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动力帝国-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津津有味,不过两个丫头就不一样了,自从被梁远养刁了口味之后,如果食物不合心两个丫头甚至会选择用水果来替代,科技园的小点心从来都是两个丫头的最爱百吃不厌。
“食堂的点心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这几年跟着梁远满世界跑的两个少女一致这么认为。
拉达沿着湖湾行驶了一段,燃机实验室浅蓝色房顶在一片葱葱的绿意中探出一角,穿过一大片浓密的丛林后梁远终于现了宁婉嘉在电话里所说的坦克。
远远望去坦克车体上没有未来常见的数码迷彩,而是通体刷着纯色的“高阻绿”,炮塔更是被一大块帆布罩着压根看不出什么型号。
“哦?南湖科技园真了不得了,昨天在路上看到的坦克真在这里啊,小兄弟这科技园到底是做啥业务的?”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
梁远看着越来越近的坦克说了一句难得的大实话,可惜司机大叔明显不信,一副你就是在保密的模样。
指挥着拉达在坦克编队的尾部停稳,从后备箱中拿出拉杆箱,支付了车费后梁远目送白色的拉达车转过弯角消失在丛林的掩映之中。
好了,这位八卦的司机大叔终于走了,现在可以看看过来串门的货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了,梁远兴冲冲的快走了几步来到一辆坦克面前。
按照上辈子养成的良好习惯,某人第一时间低下头,看着包裹在硕大履带下的钢铁负重轮。
1、2、3、4、5。果然和自己想象中的型号一样,不过一起过来这么多又是怎么回事?
下一辆,1、2、3、4、5、5、呃……呃……
咦,现异端!!!(未完待续)
第97章 动力和外贸
中国的装甲力量始建于北洋时代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早在1922年,同直系军阀大打出手的张作霖从法国购买了36辆“雷诺”t-17型坦克,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装甲力量。
共和国的装甲力量则始于解放战争壮大于抗美援朝,说来有趣,共和国第一辆坦克当年还是两个丫头的爷爷在盛京俘获的战利品,也正是因为这段因由,宁老爷子对共和国装甲洪流的关注从未变过。
可以说这次数辆坦克进驻科技园背后的最大推动者就是宁建中,当然,此时的某人暂时还是一无所知。
梁远正上下打量着这个有着六对负重轮的“异端”,两个极为相似的清脆嗓音从梁远前方响起。
“是小远么,昨天在电话里不是说要后天才回来么?”一个丫头的语气里全是惊喜。
“才一个月不见,猪头居然连数都不会数了,这个是假的吧?”另一个丫头的声音里也满是笑意。
“嘉嘉说家里来了一大波坦克过来串门我在香港哪里还能呆得住,菲菲今天教你个新技能,坦克的轮子到底怎么数才是正确无误的。”梁远边笑边丢掉了手中的行李箱。
伴随着一小段急促的脚步声,两个苗条的身影从梁远前方坦克的空隙中转了出来。
清幽的气息扑面而来,两个少女十分自然的分别抱住了梁远的脖子和腰。
梁远用力的环了一下两个丫头的纤腰,笑着说道:“这算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么。”
“三秋你个大头,我和妹妹有一件大事要和你商量呢。”宁婉嘉满足的用额头抵着梁远的肩膀,一只浅色的大蝴蝶结在梁远的眼前晃来晃去。
虽然梁远在电话里说还有两天才回来。看起来少女打完电话之后就把头上的蝴蝶结换成了浅紫色。
“猪头,说说你这个数坦克轮子的新技能,如果……。”宁婉菲边笑边轻轻掐着梁远腰间的软肉。
两个国色天香的少女挂在身上,一时间某人恍如身在天堂。
梁远盯着眼前不停晃动的大蝴蝶结,想着小时候自己和嘉嘉之间一直以来用着的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昵称。那个关于小红帽采蘑菇的笑话不停的在脑海中翻腾。
不过这个念头转眼就被宁婉菲迹上传来的叮铛铃铛声打消得无影无踪,对于日后的宁婉嘉来说还有点可能是1、2、3、4、5、5、5、5……,如果一不小心换成女魔头十之七八会变成1、2、3、4、5、5、6、7、8……。
两个丫头哪能猜出某人脑袋里翻滚而过的猥琐念头,知道四下无人分别亲了下梁远的脸颊才算完成了三人之间一直以来打招呼的所有步骤。
回身捡起行李箱,梁远揉了揉自己的脸颊,笑着说道:“我就说嘛。刚下车待遇就这么好,果然是无事献殷勤……。”
两个少女齐刷刷白了梁远一眼,难得的没和某人打嘴仗。
“猪头,才几天没见离开手掌就不会数数了,要不要姐姐教你怎么把脚趾和手指合并利用起来数大于五的数字。”宁婉菲边笑边伸出小手不停的在梁远的眼前晃悠着。
“菲菲你看。人类的手指是五根脚趾也是五根,所以多于五对轮子的坦克都是异端……。”梁远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年头,共和国59式中型坦克的改型之路才刚刚开始,数轮党的种种圣物至少要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相继诞生,梁远只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不过菲菲是六指儿,对于菲菲来说五对轮子的才是异端。”梁远笑着补充着。
“你这个混蛋才是六指呢。”
话没说上三两句,两个人闹成了一团,好一会。三人才谈起正事儿。
这次来到科技园的坦克足有六辆,不过除了梁远眼前这辆六对轮子的异端,其他五辆都拥有正统的五对负重轮。很明显应该是此时共和国现役装备的59或者69式坦克。
梁远眯着眼睛围着这辆六对轮子的坦克转了很多圈也没认出这玩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过从帆布下炮塔的形状看绝对是梁远从未见过的型号。
上辈子的梁远虽然是铁杆军迷不过那说的是海军,对于共和国的6地力量梁远倒是关注不多,共和国6军大批量装备的普通货色梁远基本能认出来,不过少数实验型号或者深度改型梁远就辨认不出了。
梁远眼前的坦克炮塔外廓明显不是共和国此时大量装备的半圆形铸造炮塔,哪怕是隔着帆布也能辨认出炮塔有棱有角的外形。
看粗细这口径能差不多该有12o毫米了吧?梁远把行李箱丢给宁婉嘉。退后数步助跑后纵身一跃用双手搂住了坦克的炮口前端。
探头看了几眼梁远现炮管内壁光滑清洁,很明显这是一部滑膛炮。
松手落地。站在雄壮的炮口下方,梁远皱着眉头在记忆中翻找着关于眼前坦克型号的蛛丝马迹。可惜想了半晌依旧是一无所获。
“嘉嘉知道这么多坦克来科技园做什么么?”梁远从宁婉嘉手中重新接过行李箱。
“我早晨时问过梁姨呢,好像和动机还有外贸有关……。”少女当然了解梁远,知道某人关心的是什么东西,倒是提前问了李远玲。
动机和外贸???这两个词在梁远的脑海里转了两圈,梁远就猜出了这次大批量坦克过来串门的背后含义。
动机这东西不用说,此时科技园的产品线中能和坦克扯上关系的肯定是宝石涡轴动机。
关于燃气轮机组和重型柴油机到底哪个更适合作为6军装甲车辆的动力核心暂且不谈。
单单燃气轮机组上坦克这种事别说在八十年代末,哪怕是21世纪也是高端洋气上档次的代名词,此时在全球的6军装甲圈子里,有着无数人看好燃气轮机在坦克上的展前景。
美、苏两个级大国更是分别推出装备agt15oo和gdt125o燃气轮机的m1a1坦克和t8o坦克。
特别是m1a1所装备agt15oo燃气轮机本身就是来自于直升机动力的涡轴动机深度改进型号。
作为有着巨大国土面积的共和国对于国际6军装甲力量核心动力的变迁趋势当然不可能视而不见,在中美关系缓和的八十年代,生产m1a1坦克动力核心的阿夫柯?莱卡明公司甚至在共和*事杂志上连续刊登agt15oo燃气轮机组的广告,其目的不言而喻。
对于阿夫柯?莱卡明公司来说,共和国这个顶在冷战前沿的6地大国所装备的坦克数量很可能会过美国本土。
虽然共和*方对燃气轮机组上坦克同样抱有极大的兴趣,但是理想终究得向现实低头,共和国目前大批量装备的59式中型坦克的单价不会过5o万元,哪怕是新锐88式主战坦克的单价也不会过1oo万人民币,可agt15oo燃气轮机组的单价却高达35万美元,这价格对于此时穷困的共和*方来说根本就是传说级别的东西。
宝石涡轴动机在长征三号高机车上的成功应用共和*方根本不可能视而不见,要知道此时共和国坦克最好动力核心的功率还在6oo千瓦以下,而华晨动力所生产的宝石涡轴动机的功率已经稳定在8oo千瓦以上。
至于外贸,虽然此时两伊战争依然在持续,不过给出口到伊拉克或伊朗的59或者69式坦克加装燃气轮机肯定是个疯狂想法,除了这两个正在大打出手的国家,这个时间点上能看上此时共和国6军那些土里土气装备的国家只能是巴基斯坦了
问题是巴基斯坦这个穷兄弟能用得起宝石么,梁远有些无奈的想着。(未完待续)
ps:ps:不听战车提醒还真不知道上一章提到的拉杆箱是九十年代明的,这章改成行李箱了。
书友们中秋快乐,放假期间天天有更,大家放心来追^_^
第98章 两份文件
绞尽脑汁的回忆了半天,梁远也没回忆起这六个轮子的异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试探性的试图掀开炮塔外罩失败之后,梁远决定放弃“自力更生”去问自家老娘。
拽着行李箱梁远和两个丫头说笑着向燃机车间的大门走去,三人还没走出去2o米,身后传来载重汽车大功率引擎的轰鸣声,梁远连忙和两个丫头避到路边。
片刻后,一辆米白色的解放141卡车从林荫道的弯角处拐了出来。
梁远瞄了一眼卡车的车牌,现牌照是自己熟悉的辽a678打头顿时知道这是科技园的车。
这两年随着科技园规模的飞扩张,主管着集团杂事的何云伟一次性从市交通局定了678oo—679oo之间一百个车牌号码,一般来说在盛京看到辽a678打头的号段九成九是科技园的车。
由于科技园限的原因,园区内的车都很慢,三人跟在解放卡车的后边来到了燃机车间的大门。
在距离着车间正门不远的地方,梁远忽然现车间大门侧旁的停车位上除了科技园十分常见的苏联伏尔加轿车外,一辆挂着辽a67888牌照的黑色奥迪1oo也停在其间。
“这是哪里来的四个圈?”梁远盯着奥迪1oo看了几眼有些纳闷的嘀咕了一句。
“猪头,那是你的车啊,听小叔说是半月前刚刚从一汽下线的新车。”宁婉菲笑眯眯的说道。
“我和妹妹这些天上学放学都是这台车接送呢。”宁婉嘉补充说道。
随着远嘉规模的快扩张,伏尔加轿车也越来越跟不上公司的层次了,关于换车这事儿梁海平早就和梁远提过,可惜除了宾利、劳斯莱斯之类的豪华,梁远对8o年代的轿车车型都没啥好印象,反而对空间宽大的海狮情有独钟换车的事情也就一直拖着。
不过梁海平第一次和梁远提及换车的事情时,梁远倒是半开玩笑的说过一汽大众正在组装奥迪1oo,等国产奥迪下线时再换车也算是为中国汽车工业添砖加瓦了,然后梁海平就记在了心里。
当然,从另外的角度考虑。梁远这个大老板不换车,远嘉下属的一众高层也没法换车,整个集团内部除了常驻欧洲的刘文岳和常驻北美的张建新,剩余人等的坐骑统统都是伏尔加。身在香港的祁连山更是直接选择了丰田海狮当公务车。
虽然一汽生产的奥迪1oo和上个位面一样还是如期在八月份下线,可梁远从没想到今年就能买到国产现车。
长春一汽在一九**年度一共才生产了三百九十一辆奥迪1oo,这点产量放在目前严重缺乏高档乘用车辆的共和国简直是杯水车薪,就算此时的宁建中在盛京的代步车辆还用三菱吉普对付呢。
转眼间上一世的信息从梁远的脑海里流过,梁远用手敲了敲额角却有些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以远嘉目前的经济实力哪怕一口气买上几百辆进口奥迪都不算个事儿。不过国产奥迪完全不同,这东西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这辆车能在这个时间点上来到南湖科技园绝对是远嘉这几年实力暴涨的具体体现。
不管怎么说眼下的梁远都算是共和国相当牛b的那三百九十一人之一,还是排名靠前的那种。
“小远,新车的空调要比老车好很多呢。”宁婉嘉拉着梁远的手臂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