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792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792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是全面裁军和限制军备。”
  杜鲁门心说:导弹和原子弹到底在谁手里?美国……还是德国?
  “亨利,这恐怕做不到吧?”
  “怎么会做不到?”亨利。华莱士笑了笑,“新一届的国会一定会支持这5条和平原则的。”
  杜鲁门翻了翻眼皮,美国国会支持管什么用?德国国会能同意才行!
  “可是德国人不会同意这种和平条件的……”
  “那我们就打到他们同意!”华莱士信心满满地说,“哈里,现在的战争形势正在向对我们有利的方向转变。我们在智利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港口都取得了胜利,英属圭亚那的乔治敦目前也仍然在我们手中,瓦胡岛也被我们完全控制了。而且我们还有反击欧洲本土的手段,我们的b—29具有突破欧洲防空体系的能力,我们还拥有威力巨大的生化武器,足够反制德国人的原子弹了。
  所以,我们美国完全有能力将战争进行到底,把德国佬拖垮!”
  杜鲁门在当选总统前不过是个参议员,负责一个审查军费开支的委员会,对于战局并不怎么了解。而他对美国打不过德国的判断,其实是来源于罗斯福的。
  现在听华莱士怎么一番分析,心里面也嘀咕起来了:或许罗斯福真的错了?
  “哈里。”华莱士站起身,对杜鲁门说,“这五项和平条件只是我的建议,你可以慢慢考虑……同时再和共和党、布尔什维克党的人磋商一下。不过再这之前,我想你应该先听取一下军方的意见。”
  “好的,好的,我也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杜鲁门同意了华莱士的建议,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华莱士笑着说:“走吧,我们去内阁会议室吧,莱希上将、马歇尔上将、金上将还有阿诺德上将都在那里等着我们。我想他们会给你一些非常有用的建议,也会让你充分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情况真的没有那么糟糕,如果德国人想一直打下去,我们也可以奉陪。”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政治必须正确
  杜鲁门旁听过罗斯福主持的内阁军事会议,对穿着军装的将军们在会议室中陈述战场形势和提出合理建议的一幕并不陌生。
  但是现在他坐在华莱士总统身边,看着一屋子的将军和内阁要员,听他们发表各自的观点的时候,却有一种之前从来没有的古怪感觉——仿佛会议室内的每一个人都戴着面具在说假话。
  在美国,根本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
  “……东海岸的防空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从纽芬兰岛一直到佛罗里达半岛的辽阔海岸线上已经布置了数百个雷达站。同时我们还在东海岸沿线布署了6000架战斗机,其中大部分是具有良好截击能力的p47、p51、p61和f7f。另外,我们还在东海岸的主要大城市和军事基地布署了超过15000门各种口径的高炮,还升起了数万只防空气球。这一切已经能有效阻止德国导弹的袭击。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积极准备反制德国的手段。超大航程的xb—44远程轰炸机已经完成了设计,将会在1945年初进行试飞。因为这款飞机是在b—29的基础上扩大油箱容量同时换装超大马力的r—4360型28缸气冷发动机,所以设计和试飞的过程相对较短,如果顺利的话将会在1945年6月底前投入试生产。届时我们将会拥有可以往返大西洋两岸进行轰炸的超远程轰炸机……”
  陆军航空队的阿诺德上将报告了一些喜人的好消息,华莱士显得非常满意。可是杜鲁门却是眉头紧锁,东海岸的防空并没有经过实战检验,而且相对于四五千公里的漫长海岸线,6000架飞机也不算特别多。至于xb—44,仅仅是个画饼而已。
  “上将。”哈里。杜鲁门打断了阿诺德的发言,“我们在加勒比海的防御有没有因为加强东海岸的防御而被削弱?”
  “没有。”阿诺德上将说,“至少陆军航空队在加勒比海的力量还相当雄厚。因为我们在澳洲和夏威夷群岛的作战任务大大减少,西海岸的防空压力也大为减轻,因此有余力同时将大量兵力投入东海岸、加勒比海和南美三个战场。”
  哈里。杜鲁门点了点头,稍微放了点心。不过他并不知道阿诺德上将的陆军航空队减少了在纽芬兰岛上的兵力部署。原本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纽芬兰岛布署的各种型号的战斗机就超过1700架,可是现在布署在纽芬兰岛上的战斗机数量已经不足1000架,其中的336架还兼具夜战和轰炸功能的p—61b—10型战斗轰炸机。
  这样的兵力调整在罗斯福时代肯定不被允许的,但是华莱士总统却要求陆军航空兵在确保东海岸、加勒比海“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调集足够的航空兵力用于轰炸布宜诺斯艾利斯以颠覆胡安。庇隆的政权。为了提高空袭的效果,华莱士甚至要求陆军航空队展开昼间轰炸——在华莱士看来,只要新阿斯巴尼亚联邦的政局发生动荡,德国就不得不接受“公平的和平”,而这将让他成为拯救美国的英雄!
  因此阿诺德上将就不得不从兵力本来就不算宽裕的陆军战斗机部队中抽调出了几百架大航程的p51派往智利,准备用于昼间轰炸护航。
  另外,华莱士总统也不愿意放弃巴西和苏联这两个勇敢的盟友。
  因此他还将一部分陆军航空队的兵力派往了巴西战场。同时还派出最新型的c—54型远程运输机向被数万日军包围的勘察加半岛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这是苏联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重要的不冻港,地位仅次于海参崴,距离美国的阿拉斯加只有2000多公里,如果日军攻占该港口,美苏间的航运补给就被完全切断了)运输补给,而且还那里派出少量的陆军航空队的战机。
  “目前陆军在加勒比海上的诸多岛屿和委内瑞拉布署了120多万人的地面部队。还在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新西兰投入了数十万人的作战部队。投入到智利的陆军作战部队人数也接近了15万,很快就会达到20万。还在巴西布署了超过10万人的地面部队。
  另外,我们在东海岸、百慕大群岛、纽芬兰岛和加拿大东北部地区都布署了重兵,投入的总兵力高达180余万。”
  马歇尔上将又粗略介绍了一番美国陆军的兵力布署情况。被他提及的陆军总兵力大约345万,另外还有驻美国西海岸、巴拿马、阿拉斯加等地的部队没有提及。如果都计算进去,现在美国陆军的一线作战部队总兵力大约有400多万。
  此外,还有几十万人的海军陆战队,这些就是账面上的1600万美国大兵中真正能在境外打地面战争的部队。
  当然了,美国是个人人持枪的国家,拥有深厚的民兵传统。一旦德军攻入美国本土,他们要面对的美军地面部队可就不止这400多万。
  所以杜鲁门对美国本土的地面防御力量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德国人就算能把原子弹丢在美国的土地上,他们的陆军也很难征服美国!
  “目前海军也在积极准备保卫加勒比海诸岛和本土沿海决战。”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最后发言,开始介绍海军最新的战备情况。
  相比陆军和陆军航空队,美国海军现在的处境更加艰难,在百慕大群岛大海战后就完全失去了大西洋的制海权,连新斯科舍半岛—百慕大群岛—波多黎各岛之间的封锁线都难以维持——在德国的导弹航母和me264突破到美国东部海岸线外500公里发射导弹之后,从新斯科舍半岛—波多黎各岛之间的2700多公里海域就成了美国本土的“绝对防御线”,是必须要保卫的。
  所以美国海军明知道没有大西洋制海权在手,还是派出了大量的驱逐舰和潜艇去大西洋上执行任务。结果这些“低价值”的舰艇就成了德国21型u艇和携带空对舰导弹的me264或ju288的猎物,只要大西洋上的天气情况允许,21型u艇、me264和ju288就会在bv138e型水上飞机的引导下出击。
  而美国的驱逐舰编队只要被各种水下和天空中的对手盯上,就少不了船毁人亡。从10月份支撑到现在,美国海军陆陆续续已经丢掉了20多艘驱逐舰,还有18艘驱逐舰遭了重创。
  因此欧内斯特。金上将现在已经不提保卫“绝对防御线”的事儿,而是直接提出了加勒比海和东海岸决战的概念。不过在提到加勒比海和东海岸决战的时候,欧内斯特。金的语气中仍然充满了相信。
  “为了在近海和浅水区域作战,海军从10月份开始就重点发展鱼雷快艇和水雷。我们计划到1945年3月底将pt—103级鱼雷快艇的装备数量增加到1000艘以上,同时开始在美国东部沿海和加勒比海的重要岛屿附近布雷。
  另外,海军航空兵还会装备b—25j型攻击机用于对抗企图登陆的纳粹士兵。”
  美国的pt—103级鱼雷快艇是一种廉价的木壳鱼雷快艇,防御能力根本不能和德国的s—100级鱼雷快艇相比。不过它却拥有4具鱼雷发射管、2座12。7mm机枪和1门20mm机炮,还能带2—4个深水炸弹。火力非常强大!如果用好的话,对德军登陆部队还是能构成极大威胁的。
  而b—25的改进型b—25j型攻击机也是一种为反登陆作战开发的特殊武器。这种飞机的武备非常奇葩,没有炸弹、火箭弹,也不安装机炮,而是装上了18挺12。7mm口径的机枪。对于登陆的德军步兵的威胁可不在pt—103级鱼雷快艇之下。
  “现在的情况还不错,是吗?”听完了陆军、陆军航空队和海军头头们的发言,杜鲁门皱着眉头问总统参谋长威廉。莱希。
  “是的,先生。”威廉。莱希回答,“应该可以守得住……只要德国人不使用原子武器,美国至少能坚持很长时间。”
  威廉。莱希的回答其实是唯一“正确”的回答,因为现在美国国内政治分裂,短期内不可能求和了。就算杜鲁门要不惜一切代价背黑锅,国会也不会批准。
  所以威廉。莱希、马歇尔、阿诺德和欧内斯特。金等人现在只能想方设法指挥美军坚持抵抗,不再提什么讲和的建议了。
  至少在战场形势发生大幅恶化之前,谁也不会提出政治不正确的和平建议……
  “好的,好的。”杜鲁门连连点头,他当然也知道自己目前也必须“政治正确”,要不然给人弹劾下台都有可能。“我们应该坚持下去,知道把德国人拖垮。”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高奇堡计划 一
  12月19日,星期二,正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贝希斯特加登的赫斯曼夫妇,从国王湖畔晨跑回到别墅的时候,就看见娜塔莉。列辛斯卡雅拿着一份报纸在大厅里面等候。
  “路德维希,这是刚刚收到的《华尔街日报》。”娜塔莉把报纸交给了穿着运动服的赫斯曼。
  这份报纸是美国时间17日出版的,由罗马驻纽约总领事馆订阅,然后再用罗马帝国航空公司的班级捎回欧洲,第一时间送到赫斯曼手中的。除了赫斯曼之外,希特勒、施莱彻尔和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三世都能得到同样的一份《华尔街日报》。
  今天这份《华尔街日报》头版的大字标题是: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
  还有杜鲁门对报界宣称:美国绝不接受屈辱的和平——美国将坚持“不割地、不赔款”、“美洲和澳洲民族自决原则”、“门户开放”、“帮助欧洲和平重建”和“全面裁军和限制军备”等五大和平原则。
  赫斯曼让克洛伊先去洗澡用早餐,自己则大汗淋漓的在沙发上坐下来,开始逐字逐句看报纸上刊登的杜鲁门的讲话。期间大概是娜塔莉递给他一杯果汁,他就一边喝一边看报纸。
  报纸上面的内容完全没有出乎赫斯曼的预料,侥幸胜选的杜鲁门根本不敢提出政治不正确的和平条件,而那五大和平原则根本没有讨论的余地。
  很显然,德国现在必须实行“高奇堡计划”了。
  这时洗完澡的克洛伊并没有去餐厅,而是到了赫斯曼身旁:“亲爱的,有什么鼓舞人心的消息吗?”
  赫斯曼喝了口果汁说:“我想莱因哈特要上战场了,这能算鼓舞人心的消息吗?”
  莱因哈特是赫斯曼的次子,今年19岁,已经完成了柏林军校的学业,现在正在装甲兵学校学习,很快就要毕业了。如果“高奇堡计划”真的要执行,莱因哈特肯定会被派上战场。
  “我想是的。”克洛伊笑了笑说。“这会让他成为真正的海因斯贝格家的男人。”
  这个回答似乎有点残忍,不过出自克洛伊的口中也很正常。她家从查理曼大帝时代就世代从军,不知道有多少祖先死在疆场上——显赫的家世和爵位,都是用鲜血染成的!
  而且自从和赫斯曼结婚后,克洛伊就一直很努力的生育,一共生了6个孩子,其中3个是男孩。这足以让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家族的男丁显得不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