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433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433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地面部队在推进的过程中,红军还击溃了数万德军和波兰伪军,包围了12个师(实际上是旅)的“德波军队”。而且一个名叫雅科夫。朱加什维利的军炮兵主任还创造性的发明了火箭炮+坦克突击的新式战术,在通往华沙的途中用这种战术接连击溃了几路阻击的德军!
  所以目前在三个主要突破方向上,中路军的突破最为顺利,已经向西推进了超过60公里!最多再有2天,就能兵临华沙城下!
  为此,第9机械化军政委、第3集团军政委和西方面军军事委员已经联合提出了向朱加什维利同志颁发世界革命金质奖章并且晋升军衔的要求……不过斯大林同志认为,朱加什维利同志还需要进一步接受考验,所以奖章就不发了,马马虎虎先晋升个大尉吧。
  总之,地面上的进攻是非常顺利的。华沙很有可能在半个月内被解放,而利沃夫到时候也会被包围。至于很可能是德军重兵集结地的波罗的、立陶宛和东普鲁士,根据“大雷雨计划”,则会华沙战役后加以切割。
  如果德军主力想要趁着红军进攻华沙的当口侧击西方面军,那么西方面军就会出动预先准备好的强大预备队和北方面军一起,以绝对优势兵力同德军展开战略决战!
  而空中的战斗则是喜忧参半,对基尔库克大油田和胡齐斯坦大油田的空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虽然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巨大,至少有300架参与空袭的飞机没有返回,折损率将近三分之一。但是被击落的主要是美国的b—17轰炸机,苏联的佩—8和米格—5损失不大,显然是经受住了考验。
  不过红空军在波兰、波罗的邦和西乌克兰的天空中却损失较大,仅仅是6月1日一天,西部三个方面军所辖的空军部队就损失了上千架飞机!虽然也炸毁了位于波兰的德军机场上的上千架飞机,还击落了200—300架德国飞机,但是在机组成员的交换比上,红空军还是处于劣势的。
  因此斯大林在6月2日清晨已经做出了指示,要求西部三个方面军的空军司令员谨慎出击,避免损失过大。
  而最让斯大林不满意的就是德国高空高速轰炸机的骚扰性空袭了!
  昨天晚上,包括莫斯科、列宁格勒、哈尔科夫、明斯克等苏联大城市都报告遭到了空袭,而且德国人除了扔炸弹还丢了很多指责斯大林背叛革命的“纸弹”,真是荒唐透顶的战术……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等世界革命胜利后一定要彻查!抓住罪魁祸首一定要送到西伯利亚去劳动改造一辈子!
  “呜……呜……”
  就在斯大林琢磨着要把某人抓去劳动改造的时候,防空警报的声音突然就响起来了!
  德国人的轰炸机居然大白天就来莫斯科丢炸弹和传单了。
  ……
  “比亚维斯托克和卢布林按计划都是要弃守的,苏联红军今天就会占领比亚维斯托克,卢布林明天就会被苏军占领。最晚大后天,苏军就会兵临华沙城下了!”
  “大后天?6月5日?不是说可以拖到7日或8日吗?”
  “不行啊,俄国人用火箭炮配合坦克作战,骑兵根本挡不住。”一夜未睡的凯塞林元帅摇了摇头,“那些俄国人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这个办法我们都没想到……火箭炮居然可以这样用的。”
  火箭炮果然还是毛子用的好!赫斯曼心说,德国人太多自行火炮和突击炮了,所以历史上一开始就没想把火箭炮也变成机动的,而是搞成了牵引式的。结果跑的总是太慢,容易遭到炮反击,而且也没有办法向毛子的车载火箭炮一样快速投入战斗。
  不过在赫斯曼当总参谋长的时代,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德国的火箭炮(也叫烟雾发射器)都是自行。不过不是安装在履带式车辆上,而是装在低成本的卡车上,称为swr40自行火箭炮(或自行烟雾发射器)。
  而且也不是6管150mm,而是12管130mm,虽然威力还是不如苏联喀秋莎的16联装132mm(苏联人是装在工字形钢轨上的),但也可以应付激烈交战了。所以赫斯曼也没一定要求下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抄”苏联人的设计——实际上也没法抄,赫斯曼只知道“钢轨”这个概念,具体的设计图纸他可没有。
  “不就是多管火箭炮嘛。”赫斯曼笑了笑,“咱们也有啊,华沙和利沃夫都有3个团,中央集团军群直辖还有4个团,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也各有10个团。整个东线有30个团1620门火箭炮,不会比苏联人少的。”
  “但是我们现在不能把火箭炮当自行火炮用。”凯塞林摇摇头说,“因为我们的炮兵数量比苏联人少太多了,只能依靠集中使用火箭炮进行火力反击。”
  两个人正交谈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凯塞林的一个副官推开了,后者交给凯塞林一份战情通报,凯塞林看了一眼,眉头就微微一皱。
  “苏联人开始进攻特雷斯波尔环形要塞了,而且还动用了大口径的203mm榴弹炮!”
  ……
  “轰隆隆!”
  真的是地动山摇啊!
  哪怕躲在特雷斯波尔环形要塞的地下掩体里,卡罗尔。隆美尔少将都有一种下一秒钟就会被苏联的大炮炸成碎片的感觉。
  虽然他也算是苏联人民的老对头了,在1920年和1939年两度和苏军交战。但是却是第一次被100多门b4榴弹炮在近距离上轰击!
  苏联人打攻坚战的方法果然是异常凶残,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他们居然打203mm口径的巨炮装上了履带式拖拉机,让这种大炮变成了“半自行炮”,具有了一定的机动性,因此可以移动到比较靠近特雷斯波尔环形要塞的前方进行精确射击。
  而更加丧心病狂的是,苏联人居然一次就调集了30个b—4炮兵连用于围攻特雷斯波尔环形要塞。
  另外,属于苏军步兵第4军的5个炮兵团(军属2个,师属3个)拥有的200多门各种口径的大炮,现在仿佛不要钱似的将炮弹砸在特雷斯波尔要塞旅官兵们的阵地上,大有炸平特雷斯波尔要塞的意思。
  守在这座环形要塞中的波兰人,现在可谓是货真价实的炮灰啊!
  “为了全人类的解放!”
  “乌拉!”
  “为了世界革命!”
  “乌拉!”
  “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
  “乌拉!”
  “为了领袖斯大林!”
  “乌拉!”
  “同志们!跟着我!”
  “乌拉!乌拉!乌拉!”
  正带着一个排的士兵用马车给前线的b—4榴弹炮拉炮弹的索尔仁尼琴少尉听见了众人欢呼的声音,他扭头看去,发现在路边一大片早就被踏平的麦田上,至少有2000名整装待发的红军战士在欢呼。一个可能是团政委的年轻军人刚刚做完政治动员,这个时候大手用力一挥,然后指向了前方不远处早就摆好阵型的十几辆t—34坦克。
  用多得要死的大炮轰击,然后坦克引导步兵冲锋这才是苏联红军的标准战术!
  那种政工人员用机关枪逼着步兵送死的打法,通常是没有办法时候才用的。现在需要机关枪督战队的根本不是士气高昂的红军,而是在防炮掩体中瑟瑟发抖的波兰人——如果不是少数贵族军官和参加了波兰团结工会党的士官走投无路在硬撑,特雷斯波尔要塞在今天上午10点苏军的第一波冲锋中就陷落了。
  不过波兰人这样的硬撑又能撑多久?索尔仁尼琴有些不解地摇摇头,这些波兰人为什么要拼死抗拒解放呢?他们难道不想像一个苏维埃人一样幸福的生活吗?


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雷雨十六
  卡罗尔。隆美尔少将是摇摇晃晃的从地下掩体中钻出了的,满头满脸的都是灰,军服看上去也有点肮脏,没有一点往日的英俊倜傥了。
  浓烈的硝烟味道扑面而来,顿时呛得他一阵咳嗽,他的耳朵嗡嗡直叫,隐约间听到了让心惊肉跳的“乌拉!乌拉!乌拉!”的呐喊声,其中还夹杂着坦克履带滚动的“咔咔”声。
  “进入阵地!”
  “快快快!俄国佬要上了啦!”
  他听见有人在用波兰语撕心裂肺的大喊,应该是几个不久前被威廉国王封了骑士的连长、排长……他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威廉的骑士,是要用生命去交换的!
  卡罗尔。隆美尔苦笑了一声,他们是必死,自己何尝有活路?但愿自己的牺牲有些价值,未来的波兰还有人会为自己的牺牲感到骄傲。
  想着顽抗到底的卡罗尔。隆美尔不知不觉就到了自己的指挥位置——一个外面覆盖着泥土伪装成土丘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这里用交通壕连接着要塞的核心地堡,那里也是唯一有把握抵御b—4榴弹炮轰击的地方。
  “审判日!审判日到来啦!我看见上帝了,他很生气……”
  卡罗尔。隆美尔走进指挥工事的时候,看见一个面孔被硝烟熏得有点黑,眼睛通红的年轻人发了疯一样的在喊叫。这个人应该是刚才苏军炮击时被留在核心地堡外的观察哨兵,被俄国人的猛烈炮击给吓疯了。
  “拉走,把他拉走,关进禁闭室!”卡罗尔。隆美尔挥挥手,让人把这个疯子从阵地上拉走。现在的士气已经够差的了,可别再让他再给大家添堵了。
  疯子拉走了,没有人喊“审判日”什么的神话,但是“乌拉!乌拉!”的呐喊却越来越近了。
  卡罗尔。隆美尔找到一个观察口,举起望远镜向外看去。只见十几辆t—34坦克在战场上排成一列,后面跟着苏军士兵,也不知道有多少,都“乌拉!乌拉!”喊着口号。
  也不知道还有几门50mm炮可以打响?卡罗尔。隆美尔想到这里,前线已经传来了“轰轰轰”的炮声。然后就看见一团团烟雾在t—34坦克的周围腾起,可是硝烟散去后每一辆坦克看上去都完好无损。
  “该死,苏联坦克还没进入射程呢!”卡罗尔。隆美尔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前方马上就要遭到进攻的一个营级防御阵地上的人大概已经被苏联人用大炮炸昏了头,连测距都不会了。t—34还没进入50mm反坦克炮的有效射程就开火了,这不是暴露目标吗?
  果然,波军阵地上的几门50mm反坦克炮一开火,苏联人的坦克和步兵立即就停止了前进。卡罗尔。隆美尔知道,这是要用b—4榴弹炮轰击的先兆。
  由于这些b—4都已经到了极靠近前沿的地方,距离方才开火的几门50mm炮也就是1500—5000米。虽然不能保证击中目标(400米才能保证直瞄命中),但是集中火力覆盖还是足够可以做到的。
  “轰隆隆!轰隆隆!”
  b—4的炮击开始了,从卡罗尔。隆美尔的望远镜中看出去,刚才开火的几个50mm炮阵地已经被巨大的烟尘给淹没了,还腾起了几个蘑菇云。虽然每一门50mm反坦克炮都有钢筋混凝土掩体保护,但是203mm的炮弹还是足够将其摧毁的。
  一阵地动山摇的炮轰后,“乌拉!乌拉!”的喊声比刚才更响了几分,t—34坦克的履带也咔咔咔的滚动起来。
  卡罗尔。隆美尔少将知道,苦战很快就要开始了!
  而且他还知道,看上去无比坚固的特雷斯波尔要塞根本就守不住!这座要塞和其他几十座环形要塞,不过是用来消减苏军攻坚矛头力度的炮灰要塞而已。
  作为要塞的守护者,卡罗尔。隆美尔知道,自己最终的命运不是死在这里,就是去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中劳动改造。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柯蒂斯。爱默生。李梅迈着疲惫的步子,拄着一根木棍,在炎热干燥的沙地中行走了不知道多久,终于产生幻觉了……李梅听见有人在用高音喇叭播放国际歌!
  这一定是幻觉!这是不可能的!李梅心想。昨天他跳伞到了地面后就被德国兵俘虏了。然后就和其他被俘的美国和苏联空军人员一起,被一队拿着一种和勃朗宁自动步枪类似的枪械的德国兵押送在在沙地中行走很长时间。
  想来不是去战俘营就是去枪毙的……
  而德国战俘营怎么可能播放苏联国歌呢?这一定是幻觉!
  “到了!”有人用俄语大喊。
  因为早就知道要来苏联,所以李梅在美国训练305轰炸机联队时就报了个俄语训练班,现在可以听懂一些俄语。他连忙站稳脚跟,抬头看了眼前方。
  一座看上去相当简陋的营地出现在眼前,应该是……苏联战俘营?
  李梅突然看见战俘营大门口的俄文标语了——全世界劳动人民联合起来打倒英美帝国主义!
  我到底被谁抓住的?李梅正一头雾水的时候,就看见几个穿着党卫军制服,袖子上还套着纳粹万字袖章的男人和女人已经出现在了这个不知道是谁家的战俘营门口。
  一个长相很甜美,年纪看上去还不到20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