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699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699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可夫听了巴甫洛夫的这番话,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之前一直都在考虑怎么挽救莫斯科和苏联的命运,从来没有想过打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用它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想到这里,他的手重重拍在了沃洛科拉姆斯克以南的鲁扎河上——鲁扎河是莫斯科以西一条大致上是南北走向的河流,是莫斯科河的支流。现在莫斯科西线集群的一部就守在那里(并不是整条鲁扎河,只是中下游的部分)和对岸的德军对峙。而苏军的南线突击集群,现在就展开在鲁扎河和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南部(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城目前被德军控制),大约有100公里的战线,同德军的一个装甲军(其实是2个装甲掷弹兵师和2个伞兵师,还有一些坦克歼击营和重装甲营)对垒。
  根据原本的计划,苏军的南线集群应该在昨天晚上和北线集群一起发起进攻,而主攻的方向就是沿鲁扎河北上打沃洛科拉姆斯克。
  但是由于德军抢先发动的火炮急袭和之后的夜间空袭耽误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让昨晚南线集群的攻击打得有气无力。所以在鲁扎河沿线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坦克会战。
  不过苏军还是通过一场规模有限的夜战,摸清了德军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以南鲁扎河沿岸的兵力布署。
  德军在那里的防御似乎不如在罗德雪诺—奥舍伊基诺那么坚固,进攻的苏军虽然也被击退,但是损失并不太大。似乎只要再加把劲儿,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而在在5月7日白天,德军也没有在鲁扎河上游沿岸地区发起反击。
  朱可夫说:“可以让卡图佐夫的北线集群沿马拉河北撤,把正在同他们激战的德军装甲集群吸引到尽可能靠北面的地方。为南线集群今晚向鲁扎河上游沿岸地区的突击创造有利条件!
  今天晚上,我们将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战斗……为了苏联!为了共产主义事业!”
  ……
  呼啸而来的火箭弹在马拉河西岸掠过,战线前面又重新打成了一片火龙。从坦克集结的这片荒芜的土地向几公里外的苏军战线望去,那里已经被火光烟尘所淹没,就像地狱之门突然敞开了一样。
  从昨天晚上开始一直苦战到现在的里宾特洛甫上尉仍然精神百倍,他的连队现在还有18辆可以开动的e—50a型坦克。从昨晚到现在的激烈战斗,他的连队只有1辆坦克被完全击毁(被1辆js—2坦克用122mm炮打了侧面),还有另一辆坦克受损严重(被js—2坦克的122mm炮穿了车体正面下方),此外还有2辆坦克发生了机械故障,正在修理。
  不过因为有2台在修车辆完成了修理归建,所以里宾特洛甫的连队现在还有18台e—50a坦克能够使用——很显然,e—50a坦克是一台可靠性相当出色的车辆,它是在吸收了“虎”式和“黑豹”的成果后,还集合了英法两国在坦克和内燃机技术上的许多成就,才制造出来的一款优秀坦克。
  不仅强大,而且非常可靠,因此可以在战场上发挥最大的效率。
  “全体前进,胜利万岁!”小里宾特洛甫的耳机中这时传来了集群司令官马克思少将的命令。
  坦克大会战的高潮来临了!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 九
  5月7日夜,苏联装甲坦克兵元帅罗特米斯特罗夫亲自抵达了鲁扎河上游地区的奥斯塔绍沃村,他已经把南线集群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副总指挥比留佐夫,自己则亲自指挥由1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的主力部队所组成的坦克集群,准备在鲁扎河上游地区和德军展开一场决战。
  奥斯塔绍沃村北面七八公里外的德军前沿已经被打成了一条火龙,到处都是升起的黑烟,到处都是火箭弹呼啸的刺耳声响。为了今晚的决战,罗特米斯特罗夫尽了最大的努力调集炮兵。甚至冒险在傍晚天色没有完全被黑暗笼罩的时候调动火箭炮和牵引式火炮。虽然被德军的飞机炸毁了一些,但还是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罗特米斯特罗夫这时站在一座破损的集体农庄的库房顶楼,仿佛学者一样的斯文面孔上,露出的都是凝重和决然的表情,就像一位将要殉道的烈士一样。他的军装上面挂满了勋章,胸口剧烈的起伏着,口中高声吟唱着《国际歌》。
  一辆体型巨大的js—2型坦克就停在库房边上,这是罗特米斯特罗夫为自己准备的——他家亲自驾驶这辆坦克参加最后的战斗!
  如果不能胜利,他就要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履行对共产主义的誓言!
  “……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就在罗特米斯特罗夫装甲坦克兵元帅高唱起《国际歌》的时候,舒拉。科斯莫杰扬斯科夫中士和他的战友们正唱着《喀秋莎》,驾驶着一辆缴获的“奥丽加”坦克歼击车向着德军的坦克集群发起决死的冲击!
  舒拉。科斯莫杰扬斯科夫中士所在的近卫坦克第18旅现在还剩下一个营的兵力——如果按照德军的标准,大概就是一个坦克歼击连吧?
  原本装备近卫坦克第18旅的bt—7型坦克,在4月5日至今的血战中已经损失殆尽。舒拉和他的连长瓦连尼科夫上尉乘坐的那辆bt—7也在战斗中被德国人的“小豹”摧毁了。不过他们俩人倒是非常走运,完好无损的从毁损的坦克里面钻了出来。而且还在不久之后领到了新的装备——一辆被修复的“奥丽加”坦克歼击车!
  在苏军的编制中,这种武器的正式名称是su—57/50式坦克歼击车,现在瓦连尼科夫上尉的连队里面就装备了4辆su—57/50,而整个近卫坦克第18旅则拥有4辆su—57/50,8辆普通的su—57和4辆bt—7坦克……这就是该旅全部的坦克/突击火炮了!
  而在今晚的激战过后,近卫坦克第18旅很有可能将不复存在。
  不过舒拉现在依旧士气高昂,因为他在5月6日下午,向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现在已经是一位光荣的布尔什维克预备党员了。
  在高唱着《喀秋莎》赴死的时候,舒拉心里又一次想到姐姐卓娅:她如果知道我也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吧?
  “上尉,布尔什维克来啦!”
  里宾特洛甫上尉听到喊声,立即将眼珠子凑到了一架fg—1250夜视望远镜的目镜上,1500米外,本来应该在黑暗笼罩下的苏军坦克/强击火炮和步兵,全都在红外线的作用下现了形。
  “看上去好像是su—57和bt—7。”小里宾特洛甫低声自语道,“看来他们的力量就快用尽了。”
  从5月6日夜晚到现在,差不多28个小时,马拉河西岸的激战就一直在进行之中。苏军北线卡图佐夫集群承受了极大的损失,该集群在7日天明之前就损失了超过400辆坦克/突击火炮——由于他们在7日天明后被德军的反击打退,所以失去了战场控制权,损失的400余辆坦克全都无法收回维修,因此损失是实打实的!
  而失去了这些坦克以后,苏军卡图佐夫集群可用的坦克/强击火炮数量就不足1100台了(纸面上的数字还多不少,不过实际上能开动的就这些了)。在5月7日白天,600多辆德国坦克/突击火炮就和这些苏联的坦克/强击火炮,在马拉河以西的平原上展开激战。
  凭借着强大的空中优势,马克思少将指挥的集群在整个白天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坦克集群冲击!
  苏军则打得比较聪明,没有和德军硬拼,而是且战且退,不断打德军的伏击,而且还布置了大量的假目标以吸引对方注意。但是卡图佐夫的高明战术,遇上了马克思集群的强大实力,最终还是换来了损失惨重的结局。
  双方战至日落,苏军北线坦克集群又失去了近400辆坦克,整个马拉河西岸,到处都是苏军坦克/突击火炮的残骸。
  而德军在一个白天的战斗中,只损失了不到100辆坦克/突击火炮,其中的大部分还是可修复的装备。
  此外马克思少将的集群在当天下午4点左右,再一次得到了增援。援兵是霍特大将从鲁扎河西面的第19装甲军中抽调的一个团级重装甲群,有51辆虎式h型坦克、18辆“犀牛”坦克歼击车、28辆4号h型坦克和12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总共109辆坦克/突击火炮。
  得到了增援之后,马克思少将手中的实力又回到了顶峰,所以在入夜之后,继续向苏军发起了进攻。
  而他当面的苏军,同样在傍晚的时候得到了增援——就是近卫坦克第18旅这样的部队,都是从在之前的交战中损失惨重的近卫第7、第8坦克集团军中抽调出来的轻型坦克和坦克歼击车。
  卡图佐夫现在将这些坦克投入作战,实在是竭尽全力了!
  炮弹隆隆的在苏军反击的装甲坦克集群的突击队形中炸开,开火的都是e—50a、虎式h这样的大家伙,88mm的穿甲弹/破甲弹对于su—57和bt—7而言,可以说是威力过剩,只要命中,旋即就能将苏军的战车化为一团火球。
  正在操纵坦克歼击车冲锋的舒拉很快就发现不对了,不过他却没有半点退缩的意思,还是操纵着车辆全速向前。一枚英国人生产的6磅(57mm)脱壳穿甲弹已经填进了炮膛,现在舒拉只需要驾驶车辆冲到德军坦克500米的距离上,应该就能摧毁一辆虎式坦克或者是e—50坦克了。
  如果还不行的话,撞击就是唯一的方法了!
  苏军的照明弹这时也纷纷雨点一样划空而落,将下方德国坦克集群列阵的战场,照得犹如白昼一般。
  “停!停车!”舒拉耳机中传来了瓦连尼科夫上尉的喊声,他连忙一拉操纵杆,将这辆“奥丽加之锤”稳稳的停在了德军坦克集群前方400多米的地方。
  “只有一次机会!一定要打中啊!”舒拉一边在心里默念着,一边推开了舱门,探出了脑袋(对于88mm炮而言,su—57怎么都是一炮搞定,关不关舱门都一样),死死盯住了前方400米开外的一辆e—50a坦克。
  那台e—50a坦克显然也发现了舒拉乘坐的su—57/50,炮塔转动,可怕的88mm炮已经对准。
  “轰!”
  舒拉只觉得车身剧烈震动了一下,然后才是一团火光和一声巨响。火光是从那辆e—50a坦克的正面闪出的,6磅脱壳穿甲弹准确命中了。
  但是那辆e—50只是稍稍后退了一下,等待硝烟散尽,舒拉发现这辆坦克的正面并没有被击穿!
  现在该轮到e—50坦克开火了,400米的距离,根本不可能打偏……
  “慈父领袖,我们已经尽力了!”舒拉。科斯莫杰扬斯科夫用尽浑身力气大喊,“妈妈,我爱你!姐姐,我也爱你!共产主义,万岁!苏联,万岁!”
  ……
  “请告诉斯大林同志,我已经尽力了!”卡图科夫一边对自己的副官说话,一边钻进了一辆t—34/85坦克。
  他看到自己组织的大反击又一次被德军轻易粉碎,已经完全知道这场战役的结果了。
  而且,他也知道莫斯科的必然陷落!
  不过他并不打算逃离战场,更不会向奥丽加女皇屈膝投降。因为他还相信共产主义,相信红旗一定有插遍环球的一天。
  所以他和罗特米斯特罗夫元帅一样,也为自己准备好了一辆坦克,是一台t—34/85。他将驾驶着这辆坦克亲自上阵,进行最后的厮杀,像一个共产主义烈士一样牺牲!


第一千零四十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 完
  “总书记同志,我们已经尽力了……”
  朱可夫是在5月10日当着斯大林同志的面说出这句话的,这个时候他和身边的巴甫洛夫,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因为战争已经打输了!
  5月7日夜晚,苏军倾尽全力发起的反击,再一次被德军粉碎!苏军北线坦克集群首先在马拉河西岸战场惨败,集群司令员卡图佐夫上将在8日凌晨壮烈牺牲,履行了自己作为一个布尔什维克党员的责任!
  与此同时,苏军在鲁扎河上游地带的反击也没有取得成功。在损失了300多辆坦克/突击火炮后,仍然没有撼动德军的防线,不得已在天亮后转入防御。
  从5月8日白天开始,三角地带的德军就从防御转入了全面的进攻。经过了一个白天的血战,第48装甲军的一个集群就在鲁扎河上游的苏军南线集群的战线上打出了一个10公里宽的缺口——这个缺口可不是闹着玩的,鲁扎河上游地区位于中央方面军西线集群防线的侧面,而且周围地形平坦,交通设施良好。一旦被德军装甲集群突破,德国人没准几个小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