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303章

玄真剑侠录-第303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忍熘帘Σ坏茫峁磺榻偎耍的宋矣氤ぞ弈苤4饲僭悖斡岬苡肭嗔杵桨参奘拢绯删焓簦矣氤ぞ栽谥漳暇埠蚣哑凇!

    寥寥一篇,待俞和读完,符牌上的神念随即消散。

    “大哥大嫂待我情深义重,可昔年的那场劫数因人而起,又岂是一件先天至宝可解?”俞和每每受了长钧子与柳真仙子的恩惠,都会觉得于心难安。这一对神仙道侣,不过是恰好被俞和撞到机缘,将他们从南帝白玉冢中带了出来。本来以他们俩人通天彻地的神通,自可睥睨凡尘,在世间逍遥快活,可偏偏长钧子与柳真仙子对俞和的恩情念念不忘,总在替俞和费心操劳。

    尤其是这一次,居然只因为昔年陆小溪的一句有意刁难,长钧子竟闯入了前古禁地落仙川,而且还把伏羲琴给带了出来,想必这位胆大包天的天仙高手,是将整片落仙川翻了个底朝天。而先天至宝又哪里单单闯一处禁地就能觅得,更不知其余前古禁地是不是尽被长钧子和柳真仙子踏了个遍,其中所经历种种诡谲凶险,无法想象。

    俞和的眼角有些发涨,此恩此意,当真无以为报。人家可是两大天仙高手,真遇到什么为难之处,自己就算豁出命去,却也未必帮得上忙。

    一番唏嘘感叹,心中暖流翻滚,倒是让俞和浑身都布满了气力,似乎眼前这无妄劫数,不过是一挥即散的云烟。

    关元内鼎中阳火大兴,浑厚如海的真元若出柙的虎兕,直向那两道异炁扑去。阴阳宝镜与清净琉璃瓶的余威虽强,但根本架不住俞和那可比汪洋大海的真元,只区区一顿饭功夫,便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两股蕴含了金霞上人十成功力的异炁冲散。玄真宝箓万化归一大真符神妙无方,更将散乱的法宝灵元尽数炼化,使得俞和神完气足,不但修为道行尽复旧观,隐隐还再涨起了一线。

    但见俞和周身光影错乱,已然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道袍,他手按青剑,目现寒光,踌躇满志。

    说也奇怪,俞和端坐在长生白莲之中,慢悠悠的向下飘了半个多时辰,但外面依旧是寂静无声。他被东皇钟一撞,下坠之势虽然快了不少,但过了如此之久,那些道魔两宗的修士断不可还未落到附近来。

    难道金霞上人在半空中又耍了什么手段,群修还未落下,就横遭了劫数?俞和如此一想,有些隐隐害怕,莫非长生白莲外面已是血肉如雨?但他转念又一想,金霞上人和召南子就算手段通天,也不可能只这么一会儿功夫,就把朝阳峰上将近两万名道魔高手尽数屠戮殆尽。何况杜半山和宁青凌都有先天至宝护身,而诸如蜀山掌教邢天、青城掌教丹清子、卫行戈、十殿阎王这等盖世高人,也都自有重宝在手,绝非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而且跌落下来的群修中间,还有五岳仙宗的弟子,若用东皇钟一举镇杀,那华山老祖的辣手无情可就委实有点耸人听闻了。

    俞和心中胡思乱想,盼着早早落地,他好一探究竟。急切之下,他将神念分化作千丝万缕,透过层层叠叠的莲瓣,向四面八方探去。这全力一探之下,俞和愕然,方明白自己早早生出行将坠地之感,却迟迟不着实地的缘由。原来外面的那股浊气,活像是沉淀了万万年的湖底老淤泥,浓稠厚实无比,两仪元磁离合剑丸像是在一对在泥土中缓缓钻行的蚯蚓,而长生白莲居然在是一分一分的徐徐落下。

    从长生白莲自行显身护主到现在,足有半个多时辰过去,仅只落下了十丈不到。

    不知尽头的枯燥等待,最使人焦急。俞和有心收回长生白莲,可这件法器不知怎的,就是不听使唤,它还隐晦透过器灵交感,把“外面凶险无比”的意思连连传递给俞和。

    又过了约莫一柱香时分,下面终于传来一声闷响,莲台微微震动,亿万莲叶徐徐展开。俞和知道终于这是接着了地气,他长身而起,张口一吸,南帝长生白莲与两仪元磁离合剑丸化作三点莹光飞回,但并未直径纳入关元内鼎中温养,而是压在舌尖下蓄势待发。

    只见俞和双目中神光湛然,屈膝半蹲,含胸收腹。他右手反握青剑,置于背后腰间,左手垂在身前,虚按地面,摆出了个“夜战八方藏刀式”。

    饶是俞和提前设想了周围可能出现的种种凶险,并且甫一现身就摆出守势戒备,但他千小心万小心,可就偏偏还是算漏了一点。当他张口吞回南帝长生白莲与两仪元磁离合剑丸时,一缕灰蒙蒙的浊气也被吸入了胸腹之中。紧接着俞和提气作势,这缕浊气须臾间顺着任脉沉入关元内鼎之中,异相骤生。

    然而俞和并未查觉到这缕浊气入体,在他紫宫穴中的万化归一大真符也全无半点儿动静,只是有一股热流自会阴生死窍起,顺着背后督脉逆行而上,过腰间命门,穿灵台神道,由大椎而上,直灌百会顶门。

    凡这股热流所经之处,筋骨抽动,皮膜汗涌,刹那间俞和背上的衣衫就湿尽了。但一片热汗流出,俞和忽觉似被仙灵之气伐毛洗髓了一番,遍体轻松通泰,血脉奔流,真元在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中循行的速度骤然加快,肉身之中似乎有数条长江大河在滚滚流淌。这趋近还丹大圆满之境的道行修为,猛地拔高了一大截,仿佛只消抬头一吸气,就能将玄丹吞入腹中。

    俞和心中一惊,又是一喜,而这种喜悦转眼间弥散周身,似乎亿万个毛孔都向外透着喜乐气。关元内鼎像是被泼入了火油的熔炉,龙虎丹火烧得一颗内丹奇光四射,一股又一股的精纯真元贯注四肢百骸,一息未平一息又起,让俞和有种“天下英雄豪杰尽可一战”的感觉。

    随着力量的攀升,一丝心火渐起,霎时间成燎原之势,炽得俞和双目泛红。他想要仗剑杀人,他想要快意恩仇,一张又一张面孔掠过眼前,令他恨不能斩之后快。先是华山老祖金霞上人,然后是大群赤胡傀儡修士,接着居然是罗霄天罡院大师兄夏侯沧,还有虎伏铸剑庄的雷溪老人,夺剑之恨的丹崖派洪老道,最后俞和竟然看见了东海海外的摩明云宫,在那座参天孤峰上,一道接一道的人影闪出,俱是对着俞和指指点点,揶揄嘲笑。

    所有的人影汇作一道,正是口含冷笑的陆小溪。

    当陆小溪的身影浮现在俞和的眼前,俞和猛地浑身一震,额前冷汗如珠,手捧心口,以剑拄地,大口大口的喘息了起来。

    直到这时俞和才猛省,暗知自己肯定是受到了这处古怪之地的影响,情形已然大为不妥。他强行闭住了五感,由外息转内息,朝后跌坐在地,用力扳着腿,摆出五心向天的姿势,眼观鼻眼观心,口中急颂《清净坐忘素心文》,要将识海中穿梭如雷霆闪电般的种种戾念尽数斩断。

    高高悬在识海之中的六角经台,霎时间放出万丈青光,将俞和周身上下照了个尽通透。

    忽然间,这件神妙无方的宝贝朝上一纵,竟然穿出识海,消失得无影无踪。俞和来不及诧异,就觉得自己的颅顶天门上似乎被六角经台硬生生的撞出了个孔洞,一滴甘泉从天外莫名处来,自那小孔中滴入识海,化作一片甘霖,登时将熊熊心火浇灭。周身经络中的炎炎之意渐褪,一身重归清宁平和。

    眼见俞和的手臂与脸颊上,原本爬满了浮凸的青筋,模样甚至狰狞骇人。忽然他把头一仰,身子一抖,汗出如浆,从鼻孔中喷出两道灰蒙蒙的浊气,那鼓胀如球的道袍才渐渐平顺下来。

    真元自行运转了九大周天,俞和吐气收功。历经了这一番古怪而凶险变故,他终于窥出了一些玄机。沉积在这无名之地中的那片浊重元炁,端是一种厉害无比的物事,恐怕还真是传说中“先天浊炁”。

    这股浊气的确会对炼气士的肉身小五行,产生极大的裨益,如祭炼得法,甚至能令人在呼吸间易经换骨伐毛洗髓,立得逆转先天。但其中暗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恶意,此恶意非是秉生灵之戾念而起,却是混濛将分为分时,萌生出来的一丝先天恶念。

    道生一,一生两仪,既然开天辟地衍生出最初始的大功德大善业,那么在其阴影之中,便亦有恶业化生。这股先天恶念与先天浊气相亲相近,后演化成了五大天地劫数,然不知因何缘故,居然有一小股沉积在这处朝阳峰下的无名之地。

    若是有上古大神通者来此,自可采撷这道先天浊气,稍加祭炼,立可成就一件了不得的魔道先天重宝。但被寻常炼气士纳入腹中,浊气一化,修为大涨,先天恶念也就随之而起,将人的喜怒嗔贪痴无限放大。那些埋藏在心底里,淡忘在记忆中,关乎**与仇恨的星星之火,霎时间化作焚身怒焰,教人神智癫狂,直欲将心中芥蒂统统斩尽。

    俞和甚至怀疑,那位设计将群修陷落于此无名之地的华山老祖金霞上人,亦是被这浊气恶念所蚀,这才倒行逆施,有了今日之举。试想一位苦修千年,道高德隆的正派耆宿,怎可能会有这等惊世骇俗之恶,想要坑杀万余同道?

    想到此处,俞和又开始担心宁青凌的安危,也不知以伏羲琴之力,挡不挡得住这无孔不入的先天恶念?尤其是他方才恍惚间望见陆小溪的身影,心神剧震,这才猛然自省,可知陆小溪依旧在俞和的心中难以磨灭。

    摇了摇头,苦笑数声,俞和自觉对小宁师妹又多了几分愧疚。

    为今之计,自当是尽快找到自家师妹的下落,然后携手破劫,同从这无名之地里逃出生天。俞和打定主意,提起落在膝边的青剑,当他的指尖触碰到剑鞘上缠绕的细软发丝时,心中的挂念愈发急切,背脊使力一挺,便腾身站了起来。

    这时,俞和才看清了他站立之处周围的情形。

    四面八方尽是灰蒙蒙的浊气,眼望不穿,神念也不可透入其中,不知这里到底是地下的空穴,还是一道深邃的地缝,亦或是别的什么所在。只有俞和自己身外一丈方圆,浊气略显淡薄,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头顶上隐约有团恹恹无力的黯淡白光浮动,仿佛离地有无穷高远,不晓得那是落下来的洞口,还是别的什么古怪物事。低头看脚下,靴底踩着一片锈迹斑驳的铜砖,砖面上雕着古朴的象形花纹,大凡都是些形貌怪异的飞禽走兽之类,每块方砖长宽尺半,正好是常人一步一砖。

    俞和用剑鞘轻敲铜砖,传出沉闷的笃笃声响,可知铜砖下面并无空处。这里无有日月星辰,也感应不到五方五行,故而分辨不出方向,俞和试着朝前迈了一步,前脚刚落下,眼前所见立时有了变化。

    正对着他迈步的方向,那凝实如壁的浊气突然自行左右一分,露出一条丈许宽的甬道。地上的铜砖也一直延伸了出去,不知彼端通向何方。隐约约的,俞和觉得有些许气流扑面而来,似乎在告诉他前面或有出口。虽然俞和已然粗通了将先天恶念逐出肉身的法子,但他还是不敢放肆的抓把风来嗅嗅虚实,可仅凭目力视物,堪堪望到百步之外,就再看不真切了。

    俞和又试着朝前走了一步,那种微风扑面的感觉更鲜明了一点,而且似乎有些含混不清的声音随风而来。

    听到了声音,俞和心中便多了一丝期望。他急朝前连跨数步,果真觉得声音渐响,好像远处有很多人,似乎在争吵,似乎在怒骂,似乎有人在高声呼喊,又似乎有人在绝望的哀嚎,但发声之处还在更远地方,俞和无法从这喧杂不堪的混响中,分辨出任何有意义的讯息。

    莫非其余修士也落了下来,而且尽在浊气中迷乱了心神,开始彼此厮杀?

    微风、声音和浊气中分出的甬道,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俞和,他胡乱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也是他希望前进的方向,前面不仅有人,还有出口,更有真相。但偏偏俞和的识海中有另一个声音浮现,不断的告诉俞和,这一些都只不过是先天恶念化出的诱惑,耳闻、目睹、肌肤所感都是虚妄,都是假象,再向前走就是万劫不复。

    俞和骤然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凝神默诵《清净坐忘素心文》,念了六遍之后,心沉如水,但那微风拂面的感觉,和万人喧嚣的声音依旧未变。

    一道灵光划过识海,俞和猛回头一看,发现自己方才走过的几步距离,早被涌上来浊气所吞没,身后一丈之外依旧是混沌一片,好像自己根本就没曾走动过一般。有道寒气自后颈处升起,激得俞和两颊发麻,他忽然侧转身,抬腿朝左手的方向走了一步。

    刹那间,眼中所见又变了。原先那条浊气之间甬道瞬间消失,而在他走出去的方向上,重新分化出了一条新的甬道,这条甬道看起来跟先前那条是一模一样。

    再试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