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144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44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洲的力量平衡和均势已经完全被打破了,一个几乎完全统一起来的德意志将会拥有比法国和波兰加在一起还要强大的力量——在工业上几倍于他们,人口也快要接近了。
  “温斯顿,我们正在讨论对策。”内维尔。张伯伦皱着眉头说。因为在日内瓦“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他获得了极大的声誉,眼看就能在斯坦利。鲍德温隐退后成为首相了。
  “讨论?”丘吉尔气呼呼地说,“再讨论下去,欧洲大陆就要被德国支配了,我们现在必须要行动起来,遏制和打击德国的野心!”
  “我们正在讨论此事!”外交大臣艾登不慌不忙地说,“事情并没有失去控制,因为我们在欧洲大陆上还拥有两个强大的盟友法国和波兰,我们还控制着全世界的海洋。而德国人并没有真正确定的盟友,他们和苏联并没有结盟,意大利也没有和他们结盟……这说明苏联和意大利都小心翼翼,生怕被德国拖入一场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建立一个真正有效的同盟,向波兰提供更多的援助,那么一切就尽在掌控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皇帝回来了
  塔林,托姆别阿宫。
  刚刚从波罗的共和国总统变成波罗的王国首相的戈尔茨和从柏林赶来的赫斯曼,一起走进了威廉二世的办公室。他们来此的目的,是将年迈的德国皇帝请回柏林他的皇宫之中。
  两人刚一走进办公室,就看见一张可以用“巨型”来形容的办公桌上,摆满了摊开的各国报纸。
  赫斯曼用眼角扫了一下,发现一份《泰晤士日报》上面,用又粗又黑的字体写着:战争罪犯威廉回来了!他将再次成为皇帝!
  另一份法文报纸上,类似的字体则这样说:选择威廉,就是选择战争!法兰西人民将再次赢得胜利!
  在一份波兰语的报纸上面,赫斯曼看到了这样的话:200万波兰战士已经拿起武器,他们将打败德国!
  而一份德语报纸,则用相当谨慎的文字表达着对战争的担忧:英国、法国、波兰和比利时已经团结起来,德国将两面受敌。
  “整个欧洲都在反对我?”年迈的威廉皇帝坐在办公桌后面,一张相当有气势的面孔上都是忧愁的表情。“他们还在为那场战争责怪我,实际上我也为此追悔莫及,十几年来都在为失去的生命祈祷,或许我真的不合适再回柏林……”
  “我的陛下。”赫斯曼心说,老皇帝有点打退堂鼓了,不过他必须得去柏林坐那张宝座——这也是为了欧洲人民着想。“并不是整个欧洲都对您的回归表示出反对意见,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和罗马尼亚王国都发来了贺电,苏联和土耳其则未有任何表态。”
  意大利王国的贺电是墨索里尼做主发的,作为德国支持意大利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回报。
  匈牙利人则因为不久之前从德国人手中拿到了一小块领土——原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菲尔维代克邦(在波希米亚王国成立后,菲尔维代克邦就第一个公投独立,然后加入匈牙利了),因此举国上下对德国感激涕零,都把威廉皇帝和希特勒当亲人。
  而罗马尼亚王国的贺电纯属不得已,因为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和威廉皇帝都是霍亨索伦王朝的成员。威廉皇帝是法兰克尼亚系,卡罗尔二世是士瓦本系——八百年前是一家子!虽然双方的关系根本不亲近,但是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一点的。
  至于苏联和土耳其的“未表态”并不仅仅是它们的政府没有任何表示,连这两国的报纸也没有任何评论。这实际上就是对威廉的复辟的一种支持。毕竟苏联受到其政治路线的制约,是不方便公开支持一个皇帝的。
  而土耳其一直以来都是军情局和国社党国际经营的重点,亲德派比较强大。这一次之所以没有表示支持,完全是因为顾虑英国的立场。
  “可是反对我的人依旧很多……”威廉皇帝犹豫了一下,“如果我现在返回,有没有可能让德国陷于危机?”
  “陛下,您在担心战争吗?”赫斯曼摇摇头,“他们怎么敢呢?在德意志帝国虚弱不堪的时代,他们本可以轻易将我们毁灭……最多只需要付出几十万人伤亡,可是因为对战争的恐惧,他们什么都没有做。到了如今,我们德意志已经强大起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他嘲讽地笑着:“我敢打包票,只要陛下正式离开塔林,反对和抗议的声音就会减少一半。当陛下踏上德意志帝国领土的时候,不会再有谁敢说三道四。而当陛下进入柏林王城官邸后,祝贺的电报将从全世界各国的首都发来。英国、法国和波兰将会派出的只有祝贺的使团!”
  “真的会这样吗?”威廉二世明显已经老糊涂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没有想明白。
  “陛下,各国的态度必然如此。”戈尔茨立即附和道,“全欧洲都会为您欢呼。”
  内心其实非常担心战争的威廉二世终于露出了笑容,“好,既然如此,那我就立即返回柏林!”
  ……
  “肖当先生,贝克先生,威廉二世离开塔林了,将会乘坐‘德意志’号装甲舰前往威廉港。”
  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面色沉重,垂着肩,目光迟滞,用沙哑苍老的声音,将刚刚得到的坏消息告诉了来访唐宁街10号的法国国防部长肖当和波兰外交部长贝克。
  在过去的几天,他每天都和肖当、贝克见面,讨论对策,发表联合反对威廉二世复辟的联合声明,还拉了不少欧洲国家的政府一起反对,现在看起来都是白费力气了。
  “首相先生,我想威廉二世复辟也不等于要发动战争吧?”法国国防部长卡米耶。肖当有些迟疑地说。
  “是不等于马上发动战争!”长着一只“法国式”大鼻子的波兰外交部长约瑟夫。贝克纠正了法国国防部长的话。
  他有些无奈地瞧了眼这位“智力不足”的法国政治家——肖当在1934年时卷入了一起震惊法国的诈骗案“维塔斯基事件”。此案牵涉甚广,还因为涉及行贿而引发法国政坛地震,还造成了执政的左翼政府的倒台。而卡米耶。肖当也被卷入,又不是诈骗犯维塔斯基“被自杀”身亡,他恐怕得去蹲监狱了。
  虽然逃脱了牢狱之灾,而且东山再起了。但是欧洲政坛上的不少人还是有点低看肖当,认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笨蛋——捞点小钱居然会被卷入一场世纪大骗案!
  “可是威廉二世为什么要打仗?他已经打输一次了……”卡米耶。肖当耸耸肩说,“打仗对他有什么好处?”
  “不是威廉二世想打。”贝克皱起眉头,显得非常担心,“是支持他复辟的容克军官团想打……他只是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子,脱离政治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有实权呢?他们把他抬出来,就是为了将统帅权从民选政府手中拿走,好方便他们发动侵略战争!”
  “那我们该怎么办?”法国国防部长问,“现在德国人一意孤行,我们总不能因此就开战吧?”
  “开战当然不必。”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冲法国国防部长使了个眼色,“但是我们应该缔结一个集体防御条约,并且给予波兰足够的军事援助,因为波兰是有足够实力遏制德国扩张野心的强国。只要我们三方联手,就一定能再一次将德国击败!”
  斯坦利。鲍德温的这番话,当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英国内阁会议讨论的结果:大英帝国不能再失去波兰这个盟友了,否则德国将会免除两线作战的威胁,而能够集中力量对付英法!
  “没错,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法国外交部长肖当重重点头,“法国可以向波兰提供安全保证,还可以给波兰更多的大炮,还可以派出工程师帮助波兰修建国防工事……我想毕苏斯基防线还是有必要加固的。只要波兰的东线无虞,我们就能集中力量对付德国了。”
  “英国会和法国一样支持波兰!”斯坦利。鲍德温也许诺道。
  “那可太感谢了,我代表5300万波兰人民感谢法国和英国的帮助。”约瑟夫。贝克长出了口气,他千里迢迢跑到英国,不就是为了寻求援助吗?
  “那么威廉二世就快返回德国了,我们应该如何表态呢?”约瑟夫。贝克想了想又问,“难道要继续抗议吗?”
  “不,不需要抗议。”英国首相摇摇头,“既然德国人丝毫不理会国际舆论,说明威廉二世的复辟是必然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现实……虽然全欧洲都不喜欢他,但他毕竟将要成为一个欧洲大国的君主。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表现出一些礼貌。不如先发个贺电吧。等到威廉举行加冕仪式,再看情况派人去道贺。”
  ……
  “哈哈,路德维希,又被你猜中了,他们果然发出贺电了。”
  威廉二世乘坐的“德意志”号装甲舰刚刚抵达戒备森严的威廉军港,祝贺他回到德国的电报却已经雪片般飞来了。
  不仅英国、法国、波兰的政府已经改变了立场。连这些国家的主流舆论,也来了个180度大回转,不再把威廉二世称为“战争罪犯”了。
  “陛下,这是德意志帝国的实力所决定的。”赫斯曼用一本正经的严肃声调说,“在德国国防军和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十几年来不懈的努力之下,德国不仅恢复了强大,而且更胜以往。
  而陛下即将君临的,也不再是那个由普鲁士王国发展而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而是一个在1918年11月后的艰难岁月中诞生的全新的德意志第三帝国!这是一个全新的德意志,全新的帝国!而陛下的地位和权力,将是正在制定中的《第三帝国宪法》所赋予的。”
  赫斯曼这是在提醒威廉二世,虽然他这个皇帝是旧的,但德意志却是新的,不再是那个他从父亲和祖父手中继承来的帝国了。所以,他也不会再拥有昔日至高的权威。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万字旗飘扬
  1936年11月6日,位于北海亚德里亚湾沿岸的威廉港已经变成了一片红色万字旗的海洋。各种各样的万字旗,有的是长条形的,从高处悬挂下来;有的是正常的旗帜形状,挂在旗杆上迎风招展;有的被做成罗马鹰旗的模样,由全副戎装的士兵高高举起;还有的万字旗是小小的纸旗,由无数前来欢迎皇帝陛下归来的市民拿着手里。
  是的,是万字旗而不是第二帝国的黑白红三色旗!万字旗现在成为了象征德意志帝国的旗帜——这是帝国议会做出的决定,目的是区别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
  “路德维希,这面旗帜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旗帜?”威廉二世站在“德意志”号的甲板上,望着码头上的万字旗海洋有些发愣。
  “陛下,这是国家社会主义的旗帜。”赫斯曼解释说,“那个‘x’形是由两个‘s’交叉而成的。‘s’是‘国家’和‘社会’的第一个字母。而黑色的‘x’符,白色的圆心和旗帜其余部分的红色,则是来源于红白黑三色旗。象征着德意志帝国在国家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得以再生。”
  赫斯曼现在说的是标准解释,刚刚由国会通过的《国旗法》上就是这么说的。
  “国家社会主义……它和王朝社会主义有何不同?”威廉二世又问。
  “国家社会主义也是民族社会主义,在即将完成制定的宪法中,将会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信仰、一个领袖’的基本原则。”赫斯曼说得非常缓慢,似乎在斟酌用词。
  他说:“而国家社会主义将成为德国和德意志民族的指导思想,这意味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只有在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的前提下才能享有自由和社会福利。”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用后世的价值标准看来非常可怕的东西。它将国家民族凌驾于个人自由之上,将国家主义定位为政治正确而反对全球主义和国际主义,将一元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信仰、一个领袖——变成了主流价值观而把多元化扔进了垃圾桶。
  威廉二世想了想又问:“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意思是……”
  “德意志将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拥有这个国家的是雅利安种族的德意志民族。”
  “只有……德意志民族?”
  “对!”赫斯曼说,“只有德意志民族!所有生活在德意志帝国的非德意志族都不能取得公民身份。而要成为德意志公民,除了有长相和语言上的要求,还必须信奉基督教新教或罗马公教。”
  “没有宗教信仰自由?”
  “不是完全没有。”赫斯曼重重点头,“信仰犹太教或是ysl教者可以以外侨身份在帝国生活工作,但不能入籍,也不能享受国家社会主义的福利。”
  “一种信仰”这个基本原则是赫斯曼控制的陆军政策会提出的。就是要信仰基督,至于是公教、正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