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娱乐教父 >

第132章

重生之娱乐教父-第132章

小说: 重生之娱乐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公司的黑胶唱片工厂因为当时投资巨大,产能很高,恐怕就是将所有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的唱片全部交给工厂生产都能够及时的完成产量任务。

只是现在公司的状况不好,现在工厂的库房里堆积了无数的黑胶唱片,工厂也已经停工半年多了。”

听到郑正坤的话,陈父和陈淑芬都是眉头微皱。

陈朗和大家都看到了音乐唱片市场越来越繁荣的发展趋势,音乐市场的利润也让人眼红不已。

加上能够收购海山和滚石,广阔的发行渠道加上优质的音乐人才,让大家信心十足,觉得肯定能够在唱片市场快速的占有一席之地。

只是现在收购以后才发现情况有些复杂。

滚石唱片到是没什么问题,毕竟只是个草创的唱片公司,除了几个音乐制/作人和歌手的签约合同外,资产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完全可以直接搬到海山唱片公司。

海山公司拥有完善的发行渠道,但是人才凋零,好在有滚石唱片的人才补充,现在只是在人员配置磨合上还需要一些时间,最大的问题还是导致海山唱片衰落的黑胶唱片工厂。

工厂产能过剩,是个极大的浪费。

可哪怕是新成立的海山滚石唱片重新成为台湾唱片公司的第一霸主,也不需要如此巨大的产能。

就算再加上承包其他公司唱片的生产恐怕也存在着浪费。

而且支持这么大的工厂需要的费用很多,很可能就拖垮了新生的海山滚石唱片。

“郑总,如果我们海山滚石唱片重新成为了台湾唱片公司的巨头之一,您觉得我们需要保留现在工厂的多少?”陈父看着郑正坤严肃的问道。

毕竟这个黑胶工厂算是现在公司最大的问题了,解决的不好只怕后患无穷。

听到陈父的话郑正坤心中一叹,知道黑胶工厂可能面临被肢解的可能心中十分的痛惜。

不过他自己也了解这是新公司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新公司很可能因为这个无底洞而再次陷入泥沼。

定了定心神郑正坤苦涩的说道,“就算是成为了台湾的第一唱片公司,恐怕也只需要工厂全部产能的百分之三十就足够了。”

陈父闻言继续问道,“如果成为亚洲唱片公司巨头之一呢?”

郑正坤、陈淑芬以及段氏兄弟听到陈父的话都是心中一惊,看来自己的小老板野心不小,居然想要成为亚洲唱片公司中的巨头。

不过现在一切都是未知,以前谁也没想到陈朗能够收购海山这个重病的巨人,那么未来究竟如何谁又能说的清呢。

郑正坤压下自己的惊讶,认真的想了想分析到,“现在的唱片市场可谓是越来越繁荣,未来几年唱片的销量绝对会不断快速的增长。

但是录音卡带以及新出现的cd必定会对唱片的销量产生冲击,具体有多大的影响还未可知。

如果未来我们的公司真的成为了亚洲唱片公司巨头之一的话,保守估计也只需要现在黑胶唱片工厂产能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听完郑正坤的话,大家不得不为他当时的魄力而震惊。

七十年代中后期的唱片市场可没有现在繁荣,在当时就敢投资建设亚洲规模最大的黑胶唱片工厂,可见当时海山的霸气和辉煌。

只是没想到此举后来成为了海山的无底洞,将海山拉下了巅峰直至谷底。

现在陈朗收购了海山,又成为了新公司的烫手山芋。

陈父皱眉认真的思考起儿子在自己来台湾前的一番话。

其他在座的四位也是紧盯着陈父不说话。

对于现在的新公司来说,黑胶唱片工厂的处理至关重要。

虽说公司的管理交给了他们,但是真正可能关系到公司发展生存的问题,还是要让老板做决定,这点人情世故在座的自然明白。

而且这个问题就像个烫手山芋,他们也不好或者不敢做决定。

陈父看到其他四人严肃的表情,想了想说道,“关于黑胶唱片工厂的处理,朗朗觉得是保留下现在工厂产能的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的机器设备等资产可以低价处理掉,收回来的钱还是用作公司发展。”

“低价处理的话我可以帮忙运作,但是现在我们公司需要百分之七十的产能吗?”郑正坤听到陈父的话感到有些惊喜,有些疑惑

其他的人也都不解,毕竟公司现在只需要百分之三十不到的产能就可以,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就这样空闲着?

“朗朗对于你们很有信心,十分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所以才决定保留工厂的百分之七十。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处理后空置的厂房和工人也都不会闲置,朗朗决定将黑胶唱片工厂改造成模具厂和玩具厂等生产娱乐周边产品。”

陈父说出了陈朗的打算,虽然不知道儿子的计划能不能成功,但是自己能做的就是坚定不移的信任和支持。

“朗朗是想要产品周边工厂同时将朗朗乾坤开到台湾来?”陈淑芬听到陈父的话问道。

作为陈朗的经纪人,关于陈朗的产品周边分成利润以及朗朗乾坤店铺的事情了解的还是很多的,因此也猜到了陈朗的心思。

ps:请各位大大点个收藏和推荐,谢谢!

第二一七章

“对于黑胶唱片工厂的处理大概就是这样了,其他的关于公司合并的事情就麻烦三位协商处理了。”陈父对着新公司的三位高层说道。

“我们一定会尽力而为,将海山滚石唱片打造成为台湾的巨头唱片公司之一。”三位也是点头保证道。

“郑总,关于朗朗乾坤的事情还要麻烦您帮我们物色三个商业繁华地段的店铺。

同时因为店铺主打的是关于娱乐的周边产品,因此我们需要一些娱乐公司,无论是唱片公司还是电影公司或者出版公司的一些授权。

当然我们也会给予一定的销/售分成。”

陈父和陈朗都知道郑正坤的人脉关系极广,想要让朗朗乾坤在台湾迅速的站稳脚跟,占据市场离不开他的支持。

“这个我到是可以帮忙,而且现在台湾做产品周边的人不多,规模都不大。

凭借着我们的工厂集中生产可以节约成本,到时候卖的价格也能便宜一些。

而且很多的公司都没有关注这一项,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项额外的收入,相信他们应该会答应。”

郑正坤点头赞赏到,对于朗朗乾坤的发展十分看好。

“那是再好不过了,谢谢郑总了。”陈父闻言笑着感谢道。

“客气了,大家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郑正坤笑着摆了摆手。

随后五人对于海山滚石的合并以及发展又进行了一番讨论,很晚了大家才带着对于新公司的憧憬高兴的离开。

第二天陈淑芬因为想着陈朗的第二张唱片的事情独自一人回到了香港。

而陈父则是在随行律师的陪同下来到了新公司处理两家公司合并事宜。

陈淑芬一下飞机就看见了前来接机的许芳。

“阿芳,朗朗的唱片录得怎么样了?”陈淑芬坐上了公司的车就要求赶往华星唱片公司,车刚开动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进展的还算顺利,现在朗朗已经录完了《想唱就唱》以及《我的未来不是梦》两首歌曲了,现在正在录制第三首歌《水手》。”陈朗的唱片是华星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十分关注这张唱片的进展。

“才离开了几天就已经录好两首歌了,看来朗朗的状态不错。”陈淑芬听到许芳的话笑道。

“进展快除了陈朗的状态好外,就是顾老师和朗朗都太拼命了,一唱就是一整天,讨论的热火朝天的,而且听顾嘉辉老师说郎朗的唱功进步了不少,我也说不上来,但是的确比以前要更加的具有感染力。”许芳想到两人的刻苦摇头道。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陈淑芬道。

陈淑芬赶到了华星唱片以后急忙的就来到了办公室找到了陈柳泉,“柳泉,最近公司没什么事情吧?”

陈柳泉看到陈淑芬很高兴,“能有什么事请,现在公司都在为郎朗的唱片忙活,其他的方面一切正常,没有什么大事情,对我你还不放心嘛。”

“没事就好,我这几天可是忙坏了,回来了还要忙着郎朗唱片宣传的事情。”陈淑芬直接躺在了沙发上。

昨晚还在商量海山滚石唱片公司的事情,今天一早就急着回来,现在感觉身体有些疲劳了。

“如果实在是累的话你就先回家休息吧,反正唱片一天之间也不可能录好,等你休息好了明天再来也不耽误。”陈柳泉有些心疼的看着自己的妻子。

陈淑芬笑了笑道,“算了吧,反正不在这一时,等会儿我还要先见见郎朗。”

陈柳泉皱眉道,“淑芬,虽然郎朗是我们公司唯一的歌手,也是公司全力培养的对象,但其实你不必非要亲自跟着郎朗,而且郎朗虽然年少,但是很懂分寸,我看有许芳这个助理跟着就可以了。”

陈淑芬苦笑着摇摇头,“那是你不知道我这次去台湾干什么去了,本来我就觉得郎朗是个难得一遇的巨星胚子。

这次的台湾之行让我的这个想法有所转变,恐怕未来郎朗的成就远不止我们的想象,现在和郎朗保持好关系对我们的未来可能是一种保障。”

陈柳泉听到陈淑芬的话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他了解陈淑芬,现在就他们夫妻俩在,陈淑芬更不可能撒谎,看来这次台湾之行给了陈淑芬很大的刺激。

“你这次去台湾到底干什么了?”

“我去帮郎朗收购了两家唱片公司,其中一家就是海山唱片,现在郎朗已经成为了海山唱片最大的持有人。”陈淑芬看着陈柳泉说道。

“什么?郎朗收购了海山唱片公司?”陈柳泉还真是被这一消息给惊呆了。

“是的,这个消息知道的人很少,陈朗也要我替他保密,你就不要和别人说了。总之郎朗的未来超乎我们之前的想象,在对待郎朗的问题上,值得我们尽最大的努力。

凭着郎朗的为人,我们绝对能够获益。我知道你是心疼我,但是不要再有刚才的想法,更不要和别人说。”陈淑芬摇头道。

“我知道了。”陈柳泉下意识道。

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的消息中醒转过来,不过陈柳泉一直是个寡言的人,平时就很少开口,陈淑芬还是比较放心的。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陈淑芬和陈柳泉早已等在了会议室里,然后就看见还在讨论着录音事情的顾嘉辉和陈朗走了进来。

“陈姐,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陈朗抬起头看到陈淑芬惊喜的问道。

“我也是上午的飞机,刚到不久,忙了一天了,还是先吃饭吧。”

陈淑芬知道顾嘉辉和陈朗对于音乐都是十分喜爱和刻苦的人,不会想要出去吃饭,于是就让陈柳泉在附近的酒店订饭送了过来。

陈朗一看桌子上的菜不少,而且都是自己爱吃的开心的笑道,“还是陈姐对我好,一回来就有我爱吃的菜。”

说着已经开动起来,毕竟录音对于歌手来说真的是件很费体力和脑力的事情,加上现在还在长身体,很容易就饿了。

“嘉辉,你也忙了一天,多吃点。”陈淑芬也对顾嘉辉说道。

顾嘉辉也不客气的呼呼吃了起来,两人每次录音都十分的较真,都是饿的不行了。

吃了一会儿,稍微填饱了自己的肚子后,陈朗问陈淑芬道,“陈姐,台湾的事情处理好了吗?我爸有没有回来?”

陈淑芬看了眼陈朗,不知道这事情现在说方不方便。

陈朗被陈淑芬看的有些奇怪,想了一会儿才知道了陈淑芬的顾虑,摆摆手道,“没事的陈姐,你和泉哥还有顾老师都是我亲近的长辈,我绝对放心。”

一旁的顾嘉辉听着有些奇怪,陈柳泉则是有些激动,毕竟只是知道大概,不知道具体情况。

“这次台北之行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成功的收购了海山和滚石唱片,海山需要还贷款2000万,购买郑正坤的股权花费了2000万,一共4000万。

收购滚石唱片按照你的意思花费了800万,我个人感觉500万都多了,还要给新的公司注资1000万,总的算下来,这一次台北之行我帮你花了5800万台币,折合港币1160万。”陈淑芬简单的给陈朗算了下账单。

陈朗闻言很高兴,对于花出去的1160万港币一点也不在意。

因为这是必要的投资,将来的回报却是大的惊人。

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都算是音乐市场的黄金时期,还剩下大约十年的时间,可能一年赚的利润就超过了1000万港币。

“太好了,只要能够收购两家公司就是最大的成功了,真是太感谢你了陈姐。”陈朗高兴的攥紧了拳头。

“我还要谢谢你呢,让我体验了一把豪掷千万的感觉,真是太爽了。”陈淑芬闻言开玩笑道。

两人在开玩笑,却把一旁的三个人惊呆了。

三人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陈朗,对于陈朗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就赚到了1000多万感到惊讶不已。

同时对于陈朗花费了1000多万买下了台湾的两家唱片公司更是震惊,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