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26章

玄真剑侠录-第26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函秀真人并未出手,只是仰起头来,有两行泪水止不住的滑落,溅湿了前襟。

    “罢了,罢了,人各有命,生死在天。”他摇摇头,睁开泛红的双眼,目光浑浊不清,那模样好似一转眼苍老了十几岁。也不再理会其他人,抬脚在地面上重重一踏,便有团彩云凭空而生,托着他的身子冉冉浮起,一转眼消失在天际。

    谢年生、吴华和俞和三人浑身一松,这才长出了口气。

    “弟子下山历练,谁家都难免有些伤亡,那不过是福运太浅,仙缘已尽罢了。这函秀老道也是前辈高人,居然在几个小辈面前搞出这般动静,当真是着相了。”那边通辰道宗的人群中,有人嘀嘀咕咕的指摘起来。斥得剩下几位正玄观的老道士满脸尴尬,却又不好争辩,只能装作浑没听见似得,转头就走。

    “俞和师兄,此间事了,你我就此别过,救命之恩不敢忘,来rì必定有报!”谢年生和吴华走了过来,朝俞和一抱拳。

    俞和点点头道:“谢师兄后会有期。你我此番出生入死,将来定要多多走动联络。”

    谢年生一笑:“正该如此,告辞了。”

    说罢两人又朝俞和抱拳一礼,这才转身行归宗门众人中,不多时,有同门相随着,御空而去。

    罗霄剑门这边,自然有弟子出面与扬州府供奉阁交涉此次牡山坳任务后事。更重要的,是罗霄、通辰、正玄观和扬州府供奉阁四方共商这地脉窍穴的事宜。这等元气充盈的修真福地,谁家不眼馋,自然要细细商榷。

    云峰真人也不多话,带着俞和御起剑光,回罗霄剑门去了。

    回到门中,便见着宗华真人站在清微院门口,看到俞和回来,面露微笑。

    “俞和师侄,看来你此行虽有些劫难,不过机缘深厚,却是道行大进啊。”

    “回禀掌院,弟子侥幸。”

    “且不多说,回来就好,我准你五rì不上功课,速去休息吧。”宗华真人拍了拍俞和的肩膀,“此番斩妖尸、开地窍,供奉阁必有厚赠,到时我会遣人将你那一份送到东峰。”

    “谢掌院恩泽。”俞和低头作揖。

    一路走回东峰小院,俞和方渐觉心中泰定。这几rì只身出门在外,又遭逢了尸妖劫难,时时心神戒备,此刻回到罗霄,终于一颗心安然,脚下踩着熟悉的碎石山径,格外轻松。

    推门进屋,房间内洒扫得十分干净。俞和第一件事,便是取出胸前的玉符,与陆晓溪联络。

    真元贯入,玉符一热,便有连串的语声涌出。

    “俞大哥,你可安好?出门在外,万万谨慎。”

    “俞大哥,你已去了三rì,为何不曾联系我?若遇上妖怪什么的,你千万要转身就逃,莫要逞强,莫要伤着了。”

    “俞大哥,今天是第四rì,我昨晚梦见你被一只长着七条手臂、六对眼睛的妖怪吞吃,血淋淋的,可吓死我了,你若安好,便留个音讯给我。”

    “今天是第五rì了,你还是没有消息,莫非真让妖怪给吃了?俞大哥你绝不是命薄之人,你肯定还好端端的活着,我心里是知道的,可就是会忍不住担心,我是不是好没用?”

    俞和听着这些话语,心中一团暖融融的。

    “小溪,我回来了。”

    “俞大哥?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俞和话音才落,那边已经传来了欢呼声。

    “别担心,你都说了,我是福大命大的人,这不好好的回来了么。”

    “可有哪里受伤?“

    “安然无恙,此行有奇遇,道行涨了老大一截。”俞和语气中透着好几份得意。

    “那很好,极好!”陆晓溪那边,也不知道是哭是笑,不停的说着“很好、极好、太好了”之类的话语。

    俞和觉得自己眼眶有点湿润,赶紧岔开话题,把自己这一路的见闻跟陆晓溪说了。当然没有提及那凶险的地方,直说得好似游山踏chūn一般,连那尸妖也是孱弱不堪,胡乱几剑下去,就被砍成了乱杂杂的一滩。

    饶是如此,陆晓溪也是惊呼连连,后来还嗔道:“俞大哥你是在吹牛了吧,我听门中师兄说,尸妖一身皮肉如铁、筋骨刚健,寻常飞剑难伤。被你这番说得,倒比以前村里老大爷们屠猪还要简单,我看你定是躲在远处胡乱刺了几剑过去,只顾看其他宗门的高手大展神威吧!”

    “其实那尸妖么,也是挺厉害的,这还不是怕你担心嘛!”俞和干笑几声,抓了抓头皮,便又搜肠刮肚的,胡乱编了一通俞少侠神剑斩尸妖、剧斗三百合的戏码,说给陆晓溪听了。

    俞和这边比手画脚,说得绘声绘sè,这才满足了陆晓溪的好奇心。可那尸妖被说得神通太玄妙,陆晓溪又担心了起来,翻来覆去了问了无数遍,才勉强相信俞和毫发未伤。

    这一番话直说了一个多时辰,眼见天sè渐昏黑,陆晓溪门中要行晚课,这才作罢。

    俞和去院中打了灵泉水,除下一身衣衫,冲了个凉,觉得浑身爽利,这才回屋打坐。罗霄剑门中的天地元气自然比不得那地脉窍穴,但却可遥望星宿,存想四极,采那五方五行先天元炁补脏腑的大亏,到了深夜闭息坐忘,果然见到幻境中少年御剑大战白袍尸妖的场景。

    只见那少年移形换影,挥出五sè剑光,竟以一人一剑施展出五行剑阵来对敌。任那尸妖道行深湛,yīn煞尸气冲天,道门符法万变,可五行剑气相生相灭,源源不绝,竟能以弱制强,堪堪困住尸妖。这五行剑阵运演到极处,杀机森然,幻现出五柄十丈高下的巨剑虚影从天而降,在尸妖头顶一丈,合为五行灭魔一剑。

    尸妖厉吼一声,白袍上腾起层层云霞罩体,张口喷出灰白sè的内丹去撞剑光。五行灭魔剑斩落,破开了护身云霞,可被那内丹真煞一冲,剑影崩散。

    恰此时,少年脚下一抢步,腾身挺剑,直刺向半空中缓缓落下的尸妖内丹,剑上有西方庚辛金气更增锋锐。剑尖与内丹一触,那无暇的内丹上登时裂开了一条细小的缝隙。那尸妖痛彻心扉,被这突袭一剑伤及了根本,它仰天怒吼,张口猛吸,yù摄回内丹,同时举臂并指如戟,朝那少年挥来。

    少年怡然不惧,空中翻了个筋斗,一剑东方甲乙木,一剑南方丙丁火,双剑互拧,人剑合一,催起一道十丈剑光,追着内丹直贯入尸妖的口中,穿吼入腹,任它尸身坚如铜铁,也抵不住双剑搅刺,木气火气相生,登时在尸妖体内燃起一股熊熊烈焰,直将它由内而外,烧成了一截焦炭。

    少年收剑迎风而立,好不潇洒。

    这一场剧斗看得俞和荡气回肠,他心中知道,这幻境固是六角经台的神妙之一,借此向自己演剑传法。那少年便是俞和本身的投影,无论剑术还是真元修为,都同自己的真身一般无二,这少年可轻轻松松以弱胜强,一顿饭功夫便尸妖斩杀,俞和自己却总被诸般杂念缠身,或惶恐或惊惧,根本无法忘情挥剑,故而不能施展出如此神妙的剑术来,非要祭出那紫雷符箓才能克敌。

    幻境又变,那妖尸一身焦黑尽退,眉心有道金字符箓闪烁,满头十丈黑发随风而动,一道白光和一道金光绕体飞旋。张牙舞爪的,朝少年疾扑过来。

    少年嘴角含笑,这番也不用五行剑阵,只凭身法剑术,双手一挥,剑影万千,剑气纵横,暴雨似的朝妖尸罩下。

    连绵不绝的快剑,好似雨打梨花,剑气一会儿绵如雨雾,一会儿凝聚成球,将尸妖裹在当中,数不清的剑光生生灭灭,应接不暇。妖尸只顾招架格挡,每每想腾身去扑那少年,可无论转向那边,都是一片煌煌剑影笼罩,令它寸步难行。

    少年的身形好似弹丸般四处飞纵,虽然妖尸祭起的一道白光和一道金光紧紧追在少年身后,却总也擦不到一片衣角。

    全凭一口悠长的真气不断,少年也不知道斩出了多少剑,足过了二个时辰,那尸妖终于力竭,一头黑发根根落尽,十根手指齐掌而断,一双手臂被剑气刮削得露出青灰sè的骨骼来,最后少年寻到个破绽,一剑刺入了尸妖后颈,剑锋一翻一挑,斗大的头颅冲天而起!

    少年屈指弹剑,剑作龙吟。

第三十四章 冰火剑,白玉匣

    一晃又是二rì过去,俞和闭门不出,潜心修炼。

    第三rì早课后,有个洒扫的童子送来二只玉匣和一封书信。俞和料定是上次牡山坳之行的奖赏,倒未急着看玉匣中的物事,先打开了书信。

    道家一般都以玉符等物传讯,若是当真执笔手书,那就表达的是写信人郑重之意。信纸展开,墨香犹在,纸上的字迹龙飞凤舞,力透纸背,笔道中自有一股子凛然傲意,但字里行间,却满是敬语谦辞,落款处写的是通辰年生。

    洋洋洒洒数百字,大意是说谢年生回到宗派之后,依旧铭记俞和的救命之恩,当他师门提及牡山坳一行的功劳,他与吴华皆说全仗俞和大展神威,这才斩除了尸妖,因此于扬州府供奉阁处,不敢自居有功。另他为了回报大恩,费劲心机的从宗门前辈处求来了几件稀罕的物事,凑成了一份薄礼,希望俞和收下。

    俞和看罢书信,很好奇谢年生送来的究竟是何物,那信中言之凿凿,说这礼物俞和当可合用。

    拿起玉匣仔细一看,果然其中一只匣盖上雕着通辰道宗的字样,另一只盖着火漆官印,当是扬州府供奉阁送来的。

    俞和先开打了谢年生送来的那只玉匣。

    这方一掀开匣盖,整个屋子里登时寒光乍现,好似打了一道电闪,两声清越的剑鸣声响起,一道赤红sè剑光和一道湛蓝sè的剑光交缠在一起,从匣子中shè出,凭空一旋,就要刺破屋顶,冲高空云际而去。

    俞和忙探手一招,真元勃发,凭空摄住这两道剑光。

    双剑齐鸣,其音韵缠绵交叠,可见剑xìng融通,这两道剑光一寒一炽,彼此相生相克,竟是两柄成对的飞剑。

    探手握住剑柄,双剑都是二尺八寸长,剑茎、剑镡、剑刃形式一模一样,不过左手这剑剑锋中隐隐有一缕朱红sè的火云内蕴,好似黄昏时分的火烧霞一般,一股滚烫的气息传到掌中,剑刃下部有两个云篆,写的是“丹霞”;右手这柄剑剑锋中有一道淡蓝sè的寒气流转吞吐,好似一截玄冰铸成,一股森冷的气息传到掌中,剑刃下部也有两个云篆,写的是“寒池”。

    双剑中的冰火二气沿着俞和手臂经络直入丹田,一时间俞和半边身子肌肤青白,半边身子肌肤泛红,两道气流在俞和丹田炉鼎中一炼,水火相济,调合成一股温润之意。

    俞和两臂一振,滚滚玉液真元如cháo起,自丹田中涌出,直贯入双剑。这对灵剑登时不再发出鸣响,张开手掌,双剑便又化成一赤红一湛蓝的两道五尺剑光,首尾相接,乖巧的绕身飞旋起来。

    “好剑!好剑!”俞和心中大喜,这对飞剑品质极佳,尚在chūn分祭rì试剑时,离冰真人借他所使的那口飞剑之上,比现在他所使的那两柄法剑,好了不知多少,实有云泥之别。而且这丹霞、寒池双剑彼此意xìng融通,自成一套,若施展出双剑合璧之术,定然威势倍增。

    哪个剑修不喜这等好剑?俞和细细把玩了一会,心中越发喜爱这对飞剑。忽窥见谢年生送来的玉匣中,还有件物事并没取出。

    伸手往玉匣中遥空一捞,一具纯白sè的物件飞出,见风就长,眨眼间变成了一个长四尺半,宽八寸的白玉剑匣,剑匣上密密麻麻的雕满了如意云纹,还用银丝勾嵌。这白玉剑匣与俞和所见过的剑匣相比,形式上有些略微差别,那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的剑匣,上缘会比下缘稍阔一寸,可这白玉剑匣做成了一个十分规整的长方形,上下缘都是一般尺寸。而且整个剑匣要小上不止一圈。

    这白玉剑匣看起来灵气迫人,但俞和运真元一祭,却是毫无反应。

    俞和心中诧异,他虽未曾用过剑匣,但也知道修剑之人的随身剑匣,那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收纳剑器之物,而是一件藏有大玄妙的法器。有的剑匣可收摄万剑,祭起剑匣一击,便有万道剑光一齐迸发,也有的剑匣可温养剑器,哪怕是一柄凡铁剑,收在里面数十年,也就养炼成了一柄上好飞剑。

    因此,俞和很是期望自己将来也能拥有一具神妙莫测的剑匣法器随身,如今谢年生不仅送来了一对上好的飞剑,而且还有一具白玉剑匣,本来是正打中俞和的心意,但这白玉剑匣看起来虽卖相极佳,但为何贯入真元后,没有丝毫的反应?

    莫非自己与这白玉剑匣无缘?俞和心中略略失望。

    俞和不甘心,将剑匣捧在手里细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