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863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863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杜鲁门一旦承认通德,他和他的幕僚就会遭到国会和fbi没完没了的调查。他是总统,是有豁免权护身的,他身边的人可没这个特权。
  另外,通德毕竟是错的,承认了就要改。改了以后,杜鲁门就联系不上希特勒了。这样一来,和平谈判的难度就会增大,进程也有可能因为fbi没完没了的调查而放慢。
  “不承认。”杜鲁门思索再三后,对肯尼迪说,“我会让白宫发表声明,否认通德。”
  “可是万一国会召开听证会怎么办?”肯尼迪有些担心地问。
  国会一旦召开听证会,就有可能让副总统肯尼迪、国务卿斯特蒂纽斯,甚至总统本人去作证。到时候肯尼迪和斯特蒂纽斯怎么办?作伪证欺骗国会还是作证指认总统?
  如果骗国会,那么肯尼迪和斯特蒂纽斯就犯罪了,万一被揭露出来搞不好要蹲监狱。
  如果指证总统,那么如果弹劾不了杜鲁门,肯尼迪和斯特蒂纽斯就得辞职。他们俩可是杜鲁门通德的左膀右臂,要是下了台,杜鲁门的麻烦还是挺大的。
  “国会不会轻易召开听证会的。”杜鲁门思索着说,“现在共和党可不希望我下台。只要没有充分的证据,塔夫脱和马丁是不会同意召开听证会的。”
  “可是总统……如果联邦调查局介入,恐怕是会查出些东西的。”
  肯尼迪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在埃德加。胡佛的领导下,美国联邦调查局已经变成了一个令人生畏的机关。虽然不能和苏联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相比,但是绝对比德国的中央保卫总局更让难缠。
  这倒不是德国中央保卫总局的特工能力不足,而是这两个组织的性质有所不同。德国中央保卫局是个间谍和反间谍机构,没有司法调查权,因此它不是“独立”的,而是必须听命于国防部和大总参谋部。所以希特勒和赫斯曼都可以下令中央保卫局停止某些侦查工作——这是完全合法的。
  而美国联邦调查局是隶属于司法部的司法调查机构,所以它是具有司法中立性的。所以杜鲁门不能下令联邦调查局停止调查自己通德……这违反了司法独立,如果杜鲁门这么做,不必等联邦调查局查出什么,他就犯了罪,如果埃德加。胡佛向国会揭发,那么他就得面临弹劾……
  可是弹劾能通过吗?
  “不怕。”杜鲁门想了想,很肯定地说,“我找机会和埃德加。胡佛单独谈谈,一定能阻止调查工作……我相信,他会理解目前形势的特殊性的。”
  肯尼迪说:“我明白了,我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您。”
  “非常感谢。”杜鲁门说,“约瑟夫,还有一件事情需要通知希特勒。我们准备在近期轰炸日本首都东京!将会使用鼠疫细菌陶瓷弹和炭疽孢子炸弹!另外,我们还会向苏联和中国提供鼠疫细菌陶瓷弹和炭疽孢子炸弹!”
  “什么?”肯尼迪一怔,“总统,我们不是准备议和了吗?”
  “没错!”杜鲁门说,“但是我们也必须让德国人知道,我们不受没有反抗的力量。而且……我们也不能让日本在太平洋和我们争夺领导权。”
  德国人对战后的世界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美国人同样要进行安排。在大西洋方向和加拿大,美国现在已经无能为力,只能设法把“自由派英国人”和其他欧洲国家的自由主义者,包括被困在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的法国人都送去澳大利亚——在罗马的美国和谈代表团日前已经向德国人提出交涉,希望将那里的法国人空运到美国本土(实际上是送往澳大利亚),而且也得到了许可。因为这个群岛被美国水雷封锁,德国人也不想用有限的空运力量给他们送吃的。再说了,戴高乐这些人抓回去也难办,放出来会捣乱,枪毙了又会刺激法兰西人的民族感情,打发去美国倒是最理想的,就是去澳大利亚继续革命,也比抓回欧洲好弄。
  而在德国人鞭长莫及的太平洋,美国人却不打算放弃。因为他也知道德国人不可能劳师远征,更不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直接统治。至少在他们摆平了欧洲之前,是不用想的——光是俄罗斯、法兰西和大不列颠这三个大刺儿头,就足够让德国人忙活几十年了。
  所以在东方,德国(欧洲合众国)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到印度而已。再往东,日本人卡着马六甲海峡,中国人又有无穷无尽的兵源,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又会成为自由堡垒,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而且那里距离欧洲又太远,德国人不可能向对方苏联那样投入几百万军队。
  至于投原子弹什么的……原子弹也不能代替陆军去占领啊!而且日本人有细菌武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从美国那里得到了大量细菌武器。现在杜鲁门又把细菌武器给了中国和苏俄,这样太平洋方向上的几个势力就多少都有一点反制的力量。
  而在澳新、中国、苏俄、日本都有了可以自保的手段后,美国要做的自然就是建立一个以自己为首的美中日苏澳五国大同盟——这个太平洋大同盟的存在不仅是美国在未来再次争夺世界领导权的需要,同时也能帮助美国走出战败带来的巨大经济困难。
  只要看看地图,再数一数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人口,就知道那里的市场有多大了!
  可是日本帝国却是美国领导太平洋地区以及将太平洋地区当成商品及资本输出市场的最大障碍。
  因为日本在战后将会拥有一支可以压倒美国海军称霸太平洋的海上力量!所以日本可以切断美国通往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苏俄的航路。
  “好的。”肯尼迪完全明白总统的心思,“我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希特勒的。”
  杜鲁门又说:“另外,再告诉希特勒,我们会支付大量的赔款,也会同意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非军事化,但是太平洋上的自由通航必须得到保证!”
  ……
  “什么?美国人要用细菌武器轰炸东京?”
  赫斯曼这次是在德国总理府的办公室里面听到这个本来应该是机密的情报的。
  “是的。”阿道夫。希特勒说,“不过美国人将会同意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非军事化。但同时,美国要求保障太平洋上的自由通航。”
  “原来是这样啊。”赫斯曼眉头深皱,“他们是要从北朝鲜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基地出击吗?”
  现在日本已经丢了北朝鲜,在那里有了美国空军基地,海参崴则从1944年7月远东战争爆发时开始,就正式设立了美国陆军航空兵基地。
  在中国和苏俄的土地上,美国人布署了一个第15航空队,大约有1000架左右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另外中苏空军还有相同数量的战机(中苏空军的主力战机是用美国发动机、电台和木质外壳拼装的拉7战斗机),基本上可以对抗日本陆海军航空兵,隔三差五还能派出b—17去东京大阪上空转一圈扔点美国劳动人民支援凝固汽油弹。
  当然了,日本也有还以颜色的实力。海参崴和上海都没少挨日本炸弹。不过由于美国派出了f—13预警机,可以对中苏空军进行现场指挥,所以日本飞机在上海、海参崴上空的损失一直非常大。总体来说,优势在美中苏一边儿。
  所以赫斯曼理所当然就想到了美国飞机会从朝鲜和海参崴出击了。
  “这个我不知道。”希特勒却摇了摇头,“应该是吧。”
  赫斯曼耸耸肩:“那就这样吧……让日本人和中国人、美国人、俄国人再结点仇,这很不错。”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朋友和恶犬
  “帝国元帅,你的意思是……我们不需要警告日本人?”阿道夫。希特勒对赫斯曼的态度感到有些疑惑,“日本毕竟是我们的朋友吧?”
  “朋友?”赫斯曼冷冷一笑,“现在阻止我们进入亚太地区的,不就是日本朋友吗?”
  德国对东南亚和东亚大陆的兴趣不大,但是却想拿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可日本一直在想方设法阻扰德国进入亚太。还“放任”美国大举加强澳新。在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看来,这就是背叛。
  所以赫斯曼对日本的厌恶,完全是国防军的意志。而纳粹党在这方面也和国防军一样,都对日本纵容所谓“澳新自由堡垒”的行为非常恼火。
  “而且。”赫斯曼笑了笑,“日本是朋友,中国就不是朋友了?”
  虽然中国在30年代下半叶渐渐变成了苏联一系的所谓共产主义国家。但是这之前也曾经受到国家社会主义的影响,而且共产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不过“气宗”和“剑宗”的关系,都是社会主义一系的——双方其实是互通的,很容易在ys形态是实现转变。
  只要共产主义放弃国际主义,接受国家利益至上的国家主义,同时再放开私人资本,增加一下经济活力,就从共产转到国社了。所以现在中国在ys形态上,和德国是比较接近的。因此双方的关系也不坏,一直保持着外交关系。现在又离得很远,还有个日本挡着,也就只能做朋友不可能变成敌人了。
  “也是朋友。”希特勒摊了下手,“只是没有什么存在感而已。”
  “没有存在感才好。”赫斯曼冷哼一声,“日本人就是存在感太强,而且总是喜欢蛮干才让人头疼。”
  在德国总参谋部的人们看来,日本人在大陆上遇到了中苏的攻击,在东北亚战场上一败涂地,中南半岛(也和中国接壤)的统治也存在危机——日本在中南半岛摆了几十万陆军,如果中苏联军真要硬打,估计也一样守不住!不过中苏联军始终没有在东南亚方向上动手,显然也不愿意让德国趁着日本在东南亚的统治崩溃的同时,去恢复英国、荷兰的殖民地。
  日本帝国对中国而言,既是敌人,也是屏障,而且还是一根连接太平洋两岸友谊的锁链。要是没有日本这个拉仇恨的存在,美国老板才不会又给机器又给军火。
  而日本对德国而言,最理想的定位就是卡在中苏、澳新和美国之间,阻止这三方联合在一起的搅屎棍。所以它和这三个方面的仇恨拉得越多越好。日本和中苏、美国、澳新之间的矛盾越大,它的安全感就越低,对欧洲合众国的依赖也就越深,最后只能沦为欧洲合众国在太平洋上的一条恶犬。
  不过在赫斯曼离开了希特勒的办公室,去检查将会在28日举行的胜利日大游行之后。希特勒又给在罗马参加和会的里宾特洛甫挂了电话,让里宾特洛甫将美国准备用细菌武器轰炸东京的情报,透露给了日本代表团团长大岛浩中将。
  ……
  “不,不是从朝鲜半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发。”
  白宫内阁军事会议现在正在讨论用细菌武器袭击日本首都东京的事儿。在杜鲁门提出这个设想之后,陆军航空兵司令官阿诺德上将马上就提出一个从朝鲜半岛和海参崴的机场派出b—17轰炸机对东京进行夜袭的战术。这可是熟门熟路的战法了,从1944年7月到现在,布署在苏俄、中国和朝鲜半岛的b—17轰炸机都炸了日本两三百回了。驾驶b—17的中美苏飞行员闭着眼睛都能在晚上找到东京的位置。而且美国早就把鼠疫细菌陶瓷弹和炭疽炸弹送给了中苏,还帮助他们建立了生产鼠疫跳蚤和炭疽杆菌的生物工厂。
  所以只要下一道命令,日本首都东京就要遭殃了!
  不过杜鲁门今天却偏偏要舍近求远,因为他用细菌武器炸东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杀鸡给猴看。
  “从瓦胡岛派出b—29c。”杜鲁门下令道,“在完成轰炸任务后再去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机场降落。”
  b—29c是b—29增程型号,装备了r—3350“双旋风”18缸双排气冷发动机,在不使用加力系统的情况下,最大输出功率高达2500匹马力。安装了4台r—3350发动机,又进行了一定的减重处理的b—29c的最大作战航程达到了7500公里——这可是有作战价值的航程,不是纯粹在测试中达到的最大航程。
  那么大的作战航程,自然是为了用细菌武器反击欧洲准备的终极杀手锏了。早在1944年,这种增程型b—29就是美国航空工业的重点项目,除了b—29c之外还有一个xb—44项目(后来改名b—29d)。不过b—29c有点“生不逢时”,没有等到可以在欧洲上空大显身手,大西洋战场就停战了。而且德国人也没有用可怕的“20万吨当量”的原子弹轰炸美国的大城市,因此美国人也不可能自讨苦吃派b—29c去欧洲拉仇恨了。
  “我们应该让德国人知道我们手里有b—29c这样的杀手锏!”杜鲁门说,“这对正在进行的和平谈判是有好处的。”
  “明白了,总统先生。”阿诺德上将想了想,“目前已经有2个联队的b—29c可以作战,在瓦胡岛上也有可供b—29c起降的跑道。”
  瓦胡岛上驻扎有f—13预警机,这种飞机也是用b—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