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70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70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枪的波兰骑兵仿佛潮水一正向自己这边冲过来。
  “天哪!是骑兵!波兰骑兵,好像有上千人或者更多……他们这是要干什么?”装甲迈尔大声冲着通话器嚷嚷。
  接着通话器中就传来了集群指挥官,装甲教导营营长哈津特。斯塔赫维茨伯爵沉着的声音:“不管波兰人要干什么,我都钦佩他们的勇气,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光有勇气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就去把勇敢的波兰人统统消灭吧!装甲兵,冲锋!”
  格日莫特—斯科尼茨基少将也看到滚滚而来的德军坦克了,它们是那么的大,比他部下的tks坦克(在路上被德国空军炸光了大半)要大得多,而且还拥有75mm炮。靠骑兵肯定不是对手,唯一的希望就是第11骑炮营的16门75mm大炮。只要它们能摆开来,那就还有一线希望。不过这需要时间,炮兵展开需要时间……
  “骑炮兵,展开阵地!”他一咬牙,大声命令,“其他人,跟我冲锋!”
  他将手里面的马刀向前一指,口中高呼:“波兰决不灭亡,只要我们一息尚存,波兰就不会灭亡,举起战刀,手回失地,前进,前进,前进……”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长的一天 十
  1939年9月1日,下午1点。
  波军滨海集团军的西线(这个倒霉的集团军是两线作战),随着布拉希河被突破,已经铁定难逃被斩成两段的厄运。
  而此时的波军最高指挥官雷兹—希米格维元帅正在华沙城堡打电话报告好消息。
  “是的,总统先生,我们已经抵挡住了。”波兰元帅用喜悦而且肯定的语调说,“在西北线,我军把德国人挡在了布拉希河的西岸,一条新的防线正在构筑;在北线,莫德林集团军击退了德军,德国人的尸体在我军战壕前方堆积如山,如果我们愿意,立即就可以攻入东普鲁士;在南线,情况稍微有些严峻,罗兹集团军和克拉科夫集团军打得非常艰苦,但是喀尔巴阡集团军打得很好,粉碎了德军和斯洛伐克军(作为德国的附庸,斯洛伐克也参加了进攻波兰的战争)的进攻……旦泽港的情况也不错,德国人的舰队被挡在了港外,我们还派了水上飞机去投放鱼雷,可惜没有命中,不过也把德国人吓了一大跳。”
  这位波兰元帅当然是在撒谎,谎言不是说给波兰总统伊格纳奇。莫希奇茨基听的,而是说给正在华沙城堡做客的英国大使听的——就在12点45分的时候,华沙城堡的秘书打来电话,告诉雷兹—希米格维:英国首相张伯伦认为可以考虑在德国提出的“六条意见”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
  换句话说,就是英国在对德开战问题上仍然相当犹豫!万一英国打了退堂鼓,不再履行参战义务,那么波兰可就要万劫不覆了。
  所以雷兹—希米格维元帅当时就明白了波兰总统的意思,于是就暂时丢下一大堆看着就让人头疼的军务不理,先给总统府打电话“报喜”了。
  电话那边很快传来了英国大使的声音:“元帅阁下,我听说你们的空军在德国空军的突然袭击下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这是没有办法隐瞒的,德国空军对华沙的第二次空袭刚刚结束!虽然没有造成多少人员伤亡,但是华沙的飞机场、火车站和出城的公路还有几处囤放物资的仓库都挨了炸。整个城市也有些人心惶惶。
  “是的,空军的损失非常大!”雷兹—希米格维元帅说,“但是波兰人民不会被德国人的空袭吓倒!我们会坚持抵抗,无论他们在华沙扔下多少吨炸弹!”
  “波兰人民真是太勇敢了。”英国大使赞赏地说然后他又顿了下,“那么,元帅您真的不考虑德国人提出的6项和平条件?”
  “不。”雷兹—希米格维用显得非常生气的语调说,“大使先生,现在应该考虑求和的是德国!因为他们的军事进攻已经完全失败了,我们很快就会投入预备队进行反攻……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和决心!首先是东普鲁士,莫德林集团军和纳雷夫战术集群已经做好了攻入东普鲁士的准备,进攻很快会开始!”
  “哦。”英国大使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用试探的语气问,“你们要求得到东普鲁士?这是你们的和平条件?”
  “是的!”雷兹—希米格维说,“谁让他们发动了战争,而且又遭受失败了呢?请大使先生转告伦敦:愚蠢的失败者应该接受惩罚!”
  “好的,我会把您的话报告给白厅街(指英国外交部)。”英国大使说。
  雷兹—希米格维挂上电话,轻轻叹了口气,他的大话已经说出去了,英国人会不会相信然后立即向德国宣战还真不好说。而且现在波兰面临的危险还不止德国,苏联那边也在蠢蠢欲动。根据乌克兰防卫军最新的报告,苏联的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和乌克兰特别军区现在都已经改称“方面军”了。这很可能意味着苏联马上就要进攻右岸乌克兰了……
  ……
  英国白厅街外交部,下午1点30分(格林威治时间,比德国和波兰晚1个小时)。雷兹—希米格维的“和平条件”被英国驻华沙的大使馆,用电波报到了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子爵的手中。
  “波兰人拒绝了德国的和平意见,还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和平条件。”哈利法克斯子爵微微摇头,“波兰人认为他们取得了相当大的优势,因此想在胜利后得到东普鲁士。”
  “我看可以考虑。”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立即点头表示同意——丘胖子和英国首相张伯伦还有其他内阁成员一起,这会儿都在白厅街开会讨论对德宣战的事情。
  “温斯顿,波兰人在吹牛!”内维尔。张伯伦瞪了海军大臣丘吉尔一眼。让这个几乎是“刺头”一样的议员进入内阁完全是为了安抚保守党内的主战派。但是这并不代表内维尔。张伯伦想要和德国打仗。
  因为张伯伦非常清楚,战端一开,就是不死不休。不是德国彻底垮台,就是大英帝国分崩离析——这简直就是一场以帝国命运前途为赌注的豪赌!
  “我们还在等什么呢?”温斯顿。丘吉尔两手一摊,“波兰人还在英勇的战斗,德国人的进攻很有可能遭遇了挫败,即便波兰人夸大了他们的战果,我们也不应该退缩。因为这是大英帝国的义务,如果我们违反了自己的义务背叛了盟友,那今后就不会再有任何一个国家会相信我们。至于苏联,我们也没有必要担心,我们和法国的飞机不是已经到了中东?如果斯大林敢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那他可就打错算盘了。”
  “当然,当然了,我知道……”内维尔。张伯伦知道保守党内议员中主战派已经占了多数。“但我们还是应该和法国进行磋商。”
  他还是想拖延一下时间,看看能不能有转机,他看着哈利法克斯,说:“子爵,你去巴黎和法拉第总理再讨论一下向德国递交最后通牒的事情。”他顿了顿,又说:“另外,还要法国人讨论一下空袭巴库和成立东方军的事情。”
  所谓东方军,就是以伊拉克和法属叙利亚、黎巴嫩为大本营,用来阻挡苏联南下中东联军,总司令暂定为法国的魏刚上将——他现在是驻叙利亚和黎巴嫩法军总司令!
  “另外。”英国首相张伯伦想了想,又说,“你再和法国总理法拉第讨论一下进军克里米亚和罗马尼亚的问题。”
  英国和法国现在制定了一个极度冒险的计划——他们不大敢在欧洲大陆上和德国决一死战,却总想着在“外围”出手,困死德国。除了轰炸巴库油田之外,英法还计划把地面部队派去南俄和罗马尼亚(历史上同样有这样的打算,因为德国进攻太快灭了法国,才让计划泡汤)。
  ……
  苏联伟大领袖约瑟夫。斯大林同志这个时候并没有想到英法正在谋划进攻苏联,在他看来英国和法国现在多半会设法拉拢苏联的。
  “给波兰人的最后通牒准备好了吗?”斯大林一只手夹着香烟,一只手拿着红军情报部送来的报告——是关于正在进行的波德战争的报告。
  报告上说德国人的空军表现出色,一开始就压制住了波兰空军。而且在华沙上空的空战中,德国人还使用了一种过去从来没有露过面的先进飞机。
  这种飞机在对抗波兰pzl。11战斗机时表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地面上的战斗却情况不明,德军似乎“急于求成”,在炮火准备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就投入了进攻。另外,德国人还集中使用了坦克,在南北两线发动猛攻,攻击可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华沙的波军高层却表现得比较乐观……
  “已经准备好了。”前来向斯大林汇报工作的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回答,“我们驻波兰的大使随时可以将通牒递交。另外,德国大使舒伦堡伯爵刚刚打电话到外交人民委员部,希望我们可以立即履行条约规定的义务,同波兰开战。总书记同志,外交人民委员会应该怎么回答为好?”
  斯大林沉默着不说话,莫洛托夫也不敢追问,只是恭敬地坐着,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听斯大林开口说:“最快明天!不过我们要给波兰人几天时间进行答复。”
  “明天就递交最后通牒吗?”莫洛托夫小心地问。
  除了最后通牒,外交人民委员会还准备了另外的方案——当然是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准备的。
  “先用2号方案,如果波兰人愿意解散他们的联邦,那么右岸乌克兰就是我们和乌克兰人之间的事情。”斯大林顿了顿,“这样……我们可以不要西白俄罗斯,同时也不干涉他们和德国人的战争。”
  这和最后通牒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少了个战争威胁。
  “明白了。”莫洛托夫站起身,想要告辞,斯大林却突然又说:“今天就去和波兰人说,告诉他们,我们承认波兰的独立,现在只是想收回右岸乌克兰失地。”


第二百七十二章 最长的一天 十一
  1939年9月1日,下午2点15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的9个半小时,德军第19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装甲兵上将的汽车驶过了半个小时前被德军完全控制的布拉希河大桥。
  这是第19装甲军在8个半小时内取得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先是图霍拉森林,现在又是布拉希河!
  这样的突破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是想都没有人感想的!古德里安有兴奋地看着周围。坦克、自行火炮和装甲车排着长队,浩浩荡荡向东行驶。车队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走走停停,平均下来每个小时就是五到六公里。不过这种速度一天能走上十几个小时,还是非常可观的。用军事的眼光来看,就是名副其实的“闪电战”了。
  有很多波兰俘虏在步行向西,他们一个个看起来都惊魂未定,有些人还用复杂的目光看着德国人的坦克和装甲车。
  在公路两边的麦田里,古德里安还看见好多马匹。有些伏在地上压倒了一大片麦子,看上去好像受了伤。有些则被德国士兵牵着往公路的方向走来——它们现在属于德国国防军了!虽然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用不着马,但是后面的步兵师还是需要马的。
  “德意志万岁!皇帝万岁!”
  还有人在路边欢呼,都是老百姓,大多是女人和孩子,他们应该是这一带的德裔。这里本来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土地,虽然在1918年后有不少人离开,但还是有一些人留了下来,他们在这段时间吃尽苦头,被驱逐,被屠杀,女人则被强暴,现在算是盼到“解放军”了。
  “上将,刚刚收到报告,这一带有一些德意志人的村庄被波兰军队血洗,成年的男人都被杀害……”
  古德里安的副官手里拿着一叠报告,一边说一边皱眉头。波兰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从1919年开始他们就用尽各种“排德”的手段,就差集中营和毒气室了。
  而在波德关系紧张之后,“排德”活动就更加嚣张了。
  “这些报告都送交给保安警察,他们会处理的。”古德里安吩咐说。他的部队不负责占领区管制,这方面有专门的部门——隶属于中央保安总局的保安警察部队和一部分武装党卫队就是干这事儿的。
  在第19装甲军的身后,就有保安警察师和武装党卫队的骑兵旅跟进!
  这时迎着车队前进的方向开来了一辆摩托车,骑摩托的是个第三装甲师属摩托化通讯排的士兵,看见古德里安所乘坐的装甲汽车上的两颗将星(德国兵种上将是两星),就知道是古德里安,于是将摩托车停在了古德里安的军用汽车旁。
  “上将阁下,施韦彭堡少将少将的通报。”
  古德里安接过一个文件袋,打开取出里面的通报稿,看了看就笑了起来。
  “上将,您笑什么?”一旁的副官问。
  “俘获了一个波兰炮兵团,是从北面南下的途中撞上装甲教导营的。”古德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