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复兴之路 >

第173章

复兴之路-第173章

小说: 复兴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意的徒弟,相信你会做出超越我的成绩来……我呢,到头了,最好也就加个副总师而已,现在看起来也不那么容易,但你不同,说句俗话吧,前程无量啊,希望你能把握机会,善始善终……”

    “主任,我也说句心里话,自从跟了您,就把您当做我的老师,也是长辈。我可不敢比肩主任……刚才您说他们两位有相同之处,我真没看出来。我觉得啊,陶总跟宋总真的没有一点点的一样……”

    “你还是阅历浅啊”张兴武再饮一杯,赞道,“真是好酒!这瓶酒有些年头了,不是新买的吧?”

    “您水平就是高!这瓶酒是我爸爸替我从他老朋友那儿要的,据说攒了有三十年了……主任,比起您来,我当然差的远了,这辈子能赶上您怕是奢望了”

    “也不需自谦。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了。我呢,这辈子已经定型,没什么太大的发展了,财务部这副担子对于我也太重了些……但你不同,前面的路还很长……刚才我说陶总和宋总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权力的掌控**!这方面你是有发言权的,想想看我说的是不是事实?”

    李志斌呆了呆,“您这么说……还真有相同之处”张兴武说的没错,细细想想,陶唐和他的前任一样,都对掌握权力有着极强的要求,容不得下级搞鬼。

    “但结果是不一样的。宋总干了近四年,且不说他的结果,你觉得他掌控住权力了吗?比起陶总目前如何?”

    这次李志斌回答的很干脆,“他没有达到陶总的高度,绝对没有。宋总在的时候,韩总和李总都不是那么顺从。但自骆总出事后,我看副总们都服服帖帖了……”

    “那不过是表象而已。我倒觉得,即使没有骆冲那档子事儿,陶总一样掌控住局面。知道为什么吗?”

    “您的意思是陶总在上面的根子深?”

    “我不这样认为。小李啊,我知道你是爱看杂书的,知道林则徐的座右铭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明白了?”

    “我好像明白了……”

    “陶总未必是海纳百川,但无欲则刚则当之无愧!我在厂办干了二十个年头。跟过好几任一把手了,像陶总如此自律的,没有!这是一种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你可以说这是沽名钓誉,小李啊,等你坐上那把椅子,就晓得克制**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啦……陶总没破绽,副总们凭什么跟他掰手腕?这就是宋悦没法子跟陶总比的地方。宋悦总想着用权谋掌控权力,学所谓的拉一派打一派的帝王心术,毕竟落了下乘。最大的权谋就是没有权谋。你肯定看过武侠小说吧?知道描写武功高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

    “无招胜有招?”

    “倒不如说一力降十会!你学了再多的招数,也要有力量做支持,没有力量的招数顶个屁用?在官场上,没有破绽就是最大的力量!看看现在,对陶总不满的大有人在,他们能怎么办?就剩了传播些无聊的桃色谣言了,想想都令人发笑!搬到上级,最狠的是经济问题,一旦坐实了。在现在的形势下,神仙也救不了你。其次是政绩,那些无聊的传言即使到了上面,谁会为此当真调查?太下乘了!不过也没了别的办法了……”

    李志斌默然不语。

    “我跟你说说财务部吧。就是昨天。十月份的预算被打回来了,我的面子倒无所谓,韩总就有些挂不住了。你可能不知道,从八月份开始强调预算管理。凡是未列入预算的开支一律不得支付。咱厂的预算水平就那样了,这下子难住了若干部门,最难的是财务口。要知道财务部为了平衡预算可是下了大力气的。我是外行,韩总也不靠我,但那帮行家受不了啊,韩总厉害吧?因为预算外开支在经营例会上被陶总训得哑口无言!”

    早在六月份,总经办根据陶唐的指示重新起草了《会议制度》,并纳入了公司制度汇编,明确了不同层级的会议并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其中经营例会是每周一下午必开的会议,要求公司领导、总助、副总师及几个主要管理部门的行政一把手参加,由各副总评点上周重点工作的完成,布置下周重点工作,循环往复。但李志斌是没资格参加这个会议的,所以他不知道经营例会上发生的故事,倒是听说了一些传言,说那个会议的气氛很紧张,领导们人人自危。

    “韩总挨训了?”

    “挨训的何止韩总一人?副总们几乎都挨了训,更不要说是部门领导了。没完成的工作必须讲清楚原因和采取的措施,你说原因很客观?对不起,红星厂经营困难就是最大的客观,合着就不要改善了?谁都怕被追住问,几个层次问下来就很难自圆其说了。常文海算是敬业的吧?因为精益管理中合理化建议奖励问题,被陶总训的那个惨样,连我都觉得受不了。周总是老资格吧?因为‘三违’问题被陶总毫不留情地痛斥,李总也一样,上月的回款任务没完成,根本不要刘书林的解释,直接问责李珞!很多年了,我没见过李珞如此小心翼翼,委曲求全……小李,你跟着陶总,就没发现最近两个月公司的变化吗?”

    “您的意思是?”变化肯定是有的,但李志斌一时间总结不出最大的变化。

    “要我看就是领导们的日子难过了……大家伙儿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避免被陶总抓住小辫子,哪里还敢像过去一样文恬武嬉……你没有资格参加那个会,朱宁因为督查不力被训斥了好几次了,我看如果局面得不到转变,朱宁肯定完了,还想着接我的班呢,能保住现在的位子就不错了……”

    “但下面的老百姓都在说陶总好……”李志斌不由得替陶唐说话了,“陶总一心为了公司好,这个谁也不能否认”

    “没人否认这个!但得罪官员和得罪百姓是不一样的。老百姓说他好有个屁用?何况骂他的群众未必比夸赞的少。清理脱岗,清退临时工,损害的可都是老百姓的利益。你说为此节省了大笔的资金,那些钱都去哪儿了?给大家长工资了还是发奖金了?何况,考察干部什么时候尊重过老百姓的意见?”

    “上面要考察?”

    “考察是常态化。现在不来,迟早要来”张兴武叹了口气,“回到你最初的问题吧,说了这么多,你应该知道为什么会觉得陶总变了,也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很多时候啊,只有自己悟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明白了”

    李志斌觉得自己这顿饭真的收获挺大的。

 第190章变化四

    “看什么看?”当再次与对面那个满脸粉刺的姓曹的小子的目光相遇,叶媚终于忍不住了,“信不信我把你眼睛抠出来?”

    曹立群笑嘻嘻地,“可以呀,你养我就行”

    “流氓!”叶媚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叶媚的师傅谷南华拼命忍住笑,“行了,你不看他怎么知道他看你?今天精益点检,快把你的水杯归位”说着,就看到工房大门进来一群人,“来了,快戴上工帽……”

    精益管理给一线工人们带来很多的不习惯,大家都烦透了,但面对越来越严酷的考核,工人们只能拼命改变自己多年养成的习惯,以免被头头们抓到违规而扣钱。今天是公司精益办来分厂点检,按照分厂的规定,被公司扣分的处罚是平时的二倍。谷南华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这个大有来头的徒弟,当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叶媚又摘掉了工帽,急忙提醒。

    那群人在距离谷南华的磨床五六米的地方停住了,他们在看那块看板,并且在那里指指点点。谷南华偷眼看去,见分厂厂长、书记、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及车间主任都在,再去辨认“来宾”,谷南华认出了公司生产部主任兼精益办主任蒋延生,见蒋助理正向那个花白头发的领导解释着看板,等那个人转过身,谷南华认出了那个人是公司的大老板陶唐。她认识陶总,而且跟他说过话。他跟原先那些大老板不太一样,经常来车间,每个月总会来一半次吧,有时会和休息的工人们聊天。

    扭头望去,见手里捏着簇新工帽的叶媚也正看着领导们。

    谷南华叹了口气,劈手夺过叶媚手中的帽子,飞快地放进了身旁工具柜里。精益管理中的现场管理是最容易被扣分的,在不恰当的地方出现不恰当的物件是不允许的。

    这个身材惹火五官妖娆的女孩是最后一批转正的临时工,被陈厂长亲自交给了她。一个月来,谷南华尽心传授着操作规程和自己的技术心得。但这个从招待所下来的女孩儿却对学技术不是很上心,有些应付差事。谷南华瞟了眼对面的曹灿,那个小伙子毫不掩饰对叶媚的喜欢,

    青春期女孩的心思最显著的特征可能就是敏感了。外界的任何事物都会触动她们敏感的心。从而产生情绪的波动和情感的涟漪。对于异性尤其如此。不喜欢的异性投向她的目光换来的是厌恶和反感,但对于喜欢的男人最大的哀怨就是对方的无视了。

    叶媚为了引起陶唐的注意,不得不装作整理工具并发出很大的声音。但陶唐依旧站在距离她十米左右的地方,专注地看着看板,分厂的厂长书记一左一右地站在他的两边。像是两个蹩脚的保镖,但叶媚心里对于分厂的党政一把手的描述更恶毒——一对狗腿子!

    他在看什么呢?那块粉板有什么好看的?

    叶媚最近经历了人生又一次重要的转折,她在无法抗拒的临时工清理大潮中没有选择离开红星公司,而是听从了陶唐的建议下基层当了技术工人,连岗位都是陶唐选的。既然你曾接受过磨工的技能培训,还是当磨工吧。既然对他说了自己的工作由他定,去那儿,干什么都无所谓了。于是她离开工作了一年另九个月的小招,去三分厂“重操旧业”了。当然,这一次她的身份变了。从临时工转为了红星的正式员工,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她到三分厂报道后便跟了师傅实习了,最近车间的活儿多,正缺磨工呢,但她到现在尚未独立操作,原因不是车间不想用她,而是最近质量管控的太严了,推行质量包赔制度后如果出了废品处罚的很严厉,车间和班组都不敢让她独立操作。师傅是熟人,她两年前在三分厂当临时工时。谷师傅就手把手教过她。这次她再次分入顾师傅的小组,顾师傅领着她领了工作服和劳保护具,以及必须的卡尺等工具,花一个小时给她讲了安全事项。然后耐心地帮她回忆了曾经学过的技术要领,领她熟悉了图纸和公差,让她跟了自己三天,就把一台闲置的磨床交给了她,让她独立工作了。

    活儿并不复杂,小心些是不会出废品的。要说不满意。一是脏,乳化液总会不小心溅到身上,这让有些洁癖的她不习惯。二是累,一连守在机床前站几个小时让她有些吃不消。晚上回到宿舍(她已搬入单身楼)总要用热水烫很长时间的脚。

    叶媚已经在三分厂领过半个月的工资,确实比在小招多,陶唐并没有骗她。但多的有限,对她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她看了谷师傅的工资条,不过3640元。她不可能拿到谷师傅那么多,因为她既没有谷师傅的技术,也吃不下谷师傅的苦。所以她很怀念在小招的日子,觉得那时真的不错,虽然工资低,但吃的好,生活工作环境更是没的挑剔。对比今昔,她对陶唐那天晚上跟她的谈话领会更深了。在她决定转正当红星的一名工人后,陶唐跟她足足谈了一个半小时,当时她不停地抽泣,并没有理解陶唐所说的话,现在则感触良多。

    最大的感触就是一线工人们所思所想,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跟那些她熟悉的领导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是生活在不同世界里的两群人,比如组里偶尔加班晚了到外面吃饭,点的菜基本都是她不爱吃的,他们不会点精致的菜肴,也不会找环境好的馆子,而是尽些找便宜的地方,要一些量大肉多的菜肴。叶媚想,放着鱼虾不吃点什么烩菜大肉嘛。比如他们的谈吐总是那么粗俗,喜欢说一些带色的段子,肆无忌惮地评论着领导,传播一些领导的丑事为乐。分厂的头头们挨了训他们会开心,这不是扯吗?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吗?他们总是斤斤计较一些蝇头小利,为几十块钱的加班费和津贴争的面红耳赤,因为一个小建议被采纳领了三十块奖金有什么嘛,值得那样高兴吗?叶媚虽然出身农村,但她家境还不错,父母从不要她交工资。最多就是母亲唠叨几句要她攒点钱而已,所以她在红星厂做临时工挣的钱基本被她零花了。而在小招的日子里增加了她的见识,眼光也高起来。组里的年轻人不少,还有两个跟她年纪相仿的女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