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63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63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西线静坐战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
  ……
  “大尉同志!你,你……你知道怎么指挥一个坦克旅去打仗吗?”
  白俄罗斯苏维埃加盟共和国首都明斯克附近一座巨大的军营里面,将要在几天之后负担重任,指挥8个坦克旅和3个骑兵师组成旗机械化骑兵集群去突袭白色波兰的巴甫洛夫看着眼前一个年轻的大尉,有些发愁地问。
  这个大尉是独立第8坦克旅旅长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波波夫!
  一个大尉居然成了本该由上校担任的独立坦克旅旅长,这种事情大概也只有在苏联红军里面才会发生了——德国那边的装甲旅旅长可都是四十多岁,从军二三十年(包括在少年军校)的少将!
  可是在苏联,像这个长着张娃娃脸,看上去顶多二十四五(其实有27岁了)的“小孩子”大尉这样的人,在当旅长、当团长的大有人在。
  因为苏联红军里面大部分少校以上的军官不是已经被枪毙,就是正在劳动改造。在很多师旅当中,军校最高的军官都是大尉。在巴甫洛夫麾下的8个旅长和3个师长里面,就有5个是大尉,还有5个是少校,只有一个是上校。
  “报告司令员同志,我一定会认真学习怎么当一个旅长的。”波波夫大尉大声回答。
  他是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在大清洗风暴席卷红军前的1937年6月时他还是个坦克连的中尉副连长。在1932年成立的第一机械化军中服役,官运只能说普普通通。毕竟他只是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普通军官。
  他的父亲是个不识字的钳工,母亲是个家庭妇女,都生活在列宁革命。虽然那里是革命的摇篮,但是波波夫的父亲母亲都是老实人,既不敢领导罢工,也不敢参加革命组织,只知道安分守己过日子,连红军和赤卫队都没有参加过。
  在伏龙芝军事学院那种革命接班人云集的地方,波波夫只能算是最不起眼的角色。而且他的性格有点木讷,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总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参加政治活动的兴趣也不是很高。
  就是这么个人,混到中尉连副,还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大小是个干部,其实已经心满意足了。
  可是让他目瞪口呆的事情却在1937年下半年开始了!工农红军中居然敌人遍地,到处都是女皇奥丽加陛下的追随者!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女皇的人,白俄罗斯特别军区的司令员别洛夫大将也是女皇的人,然后是波波夫所在的第一机械化军的军长同志——那可是在内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整个机械化军崇拜的偶像……居然也是奥丽加。尼古拉耶夫娜陛下忠实的奴仆!
  然后就是一个阴谋复辟沙皇俄国的反革命集团被挖掘了出来,第一机械化军的旅长、团长、营长、参谋长都被发现是女皇的人。
  一个个被“蓝帽子”(内务人员)从部队驻地抓走!那段时间真是人心惶惶,连波波夫同志一个小小的副连长都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也是女皇陛下的人。
  总算还好,可怕的日子终于在1938年底结束了。接着第一机械化军就被解散。而波波夫大尉(他在1938年晋升了一级)和另外几个大尉则突然发现他们是整个坦克旅里面军衔最高的军官了……
  于是大难不死的大尉们,一个个都迎来了自己的后福。
  波波夫大尉就成了一个让巴甫洛夫感到非常担心的坦克旅旅长!
  巴甫洛夫轻轻叹口气,他现在也只有少校或是大尉可以用了。他说:“波波夫同志,你愿意学习的态度是很好的,这非常好……不过现在你很可能要在战争中学习了,就像我们当年一样!”
  说着他取出了一个红色的信封,交给了波波夫大尉,说:“9月2日中午12点准时打开!这是命令,不得提前!”
  信封里面不用说,自然是发动进攻的命令!红旗机械化骑兵集群所属的8个坦克旅和3个骑兵师的主官,都会在今天从巴甫洛夫手中拿到相同的信封。


第二百六十一章 第一号作战令
  1939年8月31日中午,将近12点钟的时候,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元帅亲自抵达了斯德丁的东线总指挥部,带来了一份决定全人类命运的文件。
  赫斯曼立即召集了东线总部的中高级军官,在会议室里面宣读了文件的内容。
  “一号作战令:
  国防军最高司令;
  国防部长/总参谋部/东线总部;
  1939年第17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柏林;
  1939年8月31日。
  第一号作战指令:
  一、通过和平方式消除东部边境德国不能容忍的局势的一切政治可能性既已告罄,我已决定用武力解决。
  二、对波兰的进攻应按照为‘白色方案’所作的准备工作进行,但陆军方面由于现在几乎完成了集结,因此有所变更。任务区分和作战目标未变。
  进攻时间:1939年9月1日4时45分。
  与此同时,也对格丁尼亚—旦泽湾和迪绍大桥采取行动。
  三、在西线,重要的是,让英国和法国……
  签字:德意志皇帝威廉;联署:领袖兼帝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
  战争开始了!
  会议室内所有的人都不自觉的猛吸了口气,然后又将目光聚焦到了东线总指挥赫斯曼大将的身上。
  赫斯曼将写有“一号作战令”的文件交给了自己的副官斯派达尔中校,然后目光深沉地扫视着会议室里的人们。
  “诸位!”他大声说,“将要开始的是世界大战!”
  然后又是一阵沉默,才接着侃侃而道:“你们不必抱有不和英法开战的幻想,但是也不必为前途感到担忧。现在不是1914年,战争的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定性的因素不再是堑壕、机关枪、大炮和战列舰,而是坦克、装甲车、卡车和飞机。战争将会以前所未有的模式和节奏进行,传统的军队在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现代军队面前不堪一击。
  而我们德国是幸运的,我们抓住了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航空工业和全世界第二强大的汽车工业。在欧洲,只有我们才能让数以十万计的庞大军队安装上车轮,在内燃机的驱动下滚滚向前。任何阻挡在我们面前的敌人,都将被毫不留情地粉碎!
  再过24小时,你们就会看到那支自以为是欧洲第二的军队是怎么在我们无敌的国防军面前崩溃的了!先生们,让德意志成为欧洲乃至世界领袖的使命,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完成!请你们努力奋斗吧!”
  最后赫斯曼振臂高呼:“德意志帝国万岁!国家社会主义万岁!皇帝万岁!”
  ……
  呜、呜、呜……
  集结的警报声在柏林以东格林海德的军用机场上空响起,刚刚驾驶零式飞机在天上转了一圈,和另一架由同样是补充飞行员沃尔特。诺沃特尼驾驶的零式进行了双机编队训练的鲁道夫从机舱里面爬了出来,然后下意识的抬头看看天空,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小鲁道夫,看什么呢?这是集结警报!”补充训练大队的队长,在西班牙内战中表现出色的阿道夫。加兰德上尉冲着他大喊。“快去飞行员会议室!”
  “上尉,难道要打仗了吗?”出身在奥地利,17就加入奥地利空军的帅哥飞行员沃尔特。诺沃特尼跑了过来。他和鲁道夫同岁,都是卡尔斯鲁厄空军士官学校(这是一战中德国著名的空军飞行员学校,在战后一度关闭,31年恢复军备时又重新开张)毕业的。
  说起来这个时代德国空军、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的训练真是非常严格的。如鲁道夫和诺沃特尼这样早就是现役军人,而且早就拿到飞行执照的学员在进入卡尔斯鲁厄空军士官学校后,还要重新进行a/b级飞行训练(初级飞行训练)。
  首先驾驶如克莱姆35、fw44或福克d。20之类的教练机学习飞行。同时他们还要学习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初级导航、气象学、飞行程序及收发电报等知识。
  在通过上述所有科目考核后,他们就能拿到a2级证书,然后再参加b级训练,驾驶高性能教练机、双引擎大型飞机和旧式战斗机进行飞行训练。当他们完成b2级训练后,所有飞行学员至少已拥有100—150飞行小时(如果他们在加入空军之前没有拿到飞行执照的话)。
  然后才是专业的c级训练——c级训练分成双引擎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单引擎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等多个专科。训练时间更长,要求更高。不仅要进行白昼飞行,而且还要接受夜间和不良气候条件下的飞行训练。
  如果再加上空中指挥课程(空军士官学校是培养空军军官的),完成卡尔斯鲁厄空军士官学校的全部学校项目需要2年。
  从卡尔斯鲁厄空军士官学校毕业之后,才能成为一名补充飞行员,还要在各作战团(联队)/大队下属的补充训练队学习作战部队的战术方法。
  而且,所有的训练都是按照最严格的“德国标准”进行的!所以每一个可以驾驶飞机升空作战的德国飞行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这也是历史上德国空军可以在战争初期所向无敌的重要原因。
  “打仗?这和你们没有关系。”阿道夫。加兰德眯着一只半瞎的眼睛,冲着诺沃特尼一笑,“等你完成补充训练,战争大概已经结束了。”
  “结束不了!”鲁道夫插话说,“打完波兰还有法国和英国呢!”
  “法国?英国?”加兰德和两个“孩子飞行员”一起往会议室快步走去,“会吗?这可不好说。”
  “一定会的!”鲁道夫说,“一个星期前我们还在北海上面转圈飞呢,而且一次要飞6个小时……差不多1800公里,这不就是往返英国的距离吗?”
  “胡扯。”加兰德嗤地一笑,“那是为了让你们熟悉海上飞行,你们这一批都是舰载机飞行员,将来是要上航母的。”
  但是出乎阿道夫。加兰德的预料,鲁道夫的判断很快就部分得到了验证。同样在西班牙战场上建功立业的王牌飞行员,海航第一战斗航空团团长维尔纳。莫尔德斯少校在飞行员会议室里宣布了作战计划。不是“第一号作战令”,而是在收到该命令后打开“作战计划文件袋”后取出的计划。
  年纪不过二十六七岁,长得也很嫩,却被人称为“莫尔德斯爸爸”的维尔纳。莫尔德斯用非常沉稳的语调说:“今天晚上6点钟熄灯睡觉,明天凌晨2点30分吹起床号。另外,所有人立即收拾好行装,9月3日我们就返回威廉港。”
  ……
  “装甲迈尔。”驻扎在波美拉尼亚东部靠近波兰边境(波兰滨海地区)的第三装甲师师部里,刚刚宣布的“第一号作战令”的第三装甲师师长盖尔。冯。施韦彭堡少将喊着师部直属的装甲侦察车连连长库尔特。迈尔中尉的绰号。
  “将军。”武装党卫军出身的库尔特。迈尔中尉身材高大,极为强壮,他在警察学校就读时曾经从二楼跌落,导致20多处骨折,然而又奇迹般的恢复,因此得到了“装甲迈尔”的绰号。
  “您有什么吩咐?”装甲迈尔向贵族出身,拥有男爵爵位的师长行了抬手礼。
  “过来。”施韦彭堡少将招了下手,让装甲迈尔到了他身边的地图台旁。“你知道第一号作战令意味着什么?”
  “要打仗了!”装甲迈尔用难以抑制的兴奋语调回答。
  “没错。”施韦彭堡指了指地图上波兰一侧的图霍拉森林,“我们就要从这里突破!如果明天凌晨4点30分前没有新的命令下达,你的连队就要第一个通过边境了。”
  装甲侦察营是全师的先锋,而装甲侦察营中的装甲侦察车连因为拥有18辆安装有机关枪和20慢慢机关炮的轮式装甲车,就成为了先锋中的先锋。
  根据计划,装甲迈尔和他的连队将利用炮击的间隙突入波兰境内进行火力侦察,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占领图霍拉森林中的几个村庄,打通通过森林的公路,为整个装甲师的突击扫清障碍。
  “阁下,我明白自己的使命!”装甲迈尔和大部分党卫军出身的狂热分子一样,面对战争没有丝毫恐惧。“我将为全师打开通往胜利的道路!”
  “很好。”施韦彭堡少将满意地点头,“不过也不要太过积极了,你的部队是装甲侦察车连,不是拥有3号和4号坦克的装甲教导营,如果遇到敌人的大部队,不需要恋战。”
  “明白!”
  “好的。”施韦彭堡少将拍了拍这个大个子党卫军中卫的肩膀,“好好休息,从明天开始,你和你的人可有的好辛苦了。因为我们第三装甲师将承担最艰难和繁重的任务!我们,将是消灭波兰的尖刀和利刃!”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最漫长的一天 一
  放在斯大林办公室角落里的一架落地式自鸣钟发出了12声清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