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213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13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任职,和陶德曼是老相识。在1937年3月担任外务省东亚局局长后,就成了日本方面具体负责苏日协调的官员。
  “这位猪太郎总算是来了。”陶德曼心想:“这说明日本人并没有关上谈判的大门。”
  “猪太郎。”陶德曼快步上前,操着流利的日语,“能在这里见到你真是太好了。”
  他和猪太郎握了下手,后者则弯腰鞠躬,说:“大使先生,今天外务省有重要会议,大臣和次官都分不开身,只有在下比较空闲,所以就来机场迎接了。”
  “哦,是这样啊。”陶德曼哈哈笑了笑,仿佛毫不在意,又去和狄克逊大使、奥特上校握手寒暄。这两位的脸色都颇为沉重,看来日本方面正在疏远德国。
  短暂的寒暄过后,陶德曼和尤金。奥特上校就上了一辆德国大使馆的奔驰w07轿车,而狄克逊大使则和石射猪太郎上了日本外务省派出的一辆日产70轿车。两辆轿车一前一后,就往东京市区而去。
  坐在轿车里的陶德曼留心观察了一下东京的情况,这座由大片低矮的木板房和少量西方式建筑组成的日本帝国的首都,此时看起来非常繁华。街头有不少汽车在行驶,这说明日本还没有对汽油进行严厉的管制——这可能说明了日本尚未决定和苏联开战。
  “他们并不想打仗,是吗?”陶德曼问身边的奥特上校。
  “大使先生,应该说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打仗。”尤金。奥特上校说。“局势的变化太过剧烈,远远出乎了日本的预料。而且他们的陆军准备不足,只有17个武器装备相当于波兰步兵师的师团和一些独立的旅团,满员率也不是很高,靠这些兵力很难取胜。
  为此,日本军方内部产生了激烈的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趁着苏联在西线陷入战争的机会,扩大日本的利益,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目前发生的变动无损日本利益,因为对方已经保证了日本现有的权益不会受损,并且愿意继续提供廉价的煤炭、铁矿石和有色金属,而且数量将比过去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战争毫无必要,风险也难以控制。”
  “那么他们知道帝国的立场吗?”陶德曼马上追问。
  “狄克逊大使已经将帝国的立场清楚告知了日本外务省。”尤金。奥特上校说。
  “那么英美法呢?”陶德曼问,“他们驻日本的大使做何反应?”
  “英美法都支持日本。”尤金。奥特说,“他们希望日本陷入一场漫长而艰苦的地面战争,这样日本的海上力量就不会威胁英美法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了。正因为英美法的态度,所以现在日本的陆军和海军都分裂成两派,争吵不休,今天还要召开五相御前会议,讨论国策。”
  “五相会议?”陶德曼顿时紧张了起来,虽然在远东呆了很多年,但是他还是不大了解日本人古怪的思维。或许他们真的会放着南方大块而且易得的肥肉不去吃,而去再打一场规模更大的“日俄战争”。
  “那么阿部首相的主张是什么?”陶德曼接着问。
  阿部首相就是阿部信行,他是陆军大将,属于日本陆军中的“宇垣派”(以宇垣一成为领袖),因此游离于统制派和皇道派的斗争之外,但他还是在1936年的二。二六事变后被赶出了现役。
  不过阿部信行在日本陆军和海军中的人缘很好,而且宇垣派在日本陆军中的实力犹在,因此得以取代在面对局势重大变化而束手无策的近卫文麿成为首相。
  但是阿部信行的能力同样不足以解决目前的危机,现在只得召开御前五相会议,将难题推给陆海军和天皇。
  而目前统治日本帝国的那位智力不足的裕仁天皇(这届日本天皇不行啊),同样对眼下的局势感到束手无策。
  “目前我帝国之生命线已遭赤俄势力之严重威胁,若不采取断然措施,帝国之前途命运,皆将操于他人之手。”陆军大臣畑俊六在重臣会议上大声疾呼,“因此陆军建议以武力与赤俄决战!但同时也不因放弃南进准备,一旦欧洲战场出现有利于德国之局面,帝国海陆军将义无反顾地负担起南下解放亚细亚受压迫之民族的使命。”
  裕仁天皇淡淡地看了眼这个长得干巴巴的陆军大臣,他知道这位大臣想要表达的意思和他所说的话并不一致,需要仔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陆军仿佛在建议和苏联开打——可是在过去的10年里日本陆军并没有做开打的准备。日本大半的军费都花在海军上面,陆军如果不算航空兵的话,武器装备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差不多,而且人数又太少。现在让陆军贸然出击,肯定是打不过的。
  也就是说,要开打,先得备战,扩充兵员,添置装备……军费大大的有!
  而在准备西进的同时,陆军也要准备南下——其实这对陆军而言,其实是一回事儿,都要大大增加军费。
  不过,南下不能光靠陆军,必须陆海协同。在过去10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因为西方大陆太平无事,日本军费的大半就花在了海军之上。在1937年初就通过了“03舰艇补充计划”,确定建造4艘“大和”级战列舰、4艘“理想型航空母舰”。
  由于日本在过去10年拥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远东局势,而且获取原材料和销售工业品(主要是机器、钢材和化工产品)的渠道也非常畅通,因此日本的经济发展的不错,拥有了比较强大的财力可以投入海军建设,使得8艘被寄予厚望的主力舰得以同时开工。
  根据计划,这8艘主力舰将会在1943年底前全部竣工,届时日本海军将拥有最强大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
  而在陆军看来,海军拥有了那么多昂贵的主力舰,当然要在南洋大显身手。陆军也能跟着一起去解放受压迫的东南亚人民……这个功劳大大的!
  所以,日本陆军现在已经统一了意见——先扩军备战再说!要是不赶紧投军费,西进南下北上陆军打不过!
  陆军的意思裕仁天皇明白了,那么现在就看海军的意思了。他将目光转向了身心憔悴,好像得了忧郁症的海军大臣吉田善吾。


第三百三十二章 统制派
  吉田善吾是个神经不大正常的人——他在当联合舰队司令官时,属下的参谋们对此是有共识的。而且他也不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司令官,为人太过挑剔,喜欢过问琐事,对什么事情都不放心,还经常为一点小事斥责身边的参谋。就是这么一个人,居然当完了司令官还能当大臣,而且是在眼下这个局势万分复杂的时候。
  和陆军还能勉强拿出一个统一的意见不同,现在的日本海军在这位神经不是很正常的大臣领导下,根本无法达成一致。
  当然,海军内部的争论也和海军一直以来都存在的“英美恐惧症”有关。比起那些手里没有什么好武器,但是却天不怕地不怕的陆军军头们不同,大部分日本海军军官都是有见识,非常了解英美国情的人物。
  而且海军的作战方式和陆军也不大一样,陆军还能靠拼人命取胜——至少在日本陆军看来是可以的,而海军打仗离不开飞机军舰,飞机军舰的多寡强弱将直接决定海上战争胜负。
  而制造飞机军舰又离不开强大的工业实力!因此日本陆军的军人可以不管英国、美国有多少钢铁、船舶、石油和铝,但是海军的军官们却不能不管这些。
  因此在国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的日本帝国的海军首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主动和英美开战,哪怕对假想敌美国的作战预案,也都是防御性的。比如著名的“九段作战”和“渐减迎击”都是防御性方案。
  不过懂点海军的人都知道,靠“九段作战”和“渐减迎击”这种打法,(两个方案其实是一回事儿,就是在美国舰队开始扑向日本的时候先进行节节抵抗削弱美国舰队,而将主力舰队放在最后的决战中)是根本打不赢美国的。因为和美国海军这种级别的对手进行舰队决战是不能幻想打出“大比分领先”的,如果仅仅是“杀敌一万,自损数千”那样的交换比,凭着美国数十倍于日本的工业实力,只要多打几次,日本总归是个输。
  所以日本海军的主流。无论是“条约派”、“舰队派”或是什么“航母派”,都是“和平主义者”反对和德国结盟。只有部分少壮派比如海军军务局局长冈敬纯和军务局课员神重德等人,坚持认为应该和德国结盟。
  但是日本海军主流派不支持和英美开战也不等于他们就支持西进、北上。因为西进和北上是用不大着海军的,如果日本以此为国策,那么就不应该搞什么“03舰艇补充计划”,而是应该把有限的财力都用在扩充陆军上面。
  因此日本海军在这次五相御前会议前就不可能达成什么一致的,而且可以拿到御前来说的意见了。
  不过既然吉田现在是海军大臣,那就不能在御前会议上装聋作哑,总要说些什么。
  “陛下,海军认为。”吉田善吾苦着脸说,“目前世界局势甚不明朗,我帝国应该慎重行事,以积累国力为先,切不可贸然妄动。南下必与英美敌对,除非英法在欧洲战败,否则我帝国绝无胜算。若英法一旦败北,我帝国则应该果断遂行南下政策。因此海军实力仍需继续加强。
  而北上、西进虽不必和英美列强为敌,然陆军战备不足,难以一击必胜,极有可能陷入持久。而且我帝国之工业原料,除石油、橡胶外皆需从西北两方面进口,若开战而不能速胜,我帝国之工业又何以维持?若英美真心支持我帝国西进北上,就应该帮助帝国获取充足之原料市场。”
  吉田代表的海军虽然拿不出主意,可是他们却能找出南下、北进和西进的不妥之处。南下是打不过,而北上和西进容易打成持久战。
  裕仁天皇已经明白海军的意思了:海军的军费万万不能减少,因为南下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
  天皇微微摇头,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的意见说跟没说一个样。他又看了看首相阿部信行,阿部整张脸都皱着,斟酌着开口:“若以南下为国策,就必须和苏联达成协议,以确保帝国之生命线无忧。若以西进北上为国策……那么我帝国就应当和英法美等国并肩作战,结成同盟,英法美等国也需给我帝国充分援助。”
  到底是首相!裕仁点点头,这个阿部信行倒说出点门道了——这日本要西进北上去和苏联冲突,那英美法站在谁一边?中立可不行,得结同盟,而且打赢了以后大日本帝国该分多少利益,也得先说好了。
  青岛那样的事情可不能再发生了!
  ……
  日本的御前五相会议召开的时候,德国大使陶德曼已经抵达了使馆,正将一大包文件和照片交给驻日本大使馆的武官尤金。奥特。这是德国外交部派专人送到海参崴总领事馆的绝密资料,陶德曼去海参崴的时候顺便带回来的。
  “尤金,这是‘斯卡帕湾空袭’和‘沙恩霍斯特号作战’的绝密资料,有照片还有作战过程的描述,还有战前拟定的计划。”陶德曼说,“相信能让我们的朋友满意。”
  尤金。奥特打开文件袋,翻出了几张“斯卡帕湾空袭”的照片,看了看然后说:“对,对,对,就是这个!炸沉了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的照片……冈少将和石原少将一定会满意的。”
  冈少将就是日本海军的亲德派首领冈敬纯。
  石原少将则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石原莞尔,他是在“2。26事变”中被人砍死的统制派大佬永田铁山的心腹,在镇压“2。26事变”中有功,因此得以晋升少将,并且担任了参谋本部第1部部长(主管作战和动员)。
  而且这个石原很有主意,被认为是永田铁山之后日本陆军最有脑子的“天才参谋”,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中很有影响力。
  在世界大战爆发后,大部分陆军和海军中有影响力的军官都已经表态亲德或是不亲德,唯有这个石原莞尔没有表达过任何意见,却要求德国大使馆提供重要战役的资料给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研究。
  之前石原莞尔已经拿到了波兰战役的资料,现在尤金。奥托上校又给他和冈敬纯送来了“斯卡帕湾战役”和“沙恩霍斯特号作战”的相关资料。
  “飞机轰炸的效果非常惊人啊!”石原莞尔一张一张看着照片,口中不停发表评论,“啊呀呀,看来海军的‘战舰派’和‘航母派’不用再讨论了下去了。”
  潜艇指挥官出身的冈敬纯现在也在石原莞尔的家里,他对“沙恩霍斯特作战”居然失败也感到非常吃惊:“10条潜艇居然没有打沉胡德号,已经打中了2发啊……要是换成我们的93式鱼雷,胡德号一定完蛋了。”
  “是有点可惜。”尤金。奥特说,“不过最后的胜利毫无疑问还是属于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