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护花小神农 >

第325章

护花小神农-第325章

小说: 护花小神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是随便让你见的?这么容易你自己不去见?”邵成龙木母亲说,“反正你们两别想占我们家便宜,想要平白无故浪费我儿子的时间,占用我儿子的关系给你们办事?休想!”
  袁伟和袁强满脸的无奈,当初为什么要嘴贱呢,要是不嘴贱的话,现在怎么会这么难。两人对看一眼,心里把对方狠狠地骂了一顿,都觉得要不是对方胡说八道,自己怎么会受连累。
  “妹妹,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什么都答应。”袁伟说。
  “这可是你们自己说的!”邵成龙母亲说。
  “行,什么都行。”袁伟很无奈。
  “那好,过完年你们给我去省城,阿龙在那里买了一栋楼,你们给我做推销。”邵成龙母亲说,“不卖完不准走!”
  “一栋楼?”袁伟问,“那里的楼?”
  “省城十佳小区之一英伦小镇的楼,新发售三栋楼里面有一栋被阿龙买下来了,很快就要开盘,有正规的销售团队,不过我们自己能卖出去那就更好了。”邵成龙母亲说,“你们都给我过来帮忙,至少要卖出去十套才行。”
  “十佳小区……多大一栋楼?”袁伟吞了一口口水。
  “很大一栋,有七八十套呢,你们只要卖十套就行了,外面卖三万块钱一平,我们自己卖可以便宜一点。”邵成龙母亲说。
  “拍电影这么赚的!”袁伟说。
  “当然了,乡村教师你们看过吗?炸掉那一栋楼是真炸,炸完了重建,原来20层,重建是100层,中间差的八十层就是赚的,你想想这能赚多少。”邵成龙母亲炫耀。
  “没有一百层,规划不准建这么高。”邵成龙说。
  “那也有七八十层吧?”邵成龙母亲说。
  “差不多。”邵成龙说,“我这是和别人合作的,股份各占50%,还要补缴地税,又要扣掉建筑费,其实一共也没赚多少亿。”也就是十亿八亿罢了,还要好几年之后才能拿到手。
  “我们这边的事情弄好立即就去那边卖房!”袁伟当机立断,开什么玩笑,这么大条大腿,绝对要好好抱住才行,以前为什么这么蠢,为什么要和妹妹闹翻。
  然后袁伟想了起来,其实他压根就没有和袁霞断绝来往的意思,都是袁强不好,他出的馊主意。要找个机会私底下和邵成龙说清楚——他倒是不知道,其实袁强也是这个想法。
  “对对,我们这边弄完就去卖楼。”袁强说。
  这两兄弟再次对看一眼,心怀鬼胎的笑了一起来。
  “那我们去明辉养猪场吧。”邵成龙说。
  邵成龙开着一辆大SUV过去,跑山路SUV比轿车实用多了。很快到了地方,邵成龙直接开到山顶那栋办公楼,去到顶楼,这里有个大办公室,比史明辉的办公大得多豪华得多。养猪场的总经理叫做钱友,乃是集团公司副总,平时都在集团公司总部办公。
  “钱总新年好。”邵成龙说。
  “邵村长新年好啊。”钱友说,“怎么这么有空过来?”
  “这两位是我舅舅,这位是我大舅舅袁强,这位是我而久久袁伟。”邵成龙说。
  “啊~”钱友点点头说,“原来是两位,真不好意思,那一百万不能退给你们。已经签了合同,史明辉又已经离职了,没人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你要是想要玉米的话,我马上就可以调拨给你。”
  “一百万这种小钱算什么。”邵成龙说,“我两个舅舅是听说你们这儿想要出售,所以来问问价格怎么样。要是价格合适的话,大家在深入探讨一下。”
  “邵村长的舅舅,那肯定是实力雄厚。”钱友说,“那我也不多说了,一口价,两亿五千万。”
  “怎么这么贵?”邵成龙问,“以前都听说是两亿的。”
  “两亿不行,我们这儿光是基建就花了一亿八。”钱友说,“设备都是新的,用上十年绝对没问题。种猪结构很健康,还有种猪场,自己能出种猪。”
  “我自己新建一个才两亿吧。”邵成龙说。
  “你用两亿新建的肯定没有我们这个好,我们这是国内最高水平,没有在行业内浸淫过几十年,连我们的边都摸不到。”钱友说,“你花了两亿新建一个养猪场,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人工水电猪饲料,要半年以后才有产出,这中间资金压力多大?万一没养好,或者爆发疫病,或者种猪没培养好,都会亏本,这风险又有多大?就算养成了,又要找谁出货?买我们的养猪场就没有这个问题,设备人员客户渠道都是现成的,出品稳定,买下来就可以生产,连续不断,没有风险,自己压力还小。”
  “多了五千万还说什么资金压力,这两亿本来就把流动资金算进去了。”邵成龙说。
  “那你用来建设的资金就更少了,和我们没法子比。”钱友说。
  “价钱不能少一点吗?”邵成龙问。
  “要不我把猪都卖掉,那倒是可以少一点,但是不划算啊。小猪卖掉太可惜,把猪养大了卖掉才能赚得多。尤其是那些架子猪,骨头都已经长大了,只要育肥就能卖个大价钱,这时候几乎都是一斤饲料八两肉,一斤饲料才三块多,八两肉可是五六块呢。”钱友说。
  “总还是太贵了,我听说总公司那边开的价才两亿二。”邵成龙说,“想着直接来找钱总,怎么也能便宜点。”
  “两亿二?那是谁说的?在班子会议上我都说了,明辉养猪场是我们集团公司的瑰宝,没有两亿五我绝对不卖!谁卖了谁就是公司的罪人!”钱友说。
  “一点都不能让?”邵成龙问。
  “绝对不让。”钱友说。
  “两位舅舅你们怎么看?”邵成龙问。
  “这……也没法子。”袁伟说。
  “两亿五也太贵了。”袁强说。
  “少了一分钱我都不卖!”钱友说。
  人家站得这么硬,那是没法子,袁伟袁强无奈,只好告辞,回去跟艾飞龙这么一汇报,又被艾飞龙大骂一顿。眼看艾飞龙没前途,他们下定决心要抱紧邵成龙大腿,于是又跑到石头村,找了邵成龙母亲拼命拍马屁。邵成龙母亲给他们脸色看,他们也毫不在乎,热脸使劲去贴冷屁股。
  这边邵成龙把他们送了回去,转头到了枫湾镇一家毫不起眼的小餐馆,在里面点了几个菜,泡了一壶茶,还没等茶泡好,钱友就已经到了。
  邵成龙问他:“这个价钱真的没商量?”
  “有,当然有了。”私底下钱友马上换了一个说法,“大家好朋友,当然能商量,实价是两亿二。”
  “不能再少了?”邵成龙问。
  “少是不能少,但是有其他办法。”钱友说,“我们有一批猪要出栏了,大约是两万头,这批猪价值大约是四千万,我可以把这批猪出栏日期拖后一点,然后估价的时候给你估低一些,算一千五百万,这样你就赚了两千五百万,相当于一亿九就把养猪场买下来。客户渠道都是现成的,出货不用担心。”
  “这样……哪有什么条件呢?”邵成龙问。
  “是这样,我们出货都有个出货记录,记着我们样的生猪种猪都卖给谁什么时候卖,价格怎么样。不瞒您说,这个出货记录和实际销售有些出入,如果邵老板买了,希望邵老板不要追究。”钱友说。
  “什么出入?”邵成龙问。
  “大客户有优惠折扣,拿货价格比较便宜,小客户能拿到的折扣比较少,价格贵,但是我们又需要开展新客户,留住旧客户。有时候就用大客户的名义拿货,转手批给小客户。”钱友说。
  “啊,这我明白了。”邵成龙说,就是自己过了一道手赚差价。
  “还有就是,我们养猪场有几个大客户,他们的条件相对差些,但是我希望邵村长能把他们留下来继续享受大客户优惠。”钱友说,“他们这个……啊,和我有些关系。其实留着他们,一头猪也就是少赚十几块钱,没什么的。”
  “明白明白。”邵成龙说。
  “我的条件就是这样了,邵村长怎么看?”钱友问。
  “养猪场究竟是个什么情况?”邵成龙问。
  “这么大个养猪场,你说没毛病,那肯定不可能,不过都是小毛病,大毛病没有,运营很正常,只要接手就能赚钱。成本两亿的话,大约五年能够回本。”钱友说。
  “史明辉不是进了一批很差的玉米?”邵成龙问。


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辉的内幕
  “那点玉米算什么,”钱友说,“不过是几百万玉米罢了,全封起来扔掉也不算什么大事。”
  “这样啊,”邵成龙说,“我得考虑一下。”
  “这一次的机会真的很好,邵老板多考虑考虑。”钱友说。
  说着话才上来了,都是枫湾镇本地的河鲜,蒸鲢鱼,白灼河虾,鲫鱼汤,烧鲶鱼,还有最著名的大蒜焖七星鱼。这条七星鱼比较小,一斤都不到。钱友对其他菜看都不看一眼,拿着筷子猛攻七星鱼,把七星鱼从头到尾吃完了才停下筷子。
  “这七星鱼真是好吃,别的地方都吃不到。”钱友说。
  “钱总想吃还不是很容易的事。”邵成龙说。
  “不容易啊,这鱼只有野生的,现在打鱼的又不多,经常好几天才会有一条。”钱友说,“我每年只在这边呆几天,有鱼的时候我可能没空,有空的时候他又没鱼,能碰上就很难了。”
  “对,钱总很少来这边。”邵成龙说。
  “集团公司那边事情太多,要是可以的话,我倒是很喜欢在这样的乡下修心养性,喝一杯茉莉花茶,吃一碗新米饭,蒸一条七星鱼,简单生活,别有滋味。有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钱友说。
  没有你又套什么大客户优惠,邵成龙有些好奇,他都没正经吃过七星鱼呢,这次又被钱友一个人吃了,上回拿回去的七星鱼给了厨房,也不知道做了没有。
  “钱总高见。”邵成龙说。
  吃完饭两人分头离开,邵成龙钻进一条小巷,进了另外一家小餐厅,史明辉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邵老板来了,这就上菜吗?”史明辉问。
  “上吧。”邵成龙说,其实他已经吃过一顿了,过年这些天顿顿大鱼大肉,早就腻了,根本不想吃东西,不过史明辉看着还没吃饭,还是要照顾人家的。
  “老板,上菜。”史明辉吩咐。
  “好叻。”老板说。
  “上完菜你守门口,不要让人进来。”史明辉说。
  “知道。”老板点头说。
  “这么小心啊。”邵成龙说。
  “没法子,我辞职以后有不少人找呢,万一被人找到,虽然我问心无愧,不过还是有些不方便。”史明辉说,“这个老板是我亲戚,很可靠的。”
  菜很快就上齐了,有红烧肉,红烧蹄髈,酿豆腐,还有一条红烧七星鱼,这条七星鱼很大,足足有一斤多。史明辉凑到红烧七星鱼跟前深深地吸了一口,“在枫湾镇这么久,最喜欢吃的就是这个七星鱼了。”
  真的有这么好吃?邵成龙正想试试,史明辉忽然说:“邵老板刚见过钱友?他怎么说?”
  邵成龙的注意力立即就被引开了,当然是正经事情要紧,“他说最低最低两亿二。”
  “屁,一亿八!这个养猪场值一亿八。”史明辉说,“要是两亿二,自己建一个新的不是更好。”
  “明辉养猪场是国内最高水平。”邵成龙说。
  “最高水平没错,但那是十几年前的最高水平,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啊。”史明辉说,“十几年前我才几百块工资呢,那是什么技术,和现在怎么比。十几年前的设计,再怎么换设备修修补补,也追不上最新的科技水平。要是重新建一个,那肯定比明辉养猪场好。”
  “人员客户都要新建啊。”邵成龙说。
  “养猪能有什么核心技术秘密?国内研究最深的就是养猪,有钱就能请专家,出的钱越多,请的专家越厉害,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史明辉说,“十几年前地价是很低,可现在经济还不好呢,国家的扶持力度,十几年前能跟现在比?以前由农业税,现在种田能领补贴,养猪也是一样。你说要投两亿搞养猪场,市农业局得扑上来舔你鞋子,邵老板这么大的面子,弄到免费土地一点都不难,各种补贴能肥死。至于客户,有猪就有客户,生猪那是国内最公开透明的市场了,只要品质好价格便宜,客户马上就扑过来。你要是品质差价格贵,再老的客户都没用,人家肯定不会要。”
  “毕竟平稳运行了那么久。”邵成龙说。
  “养猪场这玩意,旧不如新。”史明辉说,“养猪场用得久了,会累积细菌和病毒,用两三年就要关闭彻底消毒一次。可就这样还是会越来越差,猪生病的可能性越来越高。所以养猪场根本没有平稳运行这回事,越新越好。新人事,新作风,不论饲养员还是兽医,那都是年轻的比老的好用,老人没冲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