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717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717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本不存在可以让护航投入和破交投入倒转的什么黑科技,哪怕被日本人当成宝贝的安装了磁探仪的东海反潜巡逻机也没啥大用。
  磁探仪只能在超低空起作用,大约就是海平面上50—100米左右,而且只能用来搜索水下的潜艇。如果敌方潜艇处于浮航状态(实际上潜艇大部分时间是在浮航),50—100米高度看都看见了,还用什么磁探仪啊?
  另外,美国的远洋潜艇上都有高炮(德国的潜艇也有)和高射机枪,如果反潜巡逻机不够坚固,飞得又太低很容易被潜艇给击落。
  希特勒听了赫斯曼的解释后,沉沉叹了口气:“也就是说,日本目前的最佳选择还是同美国议和,然后去进攻苏联远东,给我们惹出一场大麻烦?”
  “当然不是。”赫斯曼回答说,“日本还是可以和美国一战的。他们仍然拥有强大的水面舰队,足够重创正在围攻夏威夷群岛的太平洋舰队。而日本重创太平洋舰队,也是我们可以在大西洋—加勒比战场上击败美国,迫使美国交出金融霸权的先决条件。如果他们不愿意这么做,我们就很难打败美国,而这样的前景对日本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
  “危险吗?”希特勒看着赫斯曼问,他不觉得日本和美国讲和有什么危险,虽然这会给德国惹出大麻烦,但是德国也不可能对日本动武。
  因为无法夺取金融霸权的德国,在未来必须花费更大的力量去整合欧洲共同体,根本无力顾及太平洋。
  “是的,非常危险。”赫斯曼说,“因为从夏威夷到东京只有6000公里!在1944年这是一个遥远的距离,但是到了1948年或是1949年,如果美国没有被打败,那么它一定会造出6000公里以上作战半径的远程轰炸机!而且……美国还会拥有原子弹!到时候日本首都东京,将会在美国的核武器打击范围之内。考虑到美国人的潜艇这两天正用芥子气到处骚扰日本的沿海地区,一旦美国拥有了核裂变武器,恐怕肯定会用在日本人头上。”
  希特勒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他顿了顿,然后对赫斯曼说,“大岛浩在今天早上会见了里宾特洛甫,提出了想要我们援助海森堡装置技术的要求……我想如果我们拒绝这一要求,日本就会同美国单独媾和了。”
  赫斯曼明白了希特勒的想法,这位德国总理一定希望能在欧洲领袖会议(会议一再延期,最后决定在6月15日召开)召开前同日本就战和问题达成一致。
  只有和日本先达成一致,德国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美政策。如果日本执意同美国单独媾和,那么单靠欧洲共同体的海上力量,是不大可能击败美国庞大的海上力量并且夺取加勒比海岛屿的。那样的话,欧洲共同体就只能另外想办法去和美国争夺金融霸权了。
  想到这里,赫斯曼笑着点了点头:“总理,这件事情交给我去处理吧,一定会圆满解决的。”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致命的比赛
  “帝国元帅阁下,考虑到美国目前也在积极寻求制造核裂变炸弹,以及日本帝国将在今后负责太平洋及大东亚之秩序维持。因此发展核裂变武器实是必需之选,对于贵国和欧洲共同体之利益也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我帝国希望可以贵国可以协助开发核裂变炸弹,只有帝国拥有了核裂变炸弹,才能安心和美国进行最后之决战……”
  措森大总参谋部内,赫斯曼帝国元帅正在接见来访的日本大使大岛浩中将。这位日本中将大使先是仿佛诉苦一样介绍了一番日本在东南亚的油田、炼油厂被炸,以及美国在瓦胡岛战场和对日本本土使用了芥子气的事情(现在日本人还不能确定美国人有没有用细菌武器)。
  然后大岛浩话锋一转,就提出了由德国援助日本开发核武器的要求!
  赫斯曼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德国人部分满足了日本的这项请求。不过在这个时空,德国国防军是赫斯曼当家作主,他可不打算搞真的帮助日本造原子弹……
  “如果我们不提供给你们核裂变炸弹的相关技术。”赫斯曼看着大岛浩,淡淡的问,“日本是不是就要同美国单独媾和了?”
  “这个……”大岛浩面露难色,看着赫斯曼说,“我帝国是不会单独媾和的,但是并不反对欧洲共同体、罗马帝国和日本共同与美议和。”
  “哦。”赫斯曼点了点头,然后拉开了办公桌的抽屉,取出了一张拥有6台发动机的飞机照片,递给了大岛浩。
  “这是……”
  “这是ju390型洲际轰炸机。”赫斯曼说,“是容克公司开发的下一代远程轰炸机,其航程比me264型轰炸机还要大一倍,因此可以实现6000公里作战半径。你知道这种飞机是用来投放什么炸弹的吗?”
  ju390型轰炸机根本没有6000公里的作战半径,实际上这种飞机只有10000公里左右的最大航程。各项性能指标和me264接近,只是拥有更强的火力和防御。因此飞机的空重接近了40吨,比美国的b—29还重了许多,造价和油耗都达到了一个让人生畏的程度。
  德国空军虽然很想要ju390,但是却发现燃油和采购经费都不够,只好退而求其次买了比较便宜的me264(实际上也是天价)。现在赫斯曼拿来忽悠大岛浩的,就是ju390的原型机照片。
  “是用来投放海森堡装置的?”大岛浩马上就想到了这种ju390的用处是装上一枚海森堡装置,在夜间突防美国东海岸!
  “是的。”赫斯曼说,“它会在1947年服役,用来投放原子弹。但是……美国到时候也会有相同的飞机,他们称为b—36,另外美国也很有可能在那时拥有原子弹!”
  “什么?”大岛浩愣了一下,“美国也会有原子弹?这不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赫斯曼用温和的语调说,“制造海森堡装置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铀矿;一个是电力。据我们所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霍普港地区战前就有一个现成的铀矿……估计铀矿问题困扰不了美国太久。而电力对美国就更不是问题了,他们在战前一年就有2000多亿度电,大概是你们的8倍,所以他们可以用很快的速度提炼铀—235。
  哦,对了,根据我们的情报,美国科学家劳伦斯也已经开发出了提炼铀—235的电磁分离设备!如果你们想要的是这个,我可以批准转让一套。”
  实际上赫斯曼不知道美国人到底有没有掌握提炼铀—235的技术。不过他知道历史上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开发的同位素分离方法是“电磁法”,又称“劳伦斯法”,是个特别浪费国力的办法,所以就随口说来忽悠日本人。
  电磁法在后来一般是用来生产克量的重同位素供科研使用。其特点是工艺简单,只需要一次分离就可得到高富集的同位素,缺点就是特别费电,而是还需要使用巨量的铜。
  在德国通过钚生产堆提炼高丰度钚—239的时候,也在寻找提炼铀—235的方法。因为丰度较高的铀—235是能源型反应堆必须原料,而能源型核反应堆目前也是u工程委员会研究的一个重点。
  为了提炼足够235,u工程委员会的工程师们就建设了使用电磁法和气体分离法的两个核工厂——赫斯曼其实知道电磁法是不可行的,但他也没阻止u工程委员会的工程师去建厂。因为那是科学家们负责的事情,赫斯曼这个外行最好别干预。
  结果在波希米亚的克罗斯尼山区,现在就有一个不怎么开工的电磁分离工厂。倒是可以安排日本工程师去参观,还可以从那里拆一套电磁分离设备运去日本。
  大岛浩马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帝国元帅阁下,您的意思是……贵国同意向我方转让海森堡装置的技术了?”
  “是关键技术!”赫斯曼认真地说,“具体说就是一套提前铀—235同位素的电磁分离器。有了它,你们就可以进行仿造,最终建成大型电磁分离厂,利用电能生产高纯度的铀—235。只要有了足够多的高纯度铀—235,制造原子弹的难度不是很大,相信日本的科学家会找到办法引爆原子弹的。”
  利用电磁分离器生产高丰度铀—235在技术上的难度并不高,哪怕是日本也能很快掌握。不过电磁法的电力消耗可就是个天文数字了,如果日本想要尽快生产出足够的武器级铀—235,把全国所有的电力和铜都用于电磁提炼工厂大概是唯一的方法……
  不过日本有没有电力去驱动电磁分离设备,赫斯曼是管不着的,他现在批准提供设备,就算是给了日本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技术——只要日本人民n年不用电不用铜,再加上开采出足够数量的铀矿,就可以攒够制造原子弹的铀—235了。
  “但是我们提供给你们的电磁分离器美国也是拥有的!”赫斯曼马上给日本人泼了盆冷水,“制造原子弹是一场比赛,德国跑在了第一位,而第二位必然是美国!我们之所以赢得比赛,是因为我们起步比较早,比美国早了2年。而美国在1948年前,肯定会拥有原子弹,还会拥有将之投放到东京的飞机!”
  这番话当然也是用来忽悠人的,赫斯曼对这个时空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情况了解并不多。
  “德意志帝国一定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是吗?”
  赫斯曼脸上露出了无奈地苦笑:“我们能怎么办?如果我们不能在现在这场战争中彻底打败美国,那么战后我们德意志将困于欧洲的内部事务,根本无力阻止美国拥有原子弹,更不可能为了日本的利益去和一个拥有原子弹的美国开战……所以你们要么现在就全力以赴帮助我们,要么就立即把所有的电力都用于提取铀—235吧。”
  其实日本将所有的电力都用于提取铀—235也是不够的,现在日本一年就300多亿度电,而美国有2000多亿度电。而且美国还领先日本2年,所以日本在制造原子弹的比赛上肯定输给美国。
  然后就要看美国人民会不会选个心慈手软的圣母白左去当总统了,不过考虑到眼下美国人民对日本的憎恨,估计日本不挨原子弹的希望不是很大……
  大岛浩脸色有些难看,他问:“那么……如果日本继续和美国作战,除了一套电磁分离设备,我们还可以得到什么呢?”
  “你们可以得到安全。”赫斯曼说,“一个可以将美国的洲际轰炸机阻挡住的绝对国防圈。”
  赫斯曼顿了一下。“比如夏威夷群岛和阿拉斯加都可以中立化、非军事化。”
  阿拉斯加距离日本本土比夏威夷群岛还近,虽然气候寒冷,不过考虑到航空技术的进步,未来那里也有可能成为美国洲际战略轰炸机的据点。
  “苏联远东地区呢?”大岛浩试探着问,“日本准备进攻那里,以配合贵国一起彻底打败苏联!”
  赫斯曼没想到日本人对远东有那么大的执念,很显然他们对德国也不放心,希望拥有更大的绝对国防圈。
  “我们不需要你们配合。”赫斯曼有些烦恼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因为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只是个总参谋长,管不了那么多事儿。”
  大岛浩笑了。“我们明白你们的难处。所以我们绝不会侵犯俄罗斯女皇陛下的领地,我们只是反对布尔什维克……这是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战争,绝不是针对欧洲的。”
  赫斯曼已经意识到自己没有办法改变日本人的执念了,但是他也不能保证什么,因为他也控制不了局势的发展。赫斯曼说:“相信我们的条件你已经清楚了,那就请你立即请示东京吧。如果你们准备和美国人作战,那最好尽快在夏威夷群岛进行决战,免得美国人将舰队撤离。如果美国把舰队撤离那里,我们在大西洋—加勒比海的作战会非常困难。很可能会出现对峙的局面,如果让美国人拖到了成功研制出原子弹的时候。那欧洲就只能选择和平……然后我们就会面对整合欧共体的巨大困难,而你们也完蛋了。”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和平鸽墨索里尼
  1944年6月6日上午,柏林市内宽阔的选帝侯大街两边的人行道上,拥满了穿着体面衣服,手里拿着罗马和德意志国旗的人群。
  他们是来欢迎罗马帝国的再造者,罗马帝国凯撒,罗马国家法西斯党领袖,罗马帝国执政官和保民官,亚历山大公爵本尼托。墨索里尼的。
  墨索里尼对德国的这次访问完全是计划外的安排,不过却是情理中的。
  6月1日的核试验永远改变了世界的格局,罗马帝国再也不是可以和德国平起平坐的盟友了——本来就不是,只是墨索里尼总有一种虚幻的自信,但是现在他已经认清了现实。
  在认清了现实之后,墨索里尼和他的法西斯同志们连着在威尼斯宫开了3天的闭门会议,讨论将会决定罗马帝国未来命运的重大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