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322章

玄真剑侠录-第322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镆话阄薅仙聪翟谇嘟=1希寤拐娴牧殉闪肆桨耄吭偃绻焦攀挹P屃也仅仅是一场幻梦,这个神妙不凡的南帝宝铃又怎么会碎裂开来?

    揣着一肚子根本没法解释的问题,俞和惴惴不安的又细细查看了那十二具尸首,确认十二个傀儡修士尽亡于此,而且其中真的没有什么“陆小溪师兄范鸣”的存在。

    宁青凌见俞和神情有意,便上去询问。她留意到青剑剑柄上突兀出现的紫纱与银铃,就问俞和道:“师兄,这是何物?”

    俞和看了看紫纱与银铃,将它们从剑柄上解下,在地上挖开一个土坑,把两件物事深深的埋了下去。他抬脚跺实泥土,对宁青凌道:“亦梦亦真,孰能分辨?这是一些不该出现的东西,也是不该被我带走的东西,就让它们永远的留在这里吧。”

    小宁师妹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上前环住了俞和的臂弯。

    俞和弹出一道火符,将十二傀儡修士的尸骨烧化。他抬头望见有不少修士已经祭起遁法,正小心翼翼的朝那头顶的天光绽放之处飞去,便问道:“青凌,既然道魔两宗的修士都落到此地,那金霞老道和召南子可曾显身作恶?”

    宁青凌道:“师兄若是早醒来一刻,就无有此问了。不久前,召南子在万象铜柱顶端突然显身,却是历数了他师祖金霞上人的种种罪状,说那老道被先天恶念蚀化心智,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狂徒。五岳仙宗立道大典是假,借此绝凶之地设下毒计是真,金霞老道妄图将齐聚朝阳峰顶的道魔两宗修士尽数陷杀,他便可尽揽诸派重宝于一身,天下无敌。召南子说他发觉了真相之后,毅然决定大义灭亲,他祭起东皇钟冒死偷袭,终将罪魁祸首金霞老道当场格毙。之后设法降下万象铜柱,及时镇压了涌出先天恶念的地心窍穴,让身坠于此的修士们心智重复清明,不至于相互厮杀殆尽。他言之凿凿的说,想要借此举与道魔群修重归于好,还求众人莫要牵罪于华山仙宗。”

    “哦?”俞和斜眼看了看远处的卫老魔等人,低声追问道,“召南子下落如何?那些魔宗高手们,难道没有找他夺回先天至宝东皇钟?”

    宁青凌道:“卫先生他们未等召南子把话说完,就纷纷冲上了万象铜柱,可没想到这召南子早有防备,投下来的不过是一道法身而已,其本尊真身不知所踪。不过那召南子也有些意思,他居然还惦记着与抱星子的情份,故而把金霞老道珍藏的诸般法宝丹药之类,统统留在了万象铜柱顶上,言明是补过那一段兄弟之情,从今往后,再见面便是陌路之人。”

    俞和冷笑一声,说道:“世间人心本就难测,修道之人更是机关算尽,功利为己。所谓亲情友情,或是恩恩爱爱,在大道缘法面前,不过是一场过眼烟云。如此一场闹剧之下,甚幸我俩终于是了断了因果。”

    小宁师妹听自家师兄如此说法,她轻轻咬着下唇,摇了摇头,环住俞和臂弯的双手上,又暗暗多加了几分力道。

    俞和自然悟得出师妹此时的心思。他咧嘴一笑,凑到宁青凌的耳边,捏细了喉咙,小声说道:“青凌不求你怜惜,但你莫要忘了青凌,若你哪天将我当成了陌路人,我就也化作心魔,缠你一辈子!”

    宁青凌闻言,突然瞪圆了双眼,涨红了脸颊,手足无措。她怔怔的望着俞和,口中喃喃说道:“师兄……你怎的知道?”

    “天机不可泄露!”俞和神秘兮兮的眨了眨眼。看着自家师妹满面嫣红的羞窘模样儿,他禁不住哈哈大笑。

第三百五十章 剑痴黯,自散场

    唤上杜半山,三人御风而起,回到了朝阳峰顶。原本气势恢宏的华山仙宗祖坛八景上天宫群殿,此时已经尽成一片瓦砾,连镇守太华洞天的五峰朝元大阵也散了。有不少华山低辈弟子,神情呆滞的坐在废墟之中,他们眼望着一派凄惨凋零的景象,已是默默的泪流满面。

    自古成王败寇,如果今日金霞上人大计功成,那华山仙宗自然是如日中天,从此号令天下道门莫敢不从。但他功败身死,华山派就成了遭千夫所指的罪人,连带着泰山、嵩山、恒山、衡山四家,也会受到牵连。

    而召南子背负着满身因果,早不知逃去了何处避祸。

    诸事牵扯之下,俞和也只是朝相熟的几人遥遥一拜,便与宁青凌和杜半山驾起云头,自行离开了西区太华洞天。卫老魔很想追过去,再对俞和说些话,但他身边还有万余魔宗高手,全等着听他一人号令,于是卫行戈眼珠转动,遣人去把祁昭请过来说话。

    腾云驾雾的一路返回蜀地青城山,俞和与宁青凌都是一身轻松,故此游山玩水,也不着急。杜半山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也不愿早回终南,就巴巴的跟着俞和闲逛。有不少从朝阳峰下来的道魔修士与他们擦肩而过,但见到是这三尊煞星,都忙着远远避开,两件先天至宝与一位剑道至境大宗师,谁还敢上去招惹寻死?

    第二日未初时路过古城长安,三人兴致勃勃的落下凡尘,去城中酒肆里吃了顿饭。宁青凌也给藏身于抚仙湖底的女弟子们发了信符,命她们启程返回青城山。再往西南走了一程,碰巧在小星子山中发现有株五百年道行的人参精出土,杜半山惦记司马四小姐道行尚浅,正需灵药补益,于是唤俞和按落云头,三人便去抓这只撞了天大霉运的参精。

    就在半山师兄乐呵呵的把人参精摄入炼妖壶中时,俞和突然心有所感。他抬头朝东北方向望去,只见漫天散云之间,隐约闪过两道快得不可思议的剑光,一前一后的朝南面不远处落去。

    俞和眼珠一转,对杜半山与宁青凌道:“碰巧遇着老熟人了,说起来我还真得与这位前辈也了一了因果。师妹你与小杜在此稍后片刻,须知但凡参精出土之处,大都还有其他天材地宝伴生,你们且去寻觅一番。毋需担心我,去去就来!”

    说罢,俞和径直御剑向南飞去,小宁师妹略含担忧的望了望自家师兄的背影,却也没说什么。

    皎皎剑光擦着莽莽林海,向南疾飞了差不多一百二十里。俞和望见远处有一片山间碧湖,湖水平整如镜,在湖中心的水面上,有两人凌空而坐。

    其中一人黑发七尺,根根朝天倒竖,他面上无须无眉,双目无珠,双臂双腿也是齐根而断,身上披着一件月白麻布宽衫,袖管裤管全部扎起,浑似个麻布口袋。此人通身上下就只剩下从头至臀,统共三尺多长的一截残躯,可依旧笔直的端坐在虚空之中。

    另一人倒是四肢俱全,不过他须发皆白,身子枯瘦如柴,面相十分老迈。他穿着一件靛蓝布褂,膝上搭着厚毡毯,足蹬青布软靴,打扮得好似是个老员外郎。这老者双目紧闭,也是背脊挺得笔直,坐在一张木轮椅上。

    这在湖面上遥遥对峙的两位,俞和都是认得的。四肢全无的那人,正是昔年在京都定阳樵山肃王府一战中显身过的“剑残客”楚冥子。而他对面那位,则是楚冥子的授业恩师,将古法剑道炼煞惊魂术传给俞和的罗修上人。

    这一残一老两人可都是当世修剑的大宗师,半只脚踏入“万剑归宗”至境的顶尖人物。他们在此默默对峙,身虽未动,但两股凌厉的剑意杀机已然弥散开来,激得周遭百丈的枯枝落叶尽在翩翩飞旋,好似有万千柄利剑凌空狂舞。

    就听剑残客楚冥子说道:“师尊,徒儿不肖,今日要与你印证剑道!”

    罗修上人双目微睁,眼皮缝中流出两道厉芒,他冷笑说道:“万剑归宗,当世唯一。虽然你我早晚必有一战,不过在老夫看来,你此时的境界尚渐三分,今日动剑,你难逃一死。”

    “我看未必。”楚冥子张口说话,随他气息吐出,就见湖面上突然泛起七道笔直的水线,朝着罗修上人一划而去。

    老剑客也不作势,只冷冷一哼,那七道水线就在离他丈许远之外消于无形。罗修上人忽一转头,双目睁开,自他眼中射出两道无形戾煞,朝俞和飞来的方向罩去,口中高声喝问道:“来者何人?”

    俞和敛去剑光,轻轻一挥手,就打散了无形煞气。他朝罗修上人作揖拜道:“参见前辈。”

    “是你?”罗修上人目现奇光,拿眼细细的端详着俞和周身。

    俞和点了点头,却转朝楚冥子问道:“想问楚冥子前辈一事,敝师叔章炎真人现在何处?”

    “死了!”楚冥子冷冰冰的吐出两个字。

    俞和眉毛一皱,追问道:“身死何处?”

    楚冥子脸上浮起厌恶之色,他并未再出声回答,而是朝着俞和嘬口一吹,有道白森森的剑炁冲口而出,只一闪,便刺到了俞和胸前。

    俞和冷哼一声,却不动剑,他也是吹出一道无形剑炁,迎了过去。两道剑炁当空相撞,就听见金铁交鸣之声大响,下面的湖泊突然好似沸腾了起来一般。

    那楚冥子的剑炁被冲得支离破碎,一道青光余势不减,反刺向楚冥子的面门。

    这位不可一世的剑残客,似乎猛地吃了一惊。他本不认得俞和,也不知道对手亦是一位修入了“万剑归宗”至境的剑道高手,神念查知自己一剑无功,反倒是人家的剑炁破空飞至,这让他惊愕万分。不及细想,楚冥子赶忙再一张口,将本命飞剑给喷了出来。

    “锵”的一声大响,只见一口二尺长的小银剑打着旋儿倒飞出去。剑残客楚冥子通身剧震,险些就要栽进下面的湖水之中,看他那一双裤管,已经被水花沾湿了小半。一股凌厉无匹的杀机剑意横空而来,罩定了楚冥子的身形,一时间竟让这位桀骜不驯的剑中痴者不敢再动真炁。

    “好,好剑法!看来是大功告成了!”罗修上人眼见俞和一招镇服楚冥子,老剑客面露狂喜,身子已经在木轮椅上直立了起来。他口中念念有词,忽然伸出枯槁的双手,朝俞和遥遥一抓,那两手掌心中,各有一道血符闪现。

    俞和就这么施施然的站在虚空中,任凭罗修上人施为。老剑客三番五次催动秘法,可却望见俞和身上连半点儿反应也没有,于是他徒举着双手,疑惑的直眨眼。

    “罗修前辈可是想替晚辈除去‘四九道心魔种血符阵’?”俞和淡淡一笑,对罗修上人说道,“不敢劳动前辈,那符阵早已被拔除了。”

    “什么?”罗修上人脸色一变,翻手抽出一口三尺半寸宽的软铁法剑,横剑于胸前,神色戒备的盯着俞和。

    俞和当然明白罗修上人此举的含义。老头子把“四九道心魔种血符阵”埋入俞和的识海,又叫他去斩杀那些赤胡傀儡修士,其中必定大有隐情。说不定等那三十五个傀儡修士尽数死于俞和的剑下,使得血符阵的三十五处阵眼里血炁满盈,那么俞和的这一身修为,恐怕就要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此类“移功换鼎”的手法,常被魔宗修士所用,甚至在师徒之间也屡见不鲜,夺他人道行灌入已身,可以轻轻松松的省去几百年苦修,何乐而不为?虽然俞和不能肯定罗修上人对他施展的就是这类手法,但看老剑客刚才的一番施为,估摸也差不多少。

    这般手法和其中心思的确阴毒,但俞和却并不算有多么痛恨罗修上人。毕竟老剑客在传授他古法剑道之时,还是当真的悉心调教,而在西北之战中,也曾对他多有照拂,故此俞和对罗修上人既不怨恨,也没什么感激之情。

    想到俞和方才惊艳的一剑,罗修上人神情有些不安,他一边默默运转剑元,一边喝问道:“谁人替你拔除的魔种?”

    “蜀山仙宗掌教大尊邢天真人亲自出手。”俞和其实完全没打算跟罗修上人动手,他环抱双臂,只用剑意气机慑住楚冥子,然后把他与蜀山掌门斗过九剑的事情说了出来。那一段虽发生在梦境之中,但既然是邢天与丹清真人有意而为,基本上就跟真人比剑全无分别。

    俞和还刻意在言语中暗暗提点,意指罗修上人对古法剑道的理解太过偏激,已经误入了歧途。

    哪知道罗修上人与楚冥子听完俞和的述说,两人根本不在意什么四九道心魔种,也不关心古法剑道对心性的种种影响,他俩齐齐急声追问道:“若是现如今,你再跟邢天生死斗剑,当能接得下他几剑?”

    俞和掰指头算了好半晌,才迟疑的答道:“如果蜀山掌教全力施为,我恐怕最多接得下他二十剑。邢天前辈的道行修为委实太高,其剑意之深、剑罡之强天下无双,教人难以抵挡。”

    “二十剑?二十剑!”罗修上人与楚冥子闻言,尽都脸色发白,身躯颤抖,露出一副失魂落魄的表情。

    只见楚冥子残躯一坠,“咕咚”一声栽进了碧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