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烽火引 >

第324章

烽火引-第324章

小说: 烽火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军战船上甲士虽然疑惑,但还会循着命令且战且退,奔向自家战船。
  孟纯见到吴军撤退,挥动双戟哈哈大笑,“什么冷月鬼面,不过如此!”
  他那叫骂声是用真元激荡而出,便是特意要让闻天听到。
  这种简单的激将法,虽然迎来吴军普通甲士回头怒视,可闻天却置若罔闻,一心助兵卒快速回撤。
  孟纯任务便是要将闻天拿下,又岂会就此善罢甘休。他几次三番想要再次缠上闻天,可闻天特意与他保持距离,两人便相隔十余步,偏偏不再碰面。
  闻天看样子是打定主意,不再与他缠斗。
  孟纯气得哇哇直叫,可他又不屑于残杀吴军小兵来吸引闻天,也只能徒呼奈何。不过这样一来,孟纯也明白过来自己与闻天相比尚有差距。闻天若想离开,光凭他孟纯一人绝不可能将他留下。
  江面之上,吴军依旧如履平地。他们迅速撤回自家战船,在此期间退而不乱。吴国水军名号“惊鹭”,也是天下强军之一,若论水战那便是天下第一。如今看来,果然是名不虚传。
  燕军有心追击,奈何还没等他们转守为攻,原本紧靠他们的吴国战船已经灵活地调转船头,朝自家水寨撤去。
  闻天当真想要撤军?
  若是这样看来,也算是燕军第一次在江面上将吴军击退,可算是喜事一件。但是,真要就此罢手?
  闻天这一退,倒是将问题扔到了燕军手中,也是丢到了孟然之面前。
  孟然之沉吟片刻,先是将目光望向太史殊方向。太史殊面前吴军也已经接到指示,抽身而退。
  而太史殊回给孟然之的旗语,却是“不追”。想来也太史殊谨慎,自然是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孟然之也是对闻天的突然撤退表示怀疑,据他情报了解,闻天应当不是这种轻言放弃之人。
  但这时候孟纯拎着短戟赶了回来,火急火燎地吼道:“主公!为何不下令追击?”
  孟然之回应道:“闻天撤退,我们已经胜了,需知道穷寇莫追。”
  “然之!”孟纯低声说道:“我也知道穷寇莫追的道理,可是我们就算胜了,也只是小胜,这小胜的分量可还不够服众。”
  孟然之眉头紧皱,孟纯这话也是说中了他心里顾虑。他这次是为监军而来,第一件事便是要建立威望。只凭一场小胜,可还不够份量!
  想到这里,孟然之咬了咬牙,下令说道:“追击!”
  旗语同时送到太史殊处,太史殊眉头略皱,也是明白了孟然之心思想法。他并不多言,便是传令下去,让快船继续追击。想来,就算是闻天对孟然之还有后手,太史殊也能护他周全。
  两军交战,倒是成了一追一逃,分外胶着,燕军既然是越追越近。而吴军似乎是为了防备燕军追击,那些快船各自分散开来,呈扇形前进。
  太史殊心中略感疑惑,似乎是遗漏了某事,但是转念间无法抓住那道灵光。太史殊皱眉凝思,陡然一惊。
  方才还是逆流,吴军尚且能够与燕军船速持平,此时两军都是顺流,为了吴军会被燕军快船追上?其中必定有诈!
  他正准备发旗语警示孟然之,却发现吴军在极端时间内减速停滞下来。燕军未曾减速,已与吴军咫尺之遥。
  太史殊这才看见水面之上似有白波异象。
  定睛去看,吴军不知何时两两快船之间栓起铁钉钢索,那白波便是钢索划开水面而成。吴军此时快船分散成扇,便是将钢索延展拽紧。
  这钢索便是马战之中的绊马索,闻天的目标从一开始,便不是孟然之所在战船,而是太史殊所率快船!
  太史殊反应不可谓不快,但是此时也为时已晚。
  一众燕国快船扎入钢索之中,船身猛烈倾斜打抖。
  闻天站于船头,宝刀下滑,这是反击号角。


第500章 各似鸿鹄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句话放在四海皆准,更别说太史殊与闻天这种出自九霄之人。
  至于在这战场之上,谁才是王?还有比“阵王”更好的猎物?
  野心要大,脚步要稳。闻天的文武双全,可不是说说而已。
  刘策曾经感叹,若不是闻天为报刘策知遇之恩,也就不会分心军务。如今就连林火都入了天位,可闻天还是半步不前,这让刘策心怀愧疚。若不是他,或许闻天如今已摸到天人门槛。
  但是大胥先生却又说过另一句话,“若不是被武道所误,九霄文榜之上,必有闻天一席之地。”
  这句话太史殊曾经听过,但是当时他并未放在心上。以他看来,钻研一道已需耗尽全部精力,博而不精,又能有何种成就?
  如今看来,太史殊得要为自己曾经的轻视交上学费。闻天之能,武可撼天位,文可治千军,绝不容人小觑。
  此时太史殊已然食了恶果。他所率领快船队陷入钢索之中,机会是动弹不得,若是连船都动弹不得,那太史殊最为拿手的阵法,又该以何为根?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便是太史殊一开始的轻视,造成了此时结果。
  在他身边,已有甲士因为恐惧而在颤抖,更有甚者不断后退。
  此时此刻,并没有时间让他自责。
  闻天方才发出反攻命令,已然将战船掉过头来。吴国战船再次发起冲锋,隐有势不可挡之态。闻天似乎是准备借着燕军惊诧之际,将太史殊直接留下。
  太史殊可不相信,在这战场之上,闻天会顾及旧情而放他一条生路。
  九霄便是如此,门中之时,同窗之谊。出得山门,那便是各安天命。
  自九霄成立至今,这种同窗战场相杀之事,也不知发生了多少次。先前扬獍与姜杉北境之争,便是其一。而如今太史殊与闻天,也是如此。
  此时闻天要杀太史殊,同样换了位置,此时若是太史殊占了上风,他也会对闻天痛下杀手。
  无关对错,唯有立场不同。
  可是,太史殊便是这般好杀的?
  临场决断之能,或许太史殊比不上姜杉,但是他也不是任人宰割之辈。他立即看清楚眼前局势。看起来,像是燕军快船被吴军快船所牵制,动弹不得。但是相对而言,吴军快船同样被燕军拖住,别无二致。
  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便是搏命之时!
  文人之躯亦有胆魄,娇弱书生可指挥不动千军万马,更当不了“阵王”之名。太史殊将掌中紫砂壶随意一放,随手抽出剑来。
  一剑,太史殊将身边后退甲士一剑穿喉,“监军何在?”
  在另一边,督军甲士应声而起。
  太史殊看也不看地上尸首,用臂弯将剑上鲜血抹去,“退后者,斩!”
  督军甲士得令,纷纷擎起钢刀。
  谁也没能想到,太史殊这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出手会如此狠辣,毫不留情。若是他们知道太史殊在昌隆时候做何官职便不会这么想了。
  大理寺卿,又岂是软弱之辈当得?
  先不论那些甲士如何看待太史殊。光说太史殊这一剑杀得及时,方才那些惊慌甲士此时被这一剑刺激得镇定下来。闻天想要渲染的恐惧气氛并没有蔓延开来,便被太史殊灭杀在摇篮之中。
  太史殊见到稳住局势,站稳了脚跟,随后立即下达命令死守。
  命令方才通过旗语下达,吴军战船反冲而至。
  闻天此时反扑,既是闻天的机会,也是太史殊的机会。他们只要顶住闻天第一波入突袭,便能够将吴军拖住。而孟然之与孟纯便在身后。
  此时江面上,燕军有两艘战船而吴军只有一艘。只要孟然之与另外一艘战船分头合围,便能够将吴军反向包围起来。
  可惜,太史殊此时投入厮杀之中,他虽是谋士,但是君子六艺,他的剑术也算不俗。只是这般厮杀,他已经全无时间将指令分享给孟然之知道。
  太史殊砍翻一名吴军甲士,扭头望向闻天方向,正见到闻天同时也放眼望来,两人目光与空中一触,闻天立即飞奔而来。
  两人虽然相隔还有些距离,但是这距离也不过是浪费闻天些许时间。可越是这个时候,太史殊也不能退。他这是以身做饵,诱使闻天不顾一切强攻,以至于忽略孟然之动向。
  太史殊只希望孟然之能够在他被闻天摘取首级之前,通晓他意,及时合围。
  孟然之自然不是傻子,他于武略也是不俗,只看一眼他便明白太史殊所做谋划。太史殊愿意以命做饵,孟然之便不会辜负太史殊这一片苦心。
  于是他立即下令,让孟纯去另一艘战船之上只会,两船绕开快船队相互纠葛的水域,从两侧夹击闻天侧后方。
  太史殊与闻天之间距离,还在迫近。
  闻天一路行来,快船之上自然无有一人能够拦他。这也是令谋士最为头疼的一种情况,敌军强者或是死士,强攻中军斩首。若是准备妥当,太史殊自然成竹在胸,可是此时局面,只怕真要让闻天得手。
  太史殊略一思索,便传令后撤。
  看似是他怕了闻天,没了继续死守的决心。但他实际上,是要进一步勾引闻天陷入阵中,更要让他为追杀所诱惑,无心理顺此时局面。
  反倒是太史殊若明知危险逼近,还不后撤,那是莽夫所为,才会让闻天产生怀疑,从而发现孟然之另外两艘战船已经绕行而来。
  太史殊努力做出后撤却又被牵绊住手脚的姿态,虽然这种撤退速度极慢,很有可能让太史殊葬身于闻天刀下,但他决不能让闻天产生半点疑心。
  闻天还在向前猛冲。太史殊一边缓慢后撤,一边观察两侧,能够见到燕军两艘战船已经快要完成合围。
  然而,便在此刻。闻天突然顿住脚步。
  太史殊心中一紧,闻天方才一路皆在厮杀,绝不可能有暇观察局势变化,可他为何突然停住脚步?难道是太史殊自己露出了什么破绽?
  闻天再次望了过来。
  太史殊装出恐惧神色,当真是惟妙惟肖。
  然而,闻天却拎着冷月宝刀,转身离去。
  就在孟然之合围将要完成之前,闻天回到中军,重新下达命令。
  吴军快船队在第一时间解放钢索,快船重获自由。吴军迅速撤离战场。而这般时候,就连孟纯也无心再去追赶。
  孟然之在第一时间赶到太史殊船上,紧张说道:“让先生受惊,是然之之过也。”
  直到这个时候,太史殊依旧望着闻天离去方向。他略显敷衍地回应孟然之,“战场之上千变万化,主公莫要自责。”
  可他心里,还在回味方才闻天最后那个眼神。
  太史殊可以确定,但是闻天必然是没有发现孟然之两船从侧面迂回而来,可他还是在第一时间下令撤退,毫不拖泥带水。
  闻天所依靠的是一种可怕的战场直觉,更是面对诱人猎物强行忍耐的强大自制力。
  太史殊在心中暗暗惊叹。
  闻天,比想象之中,更为可怕。


第501章 天间云落龙江水
  燕军战船入水寨,水寨开门迎船。两艘战船一前一后,便在快船簇拥之下入得寨中。
  在寨门缓缓放下之时,孟然之与太史殊还不时回望吴军方向。隔间而望,只见轮廓,方才两军在水上激战,便像是梦幻泡影。
  但是孟然之与太史殊都知道,这场战斗用时极短,看似激烈,却不过是南北大战的序曲罢了。
  这一战见识了闻天手段,两人只觉沉甸甸地压在心上。若是真到了大战之时,还有左徒明与曹尚宥这些强敌环绕,燕国处于三国围攻之中,却是令人费尽心神。
  那龙江波涛起卷,蜿蜒而去,便像是连接天边之云,也不知要在这条古老水面之上,未来爆发出何等战火,又要埋葬多少枯骨忠魂。
  水寨大门落下,最终将两人目光断绝。
  孟然之这才收回目光,重新望向水寨之中模样。
  方才他先行一步,用自家私军战船夹击闻天,而太史殊则是从这水寨中带出的快船部队。直到这个时候,孟然之才有机会自己观察水寨内部。
  不得不说,燕军此时领军将领孙峻并非是全无才华之人。孟然之点头说道:“这孙峻,也不是一个草包。”
  太史殊之前已经见过营中布置,便出声说道:“这偌大营盘布置得井井有条,寨中各项设施也是规整排放,这位孙峻将军定然是下了功夫。”
  孟然之目光跟着太史殊话语扫过寨中,继续点头,“此人还是值得一用。”
  太史殊补充说道:“若是要用,也只能作为寨中守将。方才在下带快船队出去,这些快船队训练得也是不错,第一次听我号令,也能够将水上阵法摆出个七七八八。只不过,这些水平若是与那吴国的惊鹭军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孟然之深以为然。他们经历方才一战,已经能够看出些惊鹭军的深浅。这天下第一水军之名,绝不是浪得虚名。这孙峻要是有水战之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