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燃尽相思寸寸灰 >

第60章

燃尽相思寸寸灰-第60章

小说: 燃尽相思寸寸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远没说话,只是用力地拍了拍秦筝的肩膀,给予她无声的安慰和鼓励,末了又抬手覆上她的发顶,揉乱了秦筝那一头乌丝,笑望着她皱着眉的不乐意模样。
    只是,事情的发展永远没有众人想象的那般简单顺遂,常远从来不认为只要说服了秦筝不要回京便不会有什么问题,甚至叮嘱了叶曙和邵锦华注意秦筝的异常,怕她将此事闷在心中再憋出个好歹。但他们却都忘了,秦筝从来就不是个会让自己受委屈的人,更何况此事还牵扯到墨临渊身上。
    那一日,乐礼岩派来做监军的得意门生到了,这对于秦筝来说不止代表着权利的交接转移,而是嚣张的示威。此人姓林,一来就将架子端得高高的,眼睛是不是长在头顶上先不说,总归那下巴是高高扬着的,鼻孔都朝了天了。论起来此人与秦筝等其实官级相当,但人家是监军,是受了皇命而来盯着你们打仗的,说话做事自然硬气的很。对邵锦华的态度倒还算是客气,对秦筝则是呼来唤去,而对待没有军籍的常远和叶曙,则是以“闲杂人等”而论。
    对于此人的种种表现,秦筝早已气得咬碎了一口牙,好在有常远拦着叶曙劝着,她硬生生地将这一切忍了下来。但有对她来说,忍了能忍的是君子,忍了不能忍的,就是孙子。当那不知死的家伙一而再再而三地给秦筝的怒火添柴加炭的时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知道,她秦筝这么多年的武功不是白练的。
    于是在那个天色有些阴暗的下午,林大人将众将领叫到自己的帐内,说是要听听众人的想法。虽是不屑,秦筝仍然去了,一言不发地立在一旁看着那连战场也没上过的男人滔滔不绝地纸上谈兵。她不知道前面都说了些什么,那林大人提出要看看秦筝那张作战地图。
    那张地图是墨临渊留给秦筝的,上面那细细的标注是他熬了多少个夜晚才绘成的。然而这张对她来说极为宝贵的地图被林大人说的一文不值,甚至随手捞了笔便要在上面按照他自己的意思修改。
    他此举已然惹毛了一直隐忍怒气的秦筝,连日来的目中无人也早已犯了众怒,于是在大家有默契地或转身或低头的瞬间,一声凄厉的哀嚎自帐中传来。士兵们只瞧见林大人耷拉着被生生错了关节的双臂跑出来高声唤着军医。
    一直等在帐外,被林大人划为闲杂人等的叶曙看着他那狼狈的样子,朝地上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扯了常远转身就走。
    然而真正惹下祸事的,并非秦筝动手伤了朝廷命官,而是随后飘回隽王府的那一张薄薄的纸。

第九章
    自从收到那封信之后,墨临渊的眼皮便一直突突地跳着。
    信中秦筝那番骄傲又嚣张的话是令他如此担忧的根源:军权交出去便罢了,待我将天苍的降书送与你做寿礼!
    他能够明白秦筝是在安慰他,是在替他抱不平,但是当他得知她伤了监军林大人,又看到这样一番话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心慌。
    一直以来虽不敢说所有事情尽在掌握,但多数时候这一切还是在墨临渊计划和预料之中的,只是这一次,事情已经渐渐地超出了他的控制,而秦筝的反应,连自恃知她甚深的墨临渊所始料不及的。
    对于这样狂妄的秦筝,连他都忍不住吃惊,更何况是早已疑心深种的君非宁?
    心烦意乱的墨临渊再也呆不住,唤了叶昭青进来伺候着更衣,顾不得阴冷的天气,一时不等地入了宫。
    有人通传墨临渊求见的时候,君非宁正批着奏章,自从墨临渊辞去政务之后,他每日的事务便多了起来,虽然辛苦,却也颇为享受这种忙碌。他手中的笔顿了顿,对小太监点点头,想了想又将摊了一桌的奏折阖好,整齐地码放在一旁。收拾好了一切,他这才走到门口迎接墨临渊的到来。
    对于君非宁的亲自迎接,墨临渊有些吃惊,但他却很好地掩饰了这种情绪,只是在心中悄悄地做好了准备。
    “皇叔今日怎么有空进宫了?”他挥手命人退下,看到仍站在原地的叶昭青,挑挑眉毛望向墨临渊,“身子可是好些了?”
    “臣叩谢皇上关心。”墨临渊看了叶昭青一眼,见他默默退出又掩好了门,坐在轮椅上对着君非宁深深地拜了下去。
    从前,他是他的皇叔,所以无需行礼,后来君非宁做了皇上,但体恤墨临渊身子不便,特许他不必行礼。而今天,这是墨临渊第一次,如此郑重地叩拜君非宁。虽仍是被困囿于轮椅之上,但若是君非宁开口,他便是跪地也绝无二话。
    “皇叔这是做什么。”君非宁见着他的动作一愣,随即弯腰将他扶起,看着他因起身过猛而瞬间退了血色的脸,强压下了心中的一丝酸楚,“朕早允过皇叔不必行礼的。”
    “那是皇上仁慈,但臣不能因此而忘了本分。皇上始终是皇上,臣也始终是臣。”
    君非宁没说话,只是意味不明地笑了笑,随即坐回桌旁捞了一本奏折打开看着。
    外面的天色有些阴,厚重的黑云沉沉地压在屋顶,阵阵风略过外面的竹林,哗啦啦地响成一片。偶尔刮得急了,卷了窗扇狠狠地摔在墙上,那声音令人心中没来由地跳漏了一拍。
    墨临渊隔着一张桌案看着君非宁低眉垂目,却辨不清他的神情是喜是怒。也看不懂他将自己晾在这里是何用意。
    后腰开始作痛,他撑着将自己微微换了个姿势,却引得一阵更加剧烈的疼痛袭来,不由得吸了口气,咬着下唇将呻吟声吞下。
    君非宁起身,踱到窗边将窗子掩了,又重新拾起折子,完全没有同墨临渊开口的意思。他的这一举动,换来了墨临渊的冷笑。
    无非是等着他先开口求他,无非就是想看他放低姿态,这又有何难?墨临渊咳了几声,又长长地呼了口气压下胸口的隐痛,道:“皇上,对于秦筝伤了林大人之事……”
    “皇叔可是来求情的?”君非宁打断了他的话,好整以暇地望着他。
    “臣不敢,秦筝既然犯了错,自然是要罚的。”墨临渊微微躬身,“身为将军明知故犯,更是要重罚。”
    重罚?君非宁起身将手上的折子递给墨临渊,取笑道:“朕记得皇叔对秦筝从来都是极为护短的,怎得今日……”
    接过折子打开,正是林大人状告秦筝的折子,前半段的控诉言辞犀利,字字如刀,后半段的自陈凄凄切切,委屈万分。最后恳求皇上重重责罚秦筝,以儆效尤。然而在这洋洋洒洒之下,却是君非宁用朱笔简单的批示:念其初犯,罚饷半年。
    这在墨临渊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这完全算不得处罚。君非宁到底在想什么?他可不觉得此时此刻,君非宁会如此轻描淡写地放过那令他不能安枕的秦筝。
    “皇叔,朕明白秦筝的心思,她从来都只听你一人之言,又怎么会接受别人的管制?”目光落在墨临渊握紧的双手,看着他左手衣袖遮掩下露出的零星疤痕,上前将他的轮椅推到窗边,“只是,皇叔还能管她多久?”
    “臣……咳咳……”墨临渊刚刚张口,身后的君非宁已然猛地将窗推开,突然而至的冷风呛得他狠狠地咳了起来,身子带着颤抖弓成一团。
    君非宁一手扶着他的肩,一手轻拍着他的后背替他顺气,待他渐渐平静下来,伸手指着窗外左边的竹子道:“皇叔可瞧着那一片竹子?便是原先长在这边的,后来挪了出去,此时倒是长得比这边更好了。”
    雨滴细细密密地落下来,将竹叶刷的油亮,风未停,扫得那竹林飘摇不定,唰唰声令人无端心烦。
    “秦筝年纪也不小了,继续呆在王府里也是招人闲话。”转身倚在窗口,君非宁颀长的身形挡住了斜斜打进来的雨丝,低头笑道:“再说也不能可惜了朕赐的那将军府。”
    “咳……臣明白。只是……秦筝立府之事……咳咳……也不急在一时……”墨临渊抬手掩唇,借着袖子半遮住自己的神伤。
    秦筝,要离开吗?
    “朕倒是有个主意,端看皇叔怎么决定了。”
    君非宁半蹲下/身子,目光与他平视,让墨临渊避无可避地面对他。看着君非宁背光的有些阴暗的面孔,雨水打湿了他的肩头,原本华美的龙袍软软地塌在身上,显得有些狼狈,然而他唇角的笑意却让墨临渊心中打个寒颤。
    天边一道亮光撕破了黑灰色的天空,将君非宁原本就白皙的面庞照的有些晃眼。雷声如万马奔腾由远及近,随即炸响在耳边,墨临渊只觉得耳中一阵隆隆,见君非宁薄唇微启,嘴巴虽是一开一合却听不到声音。
    然而墨临渊却是懂了他的意思。那双唇淡淡的红色在今日看着有些可怖。
    他不知道叶昭青是何时入内的,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离宫回府的,只是待他醒神过后赫然见到手中捏着的来自常远的密函。
    秦筝在练习骑射时不慎坠马,所幸自保得当只有些许擦伤。事后常远调查发现,秦筝当日所骑之马的鞍绳断裂导致马鞍脱落,但那鞍绳的一部分断口极为整齐,并非正常磨损。
    看到这里,墨临渊才知道为何君非宁会在奏折上那般批复,他在意的,从来就不是那件事。
    将密函凑近烛火,自一角开始燃烧,他盯着那卷噬纸页的火苗愣愣地出神,直到手指传来灼痛才警醒。
    难道,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吗?真的,要亲手伤了她吗?
    墨临渊冷笑出声,笑声越来越大,带着凄厉带着绝望,像是夜枭的哀号贯穿了屋顶,在王府上空回荡不散。
    叶昭青因这声音而心惊,匆匆闯入墨临渊房间,只见他披散了长发斜靠于轮椅之上,如妖如魅,唇角的血迹是脸上唯一的颜色。他颤抖地指着叶昭青身后的李全有,冷冷地道:“你去告诉皇上,我……应了。”
    秦筝看着不远处的天苍大军,看着两军之间逐渐拉开的距离,紧紧地皱了眉头。
    这段时间,天苍虽是一再退兵却并不停战,时常派了人来试探着进攻。而对于这种诡异的战术,无论是秦筝还是邵锦华,甚至军中不少有经验的老将都看不透彻,所采取的对策也都是静观其变。
    然而近日秦筝心中总是烦躁不安,于是在天苍又一次前来挑衅之时便再也耐不住性子,带人追击至此。
    这儿,正是她第一次战败,失了冷玉之地。
    双方在此对峙已久,就在秦筝夹紧胯/下的战马准备率先冲出去的时候,对方却退了。那紧密的队形中突然冲出一骑,一手操缰,另一手高高举起,手中所持却非兵器。传令命前方兵士退开让出道路,马儿直直冲到秦筝面前,那来人翻身下马将手中的帛书呈上,恭敬地行了跪礼后又纵马离开。
    帛书在手中缓缓展开,上面的内容令她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停战书。
    匆匆浏览了上面的内容,秦筝虽心有疑惑却也只得下令撤兵回营。原本一触即发的战争就这般悄无声息地湮灭了,突如其来的变化令人颇为摸不着头脑。
    只是此时,她却没有心思过多地去揣测天苍的意图,匆匆将事情同邵锦华交代了便回大帐卸甲更衣。
    “你去哪?”常远拉住秦筝的手腕,见她吃痛地皱眉又赶忙放轻了力道,却仍没有松手。
    秦筝转身,一字一句道:“我要回京。”
    一连几日都没有墨临渊的消息,秦筝心里本就空落落的心此时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揪了起来。她总觉得事情并非墨临渊病重那么简单,但是哪里有蹊跷却是想不分明。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她是一天也不想过了,不管怎样都要回京去弄个明白,也好过这般七上八下的滋味。
    “不行,此时不妥。”
    “有何不妥?天苍已经停战,剩下的事务难道没我便不成了?”秦筝狐疑地望着常远,试探道:“还是京中不妥?你究竟有什么事瞒着我?”
    “没有。”常远下意识地否认,随后又自圆道:“你不觉得天苍近日的退兵和今日的停战太过古怪?其中必然有诈。”
    “那又怎样,便是真的有诈,待我日后再杀将回来也一样。”狠狠地抽出手,秦筝扭头道:“常大哥,你若愿意帮我将剩下的事情打理妥当,我谢谢你。你若不愿意也罢,但今日我是定要走的。”
    常远见她这般决绝,自知多说无益,却又担心秦筝此次回京会坏了墨临渊的计划,心下犹豫不决,再抬眼时只见秦筝已牵了马跨上去,奔出了大营。
    身子低伏在马背上,于颠簸中躲避着路旁低垂的树枝。心口突突跳的厉害,秦筝却并不认为这是近乡情怯,反而自心内生出一股恐惧。终于要回去了,但是她总觉得在京城等着自己的,并不是自己所希望见到的。只是无论如何,她总要替自己求一个答案。
    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日,秦筝敏锐地发觉这夜色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