个的,也都持枪带棍,且一看就知道不是越岭人士。

一看到此人到来,龙虎山众道士立时摆下阵来,怒目而视。这男子却是冷笑道:“龙虎山天师宝座,一向是传予张家嫡系,这小子何德何能,竟敢即天师之位?”

却原来,此人唤作张屠圭,若真按血统算来,其实乃是正一教第十四代天师之嫡孙。

第十四代龙虎山天师,唤作张匡正,张匡正有两个儿子,一个唤作张霹,一个唤作张霆,其中张霹为长子、张霆为次子。

如果按照正常的传承,自然是应该由张霹继承天师之位,而在张匡正生前,对他这个长子也颇为看重,总说他这长子,必定能够振兴龙虎山,让龙虎山正一教重振当年雄风。

原本,大家都以为,张霹成为第十五代龙虎山天师,乃是必然之事,谁知道某一天,年老的张匡正忽然急召龙虎山众位真人,以张霹“心术不正、将来必为龙虎山之祸”为由,将张霹赶出龙虎山,立二子张霆为下一代天师。此事出人意料,毕竟,立幼不立长,不管于国、于教、于家,都不是一件说得通的事,众位真人苦苦相劝,尤其是,单单一个“心术不正”,这理由也实在太过含糊,近乎于无中生有。

众真人希望,至少也要给个说得过去、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老天师却在大雨中,指着张霹,手指发抖,颤声嘶哑:“你们问他,你们问他!”在他的吼声中,张霹却也是二话不说,跪在雨中一磕头,咬牙起身就走。

眼看着他们父子的反应,众人心知,必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才会变得如此。毕竟,如果说老天师是因为溺爱幼子而赶走长子,以往老天师却也并未表现出对幼子更多的宠爱,反而总夸长子天分过人,说幼子资质平庸,而张霹当时的反应,也分明就是心中有愧。

事后,每当有人稍稍提及张霹,老天师便是又气又怒,说不出话来,然后化作无声的长叹,而在其后的风烛残年中,也都未提起他赶走张霹的原因。虽然如此,众人却也大致上猜到,那必定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丑事,一旦真的通告天下,已被赶出龙虎山的张霹,声名败坏,在江湖上将再无立足之地。

对于自己的这个长子,老天师终究还是无法做得太绝,留下了那一点情面……继而也留下了莫大的后患。

在赶走长子之后,第十五代天师张匡正并没有活上多久,在某一天夜里,吐血而亡,张霆继任为第十六代天师,他虽资质平庸,但靠着龙虎山秘藏的《九鼎丹经》,也还是修到了天师之位。然而,仅仅在数年之后,在江湖上消失许久的张霹竟再次出现,虽然没有得到《九鼎丹经》,但他竟也同样修到宗师,而且功力只会比他弟弟更高、更强。

那个时候,远在巴蜀的张霹通告天下,说他之所以会被父亲赶出龙虎山,是因为父亲溺爱他的弟弟,而他并未犯下任何的错,天师之位本该是他所有。龙虎山上的张霆和众位真人,当然知道这不是实情,张霹不过是仗着老天师已死,无人知道他所犯过错,方才信口雌黄。

然而老天师到底因何事赶走张霹,却连张霆这个做弟弟的也不知晓,虽知兄长颠倒黑白,却无法分说。在龙虎山一方始终无法回应的情况下,江湖上的舆论,自是全都在张霹一边,而张霹更是借此机会,在巴蜀创建了西天师教,因为未得到朝廷敕封,不能称作天师,他便自称“太真人”,并自始至终,说天师之位,原本为他所有。

而这西天师教,在张霹的带领下,却也势头凶猛,当然,这也有朝廷故意纵容,以分裂道门的部分原因。此外,张霹之所以选择巴蜀作为西天师教的根基,实际上也是有历史缘由的,这个容后再说。

总之,在朝廷的刻意扶持之下,正一教实际上已经分裂成了南、西两派,虽然龙虎山在江湖人心目中依旧是正统,而“天师”的称号,也依旧留在龙虎山,但天分超绝的张霹,已经在事实上撕裂了道门,影响了龙虎山道门正宗的地位。

龙虎山第十六代天师张霆死后,天师之位传给了其子张镇,张镇在天师之位上的时间并不长,十年之后,便溘然离世,天师之位传给其子张金台。张金台的儿子张浩一,却在一次郊游中,被一伙来历不明的贼寇所杀,而张金台自己,还未能修到宗师,就因病痛而死,死时才五十多岁,在历代天师中,寿命算是极短的了。

张匡正死前,收张韶为继子,令龙虎山众位真人扶张韶为第十八代天师。另一边,西天师教一方,张霹却也留有一子,便是这张屠圭,龙虎山正一教主殿位于圭峰,他却将自己的儿子唤作“屠圭”,其用心可想而知。

作为西天师道的第二代太真人,张屠圭如今已有七十来岁,在三十年前,他就已经修至宗师之境,并立誓,迟早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父亲的天师宝座。只是,虽然有这个誓言,但一来,“天师”之位一向是朝廷敕封,不是他实力强就能当得上的,二来,不管理由如何,他的父亲当年的的确确是由第十四代老天师亲口赶出龙虎山,不管事后如何往龙虎山一方泼脏水,这一点却是无可辩驳的事。

而现在,在第十八位天师的即位典礼上,张屠圭终于找到机会,率自己的门下弟子,直接闯山门而入。

在众目睽睽下,他盯着年轻的张韶,冷笑道:“天师宝座,一向传予张家嫡系,张霆当年身为幼子,抢夺天师之位,已经是不合礼法,你不过是旁门庶出,有何资格,成为新一代天师?”

张屠圭虽然已是年至七十,但道家一向擅长养生之术,再加上他也早就修到宗师之境界,单从外表看去,也不过就是五十岁左右。立在那里,傲然自若,大有睥睨天下之气魄。眼看着他突然杀到,这般不客气,龙虎山众道士脸色皆变。

张据池喝道:“张屠圭,这是我龙虎山之事,你父早就已经被赶出龙虎山,此事容不得你插手……”(未完待续。)

第30章龙斗虎争:生变!

张屠圭大笑道:“天下间事,无不要占着一个理字,家父当年无端被逐,我父子忍气吞声,如今你们更要立这等奸邪之徒为新任天师,我张屠圭好歹也是张家嫡系血脉,岂能坐视不理?”

他这一笑,笑声传遍四面八方,直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张据池脸色微变,心知张屠圭的实力,恐怕已经超过了其父当年,若是认真动起手来,龙虎山上,怕是无一人是他对手。

而周围江湖人虽多,大多也都是看热闹的心态,毕竟这是道门内部事务,即便是萧章、陈天涯、吴愚得这等平日里行侠仗义的名侠,也无法进行干涉。

在众人的围观中,张韶却是缓缓的踏前一步,拱手道:“师叔祖既然知道,凡事都要占着一个理字,那我们便来说这个‘理’,我张韶虽是出自庶族旁支,但终究也是张家血脉,且已被先天师收为继子,这里的众位师伯,都是来喝过酒的。况且,即便是旁支庶族,但一个人的正与邪,和他的出身又有何关系?我张韶行事堂堂正正,怎的就成了奸邪之徒?如果说,仅因为来自庶族便是奸邪,那这天底下,不知有多少人一下子被师叔祖打成奸邪,这些人什么事都不曾做过,就因为一个出身,便成了师叔祖眼中的邪道,岂非无辜?”

他的年纪比起张屠圭小了有五十岁,论起辈分,差了两辈,论起实力,哪怕十个他都抵不上张屠圭一人,然而此时此刻,面对着张屠圭这位明显带着恶意的宗师级高手的压迫,他却是不亢不卑,不急不慢,彬彬有礼的当众反驳着张屠圭的话语。

龙虎山上,群雄想着,看来龙虎山也不是随便挑人,来做他们的新一代天师。

面对着实力远比自己更强的张屠圭,张韶态度从容。

龙虎山中,其他道士也中殿内涌出,集结在他们的少天师身后,或是持符,或是持剑。这里终究是他们的地盘,张屠圭如果非要动手,他们总是人多势众。

忽的,一股官威,却在这个时候,从山下卷来,覆盖了场上的所有人。张据池等脸色再变,这官威范围如此之广,来者至少也是一名进士。

说话间,一名白面无须的青年将领,领着两名武将、成群的兵士登上山头。那些兵士一上山,就散了开来,将所有人呈半圆围住。看到他这番架式,萧章、陈天涯等也不由得紧紧皱眉,他们已看去,这些兵士并不是寻常府衙里的普通士兵,他们分明便是南剑宣慰司里的精兵。

张据池却是认得那青年将领的,慌忙上前,拱手下拜道:“不知仇大人要来,吾等有失远迎,还请恕罪,恕罪!”

此人却是南剑宣慰司宣慰副使仇天凌。仇天凌负着手,淡淡的道:“道长不用客气,本将来此,也不是为了做客,只是有些事情,想要问问你们的少天师。”

张据池疑惑的回头看了张韶一眼,不知宣慰司忽的找上他们的少天师,有何用意。然而越岭一带,全都在南剑宣慰司的管辖之下,不客气的说,在这里,南剑宣慰司的权势比天子还大,他们自然也不敢得罪。

张韶上前两步,拜道:“小道张韶,见过仇大人!”

仇天凌道:“少天师不用担心,本将只是有几件事儿,要问一问少天师,不会耽搁太久的。”

张韶道:“大人请问!”

仇天凌负手踱了几步,看向张韶,和颜悦色的道:“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这些日子,从融州鬼罗林流窜而来的鬼盗三兄弟,和他们的大批手下,在我越岭接连犯事,手段残忍,杀人无算,此事,大家也应该早就知晓。”

他们周围,群雄彼此对望,这事他们自然知道,但鬼盗三兄弟,虽然算是流寇,但另一方面,也算是江湖中人,大体上还是按着江湖规矩办事的,他们自然不会去管。

“江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开宗立派的宗主、行走江湖的大侠、占山为王的山贼、甚至是鸡鸣狗盗之徒,都属于江湖的一份子,而江湖之中,也有黑。道、白道、侠义道,彼此之间相互争斗、厮杀,而又共同遵守着一条无形的线,也就是“江湖规矩”。比如采花贼这种行当,一旦被白道、侠义道追杀,即便是他在黑。道上的朋友都不敢对他伸出任何援手,以防连自己都被视作江湖败类。又比如几乎所有的江湖中人,都是目无法纪,以武犯禁,然而一旦涉及到国仇家恨,像里通敌国这种事,是无论如何不敢去碰的,一旦被人揭破,那就是人人喊打的局面,全清派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像打家劫舍这种事,实际上,却算不得什么太大的事,或者说,谈不上是破坏“江湖规矩”,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砍头杀人,从来就是江湖的一部分。

这种情况,说起来有些微妙,但事实就是如此。谁要是看不过眼,那就来一场江湖厮杀,看谁厉害便是,江湖有江湖的规矩,而武力就是最大的规矩。

只是,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将打家劫舍这种、触犯王法的事当一回事,即便是萧章、陈天涯这样的大侠,暗地里也还多少结交了一些黑。道上的“江湖好汉”,但是对正一教这种有根有底的名门大派,像那种被朝廷围剿的流寇,却是无论如何不敢去接触的。

也正因此,听到仇天凌突然提到鬼罗林的“鬼盗”,张韶、张据池心中俱是暗吃一惊。

张韶道:“大人说起这事,是……”

“事情是这样子的,”仇天凌淡淡的道,“那伙鬼盗从融州翻过越州,一路逃到剑州地界,却在这里神出鬼没、来去无踪,分明是有本地的势力与他们相互勾结,将他们窝藏,宣慰司费了一番工夫,终于抓到了暗中勾结这些贼匪的嫌犯,只是逼问之后,那人却说,他也是受人主使……”

一挥手,道:“将嫌犯带上来!”

在他身后,一伙士兵押着一名身穿白色囚衣,满身污渍、狼狈不堪的青年,青年被推了上来,押跪在地。

“李公子?”远处,宁小梦低呼一声

宁江也紧紧的皱了一下眉头。

不只是他们,丹玄宗掌门钟贤野、双鹤宗两位宗主等等,也都认出,被官兵押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