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53章

玄真剑侠录-第53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词呛檬腔担热徽馓熘忻挥谐雎罚阒荒苋hōng yāng的玉石穹庐再找机缘。

    从火龙天柱到白玉穹庐之间,光凭目力已看不真切还有什么物事。离开天柱下几十丈,那七彩石板路就到了尽头。面前是一道缓缓升起的白玉石台阶,也不知道要走过多少级玉石台阶,才能到那玉石穹庐下。俞和抬头看,整个台阶上全被层层叠叠的云气仙霞笼罩起来,二十级台阶之外的物事,便只能看见一团模糊的淡影。

    同样以玉符掷入云霞中探了虚实,俞和才敢抬脚上了台阶,这台阶全是以寒玉打磨而成的,俞和心中默数,每八十一级台阶作一组,走过八十一级台阶,就有一段十丈长的平台。

    平台也是以寒玉砌成,地面上挖有纵横的沟渠,里面汩汩流淌着银汞似的浆液。每一处平台上,都错落着许多大小不一玉石碑,碑面上刻满了云篆,可惜这些字体形式奇古,俞和一个也不认得。不过只看那整齐的书写排列,并像不是道法符箓之类,倒该是一篇篇诗文纪传。

    “若是师尊在此,必定能知道这石碑上写的是什么。”想到云峰真人,俞和灵机一动,摸出传讯玉符,想呼唤二师兄易欢。

    可任他把真元贯入玉符中,这传讯玉符就是没有半分声息。

    “看来这地方连传讯玉符都能隔绝了。”俞和颓然摇了摇头,把玉符重新收好,“若我一时找不到出路,在这地方困上数月,只怕大家都要以为我遭逢劫难,一命呜呼了。小溪还不知会急成什么样子。”

    俞和心中开始懊悔,自己执意独自来探天涯海眼,实在是太鲁莽了。

    可事到如今,唯有硬着头皮继续前行,俞和长长的叹了口气,低头迈步继续沿着玉石台阶一步一步的走上去。

    越向高处走,那台阶上笼罩的七sè云霞越是稠密,起初俞和闭息而行,不敢去吞吐这些云气,可在云气中走得久了,却也没什么异样,他便敢试着以口鼻吐纳。

    一缕云霞入腹,俞和这才发觉了神妙。这台阶上的天地灵炁,竟是纯净饱满得难以置信,俞和不知道所谓的洞天福地是何等样子,但他却深入过地底灵脉中原始未开的窍穴。若拿牡山坳那地脉窍穴来比,这台阶上的灵炁之充盈淳厚,犹有过之。

    难怪有人说南海海外的天涯海眼亦算是一处洞天福地,只怕说的就是这个古怪的地方?

    俞和心里宽慰自己道:“如此宝地,若真是一时找不到出路,倒不如干脆在此闭关潜修。自己结丹大关就在眼前,要是能借此处灵炁修炼,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想到此处,俞和的嘴角不自觉的勾了起来,别家炼气士要是撞进这里,只怕是立时结庐闭关,恨不能一坐下就吐纳千年,可自己却巴不得立刻找到条通路,逃出生天。看来自己这道心修行的功夫是差的太远了,红尘中羁绊太多,都说大道无情,自己这个样子,真不知道有几分希望能参得无上道果真谛。

    脑中杂念翻翻滚滚,脚下却未停,俞和沿着台阶走了差不多一个半时辰的光景,终于踏上了一片流光四溢的平地。

    纯净的灵炁,好似大海cháo汐般一波接一波的扑面而来,亿万道七彩仙光如丝缎般在脚边徜徉,流转不休。

    心中估算着距离,再朝前走几百丈,便该到了那玉石穹庐下面。

    抬头隐约可见到那朵虚浮在中天的巨大白莲,而前面的云雾之间,好似藏着座齐天的高大山岭。俞和脚下加急,几百丈一晃而过。

    突然,前方白蒙蒙的云气中,有道数丈高的黑sè人形身影,摇晃着站了起来,在这人影身边,好像还有一具长长的方形物事浮在空中。

    俞和猛地将两脚钉在地面上,瞪圆了双眼,注视着拦在自己面前的高大人影。

    “有酒么?”转来的声音好似金石相击。

    那黑sè人影的脸上,睁开了一对金光湛然的眼瞳,两道凝如实质的眼光破空而来,直罩住了俞和的周身。

    俞和的呼吸变得粗重而急促,一滴冰冷的汗水,沿着脸颊滴落。他一张口,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已经完全扭曲了:“你是何人?”

    对面的人影没有出声回答,只是有沉闷的脚步声传来,一步一步的,朝俞和这便走来。

    俞和下意识的想撤步后退,可那黑sè的巨大人影身上,骤然间睁开了近百只金sè的眼瞳!一刹那间,俞和觉得那近百道目光好似利剑一般的,同时贯穿了自己的身体,将自己牢牢的定在原地。

    浑身筋骨战战,汗水从毛孔中喷出。俞和咬紧了牙齿,握紧了拳头,丹田中的真元玉液沸腾起来,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

    那沉重脚步声,在俞和面前十丈一停:“莫要怕,我只问你,有酒么?”

第六十九章 楚国帝,长钧子

    俞和伸手在玉牌中摸出了一个青皮葫芦,朝对面的人影抛去,这葫芦才一离他的手掌,那边人影晃动,便有到乌光横空而来,绕着葫芦一卷,便收了过去。

    小小的葫芦“砰”的炸碎,一团清亮的酒水化作白气,那黑sè人影张口一吸,这酒气便涓滴不剩的吞入腹中。近百只金sè的眼瞳,一齐微微的眯起,似乎极享受这酒的滋味,从眼瞳散出的视线,也柔和了许多。

    “好酒,又是快一百年没尝过这滋味了。”

    随着一声悠长的感叹,那人影身上的百只金瞳渐渐合拢,只剩下额前的一对。俞和浑身一松,心里那种极度危险的感觉渐渐散去,他深吸了口气,恭恭敬敬的抱拳作揖道:“末学弟子俞和,参见前辈。弟子不幸落难到此,身边酒水肉食却还带得多,若前辈觉得还可入口,弟子自当奉上。”

    对面的黑sè人影晃了晃,过了半晌说道:“随我来吧。”

    黑sè人影一转,朝玉石穹庐而去,事到如今俞和也没的选择,只能迈步跟上。

    朝前又走了百多丈,终于到了白玉石穹庐之下。抬头望去,这穹庐好似一片万丈绝壁横在面前,从俞和所立之处去看,绝壁顶上有莹莹白光飞旋,一层层的七彩仙光云霞如瀑布似的,从上面直落下来。

    俞和面前的穹庐上,有个拱门的形状,高有千多丈,也不知是给身躯多么高大的神人穿行之用,只是这门似乎仅仅具有个门廓的形状而已,本该是门扉之处,依旧以玉石垒砌起来,不露一丝缝隙。俞和心道,若这玉石穹庐是座陵墓,那这拱门只怕就是隔绝yīn阳的冢门,只这有这种两世门,才会彻底的封死,因为那本就不是用来行走的。

    前面那黑sè的人影,在拱门前止住了脚步,转过身来盘膝坐下,身边那长形的物体,也缓缓的落向地面。

    俞和这才看清,那长长物体,竟是一具七尺银棺,银棺上雕满了繁复的云纹,嵌着避尘珠、辟火珠、避水珠和定风珠。而那黑sè的人影,站立起来足有三丈多高,即便盘膝坐下,也还有一丈多高。按说俞和与这人影此刻相隔也不过三五丈远,可凝神细看,却根本看不见那人的眉目容貌,他整个人似乎并不是有形之物,仿佛就是一个人身后的影子,被生生截断之后,又从地面上站了起来一般。通身上下,除了那双金光流溢的眼瞳,其余全是一片黑。

    更奇怪的是,这人影的头上,似乎带着的是一顶帝王平天冠。

    俞和心中一动,手拂玉牌,取出六只青皮酒葫芦,还有一包肉干,恭恭敬敬的摆在面前,对那人影拱手道:“此处酒水吃食甚多,还请前辈享用。”

    那人影也不言语,就见地面上一道黑光扫过,六葫芦水酒便朝他飞去,那包肉干却未动。

    依旧是把葫芦震碎,酒水蒸成白气,被那人影一口吞下,顷刻间两葫芦酒“喝”尽,那人影似乎稍稍满足,长长的叹了口气。

    “一人独饮忒也乏味,小子,你且陪我喝几杯吧。”话音才落,一只青皮葫芦便飞了回来,落进俞和怀中。

    俞和恭声道:“晚辈莫敢不从。”

    他伸手刚想去拔葫芦塞,可忽然那人影身边的银棺突然自行抖动了起来,发出嗡嗡的声响,有丝丝缕缕细密的白烟,从银棺的盖缝中溢出来,似乎银棺中发生了什么变故,棺内的物事振振yù出。

    俞和觉得背脊发寒,可那人影却不在意。伸手轻轻在棺盖上一按,似乎低声说了几句什么,有只青皮葫芦袅袅飞来,葫芦塞子跳出,一道酒水洒在银棺盖上。

    直洒了半葫芦酒,那银棺才又恢复了平寂。

    黑影一晃,剩下的半葫芦酒转回,悬到他的面前,从葫芦口中,涌出一线酒气,伸向黑影的喉舌之处。

    “我急贪几口酒吃,惹得拙荆不快,小子莫要惊诧。老夫借你的美酒相敬,来!”

    俞和举起酒葫芦,冲那黑影略一致意,把葫芦口对准了自己的嘴巴,咕咚咚的一口气喝了大半葫芦酒,腹中一道酒气直冲顶门,这才觉得身上与心中的惊寒散了些。

    “年轻人喝酒就是这般豪气!”对面的黑影高声赞道,似乎长吸了口气,那余下的半葫芦酒统统化作酒气吞入,喝空的青皮葫芦落在地上。

    黑影的一对金光眼瞳,恍然蒙上了一层醺醺酒意,金sè的光芒散出一圈圈的波澜。

    俞和借着酒力,抱拳道:“敢问前辈可是此处的主人?”

    那黑影一晃,半晌未出声作答,只听“砰砰”的两声,剩下的两只青皮酒葫芦一齐炸开,酒水化作团团白汽,绕着黑影飞旋起来。

    俞和在玉牌中一摸,又取出了四只酒葫芦摆在面前,那黑光一扫,自卷了两只走。

    “百年未喝着美酒,酒力却弱了。”那黑影叹了一声,一对金光眼瞳微阖了起来,“小子,今rì吃了你的美酒,老夫心情大好,就给你讲个陈年的故事。”

    “你可听过一万二千年前的西北楚国?”

    俞和仔细想了想,却还是摇了摇头。可对面的黑影倒浑没在乎俞和是否知道这西北楚国,只是絮絮叨叨的自顾讲了起来。

    话说一万多年前,凡俗中有个叫“楚”的国家,雄踞西北。楚国鼎盛时,其疆土之大,几乎占据了九州近半,冀州、雍州和梁州北,全都是楚国的地界。

    楚建国七百年,有一代帝王号长钧,这楚长钧帝坐拥偌大的江山,却不喜闻俗事,也没有先王横扫**的铁血雄心,只是沉溺于书画一道,尤其擅长绘制人物。他所作的一幅八百侍女莺歌图,三年而成,观者无不心旌摇动,面红耳赤,只因为画中女子个个栩栩如生,直yù破卷而出。

    可楚长钧帝却对此画不屑一顾,因为他在画成之时,便见到了一个女子,这女子只在画卷前一站,那画中的八百仙姬登时尽如败草。

    从此楚长钧帝就对这女子魂牵梦绕,可惜他虽贵为一国之君,却得不到这女子的一颗芳心,其原因便是仙凡有别。

    这女子名唤柳真,乃是雍州道门正宗终南山一脉的秘传弟子。到楚国王庭中出任供奉一职,是为了红尘炼心。长钧帝虽是国君,可终究是凡人,只有区区百年阳寿,而柳真仙子当时却已有还丹道行,寿至千年。

    阳寿不同,阻不了长钧帝一颗痴情的心。可柳真仙子知道了长钧帝对自己一片深情之后,却颇为不屑,她言道,哪个女子不喜英雄,更何况是修道之士,最敬重有大执念之人,若长钧帝乃是一代铁血枭雄,有纵横四海的大豪情,那她不顾仙凡之别,也愿陪长钧帝一世。可长钧帝偏偏是个手无缚鸡之力,胸无江山之志的书画匠,如此庸庸碌碌之辈,令她很是看不起。

    柳真仙子一番话,传到长钧帝耳中,登时让长钧帝如梦方醒。一月之后,亲自统帅百万大军西进,临行前立誓道:“不扩江山三千里,不回楚都岐岚城。”

    那知道长钧帝把行军打仗想得太过简单了,西域蛮夷饶勇善战,而且诡计多端。长钧帝不听劝阻,一味的猛冲猛打,终于中了蛮夷的计谋。百万大军深入极西冰原,被蛮夷堵了后路,断了供给,一场大雪冰封,让百万大军困在了冰原之上,七天大雪不断,士兵极寒交迫,二十余万热血的将士,不是死于沙场,而是活生生的冻死在雪地中。剩下的将士靠吃同伴的尸体存活,等与包围的蛮夷大军连番交战,最终冲出冰原的,只剩下不到四十万人。

    冰原突围战中,长钧帝膝盖上中了一箭,箭上带着蛮夷邪术诅咒,一队禁卫拼死狂奔了二十个昼夜,将长钧帝送回了楚都岐岚城。五百禁卫勇士,二十天未合眼的泼命赶路,等最终到了岐岚城城门口,一齐翻身落马,倒地气绝。

    长钧帝在宫中躺了一个多月,才苏醒过来。一看战报,百万大军出征,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