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31章

玄真剑侠录-第31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地下摄回玄铁长剑,收入白玉剑匣中温养,俞和整衣回屋。院子里面散满了是被剑气催落的树叶和断枝,院墙上和地面上,不知多少剑痕凌乱交错。

    “下回练剑还是要去找个开阔之处,免得把自己住的院子给糟蹋了。”

    盘坐在屋中蒲团上,俞和心里缓缓流过刚才的每一式剑法,还有自己使剑时的诸般心境感受。正如云峰真人所述,这套剑法的表相是雨,属水行,但从第一式到第五式,都是取了一个柔中带刚的剑势,雨落时,雨丝直下,用的是剑九法中的劈法,雨水虽柔,落下却是刚直的。雨水化雾,则是剑九法中的点法,柔中带刚,否则不合无孔不入的剑意,到了雷雨,则刺、劈、穿皆有,化剑为电最是刚猛。所以锐金之相才是剑法的真xìng,以雨惑敌,锐意攻伐,正是落雨剑法的深意。

    正如俞和的心境,虽然曾经那般颠沛流离,他一颗执念求生的心却是坚韧,那怕风雨加身,他依旧倔强的活了下来,直到仙缘终来,与陆晓溪一样踏上了问道之途。

    此后三rì,俞和每天勤练落雨剑法,尤其是山雨来时,必有他一人一剑,在雨中舞剑不休。

    而期待中的,罗霄掌门鉴锋真人的传唤,也终于在第三rì傍晚到来,俞和仔仔细细地穿好一身道褂,头上带着青云五岳冠,脚踏云履,收拾的一身周正,随着道童一路行到门庭正中的三清殿门外。

    鉴锋真人在三清殿居中而垂目坐,俞和连忙抢步上前行叩拜大礼。

    “弟子俞和,拜见鉴锋掌门师伯。”

    鉴锋真人抬眼看了俞和半晌,缓缓道:“起来吧,你且近前说话。”

第四十章 中秋会,赴寿阳

    “俞和,你入我罗霄剑门多久了?”

    “回禀掌门师伯,弟子去年初chūn得宗华掌院赐下仙缘,入门修行一年多了。”

    “一年多,能有此修为倒也难得。”

    “皆是座师云峰真人悉心教诲之功。”

    才短短几句应答,俞和觉得自己腋下就已经有些汗湿。这鉴锋真人虽看起来眉目清肃,生得好似个私塾先生一般,但终究是一派掌门,执掌罗霄剑门偌大的门庭,自有万般威仪。随意的那么一坐,面上不嗔不笑,语气不喜不怒,双目眼神深远,俞和就觉得一股如山如岳的气势罩定了自己,整个人紧绷绷的,一动也不敢动。

    “此时唤你过来,是宗华师弟荐你做我随侍弟子,你可愿意?”

    “弟子惶恐,愿侍奉掌门真人左右。”

    “甚好,左近倒无甚事务遣你去办。不过下月中秋之时,扬州府有拜月祈福法会,供奉阁广邀诸门前去观礼,你到时随我赴会。”

    “弟子遵命。”

    鉴锋真人摆摆手道:“若无他事,你自去清修吧,随侍弟子杂务颇多,但也不可落下修行,我如有事唤你,自会传信于你。”

    俞和恭声应诺,再叩拜之后,退步出了三清殿。直到出了殿门,将两道清漆木门轻轻合拢,这才觉得浑身一松,长出了口气。

    来时心里惴惴不安,翻来覆去的,想了许多鉴锋真人可能发问的情形,还一一打好了腹稿,以便应对,可结果鉴锋真人只是寥寥几句,就命他自去修炼,俞和很有些意外。好在回想这次拜见掌门真人,言语行止之中也没什么纰漏,出来时偷看鉴锋真人面sè如常,只是坐在那悠然饮茶,所以俞和心中的不安稍减。

    一路回到自己东峰的小院,初几天中,还每每思量此事,可总也不见鉴锋真人传讯召他,到后来,俞和也就渐渐淡然了,依旧是每天习剑吐纳,生活如常。

    只是有执扫弟子偷偷同俞和说,他任掌门随侍弟子的事情,在门中众弟子之间传开,暗地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许多弟子偷偷议论,说这俞和何德何能,居然一入门中,就成了偏殿执事,转过年头居然升任了掌门随侍,言语之中尽是冷嘲热讽,说得甚为难听。

    俞和听了执扫弟子的话,眉头大皱,心道无论这偏殿执事还是掌门随侍的位子,都不是自己摆弄心思钻营得来的,宗华真人莫名的安排,让他也十分惶恐。如今听说有旁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俞和心中好生窒闷。可俞和也没办法,他总不能去找宗华真人,说要推辞掌门随侍,那未免显得自己不识抬举,到时徒然惹得宗华真人与鉴锋真人对自己腹诽,今后在门中如何相处?

    于是俞和也只能装作全然不知别人在背后说的嘲讽言辞,但每每见到同门,俞和总觉得别人看自己的眼神格外怪异,让他周身不自在,恨不能抓住每个人都细细分说一通。

    俞和只盼是自己心生暗鬼,肚里长叹不休,硬着头皮强装无事,低头疾行。每rì藏经院早课一毕,尽量不与旁人交道,逃也似的奔回东峰,要么闭门打坐不出,要么找个无人处独自饮酒练剑。

    诸事纷扰,俞和就当它是身外风雨,自顾闷头修炼,时间一晃而过,中秋将近,鉴锋真人遣人送来了一套锦缎道袍。俞和试穿在身上,这道袍十分合身,而且不知藏着什么法术,走动间自有霞光云气随身,纤尘不染,袍袖上刺绣的青竹纹饰摇摇摆摆,乍眼望去犹如山后那片竹海似得。

    到了八月十三,鉴锋真人这才传讯来唤,嘱俞和明rì一早收拾妥贴,便来三清殿等候,辰时启程去扬州府观礼。

    第二rì俞和也没敢穿着这锦缎道袍去早课,还是一身寻常布衣道褂,等早课一结束,他急忙又赶回东峰去更衣,一路上展开七步云真篇提气疾行,到了自己屋里,手忙脚乱的脱下布衣,换上锦袍,将一应衣着物事拾掇妥贴,还故意找了条众弟子不常走的远路,朝三清殿去了。

    一进三清殿门,就看见鉴锋真人已经在那等候,一身月白sè的丝绸道袍,绣满了银线云纹,头上月白青云冠,脚下月白踏云履,发髻上插着碧玉如意簪,腰间一块纯净得好似晴空般的蓝玉环佩,发出温润的荧光。一口通身雪白的玉鞘玉柄三尺长剑,抱在怀中。

    “来了?这便出发吧。”

    鉴锋真人看俞和气喘吁吁的赶到,面上也没什么表情,抬眼上下略扫了一下俞和周身,便招手唤他过来。

    也不见鉴锋真人作法,自他脚下便冉冉升起一亩地见方的彩云,云气翻翻滚滚,化作一架七彩白玉金舆车,车上镶着金龙鳞、银龙鳞、朱鸟翎、避尘珠、辟火珠、避水珠、辟邪珠、夜明珠等诸般奇珍,赤金车舆角上挂着四只斗大的古铜鸾铃,车舆前正中高悬一盏玲珑火玉风灯,里面有一团金光耀目,车舆下挂着一口无鞘长剑,不似金铁,sè如墨竹。也不见有马拉车,鉴锋真人手一指,车自然浮升yù趋。

    俞和纵身一跃,上了彩云,垂首侍立云车一旁,鉴锋真人点点头,在赤金车舆下端坐,将手一摆,那云车没有丝毫震颤,七彩仙光盘绕,倏地直入高天。古铜鸾铃叮当作响,好似琼宵仙乐。

    才半柱线香的光景,云车就向东面飞出了大九衍降魔圈,左近天上的云气扑面,却被车外环绕的仙光搅散,俞和站在车边,看脚下山河飞掠而过,耳畔竟连一丝风声都听不见。

    鉴锋真人只是目视前方,俞和也不好开口说话。云车一路疾驰,直向东面飞了约有一顿饭功夫,鉴锋真人忽开口道:“凡俗地界,倒不好惊世骇俗,我们这便收了车架,御气下去。此次观礼,扬州修真门派群集,你一言一行皆需谨慎思量,莫要落了我罗霄剑门的声威,亦不要鲁莽惹是生非。”

    “掌门法旨,弟子铭记在心。”俞和连忙作揖应诺。

    鉴锋真人手诀一引,七彩白玉金舆车复化作一片云雾,收入他袖中不见。鉴锋真人在前,俞和随侍身后,两人踏空而行,直落在扬州州治寿阳城城东供奉阁的前院邀仙台上。

    脚尖方踏上邀仙台的青石地面,周围人影一晃,上来数十个身穿紫sè锦袍的老者,当先一人大笑迎来。这人头戴乌纱冠,腰悬金玉龙纹印玺,身材削瘦,面露笑容,正是扬州府供奉阁的大供奉之一:坤松散人李寅知。

    俞和在chūn分试剑上见过这李寅知,当时宗华真人邀他一同运转五行剑阵试剑俞和。俞和心中知道,这位扬州府供奉阁的李寅知大供奉一身道行剑术深湛,实不在门中掌院宿老之下。

    “我说方才屋檐边有几只喜鹊鸣个不休,果然是鉴锋掌门师兄大驾亲临,快请到蓬莱厅用茶,那通辰道宗的东阳真人早就来了,还有丹崖派的洪老道、寒碧峰的若曦仙子、云居山的永贞大师等等老朋友都在里面煮茶论道,连崆峒的圆圆子这次都抽空来了,我们可是有快一甲子未见着他了吧。加上我们供奉阁张老、刘老和许老,十几位老伙计们可都在里面等着你来!”

    “如此说来,我倒是来得迟了,告罪告罪!”鉴锋真人伸手握住李寅知的手掌,朗声大笑,又与李寅知同来的一干锦袍老者一一见过礼,这才同李寅知并肩举步,沿着邀仙台一侧的台阶而下,朝供奉阁中回廊而去。

    “鉴锋师兄把俞小哥儿也带来了?”走出几步,李寅知忽回头看了看俞和,含笑点头。

    俞和赶忙低头作揖,鉴锋真人笑道:“年轻人带出来走动走动,多见识世面,拜会一下各门师长。”

    李寅知连声称是,略带深意的又回头看了一眼俞和:“听说俞小哥儿上次在牡山坳,可是好生威风了一回。”

    俞和刚想谦虚几句,鉴锋真人伸手揽住李寅知的肩头:“小辈们历练手脚而已,有什么威风可讲。”

    两人脚下加快,穿过重重园林回廊,一路上有许多身穿各sè道袍的青年男女,或拿着种种法事用具行走,或在修整花木,见到李寅知和鉴锋真人一行人,全都立时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伏地叩拜,待得一行人走得不见了,才敢起身来。

    沿了回廊走过了三重庭苑,前面是一座琉璃镶嵌的圆拱门,门中有一层用金丝穿着翠玉鳞片结缀而成的门帘,李寅知伸手一撩翠玉门帘,鉴锋真人踏步走进了圆拱门。

    俞和跟在后面,刚要踏进门去,忽然一愣,眼前根本看不到门后究竟是什么景象,全是一团白蒙蒙的云雾,而鉴锋真人的身形,就消失在云雾之中。

    李寅知见俞和一只脚悬在半空中发呆,大笑道:“俞小哥儿没来过我们供奉阁的华池小洞天吧,仙家福地怎能建在这寿阳城凡俗之地中?虽比不得你们罗霄剑门的升真元化大洞天胜境,却也别有一番妙处!”

    说罢伸手揽住俞和的右臂,拉着他一同踏进圆拱门。

    在云雾中朝前走了七步,眼前突然天光一开,有仙乐绕耳,有异香扑鼻,俞和这放眼一看,登时又呆滞住了。

第四十一章 华池境,拜诸老

    穿过圆拱门后面的云雾,沧海桑田。

    俞和眼前已不是繁华鼎沸的扬州州治寿阳城,也不是供奉阁中的亭台园林,而是一片方圆十里的湖泊,脚下是一条用七彩琉璃砖铺成的小径,通向湖岸边。在小径的两侧,栽满了珍稀的灵种宝树,有菩提木、玄檀木、蟠桃木、长生柳、万年松,灵树的叶枝掩映之间,立着许多刻满诗文的石碑。

    远望那湖面,近岸处的浅水上浮着一圈七蕊紫叶水莲,湖中间平滑如镜,倒映着一片青天,可抬头去看,天上没有rì轮,也无一丝云彩,只有层层叠叠的霞光,好似一匹匹铺展在天穹之上的锦缎,从不知多高处垂下。还有几只灵禽仙鸟,拖曳着绚丽的羽翎,悠然飞过。

    湖畔琉璃小径的末端,连着一座乌木浮桥,浮桥曲折蜿蜒,共有七七四十九节,每一节的乌木桥板两侧,都摆着白玉莲花灯盏。

    浮桥末端连着一座浮岛,方圆里许。整座浮岛并非漂在湖水上,而是被一层薄薄的彩云托起,那彩云离水面,尚有五尺。

    一行人走上浮桥,低头去看,那湖水清可见底,水底铺满五sè圆石,有一群群的金鳞鲤鱼缓缓游动,这些鲤鱼也不知是什么异种,那鱼鳍生的好似一团团金丝锦簇,在水底飘来荡去,煞是好看。

    走过浮桥踏上浮岛,岛上的树种更是珍稀,有几个童子围着一株齐眉高的云顶仙芝茶树,正用玉尺玉盘采撷嫩芽,这种名唤云顶仙芝的茶树种,生长三百年才可摘芽,且每年只得新芽二两二钱,用新芽直接投入沸水中煮茶,即使凡人饮下一杯,也可延寿半甲子。

    其余灵木郁郁葱葱,散出香气来,俞和吸了一口,只觉心神荡漾,两腋下习习生风。

    浮岛上有一片庭院,暖玉当砖,灵木作柱,砌成楼阁,顶上铺着七宝琉璃瓦,雕梁画柱,全是龙凤异兽的图样。鉴锋真人轻车熟路,当先大步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