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655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655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奇蒙德。凯利。特纳海军中将是斯普鲁恩斯亲自挑选的第5舰队的两栖作战舰队司令(实际上就管登陆的),现在留在中途岛附近的美国舰艇虽然编制上都属于第51特混舰队,但是因为在执行上陆任务,所以都归特纳中将指挥。
  不过留在中途岛附近的舰艇并不是第51特混舰队的主力,否则的有9艘战列舰在,三川军一和神重德就真的是在送死了。
  由于第51特混舰队在占领中途岛后的任务是诱敌和消耗日本战机(就和圣诞岛战役一样),所以弗莱彻中将分出了一个驱巡大队掩护登陆舰队后,就带着舰队主力浩浩荡荡逼近夏威夷群岛刷存在感了。
  按照美国人的如意算盘,第51特混舰队大不了沉个百八十艘船,只要兑光夏威夷群岛的日本岸基飞机,那么夏威夷群岛的制空权也就到手了。
  而第50特混和第30特混则埋伏起来打日本联合舰队的航母,只要能够得手,夏威夷群岛的制海权也就拿到了。
  第31特混的主要任务则是拿下圣诞岛,一方面作为美国海军在夏威夷群岛附近的基地;一方面作为b—29去澳大利亚的中转站(这个作用也可以由中途岛承担);再一方面则作为b—17和b—24轰炸夏威夷群岛的基地——b—17、b—24是准备用来投凝固汽油弹和芥子气炸弹的!
  最后,b—29和部署在南洋、西太平洋的几百艘潜艇(这个时空没有没有制海权,所以潜艇部队就变得非常庞大了),也会在第二次夏威夷群岛战役中发挥作用!
  部署b—29的工作从1943年第4季度就开始了,凝固汽油弹、炸弹、油料和b—29的零部件已经运往澳大利亚。同时在澳大利亚的美军(由麦克阿瑟指挥),从43年10月开始就在澳大利亚西北达尔文港和黑德兰港修建可供1000架b—29使用的大型机场。
  一旦部分b—29到位,对东南亚油田的毁灭性轰炸和潜艇部队的疯狂破交就会同时展开。日本要么将有限的航空兵力派去东南亚保卫油田和航道,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石油来源丧失。
  日本没有了石油,夏威夷群岛当然也就守不住了。


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战的老饺子
  如果东条英机和山本五十六看到罗斯福总统抽屉里面取名叫“霸王行动”的攻打夏威夷群岛的作战计划的话,他们很有可能被吓出毛病的。
  因为“没有准备好的美国”可以在“霸王行动”中投入的兵力,大概都比完全准备好了的日本要强大10倍!
  而指挥着16艘拥有强大鱼雷火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扑向中途岛的三川军一中将,如果知道在2月8日当晚,中途岛附近水域有多少美国舰艇的话,大概也会有一种心如死灰的感觉。
  虽然他旗下拥有最好的水兵和最好的舰艇——至少2艘岛风级驱逐舰在日本人看来是最好的。
  但是他的敌人里奇蒙德。凯利。特纳海军中将却拥有一支超过他想象的庞大的老爷舰队。其中光是一战时期留存下来的平甲板型驱逐舰就有140艘,另外还有8艘法拉格特级驱逐舰和6艘波特级驱逐舰——这两款驱逐舰比平甲板型要新一点,都是间战期间建造的。
  也就是说,三川军一手中有7条精锐的日本重雷装驱逐舰,而特纳中将拥有的驱逐舰数量不多不少,正好是三川舰队的22倍!
  当然了,特纳中将手中的140艘平甲板型驱逐舰现在正式的名称都不是驱逐舰了,而是变成了“高速攻击运输舰”、“高速攻击扫雷舰”、“高速攻击军辅船”和“高速护航舰”等等。
  这些平甲板型驱逐舰和日本的矶风型驱逐舰性能相似,都是差不多年代的产物。现在4条矶风型驱逐舰中的2艘还是一等驱逐舰,在替大日本帝国的军国主义事业奋斗(另外2艘被美国人击沉了)。
  而美国的一战“老饺子”,267艘平甲板型驱逐舰中的大部分,现在都把驱逐舰的名号混没了,更没有资格编入一线作战舰队,都只能去护航编队、扫雷编队、登陆编队发挥余热了。
  这些只能发挥余热的一战饺子舰当然都进行了相应的改装,大部分舰艇都拆掉了鱼雷发射管和一部分主炮(通常是舰艉的2座或3座主炮炮塔),只有一部分作为护航舰的舰艇保留了鱼雷和所有的主炮。
  同时,所有的舰艇都换装了防空火炮,把一战时代的老炮变成的40mm博福斯高炮和20mm厄立孔机关炮。
  除了这140艘“老饺子舰”之外,特纳中将手中还有一个第51。7巡洋舰/驱逐舰大队。
  该大队拥有旧金山号、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昆西号、文森斯号、威奇塔号等5艘重巡洋舰,亚特兰大号、萨凡纳号、火奴鲁鲁号、圣路易斯号、海伦娜号等5艘轻巡洋舰以及14艘比平甲板级先进一点的老式驱逐舰。
  指挥第51。7驱巡大队的司令官是美国海军的赖特少将——就是那位在1942年冬天的北大西洋冰海夜战中被欧洲联合舰队的雷击舰用氧气鱼雷教训过一顿的赖特少将!
  那样的惨败要搁在别国海军里面最起码也得一辈子坐冷板凳了,可是美国情况特殊,各种饺子舰排着队服役,结果有实战经验的海军军官奇缺,于是赖特少将这样的败军之将坐了几天冷板凳就重新得到了启用。
  “长官。”在2月8日下午,当赖特少将再次得到消息,确认日本舰队正杀气腾腾往中途岛而来之后,他对自己的上司特纳中将说,“今晚看来会有一场激战了,日本人善于夜袭,而且他们还拥有射程很远的‘长矛’鱼雷,是很不容易对付的敌人。第51。7大队可能无法同时完成击退日军编队和保护登陆编队两个任务。”
  在北大西洋吃过“德国长矛”苦头的赖特少将现在面对“日本长矛”可不敢有半点掉以轻心。他在心里面甚至有点埋怨斯普鲁恩斯——派个几百架飞机一炸多省事儿?何苦让登陆编队和自己的51。7大队冒险呢?
  “不必为登陆编队担心,登陆编队所有的舰船都是用平甲板驱逐舰改装的。”特纳倒是非常笃定的对赖特少将说,“它们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用平甲板驱逐舰改装的舰艇执行登陆中途岛的任务,实际上是不得已为之。因为谁也不知道会在中途岛附近遇上什么?现在美国的情报部门连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在哪儿都不知道,自然就不能保证不会在中途岛爆发一场大规模的舰队决战。
  如果斯普鲁恩斯的第50特混舰队在决战中失利,那么根据事先拟定的计划,第50特混舰队将会以自保为第一目标,不会顾及第51特混舰队的死活。
  所以那种慢速大型运输舰、登陆舰,是根本不适合用于中途岛之战的,唯一合适的就是用平甲板级改装的高速攻击运输舰。
  不过这些小型舰船的运力有限,带不了多少人员和装备。不得已之下,负责第5舰队登陆作战的特纳中将只好把整个太平洋舰队拥有的“平甲板级”都搜罗来了。
  没成想在2月8日晚上可以大显身手了——这些平甲板级还保留着驱逐舰的动力系统,理论上都能跑上30多节。打不过,跑还跑不了吗?
  在和赖特少将商定之后,特纳中将立即重编了登陆编队的140艘平甲板级(其中大部分的高速攻击运输舰上还有登陆部队的士兵和物资)。将它们分成了14个编队,称为第1—第14护航队。
  每个护航队都有2艘护航舰和12艘其他用途的平甲板级,并且以其中1艘护航舰为旗舰置于护航队的领舰位置,另一艘则负责殿后——这样安排是为了利用护航舰上的对海对空搜索雷达及时发现日舰编队并且进行规避。
  而赖特少将的第51。7大队的24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则以两列纵队在中途岛东南的水域徘徊,等待日本舰队抵达。
  等到美国人准备就绪,时间已经到了2月8日下午6点,此时三川军一的舰队已经靠近了中途岛。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冲进战场去大开杀戒,而是派出5架零式水侦去搜索中途岛附近水域,看看有没有美国人的战列舰在那里,同时确定美国舰队的具体位置。
  在得到了“没有发现美国战列舰”和关于美国舰队位置的报告后,三川军一下令备战。晚上7点,日舰将甲板上的所有易燃物扔进海中,对弹药进行最后检查整备。晚上8点,天色完全黑了,日本第8舰队主力以“鸟海”号重巡洋舰为首,排成间距1200米的单纵队,在桅杆上升起白色识别旗(日本海军虽然也普遍装备了仿造德国雷达的电探,但是这些日本电探的性能不可靠,所以猫眼战士仍然在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以28节的高速,从中途岛的正东杀气腾腾闯入了中途岛海域!
  晚上10点10分,日本第8舰队旗舰“鸟海”号重巡洋舰上的雷达(日本高雄级重巡洋舰上的雷达是从德国进口的fumo24型,性能优越)发现了2个以18节航速向对而行的美舰编队。
  “2个编队,都是18节航速,其中在我方左侧的编队有20条以上的舰艇,从雷达信号分析,其中有5条大型舰艇;在我方右侧的编队有10条以上的舰艇,全部都是一千多吨的小型舰,应该是驱逐舰。”神重德问三川军一道,“司令官,我们先攻击谁?”
  实际上2个编队中有一个是护航编队,另一个是51。7大队。此时美国人的雷达也发现了三川的舰队,因此51。7大队想掩护那个护航编队远离,所以才会向对而行。
  “命令第三驱逐舰战队去向右侧的编队施放鱼雷,主力去和左侧敌主力编队交战。”
  三川军一立即做出了决断,派出以强大的“岛风”、“滩风”为首的7艘驱逐舰去对付14艘“平甲板”舰。自己则率领主力去攻击赖特少将指挥的第51。7大队。
  又过了几分钟,神重德再次报告:“司令官,敌右y编队转向了,加速向中途岛方向逃逸,看来是发现第一驱逐舰战队了。”
  “让三战队去对付,有2条岛风在,没有理由打不过的。”三川军一又问,“敌主力编队呢?”
  “正向我们靠近,距离2。2万米!”马上就有参谋大声回答。
  “命令各舰,跟随旗舰,全速前进!”三川军一大声下令,“所有各舰,准备发射鱼雷!”
  发射前需要准备一番的是93氧气鱼雷——氧气是用制氧机临时制造出来灌进鱼雷的。
  “哈伊!”
  参谋的应答声刚落,三川军一的瞳孔就突然一紧,原来他在前方的一片黑暗中看见了十几团耀眼的火光!然后才是闷雷滚动般的轰鸣。
  “居然开火了!”三川军一低声嘀咕,“2。2万米就开火,这些美国人看来是被皇军的93鱼雷给打怕了!”


第九百七十六章 美利坚猫眼
  “巴嘎,是跨射……第三轮就打出跨射了!!!”
  当几艘美国重巡洋舰的主炮打出的第三轮齐射的炮弹落在鸟海号重巡洋舰周围的时候,三川军一简直要被惊呆了。
  因为一向被认为炮术糟糕且不善夜战的美国海军居然那么快就打出了跨射!
  还是在能见度极差的夜晚,还是在2。2万米的距离上,而且还没有使用照明弹!
  “巴嘎,难道是知耻而后勇了吗?”对英美的情况了解不多的三川军一(他在海大修过法语,担任过驻法国的海军武官,精通的是欧洲大陆各国的海军)顿时就想到了一群脑袋上缠着布条,嚼着胡萝卜吞着鱼肝油,日夜苦练猫眼神功的美国观测兵——一定是陆军的马鹿在美国西海岸投下的细菌弹让那群美国少爷兵们知道要发奋努力了!
  “是火控电探!是非常先进的火控电探!”神重德是日本海军的德粉,而且年纪也比三川军一年轻,所以对最先进的电子技术也更了解,知道许多德国雷达技术在1943年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
  而德国雷达的进步主要得益于英国本土成为轴心国的一员。德国拿到了英国转让时全套“多腔磁控管空腔间的异体耦合”技术(之前德国已经通过缴获的多腔高能磁控管进行了逆向仿造,但是性能仍然比不上英国原装货),可以把磁控管的交变齿捆绑在一起来约束它的稳定性。结果获得了在3000mhz下50kw的输出功率,大大提升了微波雷达的性能。使得制造高性能机载雷达和火控雷达成为可能。
  而且德国还和英国合作开发了一款舰载火控雷达,德国称为fumo274型火炮控制雷达——这其实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英国274雷达,在英国本土屈服前,这款雷达的研发工作已经接近收尾。
  但是因为英国实际上输掉了战争而无用武之地,于是德国就出资合作,并且从英国的工厂订购了大量的fumo274雷达和多腔高能磁控管。
  不过英国在将“多腔磁控管空腔间的异体耦合”技术输出给德国时提出了附加条件:在英日和约签订前,不得向日本转让“多腔磁控管空腔间的异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