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812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812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就设立这样一个日期吧。”华莱士问,“那么……我们什么时候结束在智利和阿根廷的军事行动呢?”
  “4月1日。”威廉。莱希早就有了答案,他说,“4月1日是春分日后的第11天,北大西洋上的天气将会逐步转好,而且白天的时间也长于夜晚,这有利于德国人在维度较高的纽芬兰岛地区展开登陆作战。”
  登陆纽芬兰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军事行动不大可能在秋分—春分的时段内进行,那时是北极圈的极夜期,同时又是北大西洋上气候比较恶劣的季节。德国不大可能在此期间跨国两三千公里风高浪急的大洋,去气候恶劣的纽芬兰岛地区登陆。
  但是春分一过,北大西洋上的气候就开始转好,白天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等到了夏季,跨越大西洋的登陆行动就将成为可能!
  “好吧……”华莱士虽然不想这样放弃在智利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军事行动,但加拿大东海岸的防御的确也不能忽视。他想了想,又补充说:“不过没有必要放弃瓦尔帕莱索湾。我们应该在那里保持据点,直到今年的秋分。”
  “我看可以。”威廉。莱希没有在是否完全撤出智利的问题上和华莱士计较,这是面子问题,他现在关心的是实际。“可以从4月1日开始撤,首先撤出陆军航空队的轰炸机,把它们布署到纽芬兰岛和新斯科舍岛。这些飞机挂载上蝙蝠炸弹就具有一定的反舰能力……虽然不足以对抗敌人的大型作战舰艇,但是足够可以打击运输船队了。”
  “好的,好的,就这样,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华莱士连连点头,然后看了看腕表,就站起身道:“现在差不多该去白宫了,我想总统先生会同意我们提出的建议的。”
  ……
  西奥多。冯。希普尔空降兵上将是赫斯曼的老同学兼老部下,他还是赫赫有名的米乌塔特种部队的创始人。在德意志最困难的时代中,他和他的米乌塔战士一直忠诚地扮演着帝国的秘密守护人的角色。
  而在世界大战爆发后,希普尔和米乌塔部队都被划入了斯图登特创立的空降兵,成为空降兵部队的一员。希普尔本人则历任空降兵训练总监和第22航空军军长等要职,现在他则是第1空中突击军的军长。
  所谓的空中突击军实际上就是空降军的加强版,在空降的基础上加强了突击能力。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能打硬仗的重装空降兵部队。
  和普通的空降兵依靠伞降和滑翔机为主要的空降手段不同,空中突击部队会大量使用me323和zso523这一类具有“空中突击能力”的运输机——这种运输机非常特殊,不仅运载能力大,可以装运重达二三十吨的坦克,而且还能在比较平整的草地上直接降落,具有向敌后机降突击部队的能力。
  1945年3月21日,在距离“高奇堡计划”第二阶段正式启动只有10天的时候。为了证明zso523重型空中突击运输机可以搭载一台最新型的e—25型坦克歼击车在一片不算太宽阔的草地上降落。希普尔上将和他麾下的得力干将,第1空“勃兰登堡”中突击旅旅长奥托。斯科尔兹内上校就亲自乘坐着一架肚皮里面装载着一台e—25型坦克歼击车的zso523运输机,在天色刚刚放亮的时候,从天而降落在了波兹坦皇宫的大草坪上。
  当体型硕大的飞机在皇宫大草坪的边缘稳稳停下后,原本合着的机首舱门嘎吱吱的被机械装置推开,然后就听见马达的轰鸣声从机腹当中传出,同时涌出来的还有一团带着汽油味儿的浓烟。
  坐在一辆行驶着的斯泰尔敞篷指挥车上的赫斯曼帝国元帅被坦克歼击车从飞机肚子里面开出来的一幕吸引了,他挥挥手示意汽车停下。然后就在车厢内站直了身体,举起一架望远镜开始眺望几百米外的飞机和坦克歼击车。
  最大起飞重量超过50吨,最多可以搭载30吨货物的zso523“超级巨人”飞机哪怕在后世也可以算是“大飞机”了。在如今这个时代,大概只有美国和日本的几种大型水上飞机可以与之相比。
  但是它却能在一片草地上着陆,将一台e—25型坦克歼击车或是一辆4号坦克直接运到敌人的后方!
  这简直不可想象,绝对超出了美国人的预料。根据中央保安总局和军事情报局搜集到的情报,美国人在地势险要的纽芬兰岛上并没布署太多的军队。在这个荒凉的,超过11万平方公里的大岛上总共只有不到20万人的地面部队(不包括高炮部队和岸炮部队),而且部队大多驻防在海岸线上——那里大多是高出海平面几十米的悬崖(纽芬兰岛主要是台地),根本不可能登陆,只有很少一部分地区是沙滩和石子滩,而且在这些沙滩和石子滩附近通常还有险要的高地、台地。美国人只需要在这些高地、台地上修建一些足够坚固的机枪和火炮掩体,就能以居高临下的强大火力彻底封锁附近的沙滩和石子滩。
  另外,纽芬兰岛沿海的高地、台地的顶部都是比较平坦的草地,足可以摆开装甲部队。因此拥有大量重装部队的美军(盟军)就在这些沿海高地、台地上布署了装甲部队,也不是什么大编制,通常就是一些包括坦克连、坦克歼击连、步兵连、炮兵连和高炮连的装甲合成营。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拥有的坦克/坦克歼击车却不少。如果有轻装的德国登陆部队攀上几十米高的台地,这些装甲合成营可就能大显身手了。
  因为这些高地、台地和上面的装甲合成营,德国大总参谋部的精英参谋可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最后还是德国特种兵的开创者希普尔空降兵上将提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方案,把装甲部队直接空降到纽芬兰岛上!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哥伦布行动
  一个身穿帅气的40型装甲车黑色战斗服的壮汉从被推开的e—25坦克歼击车顶部的舱门口钻了出来,然后身手矫健地跳到草地上,飞奔到了赫斯曼乘坐的斯太尔型指挥车前,行了个台手军礼:“嗨!希特勒!”
  赫斯曼也抬起右臂还了一礼,他觉得眼前的壮汉有点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却又想不起来。
  “帝国元帅,党卫军中校古斯塔夫。施瓦辛格向您致敬。”
  壮汉又一声大喝,赫斯曼才焕然大悟。来人原来是“州长”他爸,怪不得瞧着眼熟了。
  坐在赫斯曼身旁的斯图登特空军大将这时得意地对赫斯曼说道:“帝国元帅,他是第1空中突击旅所属的第101空中突击营的营长,是从党卫军第5装甲掷弹兵师调来的王牌坦克歼击营营长……我们的第1空中突击旅的官兵,全都是从国防军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各个一线部队中精选而出的,每一个人都是精英,而且还配备了最好的装甲兵器。”
  赫斯曼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第1空中突击旅的情况。因为组建这支特殊部队的命令就是赫斯曼签署的。而且他对第1空中突击旅装备的主力战车e—25坦克歼击车和4号h型坦克也非常熟悉。
  前者是e系列坦克项目的一部分,原本准备推出e—25坦克、e—25坦克歼击车、e—25突击炮和e—25自行火炮等作战车辆,用以取代4号坦克及其变种车辆。
  不过到了e—25坦克和e—25坦克歼击车的样车通过国防军验收的1944年1月,欧洲大陆上的战争早就结束了,没有多得像海水一样苏联坦克需要e—25去对付了。
  而且e—50坦克系列已经做得非常完善,不仅有e—50坦克和e—50—2型坦克(e—50的升级版,装备了105毫米kwk45l/52b型坦克炮,战斗全重高达63吨),还推出了装备了128mm主炮的e—50坦克歼击车和装了一门155mm加榴炮(在施耐德m1929型的基础上改进的)的e—50自行火炮。
  所以留给e—25的市场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因此e—25坦克项目最终被取消,不过e—25坦克歼击车和e—25突击炮项目却得到了保留——这并不是因为e—25坦克歼击车和e—25突击炮有多好,而是在e—25项目上投入重金的德国和法国的军火制造商们要收回成本。
  因此德国国防军和法兰西陆军就将e—25作为“中型反坦克歼击车和突击炮”的标准化产品加以采购,用来替代机械化步兵(德国称装甲掷弹兵)及摩托化步兵装备的3号突击炮和灰熊突击炮——e—25突击炮和e—25坦克歼击车使用的是同样的底盘,只是比后者高了三十几公分达到了2。5米。车体正面的装甲也加厚到了100mm,而且还换了一门150mm的步兵炮。至于战斗全重也比e—25坦克歼击车重了几吨,达到了32吨。
  不过作为第1空中突击军的主力,德国国防军第1空中突击旅并没有装备32吨的e—25突击炮。而是将“古老”的4号h型坦克拿出来和e—25坦克歼击车搭配。
  “施瓦辛格中校。”赫斯曼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身材魁梧的“老州长”后问,“乘坐zso523飞机的感觉怎么样?”
  “非常不错,非常宽敞。”施瓦辛格中校说,“机舱内除了可以装运一辆e—25坦克歼击车之外,还可以装下200发炮弹和1个班(10人)的全副武装的空降兵。而且飞行途中非常平稳,感觉和乘坐福克42差不多。”
  福克42是目前德国和法国空军的主力运输机,这种飞机同时也是作为客机开发的,乘坐起来非常舒适。
  “帝国元帅。”坐在斯太尔汽车副驾驶座位上的希普尔空降兵上将插话说,“zso523型空中突击运输机简直就是专为从空中夺取纽芬兰岛而量身定做的飞机。它的满载航程有2700公里,正好可以从亚速尔群岛飞到纽芬兰岛。而且它还能在哪怕是一片有点坡度的草地上着陆,如果不考虑再次起飞的问题,纽芬兰岛上大部分的台地都可以供zso523着陆。”
  zso523是德国的齐柏林公司和法国的圣科索公司合作开发的。它的翼展达70米,机长40。25米,全备机重达52吨,可以搭载30吨货物,动力为6台2100马力的土地神—罗纳14r型空冷式发动机。可以在3800米高度以310公里的巡航速度飞行2700公里。
  虽然zso523的航程和航速相比德国空军的主力运输机福克42差距颇大,但是它却拥有福克42所不具备的功能,可以在草地、农田这样的地形上着陆。因为这款飞机是在me323型运输机基础上开发的,me321的前身又是一款空降兵使用的大型滑翔机,本来就是用来执行空中突击任务的。而zso523在开发的过程中又保留了me323和me321的特色,成为一架“大型空中突击运输机”。
  “有多少架zso523准备妥当了?”赫斯曼又问。
  斯图登特大将说:“现在221架,到4月初会超过250架,其中三分之二是我们的,还有三分之一属于法国人。不过这些飞机都可以投入‘哥伦布行动’。”
  “哥伦布行动”是“高奇堡计划”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登陆纽芬兰岛——和美国的两栖登陆专家克拉克的设想不同,德国人并不认为地势险要的纽芬兰岛不容易上去。相反在德国总参谋部看来,地势平坦的新斯科舍半岛及其周边的爱德华王子岛和布雷顿角岛虽然容易登上去,但是却很难站稳脚跟。
  因为新斯科舍半岛和北美大陆是相连的,同美国东北部之间有铁路相连,美国人进驻后不仅扩建了铁路而且还修建了许多条公路。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军也能很快从美国东海岸运送到新斯科舍半岛。
  而布雷顿角岛和新斯科舍半岛之间距离太近,最窄的地方不到1公里。不仅有渡轮可以很快的将大量的人员装备从新斯科舍岛运往布雷顿角岛,而且美国人还建了许多浮桥连接两地。所谓的“岛”,实际上就是新斯科舍半岛的一部分。
  此外,爱德华王子岛又位于希尔斯堡湾内,登陆舰队必须通过宽度仅100公里的卡伯特海峡(位于布雷顿角岛和纽芬兰岛之间)才能进入海湾,实在不大安全。
  至于距离纽芬兰岛仅20公里的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倒是比较理想的登陆地点,岛上的地形和位置都刚刚好。但是那里是法兰西领土,从1943年英国本土屈服后开始就成了自由法国政府的驻地——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现在看起来是没有重返法兰西本土的机会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由法国的追随者就很少,恰恰相反,由于贝当—达尔朗政府在“泛雅利安路线”上越走越远。在许多法兰西民族主义者看来,这样的路线无疑是放弃了法兰西民族的骄傲,让伟大的法国成为了野蛮的德意志的小跟班。因此许多法兰西民族主义者聚集到了戴高乐的旗帜下,使之拥有了规模庞大的法兰西自由军团。
  但是英国(加拿大)政府却不愿意让法兰西自由军团驻扎到加拿大,因为加拿大东部的魁北克省、新斯科舍省和纽芬兰岛上有大量的法裔居民。尤其是魁北克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